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2.
国外促进劳动就业的政策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通过政府的政策措施影响劳动就业各国政府不仅把积极的就业政策列于施政的主要目标,而且把解决就业问题的好坏,视为政府施政实绩的重要标志,政府在利用政策手段影响就业上负有重大责任,各国政府的就业政策措施,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公共支出,均衡劳动力的供求作为政府宏观政策的手段之一,利用公共支出的增减来影响劳动就业,是政府调控就业总量的经常内容,它的决定依据于经济运行给就业所带来的正负效应。目前,最常用的政策手段是利用政府的年度预算;此外如瑞典等国建立的"公共准备金制度",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即在经…  相似文献   

3.
劳动就业权属于基本人权的范畴,是劳动权中的核心权利,对其概念做出合理界定是首要的任务,在此基础上以《就业促进法》为视角分析了我国劳动就业权保障的现状,即有进步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最后对强化劳动就业权的保障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使我国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劳动就业工作应当突破传统束缚,更新观念,有所作为,为使我国经济发展尽快登上新台阶积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6.
首先提出拟均衡的概念 ,认为政府有必要对规模技术报酬递增的企业进行干预 ,适当限制其产品的价格 ,以使得经济不至于过分偏离均衡状态 .最后 ,证明了在政府对这种企业的定价行为实行干预的情况下拟均衡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7.
违法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多种,而本文尝试从经济学角度就经济违法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简易模型,并运用经济学有关理论和方法对违法净收益的构成进行分析,探索影响"经济人"实施经济违法行为背后的经济根源,得出了减少和控制经济违法行为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8.
针对刻划微观经济单元运行规律的指标,定义了完备的概念。当微观经济模型由一组完备的经济指标所满足的微分方程组给出时,提出了一个由微观经济模型到宏观经济模型的加总方法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1]提出的基本原理,在[2]的基础上,通过矫正自然灾害和耕地面积的影响,并在考虑农业基建投资动态折旧的前提下,给出了农业技术进步的计量经济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对最优经济模型的确立提出了使用SWEEP变换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对有关结论给予了理论证明,使改进后的方法更加实用、简单,全部过程可在计算机上实现。  相似文献   

11.
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提出了有关增加就业的政策主张,这对发展中国家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其提出的理论也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状况有一定差距。在对发展经济学就业理论的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就业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调研分析大连港集装箱码头劳务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核心岗位实行派遣制转为正式员工、非核心岗位实施单项业务外包和整体业务外包的劳务派遣用工改进模式.通过跟踪调查,改进模式实施效果良好,劳务工稳定性增强,企业用工效率和员工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物流业对社会就业的促进作用,提出了物流业就业效应的概念,并给出了物流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物流业就业乘数以及物流业就业容量等反映就业效应的数据测算方法.目前,利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物流业经济效应的文献中的一般作法是,直接利用交通运输业等产业直接替代物流业,而这些产业的范畴明显大于物流业,因此这种简单替代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该文给出了一套全新的、完整的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物流业就业分析方法.首先,提出了物流业调整系数、物流业产出就业系数等新概念;然后,搜集各种数据,包括中国统计年鉴就业的行业细分数据、细分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以及中国物流业统计公报等公开数据,进行物流业就业数据的挖掘,测算直接和间接物流业就业人数;接着,利用直接和间接物流业就业人数进行就业乘数分析和就业容量分析;最后,对我国物流业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物流业2002年和2007年直接就业机会分别为811.28万人和790.47万人,占当年总就业人数的7.68%和6.57%,并且在归集的18个经济部门中就业人数都排名第5,证实了物流业就业对社会就业的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探索总结出两种旅游就业数学分析模型——增加值模型和当地支出模型,利用这两种模型对旅游就业容量进行定量测评,分析旅游业的支持就业因素,为解决就业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解决我国劳动就业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创造就业环境和岗位;大力扶持就业容量大的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加大对促进就业资金的投入;有效实施对劳动者就业能力的培训;转变就业观念,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形式;培育和发展全国统一有序的劳动力市场;通过立法实现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化、专业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相似文献   

16.
促进劳动就业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湘西州劳动就业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在新的时期,必须正确面对这一问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劳动就业,确保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农村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这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不少问题。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生产资源配置优化模型对我国农村的隐性失业量进行估计,分析我国近年来农业隐性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共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劳动就业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并且两者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同样重要。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解决好两者之间的矛盾,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下岗失业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表现为劳动者无法充分行使劳动权。劳动就业是人们得以生存、社会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础,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影响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劳动权的充分行使是促进就业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劳动法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劳动权行使的制度障碍。改善就业环境,缓解就业矛盾,必须切实保证劳动权的充分行使。  相似文献   

20.
作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大国,在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出口输出劳动力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H-O理论,劳动力丰裕国家出口产品带动的就业量占全国就业的比重应高于出口量占国内总产出的比重。本文通过梳理相关实证文献对这一结论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出口带动就业能力不足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