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没有农药.农作物第一年可能减产40%,第二年可能减产60%以至绝产。全球使用农药后,挽回了35%的农作物损失。我国是农业和人口大国.要用占全球7%的土地养活占全球22%的人口,要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农药的使用不可缺少。我国农药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但存在量大质次、品种老化、污染严重、更新乏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成果简介 由山西大学化学、生物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齐景韶等6位教授合作完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收宝”,经多省大面积推广使用,不仅可以大幅度增加农作物产量,同时还可提高农产品质量。多收宝产品已于1999年获得农药生产必备的“三证”,具备了产业化条件,并于12月中旬获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3.
测土配方施肥是农作物合理施肥的一项重要技术,它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而且可减少由于不合理使用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包括:针对性的测试土壤中的有关营养元素(即测土),根据营养元素的丰缺情况、计划产量等提出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即配方),最后依据农作物的需肥特点制定出基肥、种肥、追肥的用量、使用方法和追肥的时间(即施肥)。  相似文献   

4.
 植物病害是农业生产中突出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全球农作物产量造成的损失达13%~20%。中国作为农业大国,通过使用农药每年可减少经济损失300 亿元左右。其中,化学农药施用量占农药用量的80%以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由于人口迅速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以及市场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 ,我国的粮食生产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据测算 ,到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多的高峰值 ,按人均400公斤的温饱型年最低消费水平计算 ,届时全国年需消费谷物将至少达到6400亿公斤 ,以粮食问题为核心的我国农业面临巨大压力。这就要求我国农业科技必须大发展 ,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而农业生物技术就是这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核心与支柱。一、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对农业生物技术的需求1.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需求提高农作物产量尤其是单…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农业生产将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气候变暖影响农作物生长、产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CO2旅度对农作物的生长起到促进和抑制作用,年平均气温升高,积温升高,农作物的耕种区域和产量将发生变化,加之生产成本的提高,粮食产量受到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有效获取信息手段,以及准确观测地面的先进技术,在农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经过对其在农业应用进展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明确了农作物识别分类与面积估算;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产量估产;农作物叶面指数、叶绿素含量监测与养分诊断;农业灾害监测;农用地提取与动态监测5大方面的研究为遥感技术在农业工作中的应用重点。文中就5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提炼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遥感技术在农业应用中的发展方向,对遥感技术在农业方面更为广阔的应用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美国珀杜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揭示了防止某些农作物植株长高的遗传机制。这项发现对今后的农作物产量有意义,因为使某些谷物的植株矮小可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德国农作物专家经过多年的试验证明,气候变暖及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将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一定影响,通常农作物的产量会增加,但质量会下降。 进行这项试验的是位于布伦瑞克的德国联邦农、林、渔业研究所,专家在试验田里搭起多个直径20米的塑料棚,并向棚里的农作物输入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0.
基于西南四省市的农业发展,运用比较优势分析方法,通过对农作物的规模结构和土地产出率的实证分析,得出了西南四省市的农作物比较指数优势,以期在资源整合与种植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区域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农业气象灾害是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起抑制作用或破坏作用,并造成一定农业损失的天气(或气候),对农作物的生育和产量有很大的影响.该文通过对四平市1951—2010年农作物整个生育期的农业气象灾害分析研究得出,四平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低温冷害、霜冻害、干旱和暴雨烘涝、大风、冰雹等,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抑制或破坏作用及生育和产量产生的影响.结论给出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合理化建议,为提高我市的粮食产量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2.
<正>90年代以来,我区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增加氮磷的投入起了积极作用,大家形成只重氮磷,轻钾的施肥方法。土壤中钾一年一年被作物带走,土壤库容中的钾一年年减少,氮磷钾  相似文献   

13.
依据有关公式对嫩江县农作物最大生产潜力及自然条件下的可能产量进行了估算,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EPIC农作物生长模型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侵蚀土地生产力影响评估模型(erosion-productivity impact calculator, EPIC)是美国农业部研制的水土资源管理和作物生产力评价模型.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EPIC模型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在农田、区域以及全球等不同尺度上的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系统地综述了EPIC模型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模拟精度、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农业旱灾风险研究等领域的国内外应用研究进展.研究表明:通过研究诸多作物限制因子对作物生长影响的关系,已经很好地改善了EPIC模型的模拟精度,但突发性的环境变化对模拟精度的影响程度还不清楚;气象因子对作物影响的敏感性研究已较为完善,而气候的阶段性转折和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农业旱灾风险的研究主要是从灌溉制度上对农作物需水的数量和时间进行控制管理,运用EPIC模型从灾害系统的角度研究农业旱灾风险还比较少.根据EPIC模型应用研究的现状,以及国内进行EPIC模型研究的良好数据平台,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可能导致的气候渐变和突变的背景下,提出IPIC模型在以下研究方向有着重要的发展前景:1)气候极端事件对农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2)气候渐变对农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3)全球大气环流模式降尺度后的未来气候情景与EPIC模型的结合应用研究;4)恢复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曲线,减轻农业旱灾风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基于西南四省市的农业发展,运用比较优势分析方法,通过对农作物的规模结构和土地产出率的实证分析,得出了西南四省市的农作物比较指数优势,以期在资源整合与种植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区域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应坚持面向市场调整农业结构,更好的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坚持区域比较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合理的利用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资源,坚持效益最大化调整农业结构,有利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要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力度,适当压缩农作物种植面积.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压缩粮食作物面积,增加经济作物和其它作物种植面积,建立"三元"种植结构.我省应重点发展蔬菜、亚麻、马铃薯及饲草、饲料等作物.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在清涧种植历史悠久,全县年种植面积达18万亩,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是我县农民农业生产的拳头产品,被县委、政府列为“一红二自”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8.
《创新科技》2014,(6):4-4
工信部近日公布了《2013年手机行业发展情况回顾与展望》,从中得知2013年全年,我国手机产量达到14.6亿部,增长23.2%,增速比2012年提高18.9%。据IDC发布的2013年全球手机18亿部的出货量测算,我圈产量占全球出货量份额达到81.1%,比2012年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迈阿密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模型,绘制高精度的人均农作物产量分布图;计算水资源高效利用条件下全球宜农荒地的农作物生产潜力;对不同农业投入水平和食物消费水平组合下的地球人口承载力进行超远期情景分析.按经济产量干重计量,通过计算得出全球宜农荒地的农作物生产潜力为60.39亿t,加上现有耕地的农作物产量和增产潜力以及跨流域调...  相似文献   

20.
攀枝花特色农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农作物产量、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显著增加。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攀枝花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不高,未能充分发挥我市的气候资源优势,使农业创造出最佳经济效益。如何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攀枝花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促进攀枝花市农村经济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