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弄清磺胺类药物在水体中的环境行为,以磺胺甲恶唑为模型化合物,研究其在模拟太阳光下的光解特征,考察不同因素对降解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磺胺甲恶唑在模拟太阳光下发生光解,光解速率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而下降,最高降解速率达到0.36 h?1;同时,在酸性条件下(尤其p H值小于5),其降解半衰期显著低于碱性条件下(p H值为8)的降解半衰期,最小为2.10 h;并且在不同质量浓度NO3?下磺胺甲恶唑的降解速率会发生变化,低质量浓度促进降解,而高质量浓度抑制降解。  相似文献   

2.
用Fenton试剂处理磺胺甲恶唑废水,以测定COD值为主要指标,研究了Fe2+的投加量、H2O2投加量、p H值、H2O2投加次数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磺胺甲恶唑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COD质量浓度为1 166.6mg/L的磺胺甲恶唑模拟制药废水,当Fe2+的投加量为0.2 mol/L,H2O2投加量1.0 mol/L,p H值为3,H2O2投加次数4次,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最大,为88.9%.说明Fenton高级氧化体系对此类难以生物降解的抗生素制药废水处理的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玉米芯制备的生物炭对磺胺甲恶唑(SMZ)的吸附能力进行了研究.玉米芯经过预处理、活化、裂解及功能化处理,成功制备了功能化生物炭材料.采用SEM、FTIR、XRD技术对生物炭的形貌和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吸附实验表明,利用磷酸活化、硝酸功能化的生物炭(PNBC)吸附效果最佳,其最大吸附量达162.08 mg/g,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清河为研究背景,在广谱抗生素中选取常用的磺胺甲恶唑(SMX)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垂直流式湿地系统中的去除行为进行研究。通过改变水力停留时间(HRT),分析HRT对SMX去除效果的影响,确立出本试验最佳的HRT为16h。改变SMX负荷率后发现,SMX的去除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SMX去除率范围是81.73%~99.74%,平均值为92.80%。在SMX从液相向固体组合基质(沸石、陶粒和炉渣)的迁移过程中,炉渣基质层对SMX的吸附作用最好,其次是沸石、陶粒,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1.76%、25.61 %和18.85%。沸石层的SMX的降解作用最好,其次是陶粒、炉渣,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40%、2.49%和1.86%。通过SMX去除率与常规污染指标的相关系数分析,发现SMX的去除效率与COD、TN的去除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这表明SMX通过好氧生物降解作用去除。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紫花苜蓿为原料,分别在600℃、700℃和800℃下热解制备生物炭,研究其对水溶液中磺胺甲恶唑的吸附机理.通过元素分析、FTIR、BET、XRD等方法对制备的生物炭进行表征,探究了热解温度、环境温度、初始抗生素浓度、溶液pH值、离子强度以及离子类型等对磺胺甲恶唑吸附的的影响,应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研究生物炭对...  相似文献   

6.
微塑料(MPs)和磺胺类抗生素(SAs)在农田土壤中普遍共存,且MPs和土壤均可吸附SAs,但不清楚MPs如何影响土壤对SAs的吸附。为此,本研究选择南方红壤区农田土壤探究了聚酰胺6微塑料(PA6)对土壤吸附磺胺甲恶唑(SMZ)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和土壤+PA6对SMZ的吸附在24 h内达到平衡,动力学能用双常数方程较好地拟合(R2≥0.968),Freundlich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吸附等温线(R2≥0.998);土壤吸附SMZ受土壤pH和腐植酸(HA)浓度的影响,碱性土壤和低HA浓度土壤有利于SMZ的迁移;PA6对土壤吸附SMZ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土壤中PA6含量占比越高其促进作用越大,且不受老化过程影响。本研究能为评估MPs和SAs的土壤生态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作为水环境中持久存在的抗生素,磺胺甲恶唑(SMX)对环境以及人类健康都存在一定危害.制备一系列多酸负载型生物炭催化剂xCoPMoV/C(Co2PMo11VO40/C,简称CoPMoV/C,x为10%、20%、30%、 40%),通过XRD、FT-IR、XP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其在过硫酸盐(PMS)体系中对磺胺甲恶唑的去除性能,考察催化剂用量、PMS用量、多酸负载量以及无机离子种类对降解SMX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2PMo11VO40成功负载在生物炭上;CoPMoV/C能够高效降解SMX(SMX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20%CoPMoV/C投入量为0.2 g/L,PMS为0.5 mmol/L),30 min内SMX的降解率可达99%;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循环3次后,SMX的去除率仍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磺胺甲恶唑(SMX)为研究对象, 采用掺硼金刚石薄膜(BDD)电极电化学氧化法, 研究电流密度和电解质溶液对其降解效果的影响; 用循环伏安扫描和GC-MS测定中间产物, 提出SMX降解的机理。结果表明,BDD电化学氧化SMX的最佳电流密度为20 mA/cm2, 最适电解质溶液为0.05 mol/L Na2SO4, 此外, 可在50分钟内实现100%的SMX去除, 且去除过程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低电流密度下, SMX可发生直接电化学氧化,通过苯胺基失去电子生成二聚物; 高电流密度下, SMX以间接?OH氧化为主, 可能的降解途径有两条, 分别为?OH攻击导致S-N键断裂和?OH攻击杂环使得苯环开裂, 生成小分子羧酸, 最终矿化成CO2, H2O以及无机离子。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测定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中磺胺甲(口恶)唑和甲氧苄啶的含量.运行电压20kV,运行缓冲液为25mml/L硼砂缓冲液(pH值8.5),压力进样5s,检测波长205nm.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成功分离磺胺甲(口恶)唑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和甲氧苄啶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5~200μg/ml和5~40μg/m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和0.999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RSD=2%)和97.6%(RSD=2%).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为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含量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玻璃片为载体,钛酸丁酯为主要原料,制备出了两种负载型TiO2薄膜催化剂,其浸渍镀膜分别在超声波和非超声波情况下进行.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其进行表面分析,结果显示:超声浸渍提拉方法所制备的TiO2薄膜表面平整,而采用非超声波浸渍提拉方法所制备的TiO2薄膜表面较粗糙,但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将两种TiO2薄膜分别在紫外光辐射下对磺胺甲恶唑(SMX)进行降解,结果表明SMX浓度范围为5.25~84 mg/L之间时,其光催化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R2=0.989~0.998).非超声浸渍提拉方法所制备的TiO2薄膜在初期使用时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SMX降解较快,但在使用中发现该方法所制备的TiO2薄膜容易出现脱落现象,催化剂的流失导致SMX降解速率迅速下降.超声浸渍提拉法所制备的TiO2薄膜在使用过程中降解SMX的速率无明显变化,AFM结果表明没有明显的脱落现象,其催化膜层与载体结合较为牢固.  相似文献   

11.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了磺胺甲噁唑与β-环糊精的包合物.利用紫外光谱分析法验证了包合物的形成.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制备工艺为包合原料摩尔比1∶1、包合时间3 h、包合温度60℃,其包合率可达86.03%;差热曲线分析得到包合比为1∶1,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在20℃、30℃、40℃和50℃下研究了磺胺甲噁唑的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污泥龄对活性污泥系统处理微量磺胺类药物(5 μg/L)的影响,共运行了4个试验室规模(3L)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其污泥龄分别为2、8、14、20 d。批次摇瓶试验通过设置3个工况(正常运行,加入生物抑制剂,无微生物)来讨论在1个运行周期(8 h)中对浓度惟5 μg/L磺胺甲恶唑的吸附作用、生物降解作用和挥发损失。试验结果显示对磺胺甲恶唑的总去除量为2.14 ± 0.60 μg/g SS,吸附作用占总去除量的63%;磺胺嘧啶为1.14 ± 0.63 μg/g SS,83%;磺胺间二甲氧为2.33± 0.67 μg/g SS, 35%;磺胺甲基嘧啶为2.45 ± 0.85 μg/g SS,55%;磺胺类药物的去除效果与污泥的污泥龄有着非常显著的关系(p<0.02)。通过运行加入磺胺甲恶唑(进水5 μg/L)的反应器60 d,4个反应器对磺胺甲恶唑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0%、41%、51%、58%,处理效果随着污泥龄的增加而变好,同时单位污泥去除率随着污泥龄的增加而降低,SRT=2 d的反应器由于存在大量的丝状菌,使得单位污泥对磺胺甲恶唑去除率大大高于其他3个反应器。通过分子生物学分析,发现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不大,从而说明了影响磺胺类药物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于更强的吸附能力,更高的污泥浓度。  相似文献   

13.
氟苯酚好氧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OxiTopBOD测试仪测定微生物耗氧量的方法,对邻氟苯酚、间氟苯酚和对氟苯酚三种污染物好氧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邻氟苯酚、间氟苯酚和对氟苯酚的生物氧化率分别是25.30%,35.28%和36.60%,其好氧生物降解速率常数分别是0.0093,0.0133和0.0145L·(g·h)-1,好氧生物降解性能的顺序为对氟苯酚>间氟苯酚>邻氟苯酚.  相似文献   

14.
综合化学实验是联系基础化学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的桥梁.为了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该文设计了一个基于离子交换树脂法测定水中微量磺胺甲噁唑含量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案例,并应用于本科实验教学中.结果表明,该综合性实验不仅材料易得、重复性好,而且具有实用性,能够有效地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适用于...  相似文献   

15.
反硝化条件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苯生物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反硝化条件下表面活性剂强化苯污染地下水厌氧生物修复的可能性,利用渭河河床沉积物及地下水,构建了厌氧微宇宙系统模拟地下水环境,实验研究了反硝化条件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对苯生物降解的影响及其与硝酸盐之间关系.结果发现,低浓度的LAS对苯降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该促进作用随LAS的升高而增加,至LAS的较优浓度后,再继续升高则促进作用减弱甚至转变为抑制作用.LAS的较优浓度随着硝酸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硝酸盐的较优浓度却不随LAS浓度而变.LAS浓度一定时,随着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苯降解速率不断增加,至较优浓度后再继续增加,该速率则不增反降.一定硝酸盐浓度条件下,对于苯降解速率的增幅而言,也存在LAS的较优浓度.可见,LAS对地下水中苯降解的影响明显,且该影响的性质及强度,不仅受LAS的浓度控制,还与硝酸盐浓度有关.该成果为采用硝酸盐与LAS联合使用的方式强化对苯污染地下水的生物修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复方磺胺甲(口恶)唑中甲氧苄氨嘧啶(TMP),在二氧六环中E_2带的增色效应和紫移作用,建立了该复方片剂中磺胺甲基异(口恶)唑(SMZ)和TMP两组分的等吸收点法及K系数法同时测定的新方法。该法灵敏度、准确度均较药典法高,同时测定简单快速,特别是采用UV-265光度计的指令链功能,大大加快了测定速度。应用该法进行了市售复方片剂分析,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18.
利用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为初始原料合成磺胺嘧啶的Co(Ⅱ)、Fe(Ⅱ)配合物和磺胺甲噁唑的Co(Ⅱ)、Fe(Ⅱ)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时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合成过程中,磺胺嘧啶和磺胺甲噁唑的Co(Ⅱ)配合物均分别选用水和甲醇作反应溶剂,得到成键模式相同的不同配合物;磺胺嘧啶和磺胺甲噁唑的Fe(Ⅱ)配合物则选用了水作反应溶剂得到产物.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两组家兔,10只/组,使用单剂量增效磺胺—5—甲氧嘧啶(SMD)50mg/kg,分别采取经鼻及快速静脉推注的投药途径,药后于不同时间取心血0.5ml,用重氮化偶合比色法测定血药浓度,并计算其动力学参数。发现静脉给药组的血药动力学模型:有6只兔为无吸收因素二室模型,有4只兔为无吸收因素一室模型。而经鼻给药组平均于药后20分钟血药浓度达峰值(7.6096±2.8250mg%),并自此以单项指数一室模型进行消除,其消除半衰期长于静脉给药组,说明 SMD 经鼻给药比静脉给药在体内消除慢,维持时间久。且药后20分钟所达到的血药浓度峰值,仅略高于磺胺药治疗一般感染所需的浓度(5mg%),比静脉给药组的浓度以及磺胺药治疗严重感染所需要的浓度(10~15mg%)均低,故经鼻给药不宜用于治疗严重感染,但用于治疗一般性感染却优于口服。因其吸收快,且不受首过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磺胺甲基异唑粉末药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数据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预测未知样品 ,进行粉末药品的非破坏定量分析 ,并对影响网络的各参数进行讨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