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炎培与卢作孚以教育与实业两种救国思潮为媒介建立了频繁的互动交往。黄炎培因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工商界人士往来频繁;卢作孚以兴办实业为重心,在兴办实业的过程中注重教育理念的灌输。两人的交往过程,是民初实业与教育两种救国思潮融合的代表。两人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共同推进了各自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杏佛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爱国主义知识分子,他终其一生为救国救民而上下求索.受时代精神的激荡,随着认识的不断发展,他的爱国思想与活动亦随不同的人生阶段而呈现出各异的形式与内容.虽然其革命救国、科学与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以及社会变革思想并未最终实现,但这并不影响他杰出的爱国主义知识分子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3.
节约献金救国运动是抗战时期轰动全国的一场爱国运动,其献金数额和民众精神动员都有效地支援了抗战.这场运动的思想萌发于冯玉祥与基督教界人士在四川成都座谈有关抗战救国的方式问题.在冯玉祥的倡导下,座谈会上的基督教界人士形成共识,一致将节约献金视为他们参加抗战救国的主要方式,并积极付诸行动,发起基督徒节约献金救国运动.中国基督徒节约献金救国运动成都分会的成立标志着节约献金救国运动真正开始,而后逐渐发展为中国国民节约献金救国运动.  相似文献   

4.
叶塞宁和陶渊明同为田园诗人,他们最后的人生结局和诗风都不甚相同。但两人均处于社会与文化的双重转型期,思想、认识深受历史交替、文化转型的影响。在生活、创作过程中,两人历尽曲折和苦难,在各个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曾出现过不同性质的矛盾:叶塞宁的城乡矛盾,求新与恋旧的冲突;陶渊明的对出仕与归隐的迷惘,贫富思想的斗争。相似的背景及思想经历致使两人一生的情感及反映这种情感的诗作都围绕田园生活而展开,他们不约而同地讴歌农村、赞美自然,抒发自己对农村田园的眷恋与挚爱。  相似文献   

5.
高适、岑参是唐代边塞诗的两个杰出代表,并称为“高岑”.他们的边塞诗有相同之处,都描写了边塞的山水风物,反映了边塞战争,表达了自己投身边塞,建功立业的理想.但由于各自生活经历,个性气质,艺术手法,接受文学遗产影响的不同,使得两人的诗歌风格又具备了鲜明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在受到外国列强的欺凌中开始寻求救国之路,身体意识的觉醒成为救国的一种思想指引,军国民教育就是当时身体救国的主要体现,也是当时救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途径;为了培养具备战争身体和具有军人气质的人,近代学校采取多种不同的实践途径协同教育来改造学生的身体;在实施军国民教育改造学生身体的过程中,主要分为实践尝试和实践落实两段历程,这两段历程对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杨杏佛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爱国主义知识分子,他终其一生为救国救民而上下求索。受时代精神的激荡,随着认识的不断发展,他的爱国思想与活动亦随不同的人生阶段而呈现出各异的形式与内容。虽然其革命救国、科学与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以及社会变革思想并未最终实现,但这并不影响他杰出的爱国主义知识分子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南宋时代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和布衣文人姜夔爱梅成癖,创作了许多咏梅诗词。他们的这种爱梅情结是与所处时代环境及其生平际遇和抱负息息相关的。两人的咏梅词都普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均重神韵而轻形质。但由于个人境遇和艺术主张的不同,他们的咏梅词在语言特色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评孔孟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是教育家们常论常新的课题。我国对人与教育的第一次论争是战国时代,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从理论的高度对人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全面阐述。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理论,而孟子则提出了“性善论”与“充善端”的理论。虽然他们的出发点微有歧异,但最终都认为教育在改变人性、促进人的发展方面起决定作用。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与梁启超均为中国现代图书馆建设的主要奠基人。在同一时代背景下,他们将爱国救国理念贯之于中国现代图书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与新民救国密切联系,但又各自具有不同的政治主张及思想观点,也同时体现在图书馆建设思想上。对李大钊与梁启超图书馆建设思想的异同性进行了比较,希望对当代图书馆建设的创新与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武松和萧峰是中国武侠小说中最著名的两个英雄,两人都是武艺高强、酒量过人,一般的英武豪迈;都是恩怨分明,到处行侠仗义却又不欺凌弱小的大侠;也一样稳重成熟,却又心高气傲,受不了委屈。二人也有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都主张血债血偿,但对待复仇的态度不同;表面看来都不近女色,但本质上对女色的态度不同;一样的行侠仗义,但侠义的境界不同。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毛泽东、邓小平堪称是运用系统论思想的典范。由于客观环境、主观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他们的观点一脉相承而又有所区别。他们都强调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但他们对中央与地方、沿海与内地、先富与后富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有所区别;他们都提出社会主义的全面协调发展,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行,但他们对经济要素与政治、文化等要素的结构关系的认识有所不同;他们都要求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工程要适应国际安全环境和发展环境,但他们对战争与和平、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的认识有差别。当前,党中央提出的社会和谐思想与毛泽东、邓小平的系统论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干谒之风非始于唐,却在盛唐时期最为风行,此期的两位大诗人李白、杜甫亦未能免俗。李白不屑科举走上干谒之途,杜甫则是科举失利方入干谒者之列。他们二人在干谒时段上有长短差异,在对干谒结果的认识上亦有所不同,但他们事干谒时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荷,然而无论怎样李白和杜甫在入仕心态上都是积极的。虽然他们都事干谒,却依然不减他们卓然大家之风范。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和马斯洛关于人的本质异化和实现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两者都强调人的类本质的独特性,认为人的高级需要的追求要以低级需要为基础,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但由于理论产生背景、研究角度不同,两种观点又有深刻分歧。  相似文献   

15.
歌谣的韵律结构是最具民族特色的 ,它是鉴别歌谣的民族属性的最为可靠的尺度之一。壮族歌谣的韵律结构与越南越族歌谣的韵律结构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不仅像汉族歌谣那样押脚韵 ,更为奇特的是押腰脚韵和押腰韵。壮族和越族同为古越人的后裔 ,其歌谣有共同的韵律结构 ,绝不是偶然的巧合 ,而是两个民族原始共同文化的遗存  相似文献   

16.
学习共同体与学习生态系统均聚焦于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关注信息与能量的循环流动,体现重叠互嵌的复杂特征。二者在学习研究领域有着共同诉求,表现为在互动协商中促进学习,在多方资源中汲取养分,在文化浸润中重建经验,在合作竞争中协同共进。但两个概念在学习空间性质、学习者行为取向和整体性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别。学习共同体和学习生态系统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学习语境,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相互配合使用,都应注意二者各有侧重之处而不可等同,厘清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各自理论价值和实践作用。  相似文献   

17.
那逊兰保是清代蒙古族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二人虽生活于不同时代,但却有相似之处:出身官宦人家,自幼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忧国忧民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大胆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理想生活。二者的不同之处为那逊兰保作品具有少数民族特色,李清照的作品则较多表达了悲愤和愁绪。  相似文献   

18.
基于粗糙集和模糊集理论的规则提取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粗糙集理论和模糊集理论都是用来处理不完整和不确定信息的理论,两者都可用来观察、测试数据并进行推理。虽然它们之间有一些重叠,但两者的着眼点和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因此它们不能被相互替代,而且必须结合起来使用。本文结合粗糙集理论和模糊集理论提出一种新的规则提取方法,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清末留日医学生的总体情况 ,对其在日本就读的学校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 ;收集了 1 63名晚清留日医学生的资料 ,对其籍贯、在日就读学校、专业及事迹作了简要介绍。通过考查清末留日医学生归国后的医学活动 ,阐述了这批留学生对于民国时期的医学普及、医学教育、医药卫生行政、医药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贡献 ,认为清末的留日医学生为改变中国医学的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是两个十分类似的权利存续期间。许多学者从两者性质的不同、立法精神的不同、客体的不同等方面区分两者,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传统观念还从两者起算点的不同、是否可以变更的不同、是否可以约定的不同等方面区分两者,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区分并不正确,经不起理论与实践的推敲。所以,区分两者的根本标准还在于两者适用对象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