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晚唐咏史诗空前繁盛的原因有多种。中晚唐科举重史意识,以及由此引起的普遍的重史风气,为晩唐咏史诗的繁荣准备了必要的素材。科举试策的辩证思维、社会思潮的求新求异,训练、培养了士人观史时独具只眼的洞察力,使咏史诗处于常新的审美过程中,引起诗人对咏史诗持续的关注热情。晚唐的局势与南朝相似,南方也成了国之命脉所系,再加上晚唐时大量的诗人都有到南方的经历,故使有关南朝的咏史诗因身临其境而真切、形象、生动,从而为晚唐咏史诗的繁盛别添异彩。  相似文献   

2.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探讨伦敦奥运会国内外优秀田径运动员竞赛成败归因倾向.以新浪、腾讯网田径板块对伦敦奥运会的报道、访谈为主要资料,通过质性分析软件Nvivo8.0,运用扎根理论原理,分析出国内外优秀运动员归因方式及其存在的主要差异.表现在:在成功情景中,国内和国外运动员在内外源和可控性维度上存在差异性,且国外运动员更趋向于合理的归因倾向,在稳定性维度上只有国外男子运动员趋向于合理归因.在失败情境中,国内外男子运动员只有在可控性维度上存在差异性,国外男子运动员更趋向于合理归因,但国内男子运动员的归因倾向有其一定的道理;国内外女子运动员在内外源和可控性维度上存在差异,国外女子运动员的归因倾向更合理,在稳定性维度上都倾向于合理归因.  相似文献   

3.
目前很多大学的非英语专业大专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试图通过问卷的形式。在使用软件SPSS的基础上,搞清楚这些学生在英语学习成败方面的归因情况,为大专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吴继红 《科技信息》2007,(27):199-199,204
本研究通过问卷对307名初中生进行调查,在考察其学习成败归因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目前中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通过对大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分析,揭示大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一般特点,据此提出了对大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的认识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7.
中国人成败归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自编的量表对成败归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的成败归因包括6个因素,它们是神灵命运、机遇运气、报应、能力努力、他助、难易程度;按照"宿命-现实”这个维度,这6个因素可以很明显地分成宿命因素和现实因素;中国人在进行成败归因的时候更多地归因于能力努力等现实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通过设置一个在一般人们认为男性占主导地位的领域和一个一般人们认为女性占主导地位的领域的情景,编制了一套问卷来考察性别的社会刻板印象对男女成败归因的印象,结果发现男女之间的成败归因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并推导这种结果有可能是目前的社会发展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在对高中学生物理成败的归因和成就动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韦纳归因理论,提出高中物理学习成败归因引导.针对高中物理学科特点,让学生学会学习,体验成功,形成正确的归因倾向.  相似文献   

10.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断[1].它是人主动地从行为的结果中提出意义,从因果关系上推断原因的心理过程.以兰州女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测量的方法对其成败归因的倾向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能为兰州女足心理训练的开展提供相对客观的依据,进而为我国女足运动员心理因素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提供切实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晚唐诗人皮日休、陆龟蒙、杜苟鹤、方干、郑谷、曹邱、司空图等人面对末世衰代,胸有大志,却无用武之地。他们尽管思想和人生态度有别,但其悲观心理与绝望情绪是一致的。他们提倡隐逸冲淡文学,书忧愤于江湖隐逸之别途,系淡漠于山水田园之致景,构成了晚唐诗坛一个涵盖面更为广泛的诗歌流派——隐逸冲淡诗派,代表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开始时代一部分士大夫文人于无奈之中消极避世的社会心态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2.
由于社会动乱的原因,相似的文人命运使唐末五代文人首先确立了杜诗“诗史”地位并效仿之作了大量的现实主义作品;又由于文人大多得不到重用,各个政权的腐败,杜甫的讽谕手法及寓议论于叙事的艺术手法也被唐末五代文人继续发扬。尤其突出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诗和韦庄对杜甫的接受和仰慕。  相似文献   

13.
晚唐时代是一个政局混乱的时期,但随着文学的发展,晚唐的“列锦”辞格仍有发展,与初唐、盛唐、中唐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由《全唐诗》中的晚唐诗歌予以全面考察,列锦辞格在晚唐的运用已是相当普遍,对晚唐诗歌在意境营构、韵律美的创造等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不过,晚唐诗歌中的列锦辞格运用虽然普遍,但也有一些类似列锦而实非列锦的辞例,这是需要予以厘清的。  相似文献   

14.
晚唐以“皮、陆”为代表的一批积极关心民瘼的乐府诗人沿着中唐新乐府诗开辟的现实主义乐府诗风道路继续前进。他们继承了新乐府现实主义诗歌的自拟新题写实事与叙事手法,并发展了乐府诗的讽喻艺术。  相似文献   

15.
“除夕”这一节俗学题材一直受到古人的重视。唐人创作了不少除夕诗,但却很少引起研究的注意。通过分析唐人除夕诗的内容及其蕴涵的传统化精神,可以揭示出不同时期除夕诗的审美特征,看出盛唐气象的逐步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6.
唐代的鹰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唐帝国境内,二则来自唐帝国以外的周边国家或少数民族政权。唐人驯养鹰类,参加鹰猎,玩赏和消遣乃是主流。鹰猎风行于唐代社会,不啻为唐人所追逐的时尚。而鹰的高傲矫健也正与盛唐气象相映,放鹰和鹰猎活动遂成有唐一代精神气质的代表。唐风之刚健,盛唐之雄壮,也俱在唐人对鹰和鹰猎的吟诵之中。但唐人对鹰和鹰猎的喜爱,也给唐代的农业生产乃至社会风气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唐朝时期,吐蕃的社会文化正在悄然地发生变迁。民众的迁徙是其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之一。吐蕃不仅在和平时期积极学习外来文化,而且在战争时期也与汉族接触融合,不断吸纳汉文化。这些促进了吐蕃社会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晚唐时期,一大批方外僧侣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这些诗僧继承贾岛等人的“苦吟”传统,并使之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高的创作成就。而“苦吟”之所以成为诗僧普遍采用的创作方式,并且形成唐代诗坛上一个特殊的创作群体,既与当时的普遍风气和创作传统相关,也有其不同于世俗诗人的特殊原因。  相似文献   

19.
行卷诗是科举制衍生而出的“行卷”活动风尚中的一种重要文体,具有独特的创作特色。唐代是科举制成熟定型和行卷最为盛行的时代,同时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故而其行卷诗在各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形成了选材自由、内容新奇、风格多样及表达技巧高超等特色,并对唐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