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含邻位芳基双膦配体的亚铜配合物因其高效发光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本文中设计将两个富电子单杂环吡咯引入到二(二苯基膦基)苯中,合成一种新的邻位芳基双膦配体1,2-二吡咯基-4,5-二(二苯基膦基)苯。首先将吡咯与1,2-二氟-4,5-二溴苯在碱性Cs2CO3、140℃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1,2-二吡咯基-4,5-二溴苯,然后在低温条件下继续与正丁基锂、氯代二苯基膦反应,生成目标产物1,2-二吡咯基-4,5-二(二苯基膦基)苯。用核磁共振谱(1H、13C、31P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高分辨电喷雾质谱等对目标化合物进行表征,确证了结构,为后续合成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配体。该化合物目前鲜见报道。  相似文献   

2.
以邻苯二甲酸(1,2-H2BDC)和二-吡啶-(3,2-a: 2′,3′-c)-吩嗪(Dppz)为混合配体, 用水热方法合成了一种三维超分子化合物: [Cd2(Dppz)4(1,2-BDC)2]·4H2O, 并通过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 C2/c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2496 17(10) nm, b=1.715 96(10) nm, c=1.822 32(8) nm, β=96.293(1)°, V=7.758 6(6) nm3, Z=4, R1=0.045 6, wR2=0.093 9. 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室温下显示出较强的蓝色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3.
在光促进温和条件非贵金属催化下,实现了环氧化合物(环氧丙烷、1,2-环氧丁烷)与HCOOCH3的羰基化反应,合成得到了相应的β-羟基酸甲酯。通过对β-羟基丁酸甲酯和β-羟基戊酸甲酯的MS图分析,并与CH3OD或CD3OD代替CH3OH 的同位素实验所得MS图的比较,说明HCOOCH3在光照下是先分解为CO和CH3OH后再与环氧化合物作用的,同时还证实β-羟基酸甲酯有两种氢参与McLafferty重排,即γ-H和β-OH中的H都可以参与McLafferty重排,且β-OH中的H参与的McLafferty重排比γ-H参与的McLafferty重排作用强。另外,当β-OH中的H由D取代后,更易进行McLafferty重排。  相似文献   

4.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乙醇为溶剂,无需外加任何催化剂,用3-(2-溴代乙酰基)香豆素、硫脲和芳香族甲醛三组分一锅法合成了12个香豆素噻唑腙类化合物,其中8个化合物是首次报道.反应微波功率为150 W,反应时间15-20 min,产率60%-86%,对合成的新产物进行了熔点、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考察了化合物3g、3j和3l对Cu2+的识别作用,结果显示,化合物3l与Cu2+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考察化合物3l对13种金属离子的识别作用,发现化合物3l对Cu2+、Co2+和Ni2+表现出良好的UV-Vis及裸眼识别能力.滴定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3l与Cu2+形成了1∶1型配合物,3l与Co2+和Ni2+均形成了2∶1型配合物.当pH值为3时,化合物3l可选择性识别Cu2+.  相似文献   

5.
在酸催化下,从化合物2-[1,2/3-亚乙/丙二硫基[-3-羰基-5-芳基-4-戊烯酸2出发,经加热分解,合成了标题化合物1-[1,2/3-亚乙/丙二硫基]-3羰基-5-芳基-1,4-戊二烯3,探讨了溶剂(EtOH,THF,DMF)中反应物2和产物3的溶解度对该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丙炔胺类化合物因其具有多个反应位点而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发展了一种CuI催化的水杨醛、四氢吡咯和末端炔的A3-偶联反应合成邻羟基苯基丙炔胺衍生物的方法。水杨醛和芳基乙炔中无论是吸电子基团还是供电子基团均能较好的适用于该反应,且水杨醛中含有多个取代基时也能得到相应的目标产物,并利用1H,13C NMR和HRMS等手段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该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合成效率高和取代基容忍性好等优点,为邻羟基苯基丙炔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合成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4-氯-7-硝基苯并呋咱(NBD-Cl)和咪唑-4-甲醛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用于检测亚硫酸氢根离子(HSO3-)的荧光探针,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质谱(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荧光测试结果表明:在二甲基亚砜(DMSO)水溶液中,该化合物能够对HSO3-表现出荧光增强响应,而相同条件下该化合物对其他阴离子几乎没有类似的荧光识别现象,因此该荧光化合物对HSO3-具有专一荧光识别作用,是一种有效的HSO3-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运用水热法合成了结构新颖的金属有机框架物C28H32Cd3N2O23.通过X线单晶衍射、X线粉末衍射、TG-DTA等手段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ccn,a=1.847 4(14) nm,b=1.220 7(9) nm, c=1.615 4(9) nm,热稳定性较好.此外,对其进行荧光分析,发现加入Fe3+,Zn2+,K+,Co2+时,只有Fe3+对该化合物的荧光猝灭效果最好.利用这一特性,该化合物可作为检测Fe3+的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9.
自制了硅钨钼酸(H4SiW6Mo6O40)掺杂聚苯胺(PAn)催化剂H4SiW6Mo6O40/PAn。通过丁酮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丁酮1,2-丙二醇缩酮,探讨了硅钨钼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剂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原料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硅钨钼酸掺杂聚苯胺是合成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丁酮):n(1,2-丙二醇)=1:1.7,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6%,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40min的优化条件下,丁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83.1%。  相似文献   

10.
1,2-二羰基化合物是一类活泼的双官能团化合物,是化工、医药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重要中间体,其可以合成许多生物活性化合物。烯烃、炔烃、亚甲基酮、1,2-二羟基化合物等都可以用来合成1,2-二羰基化合物,因此对其合成方法的研究已经引起许多化学家的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从不同的原料合成1,2-二羰基化合物的主要方法,为进一步开发新的反应路线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钙钛矿型稀土锰氧化物La0.55Eu0.1Sr0.15Na0.2MnO3, 利用X射线衍射(XRD)、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磁性测量系统(MPMS)对样品的结构、 居里温度、 磁卡效应和磁电阻效应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样品具有单相六角钙钛矿结构, 居里温度为310 K, 磁电阻变化率为11.18%, 最大磁熵变为1.45 J/(kg·K).   相似文献   

12.
锐钛矿型TiO2/SiO2复合氧化物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硅灰石为硅源、 硫酸钛为钛源, 在未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条件下得到较高比表面积的多孔锐钛矿型TiO2/SiO2复合氧化物.反应过程中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 在复合物孔隙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利用XRD,TEM,N2吸附和脱附对复合物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 在Si(100)单晶衬底上制备γ′-Fe4N纳米晶薄膜样品, 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进行测试分析, 给出了比饱和磁化强度及矫顽力与温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 样品沿(111)晶面择优生长, 具有单一的易磁化方向, 且易磁化方向平行于(111)晶面. 随着测量温度的降低, γ′-Fe4N纳米晶薄膜样品的比饱和磁化强度σs增加, 矫顽力Hc增大, 剩磁比σrs减小. 通过理论拟合确定了比饱和磁化强度与矫顽力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矫顽力随温度的变化满足T1/2规律, 比饱和磁化强度σs与温度不满足Bloch的T3/2规律, 表明在80~350 K温度范围内自旋波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  相似文献   

14.
将反相乳液合成方法与水热处理方法相结合, 获得Y2O3 ∶Er,Yb纳米晶的前驱体, 经过一定温度灼烧, 获得了高发光强度的上转换Y2O3 ∶Er,Yb 纳米晶,经水热处理的纳米晶样品具有更好的晶体结构, 有利于激发电子在Er离子4F9/2能级上的分布,进而导致红色发射强度极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含有0.2 mol/L苯胺的0.5 mol/L H2SO4溶液中, 采用循环伏安法(CV), 以扫描速度50 mV/s, 扫描电位-0.1~0.9 V,在碳纳米管/纳米TiO2(CNT/nanoTiO2)膜电极上实现了苯胺的电化学聚合, 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CV法对制备的碳纳米管/纳米TiO2聚苯胺(CNT/nanoTiO2 PAn)复合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 从扫描电镜对膜层的微观形貌观察发现, 这种在纳米基体上聚合得到的聚苯胺膜层呈疏松、 多孔的纳米纤维网状结构, 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不同于在普通金属基体上聚合得到的颗粒状聚苯胺膜.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碱金属M(M=Li,Na,K,Cs)掺杂的铜基催化剂, 铜担载量为5%(质量分数), Cu :M=5 :1(摩尔比). 借助XRD,BET,H2 TPR,NH3-TPD和CO2-TP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 研究了掺杂催化剂对环己醇脱氢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碱金属物种的引入改变了催化剂表面氧化铜物种的状态和分布; 减少了催化剂表面的酸中心数目, 有效抑制了脱水副产物的生成, 提高了环己酮的选择性(>99%). Cu-K/SiO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脱氢选择性, 铜和钾添加 物间的相互作用抑制了铜粒径长大, 增加了抗烧结能力, 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具有较高水热稳定性、 较厚孔壁的介孔分子筛MTS-9为模板, 合成一种新型的介孔碳分子筛: C-MTS-9, 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 热重分析、 透射电镜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C-MTS-9分子筛具有较高的BET比表面, 孔径达到5 nm, 且孔分布比较均一; 电化学的循环伏安测量表明, C-MTS-9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8.
设{εt,t∈Z}为定义在同一概率空间(Ω,F,P )上的严平稳随机变量序列, 满足Eε0=0, E|ε0|p<∞, 对某个p>2, 且满足强混合条件. {aj, j∈Z}为一实数序列, 利用由强混合序列生成的线性过程的弱收敛定理及矩不等式讨论了在bn=O(1/log log n)的条件下的一类加权级数的收敛性质.  相似文献   

19.
从原筛选的产酶菌株CW2出发, 经多次紫外诱变、 初筛和复筛后, 获得了变异菌株CW2M3, 其产酶水平为原菌株的332.7%, 且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薄层层析证明,CW2M3分泌的新型淀粉酶能有效地催化淀粉降解产生异麦芽低聚糖, 产物主要包括异麦芽糖、 潘糖、 异麦芽三糖等. 用正交法结合薄层层析法确定了各因素对CW2M3产酶水平的影响, 结果表明, 培养温度是显著因素,CW2M3的最适产酶条件为: 用牛肉膏培养基(牛肉膏0.7%、 蛋白胨0.7%、 NaCl 0.5%、 pH 7.0)培养, 温度40 ℃, 时间12 h. 用该酶催化淀粉转化为异麦芽低聚糖时, 酶促反应时间和温度均是显著影响因素, 酶催化淀粉降解的最适条件为: 温度65 ℃, 酶促反应1.0 h, 体系pH为7.0.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 凝胶法合成NaYF4∶Er3+,Yb3+纳米晶. 在980 nm红外激光照射下, 肉眼可观察到明亮的上转换发光; X射线粉末衍射(XRD)结果表明, 该纳米晶属于立方晶体结构; 透射电镜(TEM)照片显示, 晶粒为圆球形, 分散性好, 平均尺寸为70 nm, 符合生物标记过程中对材料的要求. 用荧光光谱仪记录了该上转换光谱, 并对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