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喷嘴结构参数对陶瓷过滤管内压力波形的影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直管,渐缩和缩放三种结构型式的脉冲反吹喷嘴作用下滤管内的压力波形,分析了喷吹压力,脉冲宽度等因素对滤管内瞬态压力的影响规律,对缩放式喷嘴的不同进出口位置的动态压力进行了测量分析,实验结果,喷嘴结构型式对脉冲反吹有重要影响,并为分析缩放式喷嘴内的流动状态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由三根滤管组成的陶瓷过滤器实验装置上 ,利用热线风速仪测定了脉冲反吹过程中滤管内瞬态流场 ,分析了喷吹压力对滤管内流场瞬态速度波形的影响。结果表明 ,滤管内气体流动可分为进气过程和排气过程 ,穿过滤管壁的平均径向反吹速度和回流速度沿滤管轴向分布不均匀是导致滤管外表面清灰不均匀的重要原因。适当增加喷吹压力可以提高滤管进气气流速度 ,进而改善脉冲反吹清灰效果  相似文献   

3.
脉冲反吹过程中陶瓷过滤器滤管内流场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由三根滤管组成的陶瓷过滤器实验装置上,利用热线风速仪测定了脉冲反吹过程中滤管同瞬态流场,分析了喷吹压力对滤管流场瞬态速度波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滤管内气体流动可分为进气过程和排气过程,穿过滤管壁的平均径向反吹速度和回流速度沿滤管轴向分布不均匀是滤管外表面清灰不均匀的重要原因。适当增加喷吹压力可以提高滤管进气气流速度,进而改善脉冲反吹清灰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由三根陶瓷滤管组成的过滤器实验装置上,采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和热线风速仪分别测定了脉冲反吹过程中滤管内、外动态压力和滤管外瞬态流场。实验结果表明,在脉冲反吹即将终止而过滤过程尚未开始的过渡过程中,滤管内存在严重的低压区,滤管外存在较大的回流区,此时部分原已离开滤管壁的粉尘重新沉降在滤管壁上甚至穿嵌于滤管壁内,严重妨碍了刚性陶瓷过滤器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在一套由3根滤管组成的高温陶瓷过滤实验装置上,在常温至573 K范围内进行了过滤与脉冲反吹循环性能实验,分析了操作温度、过滤气速、反吹压力等操作参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过滤循环初始阶段滤管残余压降上升较快,随后上升趋势逐渐变缓;随着温度的升高,滤管的初始压降升高,形成的粉尘层也越疏松.过滤气速越低,滤管初始压降越低,反吹间隔越长.提高反吹压力有利于提高清灰效果,但压力过高反吹间隔反而变短.最后通过在573 K下的连续循环实验得出了滤管残余压降,为高温陶瓷过滤器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陶瓷过滤器脉冲反吹过程中流动参数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由三根陶瓷滤管组成的过滤器实验装置上,采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和热线风速仪分别测定了脉冲反吹过程中滤管内,外动态压力和滤管外瞬态流场。实验结果表明,在脉冲反吹即将终止过程尚未开始的过渡过程中,滤管内存在严重的低压区,滤管外存在较大的回流区,此时部分原已离开滤管壁的粉尘重新沉降在滤管壁上甚至穿嵌于滤管壁内,严重妨碍了刚性陶瓷过滤器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在一套由3根滤管组成的高温陶瓷过滤实验装置上。在常温至573K范围内进行了过滤与脉冲反吹循环性能实验,分析了操作温度、过滤气速、反吹压力等操作参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过滤循环初始阶段滤管残余压降上升较快,随后上升趋势逐渐变缓;随着温度的升高,滤管的初始压降升高,形成的粉尘层也越疏松。过滤气速越低,滤管初始压降越低,反吹间隔越长。提高反吹压力有利于提高清灰效果,但压力过高反吹间隔反而变短。最后通过在573K下的连续循环实验得出了滤管残余压降,为高温陶瓷过滤器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雷诺应力模型和欧拉双流体模型,模拟多管陶瓷过滤器内脉冲反吹清除滤饼的三维非稳态气固两相流动,分析反吹过程中和反吹后过滤过程中滤管腔体内压力沿轴向的分布变化,考察参与反吹的滤管和不参与反吹的滤管外表面滤饼密度分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反吹前滤管中部滤饼密度最大,反吹后继续过滤,滤管开口端附近滤饼密度最大;与反吹滤管邻近的正常过滤的滤管受反吹过程的影响比较大,靠近反吹滤管一侧的滤饼密度增加得比其他位置快.  相似文献   

9.
将陶瓷过滤器滤管内流场简化为二维轴对称、可压缩、非稳态湍流流场 ,采用贴体网格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脉冲反吹系统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 ,在脉冲反吹过程中 ,引射空间和滤管内、外流场均为非稳态流场。在气体引射过程中 ,喷吹气流与被引射气流的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在初始阶段 ,由于喷吹气体速度较小 ,引射器入口区域存在二次引射现象。随着喷吹气体速度的增大 ,引射气量也逐渐增加 ;当脉冲反吹过程临近结束时 ,管内气体首先在引射器入口外侧的集气室内流动 ,随后逐渐扩展到引射器内部区域。  相似文献   

10.
将陶瓷过滤器滤管内流场简化为二维轴对称、可压缩、非稳态湍流流场,采用贴体网格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脉冲反吹系统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脉冲反吹过程中,引射空间和滤管内、外流场均为非稳态流场。在气体引射过程中,喷吹气流与被引射气流的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在初始阶段,由于喷吹气体速度较小,引射器入口区域存在二次引射现象。随着喷吹气体速度的增大,引射气量也逐渐增加;当脉冲反吹过程临近结束时,管内气体首先在引射器入口外侧的集气室内流动,随后逐渐扩展到引射器内部区域。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在使用刚性陶瓷过滤器时难以解决其脉冲喷吹清灰的问题 ,利用气体动力学和流体瞬变理论建立了脉冲喷吹系统内气体流动的动态仿真模型 ,从而解决了由于实际管路内气体为非稳态流动而按稳态方法分析其流场会产生较大误差的问题。将由模型计算出的喷吹气体质量流量与热线风速仪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 ,确定出脉冲阀的时间特性参数。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储气罐容积、管线长度、喷嘴直径等参数对喷吹气体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模型可用于分析脉冲喷吹系统的结构参数和流动参数对喷吹清灰性能的影响 ,且此模型的建立对气体过滤器脉冲喷吹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用Fluent软件对烧结板除尘器的脉冲清灰气流特性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不同喷嘴数量、喷嘴直径、喷吹压力、脉冲时间、喷射间距模型的壁面峰值压力,计算结果表明:增加喷嘴数量和增大喷嘴直径能够增大壁面峰值压力,有效改善清灰效果;当喷吹压力增大时,能够增大壁面峰值压力,改善脉冲清灰性能;选取合适的喷射间距能取得最大的壁面压力峰值;脉冲时间对清灰效果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空化水射流是一种运用水机械"汽蚀"的原理来增强射流冲蚀效果的高效水射流技术,风琴管喷嘴由于具有良好的空化初生和空化打击效果而在该领域广泛使用。该喷嘴流场中收缩段入口壁面附近会由于压力的降低而产生较强空化现象,如果将喷嘴收缩段壁面边界向外部扩展,增大低压产生区域的作用范围,设计了圆弧段扩张口径的空化喷嘴,同时引入脉冲结构进行改进。采用CFD软件对相同参数下普通风琴管喷嘴和新型喷嘴进行流场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喷嘴圆弧段内部的大漩涡流场更有利于空化产生,具有脉冲结构的新型喷嘴中漩涡区域的空化气泡能够较容易地随脉动水体喷出,且水射流具有较强的瞬时冲击力,因而喷嘴的空化清洗效果将会更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4.
对金属管高温气体过滤除尘脉冲反吹过程的流体流动与传热过程建立了二维柱坐标下的数值模拟模型,进而采用SIMPLEC方法进行了数值计算。采用R.Cross,M.Hecken ,U.Renz的实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符合较好。针对实际设计的喷嘴结构,数值研究了所应用的文氏嘴结构参数对脉冲反吹再生效果的影响,获得了合适的喷吹距离,为改进文氏嘴和过滤装置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A three-dimensiona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odel is developed by software Fluent 6.2, to simulate the flow field inside the nozzle block of the Murata vortex spinning. The flowing state and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static pressure and velocity are characterized 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lowing stat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vortex spun yarn is also discussed.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yarn formation principle from viewpoint of the airflow field law inside the nozzle block of Murata vortex spinning.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高压陶瓷过滤器反向脉冲清洗的数学模型,得到了反向脉冲清洗的一维非稳态的压力分布解析解,进而得到了反向脉冲过程中的管内动态压力分布曲线,证实了负压区的存在.分析了反吹过程的正压峰值和负压峰值与渗透率、脉冲宽度和喷吹压力之间的关系.分析指出,负压区的存在不仅与反向脉冲系统的结构有关,而且和多孔介质本身的性质有关,这对于优化脉冲清洗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意义.结果表明,在保证脉冲反吹效果的前提下,应该选择较小的喷吹压力和脉冲宽度.  相似文献   

17.
喷气纺喷嘴中气流流动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2-D模型对喷气纺喷嘴中的气流流动进行数值计算,并与其他研究者的实验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根据计算结果描述了喷嘴中气流流动特征,重点分析了参数对气流流动特征以及成纱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