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社会公德的含义、内容和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根本路径,对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何丽 《科技信息》2012,(32):I0045-I0046
大学生良好的公德素养关乎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社会的道德水准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因此,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的建设,有必要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失范问题,从而积极探索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刘斌斌 《科技信息》2011,(13):257-257,250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通知》把图书馆教育职能列在服务职能之前,充分说明了图书馆教育职能的重要性。本文针对当前高校部分大学生读者在利用图书馆时存在社会公德缺失现象,重点阐述了图书馆在大学生读者社会公德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及应采取的有效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学图书馆培养读者社会公德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如何,直接反映着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大学图书馆要坚持不懈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就不能忽视对读者社会公德的教育,对读者道德体系的培育需要从社会公德教育做起。  相似文献   

5.
从个人消费、社会公德、教育效果3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道德规范教育面临的挑战,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学校德育教育、大学生道德实践4个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社会公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全体社会成员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巨大群体,是国家的栋梁,是国家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及其思想道德水平,对于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公民,对于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社会公德已经成为当前制约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大学毕业生必将成为引领社会公德健康发展的先行者。文章对当前我国社会公德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特别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和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期高校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公德意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应遵守的荣辱观、社会公德观、职业道德观、科技道德观、网络道德观为主要内涵的道德观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五方面缺失成分,提出了以荣辱观教育为主线的和谐构筑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德是一种人人都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大学生的言行和道德修养,对周围的人产生着影响.针对目前一些大学生存在的公德问题,论述其遵守社会公德的必要,并提出大学生应成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面对“高学历低社会公德意识”这一新问题,文章从部分大学生公德失范现状着手,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四方面原因,并探讨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社会公德意识的“四结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恋爱已成为大学校园的普遍现象。由于市场经济、独生子女问题、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和冲突的影响,大学生在恋爱行为方式上存在着违背大学生应有的道德行为规范的不当现象。因而,在大学生恋爱中要加强道德感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从具体行为方式上来说要文明端庄、持之以度。  相似文献   

12.
略论高校要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在提高实效上下功夫,把传统美德教育放在思想道德教育的首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以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来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氛围,把加强社会公德教育,作为提高大学生道德的重要途径,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提高教师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逐步实现由强制性向自觉性转化。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德意识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础和内容。通过对新时期大学生公德状况及原因的分析,认为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大学生公德行为养成可以从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正面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公德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优化公德环境与完善评价体系相结合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跨世纪人才,他们的素质如何,包括其基础文明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重大,不可忽视。然而,由于社会大环境和教育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准较为低下,校园内存在种种不文明现象,与大学生的形象极不相称。我们应正视大学生现状,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剖析大学生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青年学生社会公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青年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公德认识;开展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公德习惯;注重实践,进行社会公德日常行为训练;全社会重视社会公德,创造一个好的社会公德氛围等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6.
当前,部分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政治信念的动摇;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利己主义思想蔓延;拜金主义盛行;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为此,我们必须强化政治理论教育;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加强校国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青年学生社会公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青年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公德认识;开展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公德习惯;注重实践,进行社会公德日常行为训练;全社会重视社会公德,创造一个好的社会公德氛围等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8.
从对当代大学生素质缺项的反思入手,在政治意识、文化素养、社会公德、身体素质等方面分析了当今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某些欠缺。从教育者与被教育两方面,提出了提高和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两条途径:一是要通过引导大学生致力二自我改善,二是改变造成这些缺陷的社会因素,尤其是要通过全面推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标本兼治,全面提高跨世纪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要求。本文从三个方面深刻论述了加强社会公德教育的作用,明确指出社会公德建设主要靠人们自觉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舆论,还要靠行政和法律的力量,这四者相互配合,有机统一,不能偏废。  相似文献   

20.
由于社会公德教育和高校道德教育的错位,大学生耻感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耻感教育作为特殊的道德教育形式,具有正面教育难以达到的教育效果,因此耻感教育理应成为高校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时期高校道德建设必须更新道德教育内容,完善道德约束机制,创新耻感教育方式,营造健康文明的道德软环境,从而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