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庐山的云雾》(苏教版(国标本)语文第六册第3课)一课的教学中,我大胆地运用了“画”庐山、“诗”庐山这两个环节,收获了不曾想象的精彩。  相似文献   

2.
尴尬的背后     
李燕 《奇闻怪事》2005,(2):29-30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船长》一文,是一篇具有震撼人心、荡涤灵魂魅力的好文章。精读哈尔威船长与助手的对话,学生思维活跃,内心被船长的镇定与从容深深打动。有一位男生更是见解独到:“看,这些对话每条都非常简短,但十分有力,句句切中要害。”  相似文献   

3.
马良生 《奇闻怪事》2006,(10):21-21
2005年版的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墨梅》一诗与以往的诗句相比有了一些改动:将“朵朵花开淡淡墨痕”改成“个个花开淡淡墨痕”,将“好颜色”改成“颜色好”,将“要船清气满乾坤”改成“要流清气满乾坤”。据悉,这个版本是来自当年王冕的真迹。前两处的改动比较好理解,而将“留”改成“流”咋舌不可理解,但细细一品味,觉得更具神韵,“留”字过于生硬,而“流”字则更有韵味,更能使人体味到清气之神韵。以下是我关于“流”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4.
【教学片断一】(苏教版语文十一册《船长》第二课时教学已近尾声) 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读得动情、悟得深刻、说得激动,老师还有两个问题不明白,准能给我指点迷津,那他(她)就是我的老师。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十一册73页“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相似文献   

6.
在特级教师陈义鑫课堂教学艺术研讨会上,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陈义鑫执教了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课文《爱之链》。陈老师凭借他四十二年来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厚积淀,饱含激情、充满智慧地演绎了一堂精湛的《爱之链》。其课堂教学中所渗透出来的深层次的理性思索,启人深思;彰显出来的直观性的感性操作,给人借鉴:现辑录其课堂教学中两个精彩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100-102页“轴对称图形”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第9册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讲的是林教头和洪教头在柴进庄上比武,林教头有的是真本事,洪教头耍的是花枪;林教头的本领中用,洪教头的花枪中看。比试的结果:洪教头禁不起林教头的一棍,翻倒在地。  相似文献   

9.
《广玉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0册中的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的文笔,细致地描写了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课文的第3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作者按照花开的时间顺序,描写了广玉兰花开放时的各种形态。在该段教学过程之中,我以简驭繁,着力凸显一个“读”字,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该段中的第2至6句,在读中品味语言,感悟想像广玉兰花儿的四种不同姿态一一含羞待放的、刚刚绽放的、完全盛开的、已经开过的,并将优美的语言熟读成诵、内化积淀下来。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1月12日,在一次初二年级开展会课活动中(执教课文为苏教版第三册语文第二十课《诗三首》中第一首《周总理,你在哪里》),两位教师上同一篇课文。  相似文献   

11.
【案例】 一位教师在上人教版第十一册《比的意义》时,创设了这样的导入情境:  相似文献   

12.
[情景描述](苏教版语文十二册《印度洋上生死夜》教学片段) 师:“……一边是生命垂危的妻子,一边是随时都可能爆发的超级海难,作为我们常人,都会如皮埃尔一开始所想的选择——赶快离开,可是皮埃尔最终选择了留下。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85~88页  相似文献   

14.
这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雨点儿》的教学片段。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当老师出示这句话时,大屏幕里“飘落”一词缓缓地从上而下,轻轻落到句子中。  相似文献   

15.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课文安排了《林冲棒打洪教头》,练习中的口语交际题目是《讲(水浒传)故事》。显然,这是编者刻意的编排。教学中我以“说书”形式为线,穿起了课堂、活动和生活,激起了班级水浒热。  相似文献   

16.
沈新芳 《奇闻怪事》2009,(12):38-39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本课主要叙述了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自幼刻苦好学,他克服生活的艰难,经过20多年的奋斗,完成了明朝编年史《国榷》。然而书稿被盗,年近花甲的谈迁痛不欲生,但他没有被厄运打垮,而是不顾年老体弱,又经过几年的努力,完成了一部更为翔实、更加精彩的新《国榷》。  相似文献   

17.
【背景资料】《蓝树叶》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的第十七课。课文记叙了在一堂美术课上,李丽向同桌林园园借绿铅笔,而林园园却没有借给李丽铅笔的事。文本的价值取向是引导学生热心帮助同学。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的课文都是形象生动、内容新颖、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散文。其中《春笋》、《小池塘》、《草原的早晨》这几篇课文不谋而合地采用了比拟手法,都用一个“醒”字开篇,生动传神。如何帮助学生感受这三个不同的“醒”呢?  相似文献   

19.
李红燕 《奇闻怪事》2007,(10):17-18
《九色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国标本第七册的一篇课文。文章写了九色鹿救了一个叫调达的落水人,调达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出现了以下两个教学情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片段实录】苏教版第五册“认识分数”一课的教学片段——教师创设猴王分桃的教学情境猴王:如果把一盘4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