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A级景区(点)为例,通过平均径路长指数、紧密度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焦作A级景区交通通达度以及景区集中度.结果表明:焦作A级旅游景区网络通达度较好,平均最短径路长为1.52 km,但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焦作A级旅游景区紧密度指数C为0.73、地理集中指数G为47.38,表明景区在整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下,在各市县区域中的分布呈现一定的集中性;在探讨影响焦作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前提下,提出焦作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整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探究民族山区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规律,对振兴民族山区旅游经济、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有指导意义。以贵州为案例地,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实证探讨其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贵州省旅游景区等级分布上呈现"梭形"特征,不同类型景区地域分布差异较为明显。自然景区与人文景区整体均呈现集聚分布特征,但局部空间集散特征差异较大。自然景区空间分布密度呈现分散的点状格局,且具有沿行政驻地中心向周边扩散的特征;而人文景区空间分布密度呈现出以贵阳为中心的"中心密集、外围稀疏"的"十字架"放射状格局,且呈现明显的等级性与沿铁路网分布特征。贵州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是地形地貌、水文水系等自然地理因素以及交通条件、政策法规、区域经济与人口等人文地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合理规划、强化提质、整合规划、完善保障、人才建设等措施可优化贵州旅游景区的空间布局与业态提升。  相似文献   

3.
基于百度指数平台,获取了2011年、2013年及2015年我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新疆旅游搜索指数.运用季节集中指数、周内分布偏度指数、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新疆旅游关注度的时空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引入GWR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新疆旅游关注度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且各年关注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节假日、周存在"前兆效应";(2)全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新疆旅游关注度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大多数地区呈现出持续的"低—低"集聚现象;(3)GWR模型优于OLS模型,从全域视角看,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及互联网发展水平对新疆旅游关注度的影响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正向作用;从局域视角看,各影响因素作用整体上与OLS模型结果一致,但各影响因素的敏感度在空间上表现出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以河西走廊107处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区域地理的视角,以地理探测器、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等方法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可达性。结果表明:河西走廊A~5A级旅游景区数量分别为1处、8处、54处、41处、3处;景区以斑块状聚集在敦煌市城区及周边,嘉峪关市和肃州区、张掖市中部以及凉州区,县域空间分布不均;交通站点密度、县域人口数量和经济水平对其空间分布影响较强;研究区A级旅游景区整体交通可达性程度较低,且差异显著。河西走廊A级旅游景区数量可观、等级较高,空间上呈斑块状分布,交通因素主导了其空间分布,交通可达性低。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旅游活动参与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运用资源优势度、系统聚类和核密度方法,分析广东省371家A级旅游景区资源优势的空间差异,并探讨2000—2018年A级旅游景区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广东省A级旅游景区资源的优势度可分为领先型、优势型和潜力型3种类型,A级旅游景区资源优势度与旅游收入呈强相关关系.②A级旅游景区经历了2000—2005年...  相似文献   

6.
借助超图地图(SuperMap)软件,采用最邻近距离模式和基尼(Gini)系数等研究方法,对济源示范区11个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态势进行测定.发现济源示范区旅游景区总体空间结构呈均匀分布、区域内空间结构呈集中分布且集中度较高;临近景区之间资源属性单一,旅游景区空间布局不合理.提出区域统筹规划,对景区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提...  相似文献   

7.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景区空间布局的研究逐渐成为旅游学者、专家研究的焦点.文章在收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应用最邻近分析法、地理集中性指数等数理统计方法,将福建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布局类型征及其在各地市的分布密度等定量化分析,并且分析了影响空间分布的因素.结果表明,景区在开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交通条件、经济状况以及政府的支持情况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保持了较为朴素、原始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成为发展城郊生态农业旅游的资源优势,但在经济发展、资金、产品开发、市场开拓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笔者以菏泽市为例,试图寻找欠发达地区城郊生态农业旅游的可行之路。一、城郊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城郊生态农业旅游,也称城郊休闲农业、城郊观光农业旅游、城郊农家乐等,是指以经济较发达的城市郊区为依托,以生态环境为活动场所,以生态农业景观、生态农业产品为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9.
武陵山区作为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交汇地带,是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从类型特征、等级特征、空间特征3方面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旅游资源类型分布差异显著;其等级规模结构以高等级旅游资源为主,中低级旅游资源相对偏少;其空间分布上具有交通指向性特征,主要沿县级城市、交通干道及河流集聚分布,总体呈"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其分布密度的地域空间差异明显,且呈负的空间自相关性,"高值"地域单元对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的带动性不强,扩散效应尚不明显.湖北武陵山区可以通过构建南北旅游发展轴,打造两条旅游发展带,优化旅游交通网络,确立四大旅游功能区等措施来开发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张家界天门山景区为案例地,通过采集新浪微博相关数据,运用客流集中度、空间自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时间、空间二元视角探究旅游者的行为模式、客源地空间结构特征以及旅游节点空间结构特性.研究表明:(1)张家界天门山景区旅游季节性比较明显,7月至10月为出游旺季,1月为出游淡季;(2)旅游者的时间分布模式与旅游节点的空间性质具有较强的映射关系;(3)张家界属于"午后型"景区,各旅游节点时间分布模式以"午后型"居多;(4)"流动空间"的通程时间与签到率呈正相关关系;(5)省会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客源占比显著;(6)东部沿海地区、近地域地区出游潜力巨大;(7)旅游节点空间距离越近,"下游"旅游节点签到行为越容易导致"被屏蔽"现象.据此,展开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传统焦作市旅游信息的系统信息资源分散独立、数据利用率较低等问题进行研究,找出问题根源,提出构建一种焦作市全域智慧旅游的精准服务平台构建模式,并给出详细的设计方案。方案中将所有的旅游相关业务活动改进为以隐式和显式数据驱动的模式,一方面根据数据驱动旅游资源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另一方面则根据隐式数据的智能分析结果来调整和优化旅游服务来适应随时变化的旅游市场环境和需求,最终实现"智慧旅游+需求、智慧旅游+营销、智慧旅游+宣传、智慧旅游+感知服务、智慧旅游+个性化管理、智慧旅游+内容"建设,形成"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焦作市全域旅游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按照"科学发展"的原则,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发展哈尔滨十县市旅游产业现状指标体系.并根据哈尔滨十县市当地的自然及人文资源现状,指出平稳有序发展的条件,提出较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亦欣 《河南科技》2003,(19):44-45
新疆天池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这是一座200余万年以前在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地处天山博格达峰北侧,乌鲁木齐市偏南方110公里处.天池处在天山的逆温层,气温相对稳定而温和,最高气温为29℃,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1982年,天池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成为新疆的4A级景区之一.  相似文献   

14.
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研究区域,基于新疆2011—202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以经济学中的弧弹性系数为基础,探究新疆航空网络对旅游业发展的反馈强度,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程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介中心度以及中心势等空间向量指标,分析新疆航空网络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新疆航空网络对旅游业发展呈现较为稳定的反馈状态,旅游业主动驱动性较强;(2)新疆航空网络深度、广度和航线密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网络整体性逐步增强;(3)新疆航空网络发展逐渐显现出以乌鲁木齐为核心枢纽,以喀什、库尔勒、和田、阿克苏为重要旅游集散中心向周边辐射的态势;(4)旅游流和旅游资源禀赋是影响新疆航空网络演变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随着旅游机场的通航,低空旅游航线得到发展,加强了城市区域间的沟通能力,提高了航空资源的利用率。随着机场设施建设的完善,新疆航空网络的连通性、可达性、便捷性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5.
以黑龙江省13地市为研究对象,从旅游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支持力、交通承载力和旅游吸引力等维度构建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结合首位度和变异系数等技术手段,对各地市2005~2015年间旅游竞争力的空间格局演变形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全省各地市旅游竞争力空间格局呈现出位于1、2梯次水平的地市变少,3、4、5梯次地市增多的趋势.(2)从综合排名来看,哈尔滨、牡丹江在11年间一直分别占据第一、第二的竞争优势,大兴安岭地区的旅游竞争力在2011年有所提升,鹤岗、绥化和七台河3地市旅游竞争力一直相对较弱,处于末端层次.  相似文献   

16.
基于黑龙江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通过构建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指标评价体系,深度剖析了2012~2016年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根据研究结果表明:(1)两者的耦合协调等级大致分为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度失调阶段,第二阶段为轻度失调阶段.(2)旅游产业—区域经济协调类型为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型;(3)从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子系统得分来看,旅游产业增长速度明显.  相似文献   

17.
供给侧结构改革已成为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旅游业作为最大程度关系到人们生活质量的产业和丽江的支柱产业,在新常态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结构性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重视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践行全域旅游、大众旅游发展理念,旅游产业链结构改革,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打造"互联网+智慧旅游"体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等对策.在旅游领域更好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王莽岭是以岩溶峰丛地貌为主的山岳型旅游景观。概述了该岩溶地貌的分布特征,对其地质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在对王莽岭岩溶景观旅游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定量评价,并用分层评价法进行景观价值的定性评价,其中三级、四级的景观占了86%,以岩溶地貌资源为主的景观占景区的80%左右,而且景观类型十分丰富,说明景区具有极大的开发前景。运用SWOT分析景区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持续发展建议,以推进王莽岭景区资源的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9.
地质公园具有保护地质遗迹和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功能,旅游解说系统则有利于这一功能的发挥。研究选取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为研究区域,对旅游解说系统满意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自驾车游客对讲解服务、观光车服务满意度较高,对景区宣传出版物满意度最低。从自驾车游客需求来看,电子解说系统、景区解说牌、景区指引牌和游客接待中心为必须,地质地貌保护知识和地方民俗有助于提高体验质量。根据自驾车游客满意度和公园解说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完整的自驾车旅游解说系统、打造丹霞景区现代旅游服务体系、合理设置旅游解说设施、科学设计解说内容、合理安排停车场和露营营地等措施,以优化旅游解说系统。  相似文献   

20.
利用集对分析方法分析1995—2014年东营市人地系统整体及其内部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应对能力、敏感性和脆弱性,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东营市应对能力的障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东营市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敏感性呈下降趋势、应对能力逐渐增强,脆弱性持续下降.(2)东营市人地系统由较高敏感型、脆弱型资源型城市向较低敏感型、脆弱型资源型城市转变,应对能力是东营市人地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3)"障碍度"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环境污染严重是影响应对能力降低的主要因子.研究认为,应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空间、完善社会保障、减少"三废排放"等方面降低东营市人地系统脆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