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去除优先污染物多环芳烃,研究了其在空气饱和的中性水溶液中的γ辐照分解,探讨了萘的分解机理。选取萘作为代表化合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解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分解过程。在剂量率为235Gy/min和7.22Gy/min的条件下,萘的初始分子变化量(Gi)分别为6.30和23.18。在吸收剂量为200Gy、剂量率为235Gy/min时,以及吸收剂量为50Gy、剂量率为7.22Gy/min时,均有约80%的萘分解。当剂量率为7.22Gy/min、吸收剂量增至500Gy时,辐照后溶液的pH值下降至4.1。这表明产物中总有机酸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低剂量率γ射线辐照对斑马鱼胚胎脑部发育形态学的影响,采用~(137)Cs作为γ辐射源对受精后2 h(2hpf)的斑马鱼胚胎进行不同剂量率的照射(剂量率为250、313、417μGy/h,累计剂量为30 m Gy),分析了不同剂量率下γ射线辐照对斑马鱼脑部细胞凋亡及其脑部发育形态、脑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个剂量率组中,只有250μGy/h剂量率组斑马鱼脑部细胞凋亡增加;各个剂量率组脑部组织均出现了空泡,部分脑部细胞变形,脑部细胞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250和313μGy/h剂量率组脑部细胞细胞核发生变形,线粒体结构损伤,细胞质中出现了空泡。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核辐射已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测定被辐照物质的吸收剂量是十分重要的.测量剂量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用电离室测定剂量率,然后计算累计的剂量或用绝热体系测定吸收辐射能后温度的变化,作为一级标准换算为体系的绝对吸收剂量是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阐明,用Co~(60)γ-射线辐照后的红玉和红香蕉苹果中抗坏血酸氧化酶和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试验表明,抑制红玉苹果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最佳辐照吸收剂量为0.5KGy(1600.9R/min),此种处理的苹果还原型抗坏血酸的保留量最高。抑制红香蕉苹果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最佳吸收剂量为0.5KGy(960.0R/min),在贮存终期其还原型抗坏血酸保留量最大。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薄膜辐射后生成电子陷阱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聚丙烯薄膜受到高能电子束辐照以后介质电性能的变化,利用不同吸收剂量下相应的热刺激电流直接地表征了介质中的陷阱密度随吸收剂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本文所研究的吸收剂量范围(1×10~3Gy~1×10~5Gy)内,辐照在薄膜中引起的电子陷阱密度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迅速增大,介电常数与吸收剂量无关,介质损耗角正切随吸收剂量增加而升高.进一步分析表明,薄膜性能的这些变化主要是由氧化作用、辐射交联、辐射裂解所引起的.根据实验结果,本文提出了聚丙烯薄膜应用的吸收剂量宜限制在<1×10~4Gy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丁艳秋  林敏  吴伟明 《广西科学》2006,13(2):135-138
研究自制的丙氨酸剂量计应用于辐射治疗水平吸收剂量测量的剂量测量重复性、剂量率依赖性、剂量响应线性。利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6MVΧ射线辐照丙氨酸剂量计,测得其剂量测量的重复性为2.6%(1σ);剂量率范围为1~6G y/m in时,剂量响应变化为1.9%(1σ);利用钴治疗机发射的γ射线,照射剂量范围为(1~10G y),测得ESR响应值随吸收剂量变化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丙氨酸剂量计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3.3%,能满足辐射治疗水平剂量测量的要求,但剂量测量的重复性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7.
淋巴细胞凋亡在其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淋巴细胞凋亡率升高可能会引起免疫缺陷,抑制淋巴细胞凋亡率可能会促进淋巴瘤的发展。铀矿冶低剂量γ射线辐照会诱导淋巴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淋巴细胞在接受剂量率为14 μGy/h的低剂量率γ射线辐照的21 d内凋亡率逐渐增高,并基本呈线性增加趋势。全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低剂量γ射线辐照后,淋巴细胞内共有1 677个表达差异显著(任意两组间p值<0.05)的基因,主要与细胞对压力的反应、细胞周期、DNA构象变化、DNA修复、细胞蛋白分解代谢过程、病毒致癌机理、染色体分离、p53的转录调控相关。低剂量γ辐射会激活肿瘤抑制蛋白p53,最终使细胞凋亡率升高。  相似文献   

8.
~(60)Co γ射线辐照茜素红S水溶液,在吸收剂量为0~1 500 Gy茜素红S水溶液的荧光强度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对茜素红S水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以及高斯计算等研究发现,在吸收剂量为0~1 500 Gy的条件下,荧光强度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上升是由于γ辐射使茜素红S分子内氢键断裂影响了茜素红S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抑制了茜素红S水溶液本身的荧光淬灭,从而使荧光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9.
考虑γ射线辐射场对视频监控系统中CMOS图像传感器的辐照失效损伤,通过机理分析与辐照实验,研究图像传感器的辐射损伤效应以及对其性能参数的影响.设计辐照实验,选用同种工艺不同厂商生产的几类CMOS图像传感器,研究γ射线对CMOS图像传感器的损伤效应.实验结果表明,γ射线总剂量效应导致暗电流增大,从而使像素灰度值增大;γ射线瞬态电离效应在CMOS图像传感器像素阵列中形成雪花状的随机正向脉冲颗粒噪声,噪点的数量与剂量率相关;彩色图像受到入射γ光子的干扰相较于暗图像较弱;并且当累积剂量低于88.4Gy,剂量率低于58.3Gy/h时,不会产生坏点;光照充足时γ射线电离辐射对传感器分辨率、色度及暗电流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在60 Co γ-射线辐照下水中阿莫西林的降解过程,考察了阿莫西林初始浓度、吸收剂量对其辐照降解的影响,利用LC-MS分析了阿莫西林的辐解产物,初步揭示了阿莫西林的降解途径.试验结果表明,γ辐照可有效降解水中的阿莫西林,初始浓度较低有利于阿莫西林的降解.阿莫西林的降解率随吸收剂量增大而增大,G值则随吸收剂量增加而降低,阿莫西林去除率随吸收剂量的变化呈指数关系.当阿莫西林的初始浓度为10 mg/L和100 mg/L,辐照剂量为15 kGy时,其降解率分别为100%和95.14%.阿莫西林经过辐照后主要存在6种辐解产物,其准分子离子质量分别为M+H+:278、384、382、336、340、294,初步推断其降解过程主要涉及羟基自由基的氧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一台能量为9 MeV、平均流强为125μA的高功率电子直线加速器,开展了轫致辐射X射线转换靶设计工作.转换靶为内靶设计,电子束流为非扫描式点源入射.选取钨(W)为转换靶材料,优化设计了靶材的厚度和靶体的冷却结构;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稳态和瞬态两种方式分别模拟计算了转换靶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转换靶局部最高温度约为970℃,平均温度约为430℃,在真空环境中该转换靶可以稳定工作.最后采用蒙特卡罗程序MCNP计算了转换靶产生X射线的剂量分布以及能谱分布,结果表明,在转换靶正前方1m处,X射线的吸收剂量率约40Gy·min-1.  相似文献   

12.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亮蓝染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纳米TiO2为光催化剂,高压汞灯为紫外光源,研究了水溶液中亮蓝染料的半导体光催化降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TiO2在500℃煅烧后所形成的锐钛型产物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效果。纳米TiO2的用量是影响亮蓝降解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其最适宜的用量为1.0kg/m3。亮蓝的初始浓度越高,降解率越低。在亮蓝初始浓度为12.62mmol/m3,纳米TiO2的用量为1.0kg/m3时,经光照40min后亮蓝的降解率可达99%以上,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亮蓝降解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3.
赤铁矿紫外光催化苯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选择氧化-相转变法制备纳米-Fe2O3,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红外光谱仪(FT-TR)、综合热重分析仪(TG)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苯胺为模型化合物,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了-Fe2O3对苯胺光催化降解的最佳实验条件,重点讨论了苯胺初始质量浓度(A)、光照射时间(B)、赤铁矿投加量(C)和pH(D)等因素对催化效率的影响.并测试了赤铁矿的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苯胺初始质量浓度为7mg/L,赤铁矿投加量为0.025g/L,pH值为6的催化效果最好,紫外光照射90min时,降解率达90%.且各因素对降解的影响顺序为:A?D?C?B.-Fe2O3对苯胺的光催化动力学行为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  相似文献   

14.
研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1999年12月至2003年10月,107例非小细胞肺癌。采用美国拓能公司立体定向治疗计划系统设计放射治疗计划,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和优化放射治疗计划,计划靶区为临床所见肿瘤区外放1.0~1.5cm,计划照射剂量为60~75Gy(中位剂量68Gy),2.2~3.0Gy/次,1次/d,5d/周,由美国瓦里安CL2100加速器照射,射野为固定野和非共面野或者大旋转弧。按照美国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观察急性放射反应和疗效。疗效(CR PR)为88%(94/107),(NC PD)即无效病例为12%(13/107)。1~3年生存率分别为85.78%、49.02%、23.88%。根据RTOG分级,急性放射性食道炎发生率,1~2级13.1%(14/107),3级0.93%(1/107),急性放射肺炎发生率1~2级26.2%(28/107),3级2.8%(3/107),WBC减少发生率1~2级19.6%(21/107),3级0.93%(1/107),PLT减少发生率1~2级14.9%(16/107),3级1.9%(2/107)。107例患者的随访日期为3~46月,(中位24月)随访100%。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采用大弧旋转 固定野照射,方法可行,有较好的疗效,早期并发症较低,能为患者耐受,更长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单体,丙烯酸甲酯为共聚单体,利用60Coγ射线辐射聚合技术制备菲涅尔透镜.研究了辐射剂量、辐射剂量率、交联剂和单体组成对菲涅尔透镜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辐射聚合方法制备菲涅尔透镜时,选择适宜的辐射剂量(35kGy)和辐射剂量率(84.40Gy/min),所制备的菲涅尔透镜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使用钢渣作为催化剂,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催化降解废水中的亚甲基蓝.实验结果表明,酸性条件在整个反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一定的酸度下才会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其次,亚甲基蓝的去除率随双氧水浓度的提高先上升后下降;此外,钢渣剂量、钢渣粒径、反应温度等因素主要通过影响Fe的溶出影响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在钢渣(45~58μm)质量浓度为6 g/L,双氧水体积分数为0.000 6,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60 min的酸性条件下,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亚甲基蓝去除率达99.10%.根据反应前后钢渣的红外光谱,亚甲基蓝是被氧化去除而不是被吸附去除.  相似文献   

17.
W1-2 菌株是以好氧活性污泥为菌源, 以四溴双酚 A(tetrabromobisphenol A, TBBPA)驯化筛选得到的一株新型好氧降解菌株. 16S rDNA 序列表明, W1-2 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 主要以酶降解的模式去除 TBBPA. 在 30 ℃、pH=7、 150 r/min 和无其他碳源辅助的条件下, W1-2 菌株对 10 mg/L TBBPA 5 d 的好氧降解率可达 91.4%. 温度、转速、pH 值及 TBBPA 的质量浓度均会影响 W1-2 菌株的降解特性, 其中 pH 值对降解率的影响最大. W1-2 菌株最适宜降解和生长的环境条件为 150 r/min、30~ 35 ℃, TBBPA 质量浓度为 10 mg/L 和 pH=8. 此外, W1-2 菌株也是为数不多的无需其他碳源支持、能在高 TBBPA 质量浓度(30 mg/L)和低氧(0 r/min)条件下仍保持高降解能力的好氧降解菌株. 对 W1-2 菌株的研究, 为探究好氧环境下能降解 TBBPA 的微生物的修复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臭氧降解微囊藻毒素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臭氧降解微囊藻毒素MC-LR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臭氧投加量、MC-LR初始质量浓度、pH等对降解速率的影响,并以反向传播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多因素条件下的降解效果进行仿真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降解速率不受初始MC-LR质量浓度的影响;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能有效提高MC-LR的降解速率;pH降低能大幅度改善降解效果,尤其在酸性条件下,pH的变化对降解速率的影响程度更大;在具备酸性条件和臭氧量较高时,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很高的去除率,否则降解效果不明显;该模型能预测复杂多因素试验条件下的有机物降解效果,为试验及实际降解MC-LR提供理论指导,克服了初等函数模型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以碳源添加量、 氮源添加量、 恶臭假单胞菌接种量、 超声时间和降解时间作为输入变量, 以雌激素乙炔基雌二醇(EE2)和双酚A(BPA)的降解率为输出变量, 构建土壤中超声辅助的EE2和BPA降解BP神经网络模型. 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雌激素超声辅助降解析因设计的响应值, 并通过析因设计分析影响雌激素微生物降解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 进而求解土壤中EE2和BPA的最优降解条件为10%的碳源添加量、 10%的氮源添加量、 接种量为20 mL、 超声时间为1 min和降解时间为168 h. 结果表明: BP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52 5和0.983 1, 模拟效率系数(NSC)为0.956 5和0.957 2, 模型具有较准确的预测功能; 碳源添加量×氮源添加量和碳源添加量×恶臭假单胞菌接种量在雌激素降解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 EE2和BPA最大降解率分别为87.13%和69.27%; 分析雌激素的有机碳标化系数 (lg Koc)及其半衰期的结果表明, EE2和BPA的降解效果与其移动性成正比, 与持久性成反比.  相似文献   

20.
利用接触辉光放电反应器产生等离子体降解直接蓝86(DB)水溶液,考察了DB初始浓度、初始pH和Fe^2+对DB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B初始浓度为30.0mg/L,溶液pH为3.0时,放电90min DB降解率可达72.36%;加入10.0mg/LFe^2+时,放电10min DB降解率可达69.20%.DB降解过程中,随反应时间的延长,溶液pH值逐渐降低,溶液电导率逐渐上升.降解90min后COD去除率为41.76%,加入10.0mg/LFe^2+后10minCOD去除率达38.50%,表明Fe^2+对DB降解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