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立新  龚惠达 《科技资讯》2008,(32):109-109
以江阴市高速公路城区段为例。重点分析了高速公路对两侧居住区声环境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方法,从布局规划到具体防治措施,特别是在居住区及其周边环境的规划中,就利用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物和绿化隔离带形成小区周边的声屏障、合理布置小区道路系统并防止城市交通穿越、加强住宅建筑设计中隔声构造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住宅小区的声环境是关系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需要从防噪规划、建筑布局和景观设计等多角度进行设计.对于城郊小区而言,噪声预测是进行声环境规划和设计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小区环境噪声的模拟,可以得到小区噪声分布状况,为小区规划和防噪提供较好的方案;结合建筑环境设计的声屏障设计可以达到景观和功能相结合的效果;而有意识地结合当地生态环境营造声景观更是和谐人居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态型居住区作为我国世纪居住区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是城市生态型居住区建设的重要环节,它是对居住区生态系统有机整合的过程,做好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以推动城市居住区建设,使其能够沿着节约型、健康型、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以物质环境系统角度出发,从小区区位选址、绿化系统、住宅布局、小区交通方面入手探析城市生态型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声环境质量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随着工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噪声污染是当今世界主要污染源之一.文章对兰州市城关区"鸿运润园"住宅小区噪声进行了监测分析及评价,根据小区噪声评价结果提出了控制该小区噪声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和人们对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生态居住区成为推动城市和谐发展的根本。小区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的优劣。营造良好的以人为本的小区生态文化,使小区成为集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物质精神文明于一体的理想住宅小区,成为今后居住区建设和发展的方向,进而实现21世纪生态居住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钟运峰 《科技信息》2010,(30):I0345-I0345,I0347
本文介绍了汉中"朝阳园小区"的规划构思,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的居住区规划应注重人文环境,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居民的生活模式,使整个小区有机地融入到汉中历史文化名城的大环境中。同时重视园区内部环境、景观、空间氛围的营造,使之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历史底蕴的高品质居住区。  相似文献   

7.
孙世传 《科技资讯》2007,(18):136-137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使城市居住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外延的扩大和内涵的丰富上.特别是居住区景观设计思想的确立,使居住区环境演化出现了新的趋势:从小区绿化模式走向景观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鸡西市居住区现状的调查研究,指出了鸡西市居住区存在的住区选址不当、建筑闲置、小区模式的简单套用和住区不公平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加强环境意识、合理配置居住区公建、关注贫困阶层及规划多元化等方法,可以改善鸡西市居住区的不合理现状。指出积极探索适合于鸡西市的居住区规划模式和规划理念,是促进科学、合理的鸡西市居住区规划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着手,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环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美化的要求及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强调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应遵从节省成本、方便养护的原则,提出小区绿化养护要突出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追求节约成本、长效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合肥市3个小区不同道路级别(城市高架、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的沿街住宅昼夜噪声声级进行实地测量,将实测分析结果与Noisesystem V4.1噪声预测软件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对合肥市区沿街住宅声环境进行评价,并综合实测和预测结果,提出相关降噪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居住区空间是城市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空间的延续。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城市空间不但向全体市民开放,还欢迎境外人士前来。而居住区空间则不同。小区,作为城市中的一个基本居住单位,是为了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方便、安静、安全和优美的生活居住环境。因此小区空间理应属于小区居民所有,不容外界无关人员任意侵入。为此,小区空间的环境设计应采取与城市空间不同的对策。本文将以小区为居住单位来论述居住的空间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划》中部分指标老化给居住小区规划带来的负面影响,分别分析了城市居住小区户均人口下降、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增大、机动车交通迅速增长、城市社会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以及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变化对小区规划产生的影响,指出应相应调整《规范》中关于小区规模、道路与停车设施、配套公共设施及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指标,并应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从而使小区规划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电冰箱的管路振动噪声、制冷剂在管路中流动声和喷射声、压缩机噪声三大噪声的成因,给出了降低三大噪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某小区规划竞赛方案为例,阐述了如何在居住区规划中体现“人性化”问题。要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必须从小区的道路系统、空间布局、景观环境、服务设施、安全防卫等方面,全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场所精神概念的基础上,以温岭锦园小区“秋水苑”景观设计为例,分析项目的场地特征,提出小区的设计理念.结合小区的地形特点和温岭当地的历史文化进行功能分区和主要景点设计,探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途径,为居住区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调查、统计、分析了韶关市15个当代小区植物科、属、种的组成,植物生活型组成,植物来源,各小区应用的植物种类、植物在小区中的应用频率;并研究了小区绿化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为韶关城市绿化特别是居住区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钟运峰 《科技信息》2009,(24):I0080-I0081
本文介绍了汉中“雪梨澳乡小区”的规划构思和建筑设计,提出居住区的规划要重视居住环境、空间、氛围的营造,设计手法应细致、质朴、人性化等观点,从而营造出一个整体形态的高品质居住区。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德国Datakustik公司出品的Cadna/A软件,模拟预测了大连市泉水居住区开发建设后交通噪声污染的影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交通噪声防治对策,对其它居住区开发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巴州科技》2007,(3):14-16
一、居住区绿地的概念和意义 目前库尔勒市居住用地形成主要有居住小区、单位家属区和分散的私人住宅。居住区绿地属附属绿地性质,包括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小区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建设不仅对城市绿化面貌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朱玲  陈博 《科技信息》2011,(19):I0374-I0375
中国的城市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昨日辉煌迷人的旧住区今天却成为了时代的落伍者,整片整片的新居住区拔地而起。城市旧居住区历史陈久,建筑陈旧、街道狭窄、缺少应有的维护和改造,越来越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也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生活的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更新改造。我国城市的旧居住区在设计中缺乏外环境景观的考虑和设计,表现出了明显的老化和提前老化的现象。因此,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出现了由新建小区为主逐步向旧居住区环境景观改善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