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三叠纪鳍龙类的新发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俊 《科学通报》1999,44(12):1315-1318
采自贵州省安顺地区法郎瓦窑段的鳍龙类化石,并确立其为一新属种-黄果树安顺龙,其没有下颞孔,前颌骨组成吻部的大部分,鼻骨小,鼻孔接近眼眶,说明它是鳍龙类。它的鼻骨被前颌骨向后延伸与额骨相接而隔开,左右额骨愈合,因而归入真鳍龙类。黄果树安顺龙以个体较大,吻部长,上颞孔比眼眶稍小的综合特征而区别于其它三叠纪的鳍龙类。黄果树安顺龙的个体较大,吻部较长,鼻骨与前髓骨相接触,大的松果孔,鳞骨不在上颞孔后相连,  相似文献   

2.
最近,科学家在挪威极地岛上发掘出一头远古巨型海洋爬行类动物的部分骨骼化石。根据骨骼大小推算,这头生活在1.5亿年前的“巨无霸”的牙齿竟然有黄瓜一般粗,体长达15米。据推测,这是一头上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蛇颈龙。上龙是蛇颈龙的一种,但它跟其他所有的蛇颈龙都很不相同。蛇颈龙通常头部较小,颈子长长的,鳍状肢大大的,而上龙却颈子短短的,  相似文献   

3.
四川广元河西晚侏罗世恐龙动物群集群死亡原因研究李奎蔡开基张玉光(成都理工学院,四川成都610059)四川广元河西晚侏罗世恐龙动物群是一个以蜥脚类为主,并有虚骨龙、肉食龙、剑龙以及鱼类、龟类、鳄类、蛇颈龙类等的古脊椎动物群。化石保存于上侏罗统上沙溪庙组...  相似文献   

4.
早于始祖鸟的虚骨龙类及其对于鸟类起源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星  马檠宇  胡东宇 《科学通报》2010,55(32):3081-3088
在过去20年中, 对非鸟兽脚类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的重建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是关于这一演化假说仍然存在一些反对的观点, 其中一个反对证据来自兽脚类恐龙化石的地层分布记录. 从兽脚类恐龙化石的地层分布上看, 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鸟类发现于晚侏罗世, 而在侏罗系地层中却很少发现应当是它们祖先类型的虚骨龙类化石, 这暗示存在着一个“时间悖论”——后裔出现在祖先之前. 本文回顾有关这一研究问题的最新进展. 近10年来的一系列发现表明, 虚骨龙类主要类群在侏罗纪中晚期已经出现. 这些发现大大提高了化石地层分布和兽脚类恐龙系统发育关系的一致性, 并且有力反驳了所谓的“时间悖论”. 更为重要的是, 这些发现为鸟类起源研究的核心问题——兽脚类恐龙的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支持了暴龙超科和阿尔瓦兹龙超科处于虚骨龙类相对基干的位置, 甚至暗示一个新的关于副鸟类的系统发育假说: 始祖鸟、驰龙科和伤齿龙科构成一个单系类群, 而攀龙类、其他鸟类以及窃蛋龙类形成另一个演化分支. 特征演化分析表明, 副鸟类的基干类群可能在晚侏罗世之前已经演化出与树栖以及飞行相关的特征. 未来更多侏罗纪虚骨龙类化石的发现将有助于一个更加精确的鸟类起源和演化模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尽管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但大自然依然有不少奥妙等待着人们去揭晓.在许许多多的自然之谜中,人们经常从英国尼斯湖中可能存在蛇颈龙而进一步追问道:现在还有活着的恐龙吗?一度在地球上统治了1亿3 000多万年的恐龙,的确在某种程度上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因此要回答上述问题,还得从恐龙的家族以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争议谈起.  相似文献   

6.
辽西义县组禽龙类新属种: 杨氏锦州龙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汪筱林  徐星 《科学通报》2001,46(5):419-423
在辽西义县组发现一大型禽龙类恐龙,根据其头骨形态和牙齿特征建立一新属、新种-杨氏锦州龙(Jinzhousaurus yangi gen.et sp.nov.)。杨氏锦州龙某些特征比已知多数禽龙类原始,但大部分特征接近于早白垩世的一些进步禽龙类,如前上颌骨喙部中等扩大和牙齿形态及排列方式等。锦州龙的另外一些特征非常接近鸭嘴龙类,比如眶前孔不发育等。锦州龙的这种奇特特征组合对于研究禽龙类的演化和鸭嘴龙类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锦州龙发现于义县组中部,层位高于四合屯化石层,是辽西热河生物群发现的第一个大型恐龙化石,丰富了热河生物群的组成。锦州龙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热河生物群的时代为早白垩世,与同位素测年确定的年代一致。  相似文献   

7.
尽管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但大自然依然有不少奥妙等待着人们去揭晓。在许许多多的自然之谜中,人们经常从英国尼斯湖中可能存在蛇颈龙而进一步追问道:现在还有活着的恐龙吗?一度在地球上统治了1亿3000多万年的恐龙,的确在某种程度上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因此要回答上述问题,还得从恐龙的家族以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争议谈起。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鸡就与我们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生活在自然界中的野生鸡类是我们祖先的一种主要狩猎对象,是人类获取蛋白质和能量的重要来源.后来,我们的祖先学会了驯养动物,而鸡就是最早被人类驯化和利用的家禽.  相似文献   

9.
肉鳍类是脊椎动物的重要类群, 分为总鳍鱼类和四足类. 其中总鳍鱼类现生的物种包括腔棘鱼和肺鱼. 四足动物则包括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为了比较肉鳍类irf-1 基因的结构特点和系统发育意义, 本研究克隆了肺鱼irf-1 基因cDNA 全序列, 并与肉鳍类中其他物种的irf-1 基因进行了比对分析. IRF 是与自然免疫相关的蛋白质, 目前已发现了11 个家族成员, 其中irf-1 和irf-2 是最先被发现的2 个成员, 在天然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有关IRF-1 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哺乳动物, 其他类群中鲜有报道. 与已报道的irf-1 基因一样, 肺鱼的irf-1 基因可读框的前345 核苷酸非常保守, 在其C 端也含有1 个反式激活区(transactivationdomain)和1 个IRF 结合域2 (IAD2)的模体. 虽然肺鱼与四足动物最近的共同祖先距今有417个百万年之久, 但跨肉鳍类的序列分析显示, IRF-1 氨基酸及其基因序列在肉鳍类中都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和显著的系统发育意义. 用IRF-1 氨基酸序列所构建的肉鳍类系统发育与已有报道的结果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北京恐龙足迹的首次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市延庆县在筹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野外调查中,在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土城子组地层发现的大批恐龙足迹,初步研究表明这批标本可归属于覆盾甲龙类(cf.Deltapodusisp.)、兽脚类、鸟脚类及疑似蜥脚类恐龙足迹.其中大量的覆盾甲龙类足迹表明,早在晚侏罗世,冀北-辽西地区就活动着覆盾甲龙类,它们承接了辽宁朝阳下白垩统义县组发现的甲龙类化石.而罕见的,极高速奔跑的兽脚类恐龙足迹揭示了独特的古行为学.延庆发现的恐龙足迹群不但是北京地区首次发现恐龙存活过的证据,而且极大丰富了土城子组的恐龙类群,为承接其后的热河动物群提供了绝好的演化样本.  相似文献   

11.
胡磊 《科学通报》1998,43(9):1002-1003
设R是一个整数剩余类环或有限域,如何用Chrestenson谱等价地刻划R上一个多值逻辑函数是否为k阶相关免疫,文献[1]得到了一个必要条件,文献[2~4]分别得到了R=Z/(p)[2],R=Z/(p),Z/(4)或Z/(6)[3],以及R=GF(q)[4]情形时的充分必要条件.本文给出了R是一般的整数剩余类环时问题的解答.  设R=Z/(m)为整数模m剩余类环,R上一个n元多值逻辑函数是R上一个n元多项式f(x1,…,xn).设x1,…,xn为R上彼此独立且等概分布的随机变量,如果z=f(x1,…,xn)与x1,…,xn中的任意k个随机变量统计独立,则称f(x1…  相似文献   

12.
同恐龙一样,鱼龙以及同时代的蛇颈龙都挺过了三叠纪末期的灭绝事件,并迅速占领了侏罗纪早期相对空旷的生态圈。三叠纪晚期和侏罗纪初期是鱼龙最火红的时代。到侏罗纪中期,鱼龙仍很常见,但多样性开始下降,基本上都属于大眼鱼龙这一分支,都拥有几乎完全呈泪滴状的流线型身体,眼睛也都很大,这暗示它们在光线黯淡处及深海中捕猎。  相似文献   

13.
早在两亿多年前,龟类的祖先就生活在地球上,因对栖息环境及饮食并不苛求,顽强拼搏,使它们终于繁衍成一个不小的家族。可时至今日,龟类在哭泣、在哀诉,因为人类的吃龟之风,加上龟贸易走私,使龟家族遭受灭顶之灾。面对这一状况,最为焦虑的是海南师范大学的史海涛教授……古书《礼·礼运》中麟、凤、龟、龙被指为"四灵"。而在这"四灵"中实有其物的,仅龟一种。正因为龟入选过"灵物",古人便授以种种传说。  相似文献   

14.
过去20多年来在中国发现的化石表明,至少有5种恐龙长着羽毛。但它们都属于“猛禽龙”(有观点认为是现代鸟类的祖先)。而最近在西伯利亚发现的更加完整的化石表明,生活在1.6亿年前、与猛禽龙截然不同的库林达奔龙也有羽毛。有人提出疑问:是否整个恐龙家族其实都长有羽毛呢?科学家说,恐龙是否都长着羽毛,现有理论还无法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大多数恐龙都不能飞行。库林达奔龙生活在当时的库林达河畔,该地区不乏湖泊,而且火山众多。这只身为素食恐龙的库林达奔龙有可能在死后坠入湖底,没多久就被火山爆发喷出的火山灰掩埋,这就是它们的羽毛痕迹与化石一同保存下来的原因。科学家还发现,库林达奔龙的鳞(鸟脚等部位的确有鳞)与一些鸟类的很相似,这可能支持鸟类基因源自恐龙的说法。  相似文献   

15.
黄德斌 《科学通报》1998,43(5):558-558
最近,在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研究中,一类比经典Hamilton系统更一般,且在数学、物理、力学、生物学等领域广泛存在的系统:即保持n形式(n形式:Ω≡dx1∧dx2…∧dxn,是面积、体积的高维推广)的系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高度重视,例如:Cheng和Sun[1],Xia[2]和Quispel[3]的工作.本文应用Lie对称群的方法研究了此类系统的约化问题,目的是要使得这类系统在约化过程中始终具有保持n形式这一重要性质,我们得到了下面比文献[4]中关于保持Hamilton结构的辛约化更一般的结果.定理 保持n形式的n维向量场,…  相似文献   

16.
设s_0是一个给定的紧致Riemann曲面,其亏格为g,g>1,对于任意一个亏格为g的紧致Riemann曲面s及任意一个保向同胚f:s_0→s,称偶(s,f)为一个标记Riemann曲面。两个标记Riemann曲面(s_1,f_1)与(s_2,f_2)被称为等价的,如果存在一个共形映射φ:s_1→s_2同伦于f_2(?)f_1~(-1)。将(s,f)的等价类记为[s,f],全体这种等价类组成了Teichm(?)ller空间T_g.  相似文献   

17.
雌性生殖系统中的血管生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邵龙江  祝诚 《科学通报》2001,46(5):355-358
新血管化(neovascularization), 即新血管的形成, 可分为两个有明显差别的过程: (1) 血管发生(vasculo- genesis), 指在胚胎发生过程中由多潜能间充质前体细胞分化为原始的血管网络[1], (2) 血管生成(angiogene- sis), 指新的毛细血管从已经存在的血管处形成[1,2]. 血管生成贯穿于从胚胎发育到成年整个生命过程[2], 所以新血管化一般指血管生成. 血管生成受到严格的调控, 除了骨折、伤口的愈合外[2,3], 生理情况下大多数成年组织的血管生成极不活跃. 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 卵巢和子宫内膜随着每一个月经周期发生, 其血管分布发生独特的周…  相似文献   

18.
孙永生 《科学通报》1982,27(20):1279-1279
1.设p_1(x),p_1(x),…,p_r(x)∈C[0,1],r≥2.p_0(x)≠0,,P(D)=p_0(x)D … p_(r-1)(x)D p_r(x)1是一r阶线性微分式,其中1表示恒等算子。W~r表示[0,1]区间上的函数类,其中任一f(x)的r—1阶导数f~((r-1))(x)在[0,1]上绝对连续者。记(?)={f(x)∈W~r:||P(D)f(·)||L_p≤1},  相似文献   

19.
在关于人类祖先的起源方面,科学家们又有了新的发现.近日,河北地质大学的教授季强博士带领团队向世界宣布,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的古人类人种——"龙人". 新发现的人种之所以被命名为"龙人",并不是因为他们长着龙角,能游走山间,而是因为其发现地为黑龙江,故以发现地为依据命名."龙人"化石除了下颌外,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20.
现代鲸类长有鳍而不是前脚,但后肢一点也没有。在鲸鱼身上仅保留有很小的、隐藏在体内的小骨头一骨盆和后脚剩余部分。最近在巴基斯坦发掘出一头约5000万年前现代鲸类祖先的几乎完整的骨架。这头长约3米、体重估计为300—350千克的鲸鱼祖先却长有两条很长的后脚和一条长尾巴。专家们认为,古代鲸鱼可以在陆地上爬行。当它在海水中游动时。会使身体向上和向下拱起,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