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肥科技》2005,(12):7-8
12月10日,《合肥科技信息化建设规划》专家论证会举行。与会专家就合肥科技信息化建设的设计思想、整体架构、建设目标、网络安全和运营模式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该规划符合全市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要求,规划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方案合理,符合合肥科技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建设合肥大园林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合肥市是我国首批授予的3个“园林城市”之一。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合肥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具有自己的特色。文章从城市建设的角度对合肥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在剖析合肥建设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提出建设合肥大园林,实现绿色、生态城市的几点构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合肥科技》2005,(6):14-14
5月26日上午10时18分,在合肥科学城科研孵化基地建设现场,在喜庆的礼炮声中,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研发大楼及配套工程顺利实现封顶。这是合肥科学城首期开工建设项目中第一个开工建设、第一个实现封顶的项目。合肥科学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省建工集团以及项目监理单位有关领导出席了封顶仪式。  相似文献   

4.
《合肥科技》2007,(5):1-1
中央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后。全国各城市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势头很猛,形势逼人,作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合肥的科技创新更被众城市所“紧盯”。2007年合肥将有哪些创新之举?记者从合肥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合肥2007年推进试点市建设“蓝图”已谟划在胸。  相似文献   

5.
《合肥科技》2007,(8):12-12
合肥市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工业发展成为提升城市规模的重点。上半年,合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665亿元,同比增加173亿元。合肥经贸委主任表示,合肥今年工业总产值预计可突破1600亿元。  相似文献   

6.
《合肥科技》2006,(7):1-2
为推进合肥国家科技刨新型试点市建设,加快工业立市步伐,科技局根据合肥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要求,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该意见的主要内容有:  相似文献   

7.
“合肥将用15年时间建成国际著名的科教城”,在“对接会”举办的合肥投资环境推介会上,合肥市常务副市长江明向外来投资商透露了合肥建设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市的进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合肥科技》2005,(4):10-11
作为合肥市重大战略举措的合肥科学城建设,自2004年11月27首批开工项目启动后,通过一系列创新性的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规划战略研究顺利结题,建设规划方案基本确定,产业发展规划初步编制成功,2004年完成投资2.14亿元,首批开工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合肥科学城建设正在逐步由图纸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9.
《合肥科技》2005,(9):F0003-F0003
8月15日-16日,波兰Prokom公司总裁克劳泽先生一行乘私人专机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考察,与上海天麦通衡经贸发展有限公司洽谈,讨论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生产厂和生命科技园、软件工业园项目。在合肥期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市委常委、市长郭万清分别在稻香楼、明珠大酒店会见了克劳泽先生一行,欢迎克劳泽先生来合肥考察,介绍了合肥市和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本情况、投资环境。市委常委、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杜平太,开发区管委会副书记、副主任李兵等参加了会见。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年来合肥实施国家城市信息化试点方案的不断完善,日前,合肥为提供方便、快捷、透明的“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启动了政务数据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合肥科技》2007,(4):12-12
4月27日上午,市科技局机关离退休老同志20多人前往滨湖新区参观学习,共同感受合肥大发展、大环境、大建设的氛围,共享合肥发展带来的喜悦。  相似文献   

12.
《合肥科技》2007,(6):6-7
作为全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的建设已初显成效,如何进一步提升试点市的“含金量”,是每一个身在合肥的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6月20日下午,全市科技创新会议召开,为合肥科技创新之梦“布局谋篇”。  相似文献   

13.
《合肥科技》2007,(4):8-8
普通的合肥市民只要在合肥政府网站进行注册,便有望获得“市民信箱”,并能从信箱中自动免费获取更多更权威的政府信息。合肥今年将重点实施“城市一卡通”、数字城管、市民信箱等项目建设,扩大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市民享受更多信息化成果。  相似文献   

14.
省委、省政府对合肥未来发展的战略要求是:“强化产业支撑力和城市承载力,全面提升合肥全省经济中心地位”。“十一五”时期,合肥要想在中部崛起中争先进位、为全省做出更大贡献,强化产业支撑力尤为关键。具体说来,就是和现有的基础及优势结合起来,重点建设两大基地、打造三个中心.进一步增强合肥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功能。  相似文献   

15.
《合肥科技》2007,(5):5-5
近年来,我市一直在探索如何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切实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而建设“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便能很好地破解这一难题,也是合肥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和加快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的突破之举。  相似文献   

16.
《合肥科技》2007,(1):6-6
继申报“中国家甩电器产业基地”之后,合肥又将围绕家电产业启动一项重大工程:建设中国家电集成技术研究中心,为合肥的家电产业打造“智囊”。  相似文献   

17.
合肥市分管科教的副市长江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接会已经成为合肥的品牌,是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部崛起的科技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8.
9月5日从市信息办获悉,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等16家企业、单位的信息化和信息产业项目获2005年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此次合肥获得扶持资金总数达340万元,占全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半数以上,这对合肥信息产业发展和“数字合肥”建设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建设合肥科学城的10亿元资金已全面到位,首批的7大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合肥致力建成我国第—个“科学城”的蓝图正在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陈伟  洪芳 《安徽科技》2013,(12):13-15
合肥市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建设已有两年多时间,其中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合肥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合肥语音信息技术研究院和合肥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4家第一批组建的研究院已建设期满,笔者通过对这4家研究院的基础条件建设、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引进、体制机制探索等进行总结,分析了这些研究院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