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坦率的表白兼任六国宰相的苏秦衣锦还乡了。他的车辆箱笼,满载着诸侯各国送来的金银财宝,像国王一样富有。苏秦到家后,曾经瞧不起他的兄弟妻嫂对他低头不敢仰视,捧着饭案跪下请  相似文献   

2.
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秋,派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率军从石牛道伐蜀。‘蜀王自于南萌(今四川昭化故城)拒之,败绩,王遁定至武阳(今四川彭山东南)为秦军所害。叩]蜀国被灭亡了。秦惠文王灭蜀,在秦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它给后来秦国蚕食山东六国,进一步统一中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灭蜀之举,是秦惠文王一个正确的战略决策,是秦国在兼并战争的历史舞台上演出的光辉一幕。一、秦国的迅猛发展和越国的相对迟滞秦国在整个春秋时代和战国初期,都是一个相对落后的诸侯国,被东方诸国“以夷狄遇之”,不得参与中原盟…  相似文献   

3.
张群是南京国民政府的“知日派”,在蒋介石对日外交的决策中,扮演了“苏秦”、“张仪”的角色,故人称其为蒋对日外交的“怀刀”。  相似文献   

4.
孟子尊为亚圣,后人没有不知晓的。而与孟子同时代的大学问家邹衍就鲜为人知了。还有苏秦,幸好他有勾连六国、合纵拒秦的事迹才让后人记起,不然也会默默无闻的。可今人哪里知道,当时吃得开的偏偏是邹衍、苏秦之辈,孟子却是备受冷落。当时诸侯割据,战争频仍,一些学问人便游说诸侯,争相兜售自己的学说,以图济世救民。最  相似文献   

5.
法家思想与秦朝兴亡关系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家思想与秦朝的兴亡关系密切。作为秦国治国的主导思想,法家理论对秦国的发展壮大乃至消灭六国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但由于法家崇尚残暴,推崇权术,实行君主专制,严刑峻法,激化了阶级矛盾,使秦在统一全国后,只经历了短短的两代,就走向了灭亡。  相似文献   

6.
演讲风格是指演讲者通过稳定的语言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独特个性,是时代特征和个人素养相结合的产物.先秦时期涌现出了大量口若悬河的演讲家,形成了孟子的雄浑浩然、庄子的奇幻飘逸、晏子的尖刻犀利、苏秦、张仪的纵横捭阖、淳于髡的以隐代显等多样演讲风格.  相似文献   

7.
张华 《创新科技》2006,(7):36-36
我们都有朋友,也都有敌人,于是我们就按照传统的思维定势推理“朋友的敌人是敌人,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敌人的敌人真的是朋友吗?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战国时期,天下大乱,各个国家之间可以说都是敌人,然而秦国最强大,可以说是其他六国的公敌,那么依照上面的推理六国不就是朋友了吗?如果六个国家联合,共同起来抗秦,还会遭到被覆灭的危险吗?事实证明敌人的敌人不是朋友,秦国也正是抓住这个弱点,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最后把六国彻底消灭掉,统一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是全世界的公敌,那么其他的国家就是我们的朋友了吗?笔者不否认当时的美国和苏…  相似文献   

8.
周国柱 《科技资讯》2006,(20):171-171
战国时期群雄逐鹿,纵横家崛起。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靠“三寸不烂之舌”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对社会、对历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的说服策略和口才技巧迥然下同。苏秦为代表的“和纵派”以“利导法”为主,而张衡为代表的“连横派”则以“势禁法”为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说服口才策略模式和语言风格。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文化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的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壹在先秦人士中,庄子是很独特的一位,我认为当时沸沸扬扬色彩斑斓的文士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像苏秦、张仪,只要有官做,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对外关系发生悠远,最早可追溯到距今3000年的西周,当时我国已与缅甸、印度有了往来。从那时起,直至明清,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外交战略,绘成一幅斑斓多彩的历史画卷。“合纵”与“连横”之争先从2000多年前的战国说起。战国七雄,逐鹿中原,此战彼和,折冲樽俎,尤以合纵与连横之争闻名于世,构成战国外交之精华。韩非子的《五蠢篇》曰:“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洛阳人苏秦首倡合纵战略。他初主连横,曾以此说秦,不为所纳,后改倡合纵,先游说燕文候,颇获赏识,接着又说合赵、韩、魏、齐、楚,都乐从,苏秦遂佩六国相印,自燕到楚,南北连成直线,共同抗秦。魏人张仪针锋相对,  相似文献   

11.
“商鞅法家论”为牵强附会之论,前人对他法家身份印象深刻主要源自于商鞅在秦国变法期间以法家思想构筑变法核心,以致妇孺皆识“商君之法”。事实上,商鞅不是一位仅通晓法家思想的专才,而是博通各家思想的通才,他是通识教育下的产物,也是通识思想的卓越践行者。因此,商鞅变法是商鞅糅合诸家思想精华部分(以法家学派思想为核心,其他学派思想为分翼)的变法图强运动,这是秦国变法效果优胜于六国变法的重要原因,更是通识思想在这一时代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2.
想起了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辩士张仪被人毒打后问他的妻子:"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其妻回答说:"在。"张仪说:"那就足够了!"可见,舌头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说话的舌头人说话时空气从肺部排出,经过喉头振动声带即可发声。但这种声音还不是语言,还需要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秦人功利主义、崇多尚大、重法等价值观念影响下,军功爵制得到极大地推崇。秦国通过军功爵的赏赐机制,加快了统一六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苏秦述评     
苏秦的功利主义价值观虽为正派认识所唾弃,但是正是因为他坚定执着地追求功名利益,没有受限于儒家死板的制度,才为后人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辩论赛;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苏秦虽为名利所累,但是坚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口才来实现自己的追求,并且不畏失败,不计较别人的冷言恶语,以德报怨;苏秦追求抱负、自强不息、宽宏大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说理更让人望尘莫及。人无完人,苏秦确实有种种缺点,但是我们更应该仰视他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细数瑕疵。  相似文献   

15.
王强  枫月 《世界博览》2023,(21):88-91
<正>六国联合一起抗秦,叫合纵;秦拉拢一些国家,打击另一些国家,瓦解六国联盟,叫连横。历史上有好几处关城都叫函谷关,但最著名的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的函谷关。这个地方位于灵宝市北十五公里处的函谷关镇王垛村,接近河南、陕西和山西三省交界处,再往西五十公里就是陕西,往北过了黄河,则是山西。这个函谷关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雄关要塞,大概建于春秋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16.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由于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在楚国推行政治改革而遭佞臣嫉妒,政敌颇多,如上官大夫、子兰,子椒、郑袖、靳尚等。但后人的许多著作中将上官大夫和靳尚合而为一,认为靳尚即是上官大夫,这是错误的。 上官大夫和靳尚在汉人的著作中屡屡提及,刘向整理的《战国策》和司马迁《史记》中都记载了靳尚。《楚策二》载:楚怀王因张仪以商、於之地欺诈楚国而拘张仪,欲杀之,张仪厚币靳尚。何建章《战国策注释》曰:靳尚,楚怀王宠臣,与张仪友善。靳尚受贿后即不让杀张仪,他让郑袖急劝怀王,放走张仪。《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同样的记载。但是,据《战国策》载,靳尚就在这一年被杀掉了,《楚策二》说:  相似文献   

17.
李斯是秦国时期的一位风云人物。年轻时曾刻苦钻研帝王之术,学成之后以其过人的谋虑和智慧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同时对中国汉字和货币的统一,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李斯又是一位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他妒贤嫉能,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同学韩非;并伙同赵高篡改了始皇的遗嘱,扶二世继位,最终逃不了被腰斩的命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李斯的功与过,是与非作一简要分析,并对李斯悲剧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婚姻家庭作为社会发展的最小细胞,在秦人家国的发展壮大中起过积极的作用.秦人的婚姻在其早期发展过程中,政治联姻是秦国贵族发展壮大其势力的有效手段;战国时期,秦国贵族通过与周边各国的政治联姻来维持秦国边境的和平,壮大秦国的国力;普通平民的婚姻以一夫一妻制婚姻为主,同时存在媵婚制,作为一夫一妻制婚姻的补充形式.在秦人的婚姻家...  相似文献   

19.
对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的部分律文进行整理分析,考查秦国上计制度的状况。可以看出秦国上计制度的突出特点在于:内容丰富,且以法律的形式对"以其年计之"的年度原则和"计毋相谬"的正确性原则进行了明文规定。这也充分体现了秦国上计制度取得的辉煌成果。  相似文献   

20.
毛遂在平原君那里当了三年食客,才不露,能不显,不惊不乍,不咸不淡,平原君没有正眼瞧过他,国有疑难怎么也想不到问他。秦国围住了邯郸,平原君想从千八百食客里挑选二十个"有勇力文武备具者"到楚国去游说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