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自然探索》2007,(3):1-1
今年1月17日,《原子科学家公报》组织宣布:把“末日之钟”的时间从晚11时53分拨快2分钟,至晚11时55分。该组织是1945年由参与研究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的美国科学家创立的,主旨是反对使用核武器。两年后。《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设立了“末日之钟”。“末日之钟”表盘上只有4个圆点,划分从晚11时45分至午夜零时的15分钟。  相似文献   

2.
闫国东  康建成 《科学》2007,59(3):22-25
全球气候问题正在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2007年1月17日,拥有17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原子科学家公报》理事会宣布,将世界末日钟拨快2分钟,以告示“气候变暖”首次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的关键因素。2006年11月9—12日,由国际科学联合会组织的“地球系统科学联盟”在北京召开了全球环境变化科学大会,大会主题是“全球变化:区域性挑战”。  相似文献   

3.
兰西 《科学之友》2006,(7):20-20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一颗小行星正风驰电掣奔向地球。为此,科学家决定发起一项离奇的末日救地球任务——“劫持”另一颗无害小行星,撞向这颗杀手小行星,从而使它偏离地球轨道!科学家设计“末日救地球”新法科学家相信,直径100m左右的小行星每隔几百年就会撞击一次地球,  相似文献   

4.
宇宙的归宿     
许多科学家相信,宇宙形成于一次巨大的爆炸。当从这次爆炸中释放出的能扩散时,它就冷却化为各种物质,成为恒星、行星等。一般认为,作为组成世间万物的基本物质,原子是不会消失的,因为一旦它们消失,地球乃至整个宇宙将不复存在。但有很多科学家相信构成原子的基本颗粒——质子确实会消失,它们会爆炸成为更轻的微粒,转变为能。质子若以这样的方式衰变,就意味着在遥远的将来宇宙间的万物都将化为乌有,仅仅只有能存在。换句话说,宇宙有一个末日。  相似文献   

5.
2002年6月30日晚10时30分左右,一个神秘的发光体变幻着各种姿态掠过江苏、河南、陕西、四川、重庆、湖北、内蒙、黑龙江等地的上空。据因特网和各省新闻媒体报道:各地所见大体相似:该发光体飞得很高,外形呈月牙形变元宝形、体积“有三个满月那么大”、发出由橙色转成白色的亮光,尾光呈扇形,波光涌动;飞行轨迹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速度不快;目击持续时间从两三分钟到十几分钟。四川一些读者打电话给《天府早报》称:当晚10时30分左右,天空中出现一发光物体,光芒呈白间橙色,从东向西缓缓飞行,持续了约3分钟。发光物体大小如一张办公桌,并且在…  相似文献   

6.
开心益智     
四个不同的证词某天夜里,侦探家附近的公寓里发生了一起枪击事件。住在该公寓的4个人同时被枪声惊醒,都各自看了自己的手表。当侦探赶到现场问到4个人时,他们分别作了如下回答:“我听到枪声是l2点零8分。“”不,是11点40分。“”我记得是12点15分。”“我的表是11点53分。”4个人说的时间都不一样,因为他们的手表都不准。一个慢25分钟,一个快10分钟,还有一个快3分钟,最后一个慢12分钟。那么,准确的作案时间到底是几点几分?九宫阵在一个9×9的大九宫格里面填上合适的数字,使得每行、每列以及每个3×3的小九宫格(加粗线条部分)都要包含从1~9…  相似文献   

7.
<正>70多年以来,这座时钟一直在为核灾难带来的世界末日倒计时,但是对于气候变化何时会带来灭顶之灾,该时钟的计时并没有太大意义。自从1947年以来,末日时钟就一直在滴答作响,时而接近毁灭时刻,时而远离毁灭时刻。每年,《原子科学家公报》(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杂志的研究人员都会确定这张标志性表盘上的指针将设在什么位置:指针越接近午夜位置,终结人类的世界末日事件就距离我们越近。在过去的两年里,研究人员把指针定在午夜之前100秒处。然后在2023年1月24日,他们将指针位置调到午夜之前90秒处,这表明:跟过去76年中的任何时候相比,现在我们这个世界都更加接近毁灭时刻。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佳作荟萃 ——简介《银河帝国梦》 《银河帝国梦》是一本精选了我国“新生代”科幻作家的最新名篇的集子,计有《网络决斗》、《生命之源》、《末日之际》、《银河帝国梦》、《未来之王》、《裂变的木偶》等20个中短篇科幻故事。本书所讲的科幻故事包括了许多领域和学科的内容,可以让我们窥视出很多科技领域未来发展的影子。这些故事文笔优美、情感真实、叙事生动、风格各异,在语言的运用和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9.
“太阳在苍穹中死亡,邪恶之雾遍布世界。”这是古希腊诗人荷马在其著名史诗《奥德赛》中的描述。科学家近日宣布,荷马并非是在描述“世界末日”,而是在记录当时实际发生的日蚀。天文学家早就知道,在荷马写作《奥德赛》期间只发生过一次日蚀,就是在公元前1178年4月16日。按照《奥德赛》中的描述。这次日蚀应该发生在正午。科学家运用天文学软件来模拟当时的希腊天空,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地模拟.了135年的时间段,结果发现只有一次日蚀发生在正午,即公元前1178年4月16日。假如这一新研究结论无误,就说明古希腊人的天文知识已经相当丰富。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12,(3):10-11
末日论者声称,根据古玛雅历法,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但科学家指出,这类末日论纯属胡言。下面是科学家对六种最具代表性的末日论说法的一一驳斥。玛雅历法末日论者声称玛雅历法昭示了"2012世界末日",但就连玛雅印第安长老智利.皮克顿(如图)都说:"这类说法令人厌倦。"真正的考古学家完全同意这个言论,因为玛雅历法并非止于2012年,古玛雅人也从未把这一年看成是所谓"世界末日年"。对玛雅人来说,  相似文献   

11.
发现和掌握科学发展的前沿和动向,是制定科研规划和课题的重要问题,有如地质勘探中去发现矿脉一样,只有正确了解矿脉之所在,方能取得勘探的最大效果。《论“当采学科”与科学家战略部署》一文谈了科学学中的“当采学科”问题,即如何在科学探索中寻求“富矿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00年8月16日,英国政府宣布将允许以治疗研究为目的的人体胚胎克隆实验。消息传来,国际医学界立刻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英国《独立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一幅胚胎照片,称这个只有6天生命的胚胎预示21世纪国际医学界的未来。根据英国科学家的乐观预测,该项技术将再造人的神经组织、心脏肌肉、骨骼组织、皮肤组织、血液细胞、骨节组织、肝脏组织、眼组织等,用于有效地治愈许多困扰人类的疾病。形象地说,人体胚胎克隆技术将像修理汽车那样,用科学家克隆的人体部件“修复”、“修理”和“再造”人体上有病和受伤的器…  相似文献   

13.
原子是构成宏观物质的砖块,要刹住原子运动,异乎寻常地困难。常温下,在我们呼吸的空气中,原子以每秒五百米的速度杂乱地猛冲;只有在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时,原子运动的速度才减至步行速度。然而,最近美国物理学家已成功地利用激光,捕获了一小簇原子,几乎使它们静止下来,持续仅一、二秒钟。二十多年来,科学家对减速原子运动直至完全静止这种可能性抱有兴趣。静止原子的收集将给原子物理中某些基础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方法;对静止原子的测量,可获得准确的原子特征参数,而原子运动通常会使这些参数的测量变得模糊。这种设想的基本思想很象捕捉野兽:先使猎物放慢脚步,诱其掉进陷阱,使其动弹不得。对原子来说,适合的陷阱可以想象为“洞”——正确地说是“井”——它在空间上囚禁原子;只有那些有足够大的能量的原子才能跳出“井”,得以逃掉。用这种方式捕获原子的困难在于:相对于常温下高速运动的原子的能量,实际的陷阱是很浅的。然而去年,美国两个物理学家小组首次使原子的速度减至每秒几米,相当于原子在0.1k以下的运动速度。研究者们做到这点,不是靠传统的低温法,而是让原子与激光束的光子(光的“微粒”)碰撞使原子失去能量,从而降低原子的运动速度。这些成果显示了捕获原子的可能性。此后不久,由马里兰的国立标准处和斯东尼布鲁克的纽约州立大学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3月12日12时35分(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6时35分)。一块空间碎片逼近国际空间站,为以防万一。在国际空间站上的三名宇航员曾转移到俄罗斯“联盟”号飞船暂避。美国宇航局说,在空间站上的三名宇航员进入“联盟”号逃生舱躲避了大约11分钟。幸好,这只是虚惊一场。  相似文献   

15.
一《自然杂志》1980年11期刊出张之翔《围棋的局数有多少?》一文,作者的目的,一是想说明局数极多,二是论证“古今无同局”。正如文中所说:沈括计算不同的围棋局数为3~(361)≈1.7×10~(172)。显然,这是围棋能摆出的图案数,而不是下围棋时可能出现的局数。人  相似文献   

16.
最古老的血     
1991年,5300年前的冰人“奥兹”在奥地利和意大利交界处被发现,此后他一直在接受调查。最近,科学家运用最先进的纳米探测器和原子显微镜在他身上发现了红血球,这也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红血球。此外还发现了一种凝血因子纤维蛋白。人受伤后几分钟内就会形成纤维蛋白,  相似文献   

17.
鲍令:最后访谈录陶家祥编译[林纳·卡尔·鲍令,唯一的两次非共享诺贝尔奖(1954年化学奖和1962年和平奖)获得者.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人道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新科学家》杂志把他列为“二十个最伟大的,与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齐名的科学家”之...  相似文献   

18.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法国科学家最近发现,古代埃及人所建造的金字塔,与最新所发现的原子中核子的基本构造形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几乎可以说两者同出一种模式。科学家们最近证实,一些原子中核子的形状,可能是一种金字塔式的角锥体,而不是传统所认为的球体。科学家们有理由惊呼:古代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可能是有意无意地模仿了原子中核子的角锥体形状这种最基本的结构模式。大量无可辩驳的论证已经证明,自然界万物的形状没有一种形状的结构比球体形状更紧密的了。这就是为什么自然界从泡沫到小水珠到我们居住的地球,球体…  相似文献   

19.
以“世界末日”为背景的好莱坞灾难大片《2012》,讲述了2012年12月21日,全人类经历了灾难和逃亡后,一部分人和动物在“诺亚方舟”上存活下来的故事,由此掀起了古代玛雅人“灾难与地球末日”预言的全球讨论狂潮。  相似文献   

20.
“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于1969年7月19日在接近月球11万千米处时拍摄到的月球正面。月球中央稍靠左处是“危机之海”,中央右下是“丰富之海”左下是“寂静之海”(“阿波罗11号”的软着陆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