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称动计算环境与传统的计算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传统的主动数据库在移动设备上的应用受限.提出一种嵌入式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主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对主动规则进行了扩充,同时将主动模块放置于管理系统的内核中实现,不仅可以定义与处理复杂的主动规则,而且提高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研究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的特点及其组合规律入手,引入组合算子(+)及其运算规则,讨论了(+)算子的运算性质。由此,可方便地解决在平行顺序移动生产方式下总生产期的计算及生产排序问题。给出了(+)算子进行实际计算的例子。  相似文献   

3.
针对证据理论在实际应用中运算量大的问题,给出了Dempster融合规则的一种等效计算方法,并从理论上对该方法进行了证明。该方法首先计算未归一化的融合结果,然后把每一个未归一化的结果转化为与Dempster合成规则等效的结果,因此可以避免计算冲突系数,与Dempster合成规则相比可以减少计算量。最后用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面接触规则凹坑表面流体润滑计算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规则凹坑表面形貌在许多摩擦副中被采用 ,但目前为止仍缺乏理论指导。为了深入了解规则凹坑表面形貌对流体润滑影响的机理 ,首先给出了凹坑油膜压力的计算方案和公式 ;在流体润滑计算的基础上 ,提出了表面规则凹坑深度尺寸的优化方案 ;规则凹坑深度优化过程中 ,对凹坑其它尺寸及润滑计算的边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讨论 ;最后 ,采用三销环实验方案 ,对激光加工不同尺寸规则凹坑表面进行了润滑实验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表明 ,理论与实验关于规则凹坑尺寸对润滑的影响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于概率积分法的地表移动变形值计算结果误差较大,评价煤层开采后上覆构筑物危险性存在安全风险的难题.依据地表下沉值与其它移动变形值之间的计算原理关系,结合煤层开采后地表移动变形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该文提出了利用多项式法对计算模型进行修正的方法,构建基于概率积分法和多项式法相叠加的地表移动变形值计算模型.以某矿已采工作面地表下沉值实测数据为例,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模型修正后得到的地表下沉值与实测结果之间的误差范围仅为0.1~0.4 m,极大的减小了计算模型的误差范围.  相似文献   

6.
将PRSV方程分别与 5种有代表性的GE 型状态方程混合规则相结合 ,计算了烃水体系相平衡参数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轻质烃类水体系相平衡的计算结果表明 ,以范德华流体为参考态推导的Kurihara和Twu Coon混合规则无法正确描述烃水两相的组成 ,而Huron Vidal与Wong Sandler混合规则的计算偏差也较大 ,只有MHV2的计算精度与传统的使用组成依赖的交互作用参数的Kabadi混合规则相当。对正己烷水体系的三相平衡和临界轨迹线的计算表明 ,MHV2混合规则虽然在烃水互溶度的计算上具有优点 ,但在靠近临界点附近的计算还有改进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移动对象时空拓扑关系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空拓扑关系是移动对象时空特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二维欧氏空间内的平面移动对象,建立基于时间片的时空数据模型。并基于点集理论定义移动对象时空拓扑关系的定性模型,表达为由9交模型描述的时态拓扑关系和空间拓扑关系的复合。同时提出其时空拓扑有效性、可计算性约束及其计算规则,进而给出移动对象动态时空特征的表达方法。该模型提出了一种移动对象时空拓扑关系的表达和计算方法,有效的刻画其动态特征,可以为移动对象数据库及其时空查询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铝合金筒壁电弧增材制造数值模拟的计算效率,基于Goldak移动双椭球体热源在圆弧路径上的分段化与ABAQUS的二次开发,阐述了分段弧形体热源的数学推导过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移动体热源、材料参数与边界条件的试验验证,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利用3种分段策略进行计算并分析了计算精度与效率。分段策略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移动体热源的对比表明:热循环曲线的变化趋势一致,峰值温度的计算误差在8%以内;残余应力云图的分布规律一致,且计算结果对热源的分段段数不敏感;利用一段、四段、八段弧形体热源进行计算的总时间分别节约了98.24%、77.51%、65.96%。  相似文献   

9.
将PRSV方程分别与5种有代表性的G^E型型状态方程混合规则相结合,计算了烃-水体系相平衡参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轻质烃类-水体系相平衡的计算结果表明,以范德华流体为参考态推导的Kurihara和TwuCoon混合规则无法正确描述烃-水两相的组成,而Huron-Vidal与Wong-Sandler混合规则的计算偏差也较大,只有MHV2的计算精度与传统的使用组成依赖的交互作用参数的Kabadi混合规则相当。对正己烷-水体系的三相平衡和临界轨迹线的计算表明,MHV2混合规则虽然在烃-水互溶度的计算上具有优点,但在靠近临界点附近的计算还有改进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目前使用的基准制换算的两种规则和作者提出的整体移动规则作了论证、分析、比较 ,指出了整体移动规则在基准制换算过程中的科学性、可行性、简捷性。  相似文献   

11.
岩层移动过程是很复杂的,这里,只研究了岩层移动过程的最终结果。 我们是把岩层移动作为一个移动场来研究的。在本文里,首先阐述了岩石密度与移动矢量的乘積是调和场。并且把这个乘積当作一个未知函数来求解。 所得到的结果,可以用来计算开采具有各种倾角的煤层时的岩层弯曲带与地表任一点的移动量(包括垂直移动与水平移动)、最大下沉值、水平变形、曲率与倾斜。  相似文献   

12.
在CH3COOH、CoCl2与NaOH形成的多移动化学反应界面系统中,进行了Co2 ‖OH-和H ‖OH-界面移动速度的实验研究,并建立了静止中和反应界面。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多移动化学反应界面方程的计算定量吻合。  相似文献   

13.
张磊  陈娜 《科技信息》2010,(16):213-213
对SNORT的原有规则匹配算法BM算法改进,利用规则树实现了BM算法的多模式匹配功能,在跳跃方面主要依靠于最短模式串与规则树首字符重复出现间隔距离双重控制,在首字符不匹配的情况下,移动模式串的最大距离就是前缀树中最短模式串长度,在整个匹配过程中,最大移动距离是由该前缀树中最短模式串的长度决定;而首字符匹配时,最大移动距离是由规则树首字符重复出现间隔距离决定。  相似文献   

14.
任意多面体重心及积分的精确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三维单纯形积分公式的分析给出了其伪代码实现,并结合具体实例描述了其求解过程,给出了任意形状多面体重心计算方法。利用上述算法,对比了中空规则形状多面体重心的计算值与理论值差异,分析了不同边长比(10-4-104)情况下计算值与理论值的差异,讨论了计算结果的精度。通过非规则形状多面体重心计算结果的稳定性分析,讨论了单纯形积分的普适性特征。结果表明,积分和重心的计算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约为10-15-10-14,图形条件对积分结果的影响极小且不存在系统性。因此,单纯形积分结果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5.
将PT状态方程应用于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外流体中的溶解度的计算。对溶质的物理性质、方程参数及二元交互作用参数的影响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立方型状态方程参数的混合规则,将该混合规则与PT状态方程相结合计算固体溶质在有无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较采用传统的van der Waals混合规则计算的结果有较大改进。该混合规则在低压下溶质溶解度较低时可恢复到van der Waals混合规则。  相似文献   

16.
在下部采动煤层的顶板岩层内布置巷道 ,其位置选择与采场上覆岩层移动状况密切相关 .依据煤矿地表移动计算公式和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 ,建立采场上覆岩层移动变形概率积分法预计计算模型 .根据最大下沉量、主要影响半径、拐点移动距等移动参数与埋深的关系 ,利用参考坐标系确定采场上覆岩层移动下沉计算公式 .并结合实例进行岩层移动变形预计计算 ,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十分接近 .图 1,表 1,参 5  相似文献   

17.
在Mobile Safe Ambients演算进程的拓扑结构抽象表示基础上, 通过识别可被激活的移动原语和通讯原语, 计算系统运行的所有动态进程拓扑结构, 并在文法规则中显示地标识约束名字和变量, 使分析结果在α变换下保持不变. 该策略可被应用于静态分析和验证基于Mobile Safe Ambients演算描述的并行与分布式系统的动态行为及属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三带模拟移动床色谱的实际模型,用一种融合了前馈与反馈的半解析优化计算方法对三带模拟移动床色谱过程进行了模拟.首先,由非线性单柱色谱理 论解析地给出一个三带模拟移动床色谱的主要操作参数即切换时间值,然后利用所得结果与 目标量之间的偏差来校正切换时间,在理论指导下进行优化搜索,切换时间能很快达到最佳 值.将测得的系统参数引入计算,并将计算结果用于实际操作,得到了很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性的加权模糊产生规则计算方法.该方法允许权重与确定因子等参数用普通的语言词来表示,从而提高了模糊产生规则的知识表示力,使其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为其应用提供了更大的范围.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来计算结果的模糊值及其确定因子,从而使计算结果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基于集成技术的人脸识别,主要包括集成个体分类器的生成与分类结果的融合.为了提高分类器个体间的差异性,通过位平面分解及移动窗口技术生成基分类器,然后对所分解模式的各层进行融合,以确定最后的决策,这些融合方法包括乘法规则、和规则、多数投票规则、最大值规则、最小值规则与中值规则.另外,针对ORL数据库,实验研究了不同融合方法的人脸识别的性能,并对不同的人脸识别方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基于位平面分解的人脸识别集成方法中,应用和规则的融合方法,其性能也优于其他的人脸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