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叙述一种小型完全集成化雷达高度表,它是用厚膜微带与混合电路技术构成的。 接收和发射天线都是行波阵型式,在氧化铝基片上用厚膜微带技术制成。天线增益为7分贝,在E平面和H平面的波束宽度都约为35°。用天线罩的接口保护天线,该接口仅略微地改变极坐标方向图。 发射机是一种微带匹配电路的砷化镓里德IMPATT二极管,产生脉宽80毫微秒脉冲、8瓦峰值功率。发射机调制器是用V形槽金属氧化物半导体(VMOS)工艺直接集成于厚膜混合电路中的器件上。在发射机和天线之间使用一个杂散信息隔离器。 接收机使用一个厚膜微带90°混合的平衡混频器,其变频损耗为8分贝。本地振荡器使用一个低功率耿氏二极管微带振荡器,它用一个介质谐振器来稳频。视频放大器和信息处理电路是用厚膜混合电路技术装成,用三个40条引线的组件组装。 整个设备的尺寸是300毫米×90毫米×60毫米。  相似文献   

2.
集总元件电路只能用于老式的电视和蹩脚的无线电吗?请看一个2.6~3.6千兆赫的振荡器,它具有每毫微秒500兆赫的调谐速度,尺寸仅为0.15×0.15英寸,输出功率为10分贝毫瓦。  相似文献   

3.
基于耦合振荡器阵列的有源相控阵天线由于不采用移相器,利于集成,因而是相控阵天线实现低成本和小型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提出了一种环形结构的二维耦合振荡器阵列,这种阵列的阵元按照环形排列,阵元之间的耦合通过径向的耦合网络实现.推导了环形结构耦合振荡器阵列的平面相位分布控制方法,只需要控制边界阵元即可实现阵列的平面相位分布控制.同时,对基于环形结构耦合振荡器阵列的有源天线阵的相位控制误差和波束扫描范围进行了分析,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阵列的相位控制误差具有积累特性.当阵元径向间距为半波长时,可以实现偏离阵面法线30度范围内的波束扫描.  相似文献   

4.
实现非相参频率捷变的核心是宽带快速本振源,本文论述了这种本振源的主要指标要求。指出了微波晶体三板管振荡器加倍频的本振系统在调谐线性、调后漂移、噪声几方面优于耿氏管本振。介绍了几种振荡器电路、结构、性能及其设计问题。这些电路可以用于各种非相参频率捷变雷达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诸如延迟线、频域滤波器,振荡器、匹配滤波器和付里叶变换器等表面声波(SAW)器件,并讨论了这些器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安泰设计局设计了一种新型相控阵天线系列组件 ,可用于导弹制导系统。该设计局曾设计过毫米、厘米和十米级波长的天线。公开展示的 3种样品其设计各针对一个使用波段并采用圈形天线 ,在半功率点的波束宽度为 5 8°,增益为 2 6dB ,带宽为 8%,最大旁瓣电平为 17 6dB ,厘米和十米级波长天线可扫描± 5 3°的扇形区域 ,而毫米级波长的天线扫描范围是± 4 5°。每种型号的天线包括 192个移相器 ,以非等距离矩阵分布。毫米波长和厘米波长设计采用铁氧体移相器 ,而十米级波长设计采用的是半导体移相器。这种天线装置采用的是一体化控…  相似文献   

7.
连续油井测斜系统仿真轨迹数据生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琪颖  赵建辉  李帆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0):2324-2327
针对快速准确的油井轨迹测量要求,一种基于动力调谐陀螺的连续测斜方法被提出。为了对连续测斜算法的可行性进行仿真,需要井眼轨迹数据和惯性器件输出参数。根据惯性导航原理,将飞行轨迹生成思想扩展到油井测斜领域。应用数学方法设计了一种仿真用井眼轨迹数据生成器,搭建了惯性器件模型,生成了模拟的惯性器件输出。通过指北方位捷联惯导姿态算法仿真,验证了该轨迹数据生成器能够满足连续测斜算法的仿真需求。  相似文献   

8.
模型间歇振荡器的混沌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雷达发射机中的间歇振荡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利用相空间图、功率谱分析法、平均位移法和Lyapunov指数对该模型仿真产生的时间序列和实测信号进行了分析,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间歇振荡器所产生的高频脉冲序列具有混沌特性,所推导的数学模型和分析结果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9.
实信号处理实现正交检波时,通道间不匹配必然会产生镜像干扰。提出了一种复解析信号处理实现正交检波的新方法,从理论上消除了通道间不匹配所产生的镜像干扰。复解析信号处理需进行信号的Hilbert变换,分析了一种近似实现Hilbert变换的方法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给出了新方法的二阶采样数字化实现方案。与一阶数字化正交检波结构相比,二阶采样方案更利于实时实现。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型导弹无线电引信目标射频半实物仿真的需要,提出了一种特殊的环路锁相方法。该方法通过天线耦合引信的发射信号,将经检波得到的调制脉冲信号与高稳时基鉴相,通过控制引信电路的供电电压,从而将引信内部的压控振荡器锁定于固定频率,同时提供引信电路工作的较大电流。通过锁相环路的应用可减小延时后的脉冲抖动并得到准确的延时时间。给出了该锁相环路的设计和实现,及实际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混沌控制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神经网络(NN)与内模控制(IMC)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内模控制进行混沌抑制的方法,该方法既具有内模控制的特点,又引入了神经网络的在线自校正机制。应用所提出的方法,针对Duffing振荡器的混沌控制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还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与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弦信号与随机噪声的检波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平方率检波管的瞬时响应、对标准正弦信号的响应和对随机噪声信号的响应特点 ,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输入信号通过检波管的作用过程和平方率检波管输入功率 -输出电压曲线的非线性因子对这种响应的影响。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微波辐射计系统中检波管选择的指导性原则。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国外在毫米波范围所用的电驱动铁氧体器件的现有水平、动态、新结构形式。重点介绍了mm波相控阵天线及其它系统中所使用的铁氧体相移器、锁式开关、可变功率分配器的现有形式及水平。文中还将二十三所现有毫米波器件水平与工作介绍给大家,目的是提供给从事mm波技术的设计师、决策的总体领导及铁氧体专业的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无人机为平台的空中基站(unmanned aerial vehicle base station, UAV-BS)部署灵活、通视较好,在应急通信场景中具有独特优势,但是UAV-BS位置对通信组网效能具有重要影响,如何优化UAV-BS部署位置,特别是多UAV-BS位置布局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考虑对地面终端用户最大化的覆盖且尽可能降低基站发射功率,提出多UAV-BS定位模型。首先,基于通信区域视线(line-of-sight, LoS)和非视线(non-line-of-sight, NLoS)传输统计特性计算最大覆盖半径及相应UAV-BS定位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将基站水平定位布局视为多圆覆盖问题,构建覆盖用户数最多的非线性约束优化模型,并在保持用户覆盖最大化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各UAV-BS发射功率。然后,基于最小覆盖圆问题和遗传算法对定位模型进行求解,计算具有低阶多项式的时间复杂度。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UAV-BS组网3D布局,并能最大化用户覆盖和降低基站功率。  相似文献   

15.
改进的寄生五频PIFA天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工作在GSM/DCS/PCS/UMTS/HIPERLAN/2 以及IEEE 802.11 a 频段的五频平面倒F天线的改进形式。该天线结构通过在主辐射贴片以外的容性寄生贴片末端增加延展,改变天线工作的自然模,对多个谐振器进行参差调谐以覆盖感兴趣的频率范围,达到寄生耦合以控制带宽。同时,容性寄生贴片末端的延展部分相当于增加了堆栈的寄生贴片,从而实现多频工作。改进的天线形式满足在所有5个频段内的S11<-10 dB。利用FDTD方法对该天线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用于FH—SS系统的一种新颖的声表面波频率合成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声表面波(SAW)多模振荡器注入选模原理设计了一种用于跳频扩谱通信系统(FH-SS)的新型频率合成器,并首次以新的观点阐述了它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所设计的跳频频率合成器具有跳变速度快、稳定度高、结构简单紧凑、可编程能力强、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等特点,适用于各种要求高质量频率源的场合,如战术跳频电台、测量用信号源以及各种民用移动跳频电台等。  相似文献   

17.
带有非相参积累的序列统计恒虚警检测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达检测中,为了改善检测性能经常采用非相参积累的方法以获取高信杂比的目标回波,本文讨论了平方律检波后带有非相参积累的序列统计恒虚警检测器,分析了Swerling起伏目标情况下的检测性能,并介绍了该检测器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种应用。  相似文献   

18.
毫米波技术迅速到达成熟状态的标志之一是实验试制的毫米波雷达的出现。毫米波雷达利用了固体元件所提供的优点,如尺寸小,需用低直流功率,坚固耐用和可靠性好。固体毫米波雷达的研制,是随着微波、红外和电光探测器在某种情况下,有愈加明显的不足之处,应运而生的。短到中等波长范围的毫米波雷达的优点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9.
数据率高达每秒千兆比特的数字电子技术正在科学和工程的领域内作为一个崭新的分支出现。在需要实时处理大量数据的现代雷达和感测系统中,它赢得了别开生面的应用。所需的特有电路组件是具有微波采样率的模数转换器以及高数据率处理用的倍增器。在通信方面已经出现了每秒1—2千兆比特的专用系统。由于可能做到很宽的频带宽度,在国内卫星线路和纤维光导通信中也产生了商业上的要求。这样就需要有适合于千兆此特工作的测试设备。这类设备正在实现中。 到目前为止,千兆比特电路主要用混合集成技术实现。但由于现代工艺和工具的充分利用,现在已经有条件生产出千兆比特的单片集成电路,其速度可高达每秒4千兆比特。在电路设计中,曲于频率较宽,涉及到广谱的微波频率,带来了一系列特殊问题有待解决。为了降低电路连接所造成的延迟,需要有高的组装密度,但它又受功耗的限制。 千兆比特电子技术所使用的是开关时间为几百微微秒或更短的高速开关器件。除了PIN二极管和肖特基二极管外,最初研究的还有不同类型的晶体管。虽然硅 双极晶体管已有改进,但砷化镓金属半导体场效应管(GaAs MESFET)和GaAs结场效应管在速度上显示了巨大的优点,且具有大规模集成(LSI)的能力。据最新报导,Sin-MOSFET在速度上获得了重大改善。转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用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和实现VXI总线消息基接口芯片。该接口芯片具有中断RORA、A16/D16、A24/D32及块传输能力,传输速率高达20MB/s。由于采用可重配置可编程逻辑器件,故很易实现VXI总线A32/D32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