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PCR方法,扩增并克隆了金鱼的IGF2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金鱼的IGF2基因共包括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长606 bp,编码201个氨基酸;编码序列与斑马鱼有85%一致性;蛋白质序列与斑马鱼的有80.9%的一致性.RT-PCR证明金鱼IGF2基因在鳃、心脏、肾、肌肉、尾鳍、雌雄性腺等组织中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2.
分析不同转化体Bt蛋白表达量和评估其抗虫性,进而筛选优异转化事件是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为分析转cry1Ab/Gc基因玉米中Bt蛋白表达特性与抗虫性的关系,筛选优秀转化事件,研究以三个转化事件HG-1、HG-2、HG-3为试验材料,利用ELISA检测、玉米螟生测等技术,在室内和田间详细分析心叶期和抽丝期玉米抗虫蛋白表达量,并评估抗虫性.研究结果表明,同一转化事件不同组织或器官Cry1Ab/Gc蛋白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均表现为叶茎根;不同时期叶片Cry1Ab/Gc蛋白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抽丝期心叶期;不同转化事件间,心叶期转化事件HG-1的叶片、抽丝期转化事件HG-1和HG-2的茎中Cry1Ab/Gc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材料.室内和田间亚洲玉米螟生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转化事件抗虫性差异显著,转化事件HG-1在心叶期和抽丝期亚洲玉米螟抗性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玉米转化事件,与该时期Cry1Ab/Gc蛋白高表达的试验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证实不同玉米转化事件Bt蛋白表达量显著差异,心叶期和抽丝期Bt蛋白表达量与亚洲玉米螟抗性呈正相关,可以作为抗虫转基因玉米优秀转化体初步筛选的重要技术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强、技术稳定性好、节省时间等优势,为抗虫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研发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组织中α-L-岩藻糖苷酶1 (α-L-fucosidase1, FUCA1)特异性表达的调节机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上分析了Fuca1基因在小鼠成体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还利用Clustal Omega分析了氨基酸序列在不同物种的同源性和系统进化树。qPCR检测结果显示,Fuca1基因在小鼠不同组织中存在表达差异,在睾丸中表达最高,其次是肾脏与卵巢;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FUCA1主要在小鼠肾脏和卵巢高表达;对FUCA1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FUCA1保守性低。以上研究表明,FUCA1可能与小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调节有关,其在性腺中的具体表达机制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研究GAS41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机理,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斑马鱼GAS41基因的序列特征;采用RT-PCR、整体原位杂交和整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在斑马鱼胚胎发育中的时空表达谱.结果显示斑马鱼GAS41蛋白与人类、小鼠、大鼠同源蛋白都有91.2%的同源性,具有高度的保守性.RT-PCR结果表明GAS41在检测的成体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丰度相当.而GAS41在胚胎受精后一直持续表达,其中受精4h后表达量升高.整体原位杂交和免疫化学结果显示GAS41特异性表达于胚胎头部,尤其是中脑、间脑(眼部)、小脑和后脑表达明显.这些都提示GAS41是一个高度保守基因,在斑马鱼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同时也为GAS41在胚胎发育调控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锦鲫Clock基因表达量分析中的内参基因稳定性,采用qRT-PCR技术进行实时荧光定量分析,并用Ge Norm和Norm Finder软件对5个内参基因(RPL13,GAPDH,18 S rRNA,β-actin和RPS29)进行稳定性评估,筛选出不同组织中最适合的内参基因,以准确定量Clock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实验结果表明,5个内参基因中,18 S rRNA在锦鲫的肌肉、心脏、肝脏中表达最稳定,β-actin在肠中表达最稳定,RPL13在肾中表达最稳定;根据筛选的内参基因定量Clock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发现,Clock基因在锦鲫肌肉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依次是肝脏、肾、肠,心脏中最低.本研究准确定量Clock基因,为锦鲫生物钟节律机制的下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CtsL)是否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体内发挥免疫功能,根据已构建的草鱼肌肉转录组数据库中unigene序列,采用RACE技术首次克隆得到全长为1 496 bp的草鱼组织蛋白酶L基因(CiCtsL)cDNA序列。序列分析和同源建模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备组织蛋白酶前体抑制结构域I29和木瓜蛋白酶家族半胱氨酸蛋白酶Pept_C1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iCtsL与斑马鱼CtsL聚为一支。CiCtsL mRNA在7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肝脏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最高。感染GCRV后,CiCtsL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CiCtsL参与了草鱼抵抗GCRV的免疫应答反应,可在草鱼先天免疫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3(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3,CDKN3)属于激酶抑制因子CIP/KIP基因家族成员,是一种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在各个组织中,CDKN3作用的蛋白不同,进而发挥不同的作用.一方面,CDKN3可通过抑制P21转录,促进DNA复制与细胞增殖;另一方面,CDKN3能够将CDC2 Thr~(161)去磷酸化,来抑制有丝分裂间期G1期向S期的转化,进而影响细胞周期的发展,同时CDKN3可与Mps1结合调节中心体数量.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CDKN3的异常表达和调节细胞周期的机制对癌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在肝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细胞中CDKN3表达量高于正常水平,但在脑胶质细胞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细胞中CDKN3呈低表达.主要针对CDKN3基因的结构及其编码蛋白的功能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8.
运用数据库消减杂交(Digital Differential Display,DDD)分析方法,从大鼠睾丸组织中分离出了一个新基因-Lrrc18(GenBank登录号:BC081908).该基因定位于大鼠染色体16p16区带,gDNA在染色体上跨度40 900 bp,含6个外显子,编码一个含256个氨基酸的蛋白,带有4个LRR(leucine-rich repeat domain)结构域.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Lrrc18只在睾丸中表达.对出生后3~56 d不同时期的大鼠睾丸的Lrrc18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大鼠出生后21 d时开始在睾丸组织中可检测到Lrrc18的mRNA表达,以后其表达量逐步上升,到42 d时达到最大值.该结果提示:Lrrc18基因在精子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的SLP-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的高表达与病人的存活率相关.为了研究SLP-2在乳腺癌中的功能,应用免疫印记的方法检测SLP-2在不同乳腺癌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发现随着细胞癌化程度的增强其表达也增强.成功构建p CMV-Myc-SLP-2重组质粒,证明了其在MCF-7细胞的表达,MTT实验结果表明SiRNA转染乳腺癌细胞MCF-7可以抑制细胞增殖,同时发现SLP-2在乳腺癌细胞系中表达量与HER2/nue呈负相关.这些结果为深入研究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小鼠肌肉损伤修复过程中CTPS基因及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CND1的变化规律,以8周龄雄性昆明小鼠为实验材料,采用注射盐酸布比卡因制备肌肉损伤及修复模型,通过qRT-PCR,WesternBlot检测CTPS和CCND1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注射盐酸布比卡因2~8 h小鼠肌肉组织中CTPS和CCND1基因表达快速增高,且CTPS表达升高早于CCND1;在修复24~72 h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CTPS和CCND1基因表达量逐渐增高,CTPS基因48 h后增加变缓,CCND1基因在48 h时达到最高.综上所述,在小鼠肌肉修复72 h时间范围内,CTPS和CCND1基因表达升高以满足细胞增殖的需要.研究结果为明确CTPS在肌肉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翘嘴鳜胚胎发育中miR-146a的表达规律以及温度对miR-146a表达的影响,将翘嘴鳜受精卵分别在22℃和25℃水温下孵化,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miR-146a在各个发育阶段的表达.结果显示,在22℃孵化时,miR-146a的表达在原肠期前处于较高水平且各时期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尾芽期后出现显著性降低(P0.05),并在出膜时达到最低值;在25℃孵化时,miR-146a的表达直到神经胚期仍处于较高水平且各时期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育进入尾芽期后表达显著降低(P0.05),在肌效期达到最低值;miR-146a在25℃水温孵化时的表达较22℃孵化同时期的表达都出现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miR-146a可能主要在胚胎发育后期起到调控胚胎发育的作用,在尾芽期后通过下调表达来促进胚胎的发育;并且温度能影响miR-146a的表达,温度升高会降低miR-146a在胚胎发育各个时期的表达,将有利于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12.
FUCA1是糖基水解酶家族的成员之一,参与糖蛋白、糖脂等生物活性大分子的分解代谢反应.为了进一步了解α-L-岩藻糖苷酶在鱼类生殖发育中的功能,首次分离了黄鳝FUCA1基因,利用在线软件SMART对所克隆出来的FUCA1基因部分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该序列包含了3个跨膜结构域和4个低拷贝区域.通过RT-PCR检测了FUCA1在黄鳝性腺组织特异性表达状况,FUCA1基因在黄鳝雌性性腺中的表达量高于在雄性性腺的表达量.FUCA1基因在黄鳝雌雄个体间的差异性表达表明,FUCA1基因可能参与黄鳝性逆转生殖发育调控.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藜麦WOX基因家族的功能,为藜麦耐低氮品种的培育提供参考,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藜麦WOX基因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发育、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保守基序、组织表达和响应氮胁迫的表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藜麦中共有13个WOX转录因子,蛋白长度159~676 aa,相对分子质量18 510~76 730,等电点5.27~9.56;每个成员含有1~4个内含子及2~5个外显子, WOX蛋白都具有由34~60个氨基酸组成的Homeobox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显示,来源于拟南芥、水稻和藜麦的39个WOX基因分为3组,每一组都含有3个物种的家族成员,同一个物种的WOX基因具有更近的遗传距离。组织表达热图显示,藜麦WOX基因组织表达特异性明显,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种子和叶,在幼苗中的表达量最低。AUR62031363和AUR62035466对氮胁迫的响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KRAB/C2H2型锌指蛋白是一类具有重要功能的转录调节因子,初步克隆了一个新的人类KRAB/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经国际基因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为ZNF382,此基因长2824bp,含5个外显子,4个内含子,在基因组DNA上长约23kb,它编码548个氨基酸,在氮末端含一个KRAB框,碳末端含一个未成形的锌指(VZF)和9个锌指(ZF),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ZNF382mRNA在早期胚胎时期(至少在妊娠34d之前)就开始表达,在不同时期人类胚胎组织中广泛表达,包括小脑、肾、大脑、肺、心脏、骨骼肌、舌和肾上腺,在成人组织其表达限制在心脏,其结构和表达特征预示着ZNF382在心脏发育和功能的发挥起着潜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处理对金鱼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金鱼草种子进行了 7种不同处理的发芽试验 .结果发现 :1 0 %的次氯酸钠水溶液浸种 5min ,对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有良好的效果 ;0 .0 1 %的赤霉素水溶液浸种 1 2h ,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 .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半定量RT-PCR研究Wee1基因在水稻胚乳中的表达模式.结果发现Wee1基因的表达伴随水稻种子胚乳的整个发育过程.在所检测的几个时期中,授粉后第4d(4days after pollination,4DAP)的胚乳中Wee1基因表达量最大;以后随着发育的进行,其表达量逐渐降低,直至15DAP的胚乳中仍有微弱表达.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海南粗榧种群核型及其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核型分析和巢式方差等级分析等技术对分布于海南的海南粗榧5个种群染色体水平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坝王岭种群、尖峰岭种群、卡法岭种群、黎母岭种群和吊罗山种群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24=16m+6msm+2sm(2SAT)、2n=2x=24=16m+6msm+2sm(2SAT)、2n=2x=24=18m+4msm+2sm(2SAT)、2n=2x+24=20m+2msm+2sm(2SAT)和2n=2x=24=18m+4msm+2sm;2)相对长度变异最高的为第5对染色体(90.35%),最低的为第10对染色体(24.54%);臂比变异最高的为第4对染色体(86.54%),变异最低的为第12对染色体(40.228%);3)虽然海南粗榧不同种群核型表现出一定差异,但是其间差异不显著,都为较原始的2A型;4)无论是相对长度还是臂比,种群内的变异量总是远远超过种群间的变异量;其中坝王岭种群和吊罗山种群间的变异其相对长度和臂比都是最高的,坝王岭和卡法岭种群、卡法岭和吊罗山种群的变异最低;5个地点海南粗榧种群间的VST值平均为10%,即在常规染色体的遗传变异中,平均只有10%的变异来自于种群间,而大部分变异(约90%)来自于种群内的个体和细胞间.这样的分化系数表明在海南粗榧种群间进行着频繁的基因交换.  相似文献   

18.
免疫抑制因子A (Immune Inhibitor A, InhA)是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分泌的一种锌金属蛋白酶,具有水解昆虫抗菌肽的活性.为了研究InhA在Bt 4.0718菌株中的重要功能,利用SDS-PAGE分离了Bt 4.0718菌株营养生长中期、芽胞早期和芽胞晚期的细胞总蛋白质,通过MALDI-TOF/TOF MS分析以及数据库搜索,鉴定到了相对分子质量为86.5kD、pI为5.37的InhA蛋白质.然后采用双向电泳(2-DE)技术检测该蛋白质在不同时期表达量的差异,发现分离和鉴定到的InhA及相对分子质量为75kD、pI为5.13的InhA precursor蛋白质在营养生长中期的表达量比较高,说明InhA在营养生长中期前已开始形成,直到芽胞早期达最大表达量,但芽胞晚期的图谱分析和质谱鉴定均未发现InhA. InhA在营养期的高效表达说明:Bt进入昆虫体内后,InhA在Bt细胞生长繁殖初期表达,并抑制昆虫体内的抗菌肽对Bt细胞的裂解作用,从而有助于Bt在昆虫宿主中的生存,为芽胞期晶体和芽胞的形成以及菌株毒力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斑马鱼心脏标记基因pitx2的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itx2基因是一类bieoid相关的同源异型框因子成员,介导心脏左右不对称发育和内脏器官的偏侧化.pitx2基因位于Nodal信号途径的下游,直接由Nodal信号分子控制.用PCR技术扩增斑马鱼pitx2基因的部分编码区,并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经过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pGEX-4T-1-pitx2)转入B121感受态细胞,通过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用GST珠亲和纯化,将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用Western Blot检测抗体.获得了pitx2原核表达重组融合蛋白及高效价的特异性兔抗pitx2多克隆抗体.提取斑马鱼不同器官和组织蛋白,用自制的多克隆抗体检测pitx2基因在斑马鱼中的表达情况,发现pitx2基因特异性地在心脏、脑、肌肉、小肠和肝脏表达,尤其在心脏中有很高的表达,表明制备的抗体特异性非常好.  相似文献   

20.
人类新基因RMND5A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隆了一个新的人类Lish/CTLH结构域基因,经国际基因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为RMND5A.该基因位于染色体2p11.2,长3 239 bp,编码391个氨基酸,其结构域从N端起依次为LisH、CTLH与CRA.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人类早期胚胎的多个组织中有表达,在心脏、肝和肾中的表达水平较强.对该基因的蛋白进行了表达并制备了多克隆抗体.荧光素酶活性测定分析表明,在COS7细胞中过表达蛋白可以使MAPK信号途径的两个下游转录因子ELK-1和AP-1的转录活性显著下降,表明RMND5A通过MAPK信号途径参与了对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