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毛羽是衡量纱线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产生于细纱工序,主要增长干络筒工序。本文通过对棉纱、腈纶和两种不同捻度的毛纱进行反复的络筒实验,摸索络筒次数和络筒方向对筒子纱线毛羽的影响,发现了一定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对有效地控制纱线毛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络筒、整经、浆纱三道工序对纱线毛羽的影响,为控制纱线毛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纱线毛羽直接影响织物的品质,对织机织造效率影响较大.针对原材料、前纺工序对毛羽的影响极大,其中细纱工序、络筒工序是毛羽形成的主要阶段,提出相应的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4.
用自动络筒机取代普通络筒机是大势所趋。本文分析对比了二种络筒机络纱质量的差异,对粘胶纱在自动络筒机的工艺配置、纱线质量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提出了较为合理的络筒工艺。  相似文献   

5.
自动络筒机上毛羽减少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自行研制的自动络筒机毛羽减少装置,并用涤棉纱和纯棉纱作了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此装置后,纱线毛羽有明显的减少,尤以5mm最多,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种测量络纱动态张力变化过程的系统 .系统中设计了一种双孔梁力传感器和简易的测量电路板 .该系统能够对络纱动态张力进行定量测定并绘制张力变化曲线 ,对研究络纱张力变化规律 ,分析影响张力变化的因素以及控制络纱张力波动 ,实现恒张力络筒具有重要的意义 .  相似文献   

7.
本文推导了纱线络卷到筒子两端时稳定性条件的表达式,并以目前两种典型的导纱规律为例,通过实际计算表明,筒子在卷绕到中等偏小的卷装尺寸时,绕到两端的纱圈已经开始滑移,其中圆锥形筒子小端的不稳定现象尤甚。本文得到的稳定性条件表达式及有关结论弥补了专著的不足,对于槽筒沟槽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将筒中筒结构的外框筒视为具有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并受剪力滞后影响的等效实腹筒体,视内筒只受弯曲变形。根据内外筒的变形协调条件,建立了整体结构稳定微分方程,用Galerkin法求解方程并获得了整体结构的最小临界荷载。  相似文献   

9.
矩形筒中筒结构动力特性的简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导出了截面含双对称轴的矩形筒中筒单元的刚度矩阵,这可使框筒和筒中筒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大大简化。计算表明:文中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高层筒中筒结构的二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高层筒中筒结构的一种二阶分析方法.首先按Coul.A的方法将筒中筒结构的外框筒连续化为具有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同时考虑其剪力滞后影响的等效实腹筒体,内筒只考虑其弯曲变形.然后用虚拟水平分布荷载来模拟由竖向荷载产生的二阶效应,根据内外筒的变形协调条件,导出筒中筒结构二阶分析的五阶常微分方程.最后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  相似文献   

11.
针对毛羽检测的问题,搭建了一套纱线毛羽的数字化图像采集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图像处理算法的纱线毛羽检测方法,可对连续采集的纱线图像序列进行特征分析,提取出可用于纱线毛羽质量评估的特征指标。通过对纱线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灰度变换、背景处理、图像增强、动态阈值分割、倾斜纠正、图像去噪、图像分割,得到纱线的毛羽图像,并对毛羽图像进行细化处理,从而得到细化后的毛羽图像,以纱线轴线和主干边缘作为参考,选择合适的基准线,对毛羽像素点进行识别判断,统计得到不同长度毛羽的根数。实验表明,图像法测试的结果与目测法的结果最大偏差在5%以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该方法能够提高纱线毛羽检测的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2.
织造模拟后浆纱毛羽的变化可评价浆纱可织性。对单纱精确上浆装置上浆后的浆纱经过织造模拟后毛羽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织造模拟后毛羽的多少取决于产生和消除的比率,同一时间内产生大于消除,毛羽增加;反之,毛羽减少。毛羽的多少与磨损频率、上浆率有关。磨损频率越高、上浆率越低,毛羽越多;反之,毛羽越少。考虑成本与质量,存在最佳上浆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对苎麻细纱的毛羽特性进行了研究。对纤维细度,纺纱支数、细纱捻度、变性苎麻纤维与细纱毛羽的关系亦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纤维细度对细纱毛羽有明显影响。纤维支数愈高,毛羽愈少。 2.纺纱支数对毛羽的数量有一定影响。支数愈高,毛羽量愈少。 3.提出了细纱捻度与毛羽的回归方程。 4.变性苎麻纤维对细纱毛羽有明显影响。 5.提出了S_0=KN_1L_1d_0是衡量苎麻纱毛羽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了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苎麻纱毛羽形态、苎麻纱毛羽及均匀度的测试结果。指出苎麻纱的一些疵点和平行伸直度差的纤维是形成毛羽较重要的原因。所以,应保持良好的的工艺和机械状态来改善细纱质量。最后提出了一些减少毛羽可采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从毛羽测试目的着手,介绍乌斯特3型毛羽测试原理及特点,对某些术语做了解释,如毛羽H、毛羽不匀率CV_h、毛羽最大最小值等。图示说明了毛羽的变化图、波谱图、变异-长度曲线,频率分布图及其对纱线表面结构进行分析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A new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actual length and the number of the protruding fibres of yarn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image acquisition technology. First, a yarn hairiness image is obtained by the series of image processing procedures that include grayscale transformation,skew correction,yarn binary image acquisition and yarn core binary image obtaining. Then,the hairiness is realized in single pixel width by the usage of thinning algorithm. Finally, a baseline of yarn core margin is obtained,and pixels that match 8-neighbor template correctly are found by row scanning in a certain area. From this,these pixels are judged and the real crossover points of yarn core margin and hairiness,i. e.,the starting points of hairiness,are gained. The real length of the protruding fibres is calculated by tracking hairiness from the starting point constant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