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妍冰 《青年科学》2011,(2):18-19
在地球漫长的生命演进史中,三叶虫、恐龙等众多生物都曾经主宰过地球,但是如今它们都逐渐退出地球这个大舞台。或许有一天,我们人类也会像它们一样,文明消失、物种灭绝。《终结者》、《恐怖地带》、《天地大冲撞》、《黑客帝国》、《后天》等电影设想了各种各样的灾难。然而,哪些灾难最可能毁灭我们的文明?  相似文献   

2.
谁是终结者     
刘行 《青年科学》2010,(7):12-13
在地球漫长的生命进化史中,三叶虫、恐龙等生物都曾经主宰过地球,但如今它们都逐渐退出地球这个大舞台。或许有一天,我们人类也会像它们一样,文明消失、物种灭绝。《终结者》、《恐怖地带》、《天地大冲撞》、《黑客帝国》、《后天》等电影设想了各种各样的灾难,然而,哪些灾难最可能毁灭我们的文明,世界将以何种方式终结。  相似文献   

3.
詹想 《科技智囊》2010,(8):80-85
<正>年初的灾难大片《2012》,一定还让人记忆犹新。片中,是太阳的异常变化导致地球遭受了浩劫。不过,事实上,不需要太阳的异常变化,也许我们人类自己就能毁了地球。近两年讨论得非常火热的全球变暖问题,正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去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将这一问题在公众中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正今天,众多专家团队已经开发出超过20个复杂的气候模型,并用大量气候数据进行了检验。所有模型都显示,由于温室气体持续排放,地球正在变暖。但是多年来,它们始终无法对云的影响做出统一判断。现在,这一情况开始改变,不同模型对云的模拟结果开始趋于相同。卫星数据和其他观测数据一起,揭示出变化的云层正在怎样改变地球。那么,这些新见解是会给我们带来希望,还是会加深我们的恐惧呢?加速全球变暖的循环想象一下工业革命前夕的地球。六大洲的人类已经在砍伐森林,建造牧场和城镇。然而几千年  相似文献   

5.
王宏 《科技咨询导报》2011,(34):140-140
人类如要在地球上生存就必须保护全球的环境,如要在生存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就更应该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从古到今,通过人类与大自然不断抗争中,对地球的自然环境不断改变与破坏。与此同时,自然界也以不同方式给人类带来各种灾难与报应,人类也从中才渐渐明白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6.
动感科学     
地球不能再变暖了!北极冰层融化,极地动物生存面临危机,海平面上涨,洪水泛滥……这些都是全球变暖带来的灾难,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环境,不能再肆无忌惮地破坏我们的家园了!美国佛罗里达州400名绿色和平组织  相似文献   

7.
读者圆桌     
《世界博览》2008,(1):3-3
青海读者王林:我个人觉得气候改变的前景并不像专题《气候改变在身边》中说得那么恐怖,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已经经历过很多次变暖了,而有些变暖甚至给人类带来福音,比如全新世初期那次。距今大约1万年之际,第四纪更新世晚期的末次冰期结束,全新世降临。全新世是最后一次冰期结束至今的这一段时期,也被称为冰后期。当时,在50年内地球上的气  相似文献   

8.
《青年科学》2013,(6):30-31
“地球一小时”是人类为抵御全球变暖而发起的活动,面在动物王国中有一砦堪称节能大使,它们似乎也要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出一份力。帝企鹅居住的地方是地球上最艰苦的环境之一,它们所面对的温度达到了零下60度。为了在极端环境中生存,企鹅们通常挤作一团组成大的群体来保存身体热量。企鹅们在这个温暖的团体中不断交换位置,因此就没有企鹅会经常单独处于更冷的群体外部。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都知道,全球变暖引起的气候改变将直接影响到地球的生态平衡。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人类餐桌的必备食品——肉类,也会严重地破坏地球的环境。主要表现为肉类工业的发展上。到目前人类的畜牧活动已有一万年,但只是在最近50多年人们才如此大规模地饲养牲畜。令天,世界上的牲畜数量是1945年的4倍。为了养活它们,很多热带雨林被砍伐作了牧场。这使生活在雨林中种类丰富的动植物消失了,促使全球变暖的情况愈加严重。  相似文献   

10.
通过超大规模的工程手段改变地球环境,遏制地球变暖趋势,这一被称作"地球工程"的做法被很多人认为是拯救地球的紧急"B计划".但"千人计划"入选者、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约翰·摩尔(JohnMoore)教授刊载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最新研究指出:地球工程并不能抑制由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最大威胁之一,因为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冰川融化和海温上升.  相似文献   

11.
下期看什么?     
《科学世界》2011,(11):95
太阳:地球活力之源地球在变暖还是在变冷?太阳发生异常变化为什么会影响到地球的气候呢?太阳一旦消失,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会无法生存。事实上,地球的气候多亏获得太阳的能量才得以维持。没有太阳就不会有现在的地球。太阳总在发光,它的样子似乎永远也不会改变。其实不然,太阳有时会出现巨大的爆发,有时还会进入稳定的休眠期。因太阳活动发生的变化有可能使地球变暖,也有可能使地球变冷。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的人类社会,在原子能利用、空间技术、信息通讯、交通工具、人居环境等各方面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物、信息的交流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活跃,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但是,大量的人类活动同时也给我们的地球带来了想象不到的危机与灾害,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荒漠化、水危机、禽流感、BSE、SARS等威胁着人类,让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在人类进步的同时,如何与我们的地球协调发展。这已成为地球社会所有成员所面临的最大的共同课题。为此,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努力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人类与地球和谐共生的理想之路。  相似文献   

13.
全球变暖带来一系列的异常和灾变,有些短期内即可显现,如气象灾害;有些则产生较深远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已经适应了的生存环境。让我们看看气候变暖会对植物以及生态系统带来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浅析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芳 《科技信息》2009,(30):I0356-I0357
人们日益认识到,人类自身的经济活动及其不断的扩张已经给我们生存的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地球环境的严重污染,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不断升高淹没陆地,以及地球环境遭到改变带来的种种异常的自然灾害。上述的这些问题已经威胁到我们人类社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早在2003年英国政府就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本文通过分析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就其对策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世界》2007,(11):70-71
计算机模拟实验表明,未来的地球变暖是无法避免的。那么,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这种变暖呢? IPCC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如果控制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效应气体,将它们在大气中的浓度稳定在“490-535ppm”的水平,那么便有可能将未来的地球变暖控制在温度只升高“2℃”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今日科技》2005,(1):54-54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但是这种改变是如何发生的,我们人类在这个过程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这些仍然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17.
自然环境正在加速恶化并将威胁人类的生存,这已不再是危言耸听。有的科学家甚至认为,防止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仅次于避免世界核大战的全球大事。地球这个人类家园正面临一场空前的灾难。  相似文献   

18.
小朋友,你们一定听说过诺亚方舟的故事吧!如果有一天,当无情的灾难袭来的时候,真有那样一艘方舟,载着我们开往更安全的地方,等灾难过后又重新开始新的生活,那该多好!你知道吗,其实在我们的地球上,科学家已经为植物们造好了许多"方舟"——用来存放植物种子的大仓库。这些大仓库有什么神奇之处呢?为什么它们能够拯救地球上的植物?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相似文献   

19.
从五次IPCC的报告中,人们逐渐了解了"气候变化"这个概念,且多数人相信"气候变化"就是"全球变暖",是由人类活动(最主要的就是温室气体CO_2等的排放)造成的。然而在科学界,一直以来,IPCC的气候模型并没有被完全证实;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导致了气候变暖并无确定结论,CO_2的增加是否导致全球变暖仍有异议。既然气候变化是不确定的,那么举证责任应该落在坚持人类导致了气候变暖的这些危言耸听者身上。NIPCC的几个报告对IPCC报告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大量数据,说明了自然因素对气候变化的作用。根据IPCC和NIPCC的报告,我们重点讨论了气候变化中的几个问题,包括气候是否在变化,是否人类活动造成了气候变化,为什么人们相信是人类活动造成了气候变化及我们应该以什么态度应对。我们更支持NIPCC的观点:气候变化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个自然的趋势;气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走势受多种因素影响,很难预测;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气候,但并未证实其从根本上改变了气候的自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环境与我们息息相关,它孕育了人类,供我们生存和繁衍子孙,提供给我们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使我们创造了现代文明,产生了工业化社会。但正是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人类破坏和污染环境在加速,全球性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大气污染加剧,淡水资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野生动植物物种减少,全球气候变暖等,给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处于贫穷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困难之中。环境问题,已经发展到目前这样一种历史的紧要关头:如果人类再不爱护地球,保护环境,那么将会迅速走向灾难,希望中的美好未来也会成为泡影。百年大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