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比研究了硫酸分解四川金河磷矿和贵州开阳磷矿制二水物法湿法磷酸时,酸浓度、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等工艺条件对磷矿分解率和磷酸收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讨论,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为进一步研究杂质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用硫酸富集物(其中硫酸/硫铵分子比在8.3以上)制磷酸及磷酸二氢铵的工艺条件及结果.试验证明,在萃取率、产物中五氧化二磷及三氧化硫浓度方面接近于硫酸法,基本解决了硫酸氢铵法所存在的问题。与其它硫酸氢铵分解磷矿的方法比较,本法有周期短、设备简单、磷石膏易于分离并可循环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6种云南磷矿在湿法磷酸无水物工艺条件下的酸分解反应性能.实验发现,在无水物工艺条件下,磷矿的酸分解反应性能要比在二水物和半水物工艺条件下的差;对尖山磷矿的实验表明,延长反应时间至4 h,只要液相游离硫酸浓度不大于3%,在无水物条件下,也能达到比较高的分解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不同磷酸取代硫酸用量下,混酸浓度、混酸中氢离子浓度、料浆含水量对富钙物料固化的影响,找到了用混酸分解四川清平磷矿生产富钙时生成物性良好产品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前言在我们前一篇论文中[1],讨论了温度和硫酸浓渡对越南磷矿分解速度的影响。将60℃和120℃下的反应速度进行对比,发现高温下硫酸钙固体膜不但不会使反应停止(苏联无谓的钝化现象)而且其相对阻力还比低温下小,这就进一步加强了高温不存在钝化现象[2]的看法。但在过磷酸钙生产中,液相成分是不断变化的。为了全面了解硫酸钙固体膜对过磷酸钙生产第一阶段分解速度的影响,以阐明其反应机理,还必须研究磷矿  相似文献   

6.
本文测定了上蒜磷矿与摩洛哥磷矿在柠檬酸及几种无机酸中的分解率,对这两种磷矿的酸分解反应活性进行了比较。又分别测定了这两种矿的组成、红外光谱、二氧化碳指数、晶格常数和比表面积等。证明由于上蒜磷矿比摩洛哥磷矿的二氧化碳含量低,引起其晶体结构的形变较小,孔隙率较低,比表面积较小,致使其酸分解反应活性比摩洛哥磷矿低。  相似文献   

7.
编号:T990490该工艺是将传统的重过磷酸钙生产方法与料浆法磷铵生产工艺结合在一起,在湿法磷酸氨中和制取磷铰料浆之前,加人磷矿粉,充分利用含硫酸量较高的湿法磷酸的高位化学能分解磷矿,从而大幅度降低磷铵产品的硫酸单耗(下降5%-15%),同时可降低磷铰产品的氨耗,使磷铰生产成本下降7%,均衡了产品质量,提高了装置的生产能力和控制稳定性,进一步扩大了料浆法磷按工艺的优势。采用该工艺生产磷按,即使以质量较差的磷矿为原料,其硫酸单耗与使用高质量磷矿为原料的传统工艺相当。重庆市南川市维丰化工总公司在3万吨/年磷铰…  相似文献   

8.
碘硫循环制氢是高温气冷堆的工艺热利用的重要途径,可实现大规模、近零碳排放制氢,契合中国的双碳战略目标。碘硫循环工艺中的硫酸分解环节涉及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且需要在高温和腐蚀环境下进行,保障该环节的分解效率对提高工艺整体制氢效率十分关键,因此建立硫酸分解全过程的耦合计算模型对研究硫酸分解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硫酸相变与两步分解反应的耦合模型,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碘硫循环制氢中硫酸分解的全过程进行模拟,并重点分析了刺刀管式换热器内的催化剂颗粒尺寸对分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刺刀管式换热器内部的催化反应区域温度满足硫酸核心反应需求,内外管的明显温差促进了热量回收。硫酸相变过程虽较为短暂,但可以强化局部换热,此外两相段长度随流量增大而增大。硫酸的第1步分解与相变几乎同步进行,反应较为彻底,转化率较高。硫酸的第2步分解贯穿催化反应区域全程,该区域前半段的转化率较高。研究结果还表明,催化剂颗粒比表面积较大时,硫酸的综合分解率明显提升,最高可达85%左右。  相似文献   

9.
利用单因素筛选和正交试验对磷矿分解菌DPB5发酵生产活菌体的液体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一些适合磷矿分解菌生长的碳源、氮源、温度、初始pH、转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碳源为土豆粉、氮源为酵母膏、初始pH为6.5、转速为240r/min、温度为40℃的培养条件下培养16h,600nm吸光度达到2.079.用最佳培养条件绘制了磷矿分解菌DPB5的生长曲线,发现培养12h左右最适合用于生物有机肥配制.  相似文献   

10.
钾是肥料三要素之一。钾肥生产的途径主要有:(一)从可溶性钾盐矿或盐湖提取氯化钾;(二)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钾;(三)从不溶性钾矿(主要是钟长石和明矾石)生产钾肥。钾长石由于分布广,资源多,矿石中含钾量相对地较高,加工方法较简易,是用以生产钾肥的一个重要方面。钾长石是含钾的硅酸盐矿石,纯矿物的分子式为K_2O·Al_2O_3·6SiO_2,含氧化钾K_2O 16.9%,含氧化铝Al_2O_3 36.7%。实际矿物中有部分氧化钾被氧化钠代替。从钾长石生产钾肥的方法可归纳为热法(枸溶性的钾钙肥、钙镁钾肥和硅镁钾肥)和酸法。利用酸法分解生产磷钾复肥的基本原则,是在磷矿和硫酸制造过磷酸钙的过程中,添加钾长石为配料,使过程中含氟磷矿分解生成的氢氟酸破坏钾长石的硅酸盐结构而使钾长石的氧化钾释放出来,与硫酸作用(分解出的铝也和硫酸作用),同时生成主要为  相似文献   

11.
就磷矿的组成、结构,讨论影响磷矿反应活性的主要因素,为我国磷矿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发展磷肥工业提供了有用的情报。同时提供了提高磷矿反应活性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氧气存在下生物质催化氧化制甲酸体系中甲酸的稳定性,主要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气初始压力、硫酸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对于甲酸分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反应时间、硫酸浓度对甲酸的分解速率有显著的影响;氧气的初始压力对于甲酸的分解影响较小;催化剂NaVO3的存在会加速甲酸的分解。生物质催化氧化体系中,甲酸的分解反应为二级反应,甲酸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85.1 k J/mol。提出了在H2SO4溶液中氧气气氛下NaVO3催化甲酸分解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用盐酸分解磷矿石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用盐酸分解磷矿石制取磷酸所进行的一系列条件试验,找出了较为适宜的磷解磷矿石的条件。试验结果较好,五氧化二磷的分解率为99.14%,二氧化硅的分解率为9.789%。  相似文献   

14.
熊双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1):6315-6316,6322
硫酸氢钠和浓硫酸能够作为酯化反应的催化剂,本文研究了以硬脂酸和无水乙醇为原料,硫酸氢钠和浓硫酸为复合催化剂合成硬脂酸乙酯。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摩尔比n(硬脂酸)∶n(无水乙醇)为1∶8,催化剂用量为1.4 g,复合催化剂中硫酸氢钠与浓硫酸之比为1.8:1,反应时间120 min,酯化率最高可达82%。  相似文献   

15.
以盐泥和硫酸为原料,采用常压酸化法制备硫酸钙晶须。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原料配比等因素对硫酸钙晶须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0min,搅拌速度150 r/min,原料配比(盐泥、硫酸、水的质量比)1∶1.84∶2。在该条件下,晶须产率为33.28%,晶须平均长径比为85,白度为68.4%,硫酸钙纯度达到92.75%。  相似文献   

16.
用盐酸分解磷矿粉所得之酸解液为很难过滤的多分散体系。我们用聚丙烯酰胺(PPA)、明矾、聚合氯化铝对其进行了絮凝实验,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絮凝剂配方。  相似文献   

17.
中低品位胶磷矿柱式反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南某中低品位胶磷矿矿石性质进行分析,提出利用高效的微细粒分选设备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进行分选研究;利用现场生产用药剂,考察处理量、药剂制度、循环泵工作压力、充气量等因素对浮选指标的影响,并优化工艺和操作参数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连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粗一精单反浮选的工艺流程可以获得精矿P2O5品位为30.01%,精矿回收率89.10%.该技术的研究为我国中低品位胶磷矿的分选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Kinetics of the removal of magnesium from phosphate ore with diluted aci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kinetics of magnesium removal from phosphate ore with diluted sulfuric acid was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reaction time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of phosphate ore have different effect on the phosphorus removal and magnesium removal. A kinetic database of magnesium and phosphorus removals from ore was set up. The three-dimensional graphs of phosphorus and magnesium removals versus time and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drawn by a computer. The kinetic equations were develop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