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合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研究乙酸和乙醇在阳离子交换树脂 NKC- 9上的反应动力学 ,利用间歇搅拌釜式反应器进行了实验测定。在消除内、外扩散影响的条件下 ,以拟均相模型对实验数据拟合 ,得出了 6 0 ,70 ,80℃下正反应与逆反应的反应速率系数。并在此基础上 ,测定了温度、催化剂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二者关系符合 Arrhenius方程 ,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40 .6 4k J/ mol,反应速率与催化剂浓度有关 ,在实验范围内 ,反应速率与催化剂浓度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用反应速率的过渡状态理论和碰撞理论对元反应速率的负温度系数进行了解释,同时讨论了复杂反应中反应速率负温度系数的原因,以及溶剂对反应速率温度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借助电脑和Origin软件用非线性拟合方法处理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实验数据,可以在不测定反应起始和终了电导值的简化实验条件下,方便、快速、准确地获得反应速率系数及反应级数,建立动力学方程,优化了实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与CO_2反应结晶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过程.研究不同操作条件对体积传质系数、反应结晶速率以及产品最终粒度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气液体积传质系数随着搅拌速率与气体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反应结晶速率随着搅拌速率、气体流量与CO_2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而晶体平均尺寸随着搅拌速率和CO_2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气体流量对晶体的粒度分布无显著影响.碳酸钙晶体同时存在生长与聚并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物理化学实验中,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是一个典型的动力学实验,但对于速率系数的处理方法有若干种。着重就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常用的4种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误差讨论,并指出它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气相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中,反应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对应有浓度速率系数,反应物质压力随时间的变化率对应有压力速率系数。依据浓度与压力2种速率系数的关系,由阿仑尼乌斯方程得出了2种速率系数对应的活化能间的关系,并验证了该关系式的正确性,分析了该关系式的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大分子直链烷烃模型低温反应类速率规则的有效性,对现有模型及O2QOOH异构化重要反应类进行了速率规则优化和实验验证。本文以正癸烷为研究对象,利用激波管反射激波方法测量了不同温度(650~1 550 K)、不同压力(0.1 MPa、0.5 MPa、2.0 MPa)、两种当量比(0.5和1.0)条件下的点火延迟期;结合统计学方法推导出该反应类的理论计算值,并对其构建了新速率规则。实验结果表明,0.1 MPa工况下,由于反应竞争加剧,目标燃料两个当量比的点火延迟期存在交叉点;0.5 MPa和2.0 MPa下,正癸烷点火延迟时间均出现负温度系数(NTC)行为。对比发现,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模型和蔡黎明(CAI)模型预测偏差主要集中在NTC区域,LLNL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最大偏差达11 059μs。速率分析表明,在O2QOOH异构化反应类1,4-H、1,5-H以及1,7-H氢原子迁移过程中,LLNL模型使用的速率系数与速率规则限值最大差异达3.5个数量级,说明直接类比RO2异构化方法获得目标异构化反应速率存...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INDO/2—MO法和IADO法计算了一些过渡金属离子六水合物和六氨合物单电子转移反应的电子传递系数,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符,这不仅表明两种计算方法行之有效,还可以根据电子传递系数的计算值和反应速率常数的实验值以求得单电子转移反应自由能变化的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9.
碳酸盐岩储层不同酸液体系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3):9010-9013
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是酸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验结果为酸压设计的优化和酸液体系的优选提供准确参数和依据。利用旋转圆盘试验仪测试了碳酸盐岩储层与普通酸、稠化酸、交联酸的酸岩反应动力学方程,以及普通酸、稠化酸的反应活化能和H+有效传质系数,并且总结了面容比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为后期酸压施工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用微分模型对醋酸甲酯催化精馏水解中试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 反应精馏段催化剂包的气相、液相、液- 固相传质系数和动态持液量用自行测定的经验关联式计算, 提馏段的填料层传质系数用onta 的关联式, 反应速率用自行测定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和催化剂包的效率因子进行计算. 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定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物体散热速率求传热速率的实验思想,指出了测定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实验方案,给出了橡胶导热系数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单分子反应理论假设反应模型,研究260 ℃~350 ℃范围内铁与液态锡反应过程中锡的化学反应速率系数与扩散量等内容.结果表明,活化锡原子向基体内部的扩散量随时间按照公式a(1-e-bt)变化,当反应至一定时间,FeSn致密层达到一定厚度时,锡原子的扩散被阻止,单位面积的最大扩散量仅为很小的定值a,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平均化学反应速率系数k1与逆反应速率系数k-1随温度增加而增加;不同时刻的化学反应速率系数k1,t、逆化学反应速率系数k-1,t随时间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甲酰基二茂铁、乙酰基二茂铁和1,1′-二乙酰基二茂铁在高氯酸钠的乙醇浴液中和Pt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用循环伏安法理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二茂铁衍生物发生了准可逆的电荷转移反应,得出了相应的电荷转移反应传递系数α和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_?。讨他了有关取代基对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吲哚乙酸在玻碳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氧化特性,讨论了各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其电极反应为一扩散控制的不可逆反应.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吲哚乙酸在磷酸盐体系中的扩散系数,计算了电荷转移系数及电极反应标准速率常数,对有关实验现象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并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选用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250 mL的三口烧瓶作为搅拌釜反应器,研究了莰烯与丙酸在不同反应条件下(搅拌速率、树脂类型、树脂含量、配比、温度、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对合成丙酸异龙脑酯的影响,并得到了优化的工艺条件.采用UNIFAC基团贡献法估算活度系数,获得了不同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以及该反应的焓变、熵变、吉布斯自由能等热力学数据.采用拟均相模型计算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活化能等动力学数据.此外,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在两种反应器中的效果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分析混凝土结构的碳化耐久性,提出了综合碳化速率系数的基本模型。通过综合考虑环境因素、二氧化碳的扩散系数随时间衰减特性及材料配合比参数等,收集标准实验条件下混凝土配合比参数与碳化速率系数数据,基于相关系数法和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混凝土标准碳化速率系数的多因素预测模型,并据此建立了基于综合碳化速率系数的混凝土碳化耐久性服役寿命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炼镁还原罐内传热与化学反应的耦合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综合分析还原罐内传热过程及化学反应过程对Pidgeon炼镁工艺中产镁速率和反应转换率的影响机理,建立了具有耦合特征的传热和反应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炼镁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还原罐内的温度和产镁速率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并分析了罐外等效换热系数对上述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罐中心区域与罐壁处的温度及反应速率存在较大差值;球团的吸热反应特性及导热热阻是影响产镁速率和反应转换率的主要原因,而等效换热系数在达到一定数值后,对罐内的工作过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综合分析还原罐内传热过程及化学反应过程对Pidgeon炼镁工艺中产镁速率和反应转换率的影响机理,建立了具有耦合特征的传热和反应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炼镁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还原罐内的温度和产镁速率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并分析了罐外等效换热系数对上述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罐中心区域与罐壁处的温度及反应速率存在较大差值;球团的吸热反应特性及导热热阻是影响产镁速率和反应转换率的主要原因,而等效换热系数在达到一定数值后,对罐内的工作过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传质作用不能忽略时炭粒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不易精确测定的问题,修改了扩散反应速率计算式和燃烧速率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处理燃烧失重数据的方法。采用此方法,能同时整理出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和扩散反应速率系数,本方法主要适用于气体温度低于1300K的燃烧情况。  相似文献   

20.
弛豫法测定反应速率常数是物理化学实验中一个基础性教学实验,针对弛豫法测定铬酸根-重铬酸根反应速率常数实验中存在的结果误差大的问题,从pH计的安装方式、扰动液与被扰动液的浓度比、数据的处理方法3个方面对实验进行了探索与改进.改进后的实验可测得较准确的反应速率常数,相对误差小于10%,且实验的可重复性良好,能够更好地用于该实验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