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人大迁徙是奥古斯特.威尔逊有关美国黑人经历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钢琴课》这个剧本也包括在内。从1916到1930年,美国黑人怀抱对平等民主的向往纷纷迁徙到北方工业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寻求给子女提供更好教育的机会,从而摆脱贫困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到了北方以后,大多数黑人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同时,他们试图融入白人社会,与过去失去联系,这使得他们陷入身份危机。威尔逊认为,大迁徙是个巨大的错误,黑人要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就绝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割断与南方的联系,更不能忘记他们的黑人身份。  相似文献   

2.
李江程 《奇闻怪事》2009,(10):78-78
文化身份认同指的是从精神方面来讲,一个种群对自身文化的回归或在不同的环境中对该环境文化的一种心理确认。美国盎格鲁一撒克逊文化是主调,有色人种的文化处于附属的地位,两种文化在相互排斥和不平等中相互融合,黑人文化在寻找自身定位时茫然困惑,同时随着黑人的地位的提高及奥巴马的当选,寻根追源已成为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坦 《科技信息》2012,(32):I0083-I0083
《宠儿》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巅峰之作。它真实地再现了美国黑人在奴隶制和种族歧视双重迫害下的悲惨生活,揭示了奴隶制给黑人带来的巨大伤痛。本文对小说中四位女主人公:贝比·萨格斯、塞丝、宠儿和丹芙进行分析,展现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历经三代逐步确立的过程:从沉睡到觉醒,从自发到自觉,最终主动去建立自我主体身份,从而可以得出黑人女性对身份的寻求。  相似文献   

4.
20世纪黑人女性作家们具有强烈的黑人民俗文化意识,她们把传播黑人民俗文化视为己任,在她们的作品中黑人民俗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尝试对她们的一些代表作进行民俗文化的研究,指出独特的黑人民俗文化表征,是这些作家重构美国黑人文化身份、解构美国社会中的白人文化霸权的媒介。  相似文献   

5.
《喜福会》是一部关于中国母亲与美国化女儿之间的冲突的小说。移民身份的双重性使得该小说中的母亲与女儿们在双重文化中进退两难,而且还令她们面临身份危机。而这种母女双方在双重文化中进退两难的境地和身份危机导致了她们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6.
莫里森小说《宠儿》中的塞丝在中国广大读者的心目中是具有强烈母爱并且具有坚定反奴思想的黑人妇女形象,本文分析了《宠儿》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和塞丝人生遭遇,从爱与被爱的角度对塞丝这一角色进行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白牙》是当代英国女作家扎迪·史密斯的成名作,真实描述了后殖民时期英国移民所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探讨小说《白牙》中反映的英国战后第一代移民所处的社会困境,指出反对异族通婚和有色移民边缘化是造成困境的主要原因,同时认为这一困境导致战后移民迷失自我身份、模仿西方文化、扭曲宗教信仰、产生自卑心理等后果.  相似文献   

8.
<金银岛>是一篇探险故事,但同时又是一篇有关成长的故事.吉姆·霍金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身份意识的萌发和一系列的"身份焦虑",并不断试验各种男性角色模型来充当他心目中的英雄,以最终实现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吉姆·霍金斯是如何由一个充满天真幻想、胆怯、困惑的小男孩逐步成长为一个勇于面对现实、勇敢、成熟的男子汉?将对这一过程中吉姆·霍金斯的身份意识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世界博览》2013,(16):10-10
广州现在住着超过2万名非洲人。他们大多来自尼日利亚、马里和几内亚等西非国家。有人称,非洲人的实际人数可能接近10万,且每年以30%到40%的速度增长。许多非洲人来到中国寻找赚钱的机会,商人们买进仿冒名牌牛仔裤、鞋子和运动衫等廉价商品,然后回国卖掉。还有人瞄准了电子产品、家具和汽车等更高级的产品。除了商业活动,尼日利亚的传教士也来到广州传播信仰。  相似文献   

10.
邓婷  宋宝梅 《科技信息》2013,(4):55-55,57
艾里斯·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最杰出的黑人作家之一。著作《紫色》使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黑人女作家。她还写了大量的论文阐述自己的创作观念和女性主义观点。小说《紫色》更是进一步深化了她独特的女性主义观点。她自创了一个新词“妇女主义”(Womanism),引起了人们对黑人女性的广泛关注。其小说《紫色》鲜明地体现了她的女性主义观和黑人女性寻求自我解放的互助精神——姐妹情谊。这部小说通过描写黑人妇女的内心生活、她们被压抑的创造天性与才能以及她们为重新确立自我、为创造自由和独立完整的生活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揭露了黑人妇女在种族、性别双重压迫下的坎坷遭遇和悲惨命运.反映了其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追求平等、自由的进步思想,体现了作者的妇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1.
艾里斯·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学界最杰出的黑人作家之一。著作《紫色》使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黑人女作家。她还写了大量的论文阐述自己的创作观念和女性主义观点。小说《紫色》更是进一步深化了她独特的女性主义观点。她自创了一个新词"妇女主义"(Womanism),引起了人们对黑人女性的广泛关注。其小说《紫色》鲜明地体现了她的女性主义观和黑人女性寻求自我解放的互助精神——姐妹情谊。这部小说通过描写黑人妇女的内心生活、她们被压抑的创造天性与才能以及她们为重新确立自我、为创造自由和独立完整的生活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揭露了黑人妇女在种族、性别双重压迫下的坎坷遭遇和悲惨命运,反映了其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追求平等、自由的进步思想,体现了作者的妇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随着美国犹太移民文化的发展。美国犹太移民身份演变遵从的“固守-背弃”的文化模式有了新发展;“第三代利益原则”的代言人马库斯·L·汉森提出了第三代回归模式理论,指出第三代犹太作家呈现出重又回归民族身份及文化传统的趋向①。而事实上,许多第三代犹太作家的确开始高度关注其犹太身份。菲利普·罗斯虽是第二代犹太作家。但是其创作紧跟时代变化,其晚期创作的主题十分契合汉森的回归理论,呈现出对民族身份和文化传统的回归趋向。《遗产》②作为其晚期作品之一,通过比较主人公罗斯对一系列象征物的态度变化,揭示了他从物质到精神逐渐深入地回归犹太身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秀拉》描写了黑人女性秀拉为构建自我身份所作出的不懈抗争。小说再现了生活在种族和性别歧视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性的悲惨命运,揭示了黑人女性面临的身份困境,并进一步引导读者对生活在社会边缘的美国黑人女性的生存状态和身份建构等问题进行思考。本文将对秀拉的身份建构历程进行回顾,并就其失败的结果分析可能的原因和由此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小说《所罗门之歌》中显示了对当代美国黑人身份属性的担忧,从而展示了美国黑人在黑白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中所经历的困境。本文努力尝试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小说《所罗门之歌》中不同的黑人对自己黑人文化身份的认同过程,使读者们能够重新认识黑人文化的前景。本文观点认为:黑人成员只有回归自己的黑人文化传统,立足过去,面对现实,抵制在当今社会使其文化沦落的"边缘文化"地位,才能弘扬黑人的民族文化,重塑民族自豪感,争取自己的话语权,摆脱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5.
后殖民文学是流散主体身份认同叙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演示。库切的新作《耶稣的童年》通过描写一对难民在新国家不断遭遇的各方面的冲突,反映了流散主体在遭遇“他”文化的过程中陷入了自我身份认同的困境,而在小说的结尾,为了逃避教育当局即将对大卫实行的强制教育管制的措施,西蒙带着一家人逃离诺雏拉市的逃亡之旅则预示了流散主体无解的身份认同困境。  相似文献   

16.
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这篇小说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 2 0世纪初的社会现实 ,是洞察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那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精神荒原 ,其主要特征是人性的丧失。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这一批判主题 :人性的危机 ,人性的回归和人性回归的失败。这充分说明 ,在欧·亨利的眼里 ,当时的社会虽是一个人类社会 ,然而却是一个丧失人性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一所谓无察觉危机,是指那些潜在、隐性又不被充分重视和察觉的危机,由于政府和公众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地观察和分析,并且未受控制、长期积累,造成社会运行产生漏洞,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公共危机。云南大学法学院罗刚教授  相似文献   

18.
凡现双  张巧毅 《科技信息》2011,(24):I0021-I0021,I0023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文坛上的一块黑宝石,《宠儿》是其代表作。在《宠儿》中,莫里森从种族苦难、爱、历史等多重角度深刻揭示了美国主流文化即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权中心主义对美国黑人女性心灵的扭曲及压迫,并帮助他们重新获得自己的身份,指出了争取自我解放的正确道路即让整个黑人民族团结起来,重新拾起生活的信心,去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和美好的未来。一直以来,《宠儿》的研究者大多数是从非洲文化、创作主题、语言、人物形象、叙事话语、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等视角来解读这部经典之作。但是,很少有学者从生态女权主义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和关注。因此,本文试着从生态女权主义角度对它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9.
《新衣裳》中,伍尔夫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刻画了一位一心想跻身上流社会的中年女子形象,揭示了女主人公梅布尔从自我禁锢到自我回归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厄普代克的作品中,《政变》是唯一一部完全以黑人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非洲黑人青年埃勒的两次生命之旅,一次是他到美国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次是他返回故乡寻找前国王的头颅.埃勒试图通过个体的寻求来纯洁自己的民族文化,但是,他因为无法确认自身的身份,所以也无法领导自己的民族找到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