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以标记理论为基础,从语言间标记性角度对比分析英汉被动句的差异。结果表明汉语被动句在意义上体现强标记,英语被动句在使用频率方面体现弱标记,这种差异使中国学生在被动句的学习中发生负迁移。理清被动句的标记性与其习得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教师预测学生在习得英语被动句时可能出现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动词省略句(VPE)和动词指代句(VPA),其先行分句的结构类型有主动、被动、名词、动词等八种形式,英汉的VPE和VPA有异同。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习得英语VPE和VPA的研究发现:母语对二语习得有影响,基本差异假设是合理的,二语的最终习得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英语注重句子形式、结构完整,汉语注重逻辑、语义关系。因此,在英语写作中能否正确表述连动句对中国学生来说非常重要。通过对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进行访谈和测试,发现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英语连动句的使用数量和表现类型上有较大差异,且这种差异会对英语写作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强化学生在此方面的练习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议论文是一种常用文体,但是中国读者常常感到英语议论文很难读懂,这种理解上的障碍归根结底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引起的思维差异造成的.本文通过比较中西思维上的差异,分析了这些差异对英汉议论文的篇章结构和论证过程的影响,并指出阅读和写作英语和汉语议论文必须建立在了解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不同 ,英语被动句比汉语被动句的使用频率要高得多。因此 ,在进行英汉翻译过程中 ,被动句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英语中被动句主要依靠使用被动语态来体现。被动语态是动词的一种变化形式 ,由“助动词be+动词过去分词”构成 ,表示句子谓语动词和其主语之间在逻辑上的动宾关系。被动句的主语实际上是谓语动词动作的承受者 ,即是受动者 ,而施动者常有by短语引出。汉语是主题突出型语言 ,而英语是主语突出型语言 ,因此英语被动句把所要说明的人或事物放在主语的位置上 ,突出了行为对象 ,减少了说话人的主观色彩。…  相似文献   

6.
从英汉对比角度透视考研英语翻译中的省略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东梅 《科技信息》2007,(30):209-209,201
英译汉中的省略是考研英语翻译的考查内容之一。省略是把语言结构中的某个成分省去,是表达简练的一种方式。省略具有语篇衔接功能。英语的省略分为三种: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小句性省略;汉语的省略主要是主语。在英译汉时需要重复原词。根据英汉两种语言在省略方面的差别,本文对考研英译汉中的省略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被动句是英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结构。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被动句在具体运用上的差异,英语多使用结构被动句,而且被动语态使用的范围比汉语要广;而汉语多使用以词汇手段表示的被动句和意义被动句,其句式丰富多样。并以实例阐述了英汉翻译中被动句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英汉语言文化、思维方式之间存在许多差异。其中一个就是汉语的有灵句式特征和英语的无灵句式特征显著差别。英语无灵主语句是英语书面语中常见的一种典型句型和独特语言现象。本文探究和分析了英汉有无灵句的形成原因,语用特征。这有助于英语言学习者认识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倾向的差异,从而在语言学习中注重思维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写作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重要方面,应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组织教学。首先要进行大量的段落专项写作训练,然后才能转入篇章的写作练习。可从段落主题句、扩展句及结论句三个方面入手,提高英语段落写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田维 《科技信息》2010,(7):181-181,53
基于两样本及多样本的非参数假设检验法,对汉语系统作品的写作风格就平均句长这一指标作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汉语作家在创作时就平均句长而言具有独特性与稳健性,因此在判别有争议的作品著作权时,平均句长的差异可作为鉴定的一项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内隐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人类可不自觉的自动获得某种复杂的技能。英语写作技能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技能,是各种语言技能中最难掌握的一门技能,为了写作而写作的外显学习方式往往枯燥而收效不佳,而间接的内隐的学习机制可能会有更佳的效果。对某高校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内隐学习机制和相关因素调查分析表明多阅读英语读物,多朗读英语作品对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有较大的作用,课堂学习态度以及对英语和英语写作的看法和英语写作能力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视听英语节目和影片则和英语写作能力之间有某种程度上负相关,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写作是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重要内容,而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差强人意。语块理论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将8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作为被试,分组进行语块教学实验,对其议论文写作成绩和语块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语块习得水平与英语议论文写作能力呈正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与英美人思维模式的差异,致使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用英语写作时往往按汉语文章的结构组织英语语篇,写出“英语的肉、汉语的骨”的文章。英语文章的宏观结构表现为:含有篇题句的开头段;按篇题句展开并突出主题句的若干主体段;总结主体段要点或重申、回应篇题句的结尾段。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频率较高,汉语中则不多见,成主动语态。根据英语和汉语特点,英汉被动语态互译有直译、准确和灵活。所以英语被动语态在翻译成汉语时,更多情况下译意译等常见方法,也还有一些特例,翻译时要力求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有声思维的方法,记录了2名外语水平不同的中国大学生在一次英语写作任务中的思维过程。根据有声思维的转写材料和回顾性访谈,本文分析她们在遣词造句时采用的策略,然后比较这些策略存在的差异。该研究发现:(1)外语水平较低者在词汇选择时,通常采用放弃性回避策略;而水平较高者较多地采用替代性策略,注意用词的多样性和准确性。(2)她们在遣词造句时都采用回读策略,前者主要回读字词,后者较多地回读语句。  相似文献   

16.
杜丽丽 《科技信息》2011,(23):220-221
英语写作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对头脑中汉语意义的翻译式呈现,因此对写作能力的培养首先要给予基本翻译能力的拓展。而在这一汉英语意表述转换过程中,主语的选择与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语学习者写作的质量。本文拟从汉英语句转换中主语转换这一层次入手,分析汉英主语的主要差异,并且探索出英语写作中主语转换的若干基本原则,从而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宏霞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353-1356,1446
鉴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时态运用上的差异以及时态对于英文的重要性,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时态的选择。对于隐含时间变化、追昔抚今的古诗,译者可依据原诗中的时间指示选择时态;若古诗中动作发生的时间与情境不明确,译者可依据译诗意境选择时态;对于隐含引述成分的古诗,译者可根据翻译文风与译诗意境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作出选择,并选择相应的时态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8.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模式、文化习俗、历史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英汉句式结构的差异再所难免。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最为典型的问题就是表达出汉语式英语,即在汉语思维的负迁移作用影响下表达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本文就学生英语表达中出现的种种汉式英语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出产生这些汉式英语的原因,旨在帮助学生写出地道的英语,提高其英语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9.
英汉语篇衔接对比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普遍的层面,要深入到不同文体进行研究。通过对英汉论说文的广泛调查,发现英语论说文的显性衔接率为89%,汉语论说文的显性衔接率为79%。汉语论说文显性衔接率并不因汉语重意合而很低;英语论说文也像汉语论说文一样可以省略部分句际连接性词语。英汉论说文衔接机制的最大区别是汉语论说文显性衔接度的不平衡性,有的语篇很高,少数语篇很低;英语论说文各种语篇的显性衔接度比较平衡。  相似文献   

20.
汉字的起源一直是中国语言学家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从研究汉字起源的意义谈起,阐述、分析了关于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最后提出了一个关于汉字起源的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