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用聚环氧乙烷大单体与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合成了三元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共聚时间与单体转化率关系.探讨了引发剂、投料比和大单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对接枝效率的影响.以此共聚物为前驱体,经离子中和,合成了分子同时含有非离子、阴离子的离聚体.红外光谱表明,前驱体中聚氧乙烯(PEO)支链与主链中丙烯酸链节生成氢键,而离聚体中此氢键消失.  相似文献   

2.
本工作以正丁基溴为引发剂,卤化亚铜/联吡啶(bpy)为催化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末端为丙烯酰胺基的聚氧化乙烯(PEO)大单体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得到了实测分子量与理论分子量相近,分子量分布较窄,有预期结构的接枝共聚物,用IR,1HNMR,VPO,GPC,DSC等进行了表征,并对共聚物的组成和分子量受单体总浓度、投料比、引发剂及反应时间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首先利用阴离子聚合,合成了含有胺端基的大分子引发剂聚环氧乙烷(PEO-NH2),然后利用铈离子与聚环氧乙烷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水溶液中合成了聚丙烯腈与聚环氧乙烷的嵌段共聚物(PAN-b-PEO),通过FT-IR,NMR,GPC等分析测试确定了嵌段共聚物的生成,并对反应条件对聚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增加趋势;随着经发剂PEO-NH2含量的增加,产率开始呈增加,然后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按阴离子活性聚合的方法,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大分子链端带有甲基丙烯酰基的聚苯乙烯大单体。大单体的分子量可通过引发剂浓度控制,分子量分布较窄。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合成了聚苯乙烯大单体-丙烯酸丁酯的梳形接技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并考察了大单体与丙烯酸丁酯溶液共聚合反应的能力。用GPC和紫外光谱对共聚物进行了确证,并测定了梳形共聚物的平均组成、数均支化度与支化度系数。按此,只要控制聚合反应条件、用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大单体与丙烯酸丁酯共聚,就能合成一系列预期侧链长度、数均支化度与支化度系数的梳形共聚物,由此就能达到高分子分子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肉桂酰氯与ε-己内酯改性丙烯酸酯间的酰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光敏性大单体(FAnC).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使FAnC与甲基丙烯酸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制备了具有光敏性的双亲无规一类接枝共聚物.以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差示扫描量热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共聚产物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FAnC中侧链长度等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侧链长度对产率的影响很大,随侧链长度的增加产率降低.考察了单体配比对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单体中FAnC含量的增加,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升高而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光敏性无规一类接枝共聚物可以在选择性溶剂中进行自组装,得到纳米级的聚合物胶束.  相似文献   

6.
IPPA/AA/AM三元共聚物对硫酸钙的阻垢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丙烯膦酸、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以过氧化物为引发剂合成了异丙烯膦酸-丙烯酸-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研究了共聚物对硫酸钙的阻垢性能,探讨了共聚物质量浓度、钙离子质量深度、硫酸根离子质量浓度、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硫酸钙阻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此三元共聚物对硫酸钙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丙烯酸—烯丙基磺酸钠(AA—SAS)二元共聚水溶性固体阻垢剂的合成工艺及对碳酸钙的阻垢效果。探讨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与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关系,测定了共聚物在不同水质中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AA—SAS水溶性共聚物对CaCO3垢具有很好的防止效果。  相似文献   

8.
AA—MAA—AMPS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阻垢分散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M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AMPS)为单体,以水为溶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按一定的比例进行聚合反应,合成了AA-MAA-AMPS三元共聚物.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单体配比n(AMPS):n(AA):n(MAA)=2:10:7(摩尔比),引发剂用量1.0%(占单体总质量),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4h,合成的三元共聚物对CaCO3,Ca3(PO4)2有较好的阻垢分散性能。  相似文献   

9.
含磺酸甜菜碱侧基羟乙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硝酸铈铵(CAN)/四乙酸乙二胺二钠盐(EDTA)复合引发体系合成了羟乙基纤维素接枝磺酸甜菜碱两性单体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引发剂浓度、原料HEC及单体用量、pH值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并用IR和TGA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0.
以PEO-Br为大分子引发剂,通过ATRP法合成了一组两亲性两嵌段共聚物PEO45-bPtBAx(x=28,35,53).采用HNMR、FTIR、SEC和T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讨论了投料比对控制产物的分子链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tBA的转化率较高,1 H NMR结果显示成功制得目标产物,所得嵌段共聚物均具有极窄的分子量分布(Mw/Mn≤1.07).在tBA相对于PEO-Br的投料比较小时可以对嵌段共聚物结构进行精确调控.tBA投入量的增大会导致分子量分布变宽及引发效率下降.PEO45-b-PtBA35被成功水解为PEO45-b-PAA35,在中性水溶液中PEO45-b-PAA35自组装形成了分散较为均匀的球形胶束.  相似文献   

11.
采用阳离子聚合的引发—转移(inifer)技术[1],首先合成α,ω-端氯基遥爪聚异丁烯(Cl-PIB-Cl),再以它为大分子引发剂,AlEt2Cl为共引发剂,对-甲基苯乙烯为单体,合成对-甲基苯乙烯、异丁烯三嵌段共聚物。用核磁、凝胶渗透色谱等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证明以端氯基聚异丁烯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对-甲基苯乙烯聚合,制得的产物是PPMS-b-PIB-b-PPMS三嵌段共聚物。用核磁、紫外方法测定了共聚物中对-甲基苯乙烯的含量,两者结果相一致,并且产物的分子量及组成比与预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12.
以二聚异丁烯,马来酸酐为主要单体,在引发剂存在下,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具有交替结构的共聚物(IBMA-2),研究了聚合配方及合成工艺条件对产物收率,分子量等影响,通过元素分析,测定了原料配比、转化率与共聚物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具有近似交替结构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新型反渗透阻垢剂的合成及阻垢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做溶剂,采用过氧化物类引发剂合成了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共聚物(AA/AM)。探讨了共聚物作为反渗透水处理药剂,对CaSO4的阻垢率与引发剂用量,合成温度,单体配比,共聚物黏度以及投加量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合成共聚物时的引发剂用量,合成温度,单体配比均对共聚物的阻垢率有较大影响,三者均存在最佳值。合成的共聚物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中对CaSO4垢有优异的阻垢性能,在高钙离子浓度下,药剂用量仅为8mg/L时,对CaSO4的阻垢率达91%。此共聚物有优异的阻垢性能,能够广泛应用于反渗透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4.
用游离基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乙酸乙烯酯—乙烯基吡咯烷酮(Vp)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共聚合反应的影响和共聚物组成与转化率的关系,并从元素分析和 ̄(13)CNMR的结果计算得体系的竞聚率r_1,r_2分别为0.282±0.037和0.278±0.041;r_2分别为3.75±0.28和3.70±0.29.结果表明:引发剂浓度小和投料比中单体Vp的含量高,有利于生成特性粘度[η]大的共聚物,反应时间长,[η]下降,共聚物组成与转化率的关系与用Mayo-Lewis式处理得到的结果基本符合; ̄(13)CNMR测定链段序列分布的结果与用末端基效应模型计算的结果一致。因此,认为是以末端基效应模型机理进行,DSC测定结果显示出共聚物玻璃化温度与组成关系符合FOX方程,说明共聚物为无规共聚物。  相似文献   

15.
衣康酸/AMPS共聚物作为油井水泥缓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主原料,与衣康酸(IA)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共聚合反应,得到了IA/AMPS共聚物。实验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确定出最佳合成方案;探讨了缓凝剂作用机理,采用IR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对产物的缓凝性能有很大影响,三者之间存在最佳值。合成的共聚物对水泥浆有优异的缓凝性能,能显著延长水泥浆的稠化时间,并对水泥浆具有良好的分散减阻作用,能够广泛应用油田固井水泥浆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以丙烯酸(AA)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异丙醇为链转移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AA-AMPS共聚物.研究了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及聚合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合产物黏均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n(AA)∶n(AMPS)=96∶4,引发剂质量分数(基于两种单体)为2%~5%,链转移剂质量比(基于两种单体)为0.30~0.95,单体质量分数(基于反应体系)为40%,反应温度在85~100℃,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合成出了黏均分子质量在3900~10 000范围内的AA-AMPS共聚物.最后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可聚合乳化剂(含双键的烷基醚硫酸盐,V-20S),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为单体,通过半连续滴加法合成了稳定核-壳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研究了合成工艺条件对共聚物乳液及共聚物膜表面性能的影响,得出合成共聚物乳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BA/MMA的质量比为2,引发剂过硫酸胺(APS)、V-20S用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的0.5wt%和2.0wt%.TEM证实了共聚乳液的核-壳结构;当DFHM为总单体的20wt%时,共聚物样品膜经XPS测得表面的氟元素含量可达11.37%,且表面接触角达到91°.  相似文献   

18.
MA-AA-MAS三元共聚物的制备及其阻垢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水为溶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和甲代烯丙基磺酸钠(MAS)为单体合成了三元共聚物.探讨了该共聚物转化率、平均分子质量、阻垢分散效果与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单体MA,AA,MAS物质的量比为3.0∶1.0∶0.6,引发剂质量分数为单体总量的14%,反应温度应控制在90℃,反应时间为4 h时,所制得的共聚物性能最佳,单体转化率为90.1%,对CaCO3和Ca3(PO4)2的阻垢率分别达到98.2%和92.1%.  相似文献   

19.
ABA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格氏反应制备1,1-二苯基乙烯(DPE),酰氯醇解法合成丙烯酸叔丁酯,以萘钠为引发剂,苯乙烯和丙烯酸叔丁酯为单体,采用顺序加料活性阴离子聚合法,合成了ABA型三嵌段共聚物,并对中间产物及产品进行傅立叶红外FTIR表征,结果表明,在0℃左右,以四氢呋喃为溶剂,DPE戴帽条件下,成功地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嵌段组成均可控的ABA型聚丙烯酸叔丁酯-苯乙烯-丙烯酸叔丁酯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20.
庄玉伟  郭辉  张国宝  曹健  郭晓战 《河南科学》2013,(12):2140-2142
以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胺(DMDAAC)等为单体,亚硫酸氢钠一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AA/AMPs/DMDAAc三元共聚物阻垢分散剂.研究结果表明,溶液中总单体质量分数为30%,引发剂质量分数为8%(占单体含量),实验在弱碱性环境中进行,90℃下反应5h得到的共聚物有良好的阻垢分散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