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未来工厂"是广泛应用数字孪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实现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协同化制造、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和社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的现代化工厂"未来工厂"是智能制造的典型,也是智能制造的缩影。未来智造,会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智造会有怎样的未来?我们发现,当前,我国制造业走过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等发展阶段,已经搭建起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和制造业基础设施,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地位。这让我国具备了实现智能制造、推动全球产业链变革的可能性和基础实力。  相似文献   

2.
<正>制造业的智能升级,离不开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物联网、大数据、云制造等智能装备和信息技术的融合,而人才培养始终是智能制造的核心要素之一。2017年2月,教育部、人社部和工信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构成了《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  相似文献   

3.
《杭州科技》2003,(4):4-5
制造业信息化就是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这是我国应对加入WTO,迎接世界经济全球化,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一大举措,也是杭州市发展经济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如何借助机器视觉、VR等新型智能技术将工业机器人和工业物联网应用于纺织鞋服装行业,提出平行制造的架构体系,以此为基础打造全球化分布式的柔性供应链,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转换。平行制造综合应用工业机器人、物联网、云计算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打造与车间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同步进行决策管控的云端虚拟工厂,同时与终端无人化的制衣和制鞋工厂相结合,虚实互动、终端制造、云端管控,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全球化分布式协同生产管理平台。以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的“云制造”平台为例,阐释了平行制造如何使得针织鞋服产品的大规模柔性“按需”生产成为可能,平台有效提升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用工人数。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2012,(1):53-55
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肩负着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战略转变的重要使命。2010年中国实现制造业产值达1.955万亿美元,美国制造业产值则为1.952万亿美元。然而,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远低于美国,从制造业人均产值衡量中国仅为美国的1/8。虽然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较大,但产业仍面临着亟需解决的诸多问题——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大型装备关键核心部件和高性能材料严重依赖进口、装备成套集成化与控制技术水平低等严重制约着未来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杭州科技》2016,(6):3-5
正从2012年引入智能制造开始,春风动力的效益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提升。对春风动力来说,智能制造不但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制造质量,也为柔性生产、个性化生产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持。在摩托车行业整体下行的行情中,春风动力依靠着工厂物联网所支撑的个性定制能力,在高端动力产品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带来"春风十  相似文献   

7.
正在布局产业发展新动能方面,2017年上海市以提升上海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支撑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聚焦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行动计划,重点突破工业物联网、大数据、高端芯片等核心技术,智能工厂、智慧生产、智能服务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其中,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2017年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速率。截至2017年10月31日,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经济总量2350.74亿元,增长6.77%。  相似文献   

8.
2015年5月,《中国制造2025》正式发布,在此战略规划中,把"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九大战略任务和重点之一,提出要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本文结合汾西重工"十二五"两化融合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中国制造2025"为核心思想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目标和思路,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在三月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的工作报告深入民心、也振奋人心。其中,针对中国智能制造,总理指出"要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同时,还提出"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重大装备专项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相似文献   

10.
世界制造中心的变迁、特点及趋势对我国制造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球制造业变迁在说明世界制造业变迁之前,有必要弄清几个概念,即:"世界工厂"制造中心"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恒的看法是:这三个概念是世界制造业在三个发展层次不同的历史阶段上,空间布局形态不同的功能区,它们的结构和功能都不可同日而语,绝非目前国内外媒体所认为的那样只是空间上的简单国别替代。世界制造业的变迁是在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形成的。到目前为止,世界制造中心已经历过三次迁移,目前世界工厂正在向中国转移。综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史,世界上只有四个国家可以真正称为"世界工厂"或"世界制造中心",即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  相似文献   

11.
发布浙江首批12家"未来工厂"及16家"未来工厂"培育企业名单,发布"未来工厂"建设导则,发布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名单,并成立了浙江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2020年12月23日,由浙江省经信厅、杭州市余杭区政府主办,浙江省技创中心等单位承办的浙江省首届"未来工厂"发布会在杭州市余杭区举行。浙江省政府副省长高兴夫,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张振丰出席发布会并致辞。浙江省经信厅厅长徐旭发布浙江首批12家"未来工厂"及16家"未来工厂"培育企业名单。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都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针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工业4.0"强调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CPS(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工业4.0时代,传统的仓储管理模式和作业方式效率低下,作业等待工时浪费严重,非库存品中转工时较多,不符合精益生产的仓储集约化和少人化管理。结合工厂生产物料管理的现状,在现有传统的物料仓库基础上进行智能化、无人化改造,将RFID射频技术、智能无人货柜、人脸识别等物联网技术和设备融合运用到仓库运营管理中,并开发手机APP和无人仓系统做后台运营支持,从而实现生产物料仓储的高效、智能、无人化运营,进一步达成"高效率制造、低成本制造"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王强 《科技信息》2013,(17):111-111
<正>工业自动化控制主要利用电子电气、机械、软件组合实现。主要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电气手段,使工厂的生产和制造过程更加自动化、效率化、精确化,并具有可控性及可视性。工控技术的出现和推广带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使工厂的生产速度和效率提高了300%以上。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国外先进的工控技术进入中国大陆,比较广泛使用的工业控制产品有"PLC、变频器、触摸屏、伺服电机、工控机"等。这些产品和技术大力推广了中国的制造业自动化进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机器人与高端数控机床等被列为政府需大力推动实现突破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杭州市作为在全国制造业中处于先进地位的副省级城市,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杭州行动纲要》,提出发展目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达到新的水平,两化融合水平进一步提高,柔性制造、网络协同制造模式普遍应用,建成完善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大力发展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杭州行动纲要》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杭州金州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坐落于被誉为"新制造业计划"重要引领示范平台的杭州市钱塘新区,是由杭州金鱼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与香港丰盛实业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同时也是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二级控股子公司。公司深耕改性工程塑料十余年,逐步发展成为集研发、制造、销售、检测于一体的综合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字化改革是浙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按照全省数字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杭州厚植数字经济强优势,加快制造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未来工厂"的若干意见》,提出培育"未来工厂",做强做优"产业大脑",不断补齐制造业发展短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将杭州打造为全国智能制造领先城市和组织型制造先行城市。  相似文献   

18.
锻长板、扬优势,它是行业的领跑者;持续创新、无畏封锁,科技护航安全。它用"视觉"看见无限可能,见远,行更远海康威视连续九年蝉联视频监控企业全球第一,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卓越的制造水平荣获浙江省政府质量奖。同时在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服务领域,也保持着行业领先水平。海康威视终端"未来工厂"构建"海康威视云中心",实现精准化营销、智能化生产、数字化交付与服务的产品全生命周期协同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是实体经济竞争中的主力军,是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智能制造是世界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以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为制造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发展智能制造对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金融危机以来,智能制造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的重要突破口,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安徽省制造业要取得创新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由大到强,转型发展,必须抓住"智能化"这一新的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立足高端,突出重点,聚焦有  相似文献   

20.
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基础性战略资源。以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化综合集成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正在加速发展,工业企业所拥有的数据也日益丰富,工业大数据已成为提升制造业生产力、竞争力、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加快建设杭州工业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对抢占全国工业大数据产业制高点、加快建设全国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中心、推动杭州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