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邻苯二酚衍生物与稀土元素的配位反应(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铈与3,4-二羟基苯甲酸的配位反应进行了研究,金属离子与配体在pH〈4.0时,难以生成配合物,pH〉4.0时,可以生成M:L=1:1 ̄4的4种组成的配合物,用McConnell法,平衡移动法,Job法和极谱法对铈与3,4-二羟基苯甲酸配合物的组成与稳定常数进行了测定,各法所测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2.
在pH3.0的0.1mol/L氯乙酸盐缓冲溶液中,Ge(Ⅳ)-3,4-二羟基苯甲酸-VOSO4-EDTA体系产生一灵敏的吸附平行催化波,峰电位在-0.70V(vs.SCE)二次导数波高与锗浓度在1.4×10-10~4.3×10-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10-11mol/L.详细研究了电极反应机理,用拟定的方法测定了矿泉水中的痕量锗,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在pH5.4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钒(V)-3,4-二羟基苯甲酸-溴酸钾体系产生一灵敏的吸附平均催化极谱波,峰电位在-0.63V(vs.SCE)二次导数峰高与钒(V)浓度在2.0×10^-9~1.2×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达1×10^-9mol/L,研究了电极过程机理,用本法测定了土壤,煤飞灰等样品中的钒,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在含有0.03mol/L KCl、4.0×10^-5mol/L Se(Ⅳ)的0.016mol/LH2SO4溶液(pH1.8)中,锡(Ⅳ)-邻苯三分红 配合物产生一灵敏的二次导数极谱波,峰电位为-0.43V(vs·SCE),波高与锡浓度在1.7×10^-9 ̄6.7×10^-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8×10^-10mol/L。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奶茶中微  相似文献   

5.
以0.4mol/LHCl溶液作介质,在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钼(Ⅵ)与新试剂3,5-二溴4-二甲氨基过溴化物苯基荧光酮(DBDMBPF)显色反应形成1:2的红色三元胶束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33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1.05×10^5L.mol^-1.cm^-1,钼(Ⅵ)含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拟定方法有竽钢铁样品中微量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存在下,偶氮氯膦Ⅰ(CPAI)与镥的显色反应.研究表明:在室温下,在pH7.50~8.20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介质中,Lu(Ⅲ)-CPAI-CTMAB可迅速形成灵敏度高的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86.4nm,配合物组成为Lu(Ⅲ):CPAI:CTMAB=1:3:3,ε值为5.20×104mol-1·L·cm-1,Lu(Ⅲ)在0~1.75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它稀土离子干扰不大,均在10倍以上,尤其Y(Ⅲ)的干扰可允许40倍二应用此法测定人工合成试样中的增,回收率为102.6%,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在碱性介质中,锡(Ⅳ0-溴化二甲氨基苯基萤光酮(BDMAF)-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Tween-80体系的高灵敏配合显色反应,反应的适宜酸度为10.0—11.52,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在560nm表现。值为9.5×1051·mol-1·cm-1,锡含量在0.2-7.5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研究了外加离子的干扰拟定的方法可用于Ph(NO3)2中微量锡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详细地研究了铈与钛铁试剂的配位反应及怖(Ⅲ)与铈(Ⅳ)配合物的相互转化。无色的铈(Ⅲ)配合物在pH>4.5时生成,吸收光谱中于256nm与311nm处有两个吸收峰。当pH>6时铈(Ⅲ)配合物能自发氧化成紫红色的铈(Ⅳ)配合物。后者在510nm处有一宽吸收峰。氧化程度与氧化速度随pH增大而增加;pH>9时氧化完全。加入醇或酮等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能促进铈(Ⅳ)配合物的生成并使之稳定。测定了铈(Ⅲ)与铈(Ⅳ)配合物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这些常数多数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9.
钒(V)——荧光镓极谱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6.0的KCl底液中,钒(V)-荧光镓(LMG)配合物产物-灵敏的极谱吸附波,峰电位在-0.86V(vs.SCE),二次导数峰度与钒(V)浓度在3.9×10^-9~3.9×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0×10^-9mol/L,研究了电极反应机理,方法已成功应用于自来水中钒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了新试剂5-(4′-磺酸基苯偶氮)罗丹宁的合成及其与钯(II)的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于pH5.8的磷酸二氢钾一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试剂可与钯(II)生成2:1的橙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60nm处,摩尔吸光系数ε为8.3×10^4L.mol^-1.cm^-1,钯量在0~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定律,方法用于测定催化剂中钯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在PH5.4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钒(V)-3,4-二羟基苯甲酸一溴酸钾体系产生一灵敏的吸附平行催化极谱波,峰电位在一0.63V(VV.SCE),二次导数峰高与钒(V)浓度在2·0×10-9~l.2×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达1×10-9mol/L.研究了电极过程机理,用本法测定了土壤、煤飞灰等样品中的钒,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采用铋(Ⅲ)-硫氰酸盐-甲基紫显色体系测定痕量铋的方法.在pH=1.0~3.0条件下,λamx=600nm,灵敏度高(ε=7.25×105),选择性好,除Fe(Ⅲ)、Cu(Ⅱ)、Sb(V)、Sn(Ⅳ)、Mo(Ⅵ)外其余离子基本元干扰,线性范围1.4~10μg/25ml,测定了铅中痕量铋,结果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光度法研究了新显色剂N,N’-双(2羟基苯基)草酸二酰胺(简称H4hpox)与铅(Ⅱ)的显色反应.在PH=8~9范围内,在一定量的甲醇溶剂中,pb(Ⅱ)与H4hpox形成稳定的黄色配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415为1.2×104L·mol-1·cm-1,铅含量在0~0.4mo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所提出的分析方法,操作简便,选择性好,应用于工业废水中微量铅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M(Ⅱ)配合物固相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固相反应,合成了4种新配合物。经元素分析,XRD、DTA测定,配合物的组成为M(PmαFP)2·2H2O,其中M为Mn(Ⅱ)、Co(Ⅱ)、Ni(Ⅱ)、Pb(Ⅱ);HPMαFP为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和摩尔电导分析对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在含有0.03mol/LKCl、4.0×10-5mol/LSe(Ⅳ)的0.016mol/LH2SO4溶液(pH1.8)中,锡(Ⅳ)邻苯三酚红配合物产生一灵敏的二次导数极谱波,峰电位为-0.43V(vs·SCE),波高与锡浓度在1.7×10-9~6.7×10-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8×10-10mol/L.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奶茶中微量锡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在pH4.5的NaAc-H2SO4缓冲溶液中,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可得到钼-棓酸配位化合物吸附波,峰电位为-0.80V(vs.SCE),二次导数波高与钼浓度在4.0×10-8~8.0×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达1.0×10-8mol/L.方法已应用于水样、金属样和食用植物中微量钼的测定,结果满意.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等对配位化物的伏安行为进行了较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伯按N1923从硫酸介质中萃取Ⅴ(Ⅳ)的机理,探讨了溶液pH、(RNH3)2SO4、SO42-和温度等对萃取的影响;并用等摩尔系列法、饱和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并研究了水相、有机相的可见吸收光谱以及萃合物的IR谱.  相似文献   

18.
在3-(二甲氨基)丙胺(DPA)催化下,对硝基苯磺酰基乙腈与芳香醛发生Knoevenagel缩合反应,生成2-(4-硝基苯磺酰基)肉桂腈类化合物,产率83%-98%,用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等方法对产物进行结构鉴定,确证得到了上述结构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2,2'-二苯基-[2,3'-联-1H-吲哚]-3(2H)-酮(1)的过氧苯甲酸氧化反应生成2-苯基-3H-吲哚-3-酮(3)和(或)2-苯基-4H-3,1-苯并恶嗪-4-酮(6),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过渡金属元素铁(Ⅱ)离子与3,4-二羟基苯甲酸(H3L)在水溶液体系中生成羧基配位化合物及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邻酚羟基螯合物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