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今许多区域文化研究都是基于“文化自觉”而展开。但近20年来,学界对“湖湘文化”的研究,有渐被模糊化、功利化和庸俗化的趋势。因此,我们应以“文化自觉”的态度,在研究领域上将其分为“湖湘学派”、“湖湘精神”与“湖南文化”,并在深化研究的同时,去除某些庸俗因素,使其精神内化为湖南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是多元指代的,包括激进或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建设性或修正的后现代主义和简单化、庸俗化的后现代主义三个向度.后现代的重破坏、不重建设的总体研究旨趣,“小叙事“的研究方法论,以及话语分析(语言游戏)、系谱分析、解构推理等具体研究方法,大大“消解“了大学教师的社会批评精神,客观上加速了大学教师“知识分子“精神的式微.  相似文献   

3.
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以及疫情叠加影响客观上增加了求职压力,基于此,部分学子产生了就业资源准备的功利化现象,从而导致课堂学习呈现功利化趋向,主要有两方面体现:一是逐步下降的大学生课堂出勤率,学生根据知识是否有用选择出席或缺席;二是师生缺乏互动交流,大学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突出。基于布迪厄场域理论,分析高校课堂功利化趋向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高校场域的行动者以获取物质或象征收益最大化作为行动指南,忽视了文化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理性大学时代向学术资本大学时代过渡的过程中,产生了以利益为主导的惯习,形成了课堂功利化的氛围。应对高校场域中的课堂功利化现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呼唤大学理性的回归,重视文化能力的培养,以及形塑新惯习。  相似文献   

4.
大学精神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性概念,它具有体现人文关怀、追求科学自由、注重求实创新、彰显时代精神等特征。在市场经济下,我国不少高等院校大学精神日益衰微。大学应从突出名师、活跃校园文化、加强制度建设、强调民主自由等方面塑造和培育新时期的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5.
由于社会环境及教育自身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大学德育表现出日益强劲的功利性趋向,强调道德服务于社会现实发展的工具功能,遮蔽了德育之于个体的个人发展及精神享用等本体功能。本文基于对大学德育功利化的理解,从德育功能、德育本质、德育目的道德学习等方面对大学德育功利化的表现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造成大学德育功利化的原因进行归因分析,重点从社会环境分析、历史线索追踪、理论根基探讨三方面剖析了功利化德育产生的深层根源,以期能对当前大学德育的理论与实践、对大学德育的改革和优化有些许的启示,从而对超越德育功利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论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决定着学校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大学文化、塑造大学精神是今后大学建设与发展的动力和趋势,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推动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过程中,教学文化建设具有核心地位与基础性作用.开放大学办学理念与模式,决定了开放大学教学文化建设应当具备“开放共享”、“实践参与”、“数字互动”、“个性化”、“支持化”等特征.建设开放大学教学文化,需要努力构建符合开放大学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师教学发展和有效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8.
大爱精神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是服务”的大学精神以及新型“教学观”“师生观”的核心和体现,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灵魂。本文针对大爱精神的内涵,大爱精神与师德师风建设的关系以及在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弘扬大爱精神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大学精神与大学校园文化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环境因素。大学精神引导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形成。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也是大学精神的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在大学精神的指导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精神与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的无形资产,是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环境因素。大学精神引导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形成;大学校园文化受大学精神影响的同时,仍然具有明显的相对独立性。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也是大学精神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在大学精神的指导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润物细无声”,它塑造并浸润着作为其主体的大学生。而且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无声的,也是恒久的。“化作春泥更护花”,大学生作为大学中的一特殊群体。他们是大学文化的传播者、建设者和光大者,他们的精神风貌浓缩了大学文化的精华,他们身上折射的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品位和内涵。“人面桃花相映红”,两者的发展是相互辉映、辩证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提升我国文化实力。体育文化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体育文化又是我国体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功能、特性等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比较法等深入发掘研究其现状、存在不足。提出未来的发展途径。以期通过研究,为高校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幸福广东"的提出及其对精神与文化层面的要求,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对大学生的健康幸福发展、高校和谐幸福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城市与社会的文明和谐幸福发展等方面的意义及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是一所十分注重创新教育的大学。它不仅开设了形式多样的德育创新教育课程,而且在校园文化中也很好地做到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它的德育创新教育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寓于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创新教育课程,另一类是寓于专业课程中的创新教育课程。在校园文化中创新教育主要体现为旗帜鲜明的"创业型大学"办学理念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15.
高速发展的网络给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严峻的挑战,它使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规范失衡,"三观"受到冲击。厘定网络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的含义,探索网络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对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在多校区高校办学中的特殊意义和实际问题;提出通过加强校园体育文化观的培养,实现校园体育文化的“交流-融合-重构”,完善和平衡各校区校园体育文化载体,建设共同性与多样性、统一性与独特性并存的校园体育文化等途径实现多校区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使用“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文化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软实力”的视野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尤显得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安徽省2009年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省级立项建设,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定位及其示范形象、应用形象建设问题便提上了议事日程。从概念体系与大学形象建设要素、应用"型"与应用"性"形象的区别、大学精神形象与应用型形象的关系、应用型本科形象的持续时间问题、应用文化建设诸方面对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形象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思考。  相似文献   

19.
校园文化是育人的重要途径,"润物细无声"是其特有的功能。优秀的校园文化能为学生思政工作带来其他方式无法替代、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效果;而思政工作的强化,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保证作用和导向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我们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的力度,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