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语言听力学,耳神经生理学,耳解剖学,医学电子工程学方面探索重度耳聋有聋哑症患者残余听力的利用,提出了一个新的非植入式语言听力辅助装置,此装置可以寿命符合配置条件的患者获得或恢复语言的学习与交流能力,不同于电子耳锅,也不同于现有的听器材,并试制了原始轨,进行了初步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2.
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过程和创造的思维过程。训练听力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听力教学培养学生理解和应答口头语言的能力,目前已普遍受到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剖析多媒体教学中影响学生听力提高的心理因素,探索改进和完善听力的教学方法,使听力教学从以应试为目的变为一种求知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易华 《科技信息》2009,(33):230-231
听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方式,也是四种语言基本技能之一。教师在进行听力教学时应当以发展学生听力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听力技巧.让这些技巧能成为一种终生受用的个人技能。本文利用案例分析的形式阐述了如何在课堂上训练学生掌握听力技巧,即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的利用听力技巧完成听力任务.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听力技巧。  相似文献   

4.
听,是语言交流的基础。在全面提高英语语言习得过程中,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作为外语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听力课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语言知识接收、语言基本技能训练及实际交际能力培养的水平。基于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课中听力课所处的“二类课”地位,如何改革听力课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结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听力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语言运用实践能力。听力在日语学习的五大技能当中占主要地位。因为训练听的能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良好的听力能进而达到理解,口语,阅读,写作等学习环节的全方位进步,所以加强听力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力、理解力、创新力,成为高职日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问卷九道题及试题一套来调查英语学习者的听力心理能力,分析影响英语学习者的听力心理能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个体差异(内在原因)的诸多因素的共同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必须从语言基础、听力技巧和听力途径三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尤其要掌握有关“听”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听力技巧和途径的掌握是决定英语听力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听力是英语学习中一个重要的,难度较大的内容,大学生在英语听力的学习中历来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提高听力和听力考试技巧是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听是语言交际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技能。也 是外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通过利用国外电台节目训练听力,并辅之以扩大词汇量、加 强阅读、重视超语言现象等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  相似文献   

10.
梁玉 《科技知识动漫》2009,(17):105-106
《英语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强调语言的交际性,而听力理解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首要方面。听力理解过程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decoding process),而是一种解码与意义重构的有机结合。听力不仅是听觉器官的活动,它还包含辨音能力等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影响因素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为了提高英语听力教学的质量,应充分认识到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文章分析了在听力理解的这个过程中,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和听者的心理因素对听力理解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要,在听力教学和训练中,注重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与听力策略的训练,哟次来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孙艳 《科技信息》2013,(13):311-311
<正>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其中,听力被排在了四种能力的首位,可见其重要性。听力的过程是理解和吸收语言信息的累积过程,听力也成为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依据Anderson提出的语言理解的三段式认知框架,分析102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实践中遇到的实时听力难点。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听力问题发生在感知阶段,其中,最为突出的5个听力难点依次为:不能识别已知词汇;能听出一些单词但不能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语速过快;刚刚听到的内容很快就忘了;注意力不够集中或过于集中。为此,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语言能力、词汇能力和听力策略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才钰 《科技信息》2009,(36):108-108
听力作为人们进行交际的手段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在信息剧增、国际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听力仍然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那么影响听力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5.
听力能力是语言实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理解中,综合分析、概括以及记忆能力相当重要,语言综合能力的强弱是影响预测准确与否的最终因素。精、泛听是互补的两个手段,必须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听力技能。  相似文献   

16.
孙晓敏 《科技信息》2008,(18):206-206
全国大学英语改革的内容之一是加大加强应用能力中的听力内容的考查。大学一年级是英语听力教学的起始阶段,也是最重要和基础性的阶段。多数大一新生认为他们的读写能力强于听说能力,也一致地认为听力是最难掌握的一种技能。本文从听力理解的模式中归纳出造成大学生听力能力差的原因: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传统的听力教学的弊端,以及大学生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和英语国家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贫乏和学习方法的不当以及其它影响听力的因素。针对影响大学生听力能力的这些因素,本文着重论述了培养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克拉申的输入假说,认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对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提出对学生进行第二课堂听力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相似文献   

18.
听力教学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解过程是语言知识与非语言知识相结合的过程。根据听力理论框架,对于外语学习来说,语言知识是根本和关键,尤其是学习的词汇量、语流切分能力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关键。因此,在听力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的听力材料,既要向学生讲授语言知识,加强基本功训练,又要传授化等非语言知识,并对较长的听力材料做恰当的语流切分,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听解效果。  相似文献   

19.
唐文生 《科技信息》2009,(19):156-156
针对目前大学生英语学习中视听说的能力较差的现状,如何在分级教学中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模糊容忍度对听力综合理解能力有很大影响。让教师认识到模糊容忍度在英语视听说中的作用,并且了解学生语言模糊容忍度水平.可以为荚语学习者构建一个从模糊到确定逐步递进的语境,为学习者提高模糊容忍度和重塑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提供一个理想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听力十分重要,也是学生感到最困难的一门课程,如何提高听力,方法是多样的,但有两大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心理因素和语言因素,听力的过程就是运用语言知识的过程,是心理因素与语言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心理语言过程,所以要求听要有良好的听力状态以及牢固的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