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几何原本》是随着传教士传入的科技知识一起传入中国的,在元朝时第一次传入.最早的汉译本由利玛窦和徐光启翻译前6卷,李善兰和伟烈亚力翻译后9卷.《几何原本》的翻译及传播培养了一批数学家,他们通过对西方数学和中国古代数学的研究,推动了中国数学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研究数学的作.将《几何原本》发展史融入数学教学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论<几何原本>在中国的传播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考察指出:古希腊科学名著《几何原本》是在13世纪与阿拉伯的文化交流中,通过阿拉伯算学一起传入我国的;《几何原本》在我国翻译传播过程中,除常提到的利玛窦,徐光启和李善兰之外,至少还有4人参加了《几何原本》的翻译工作;《几何原本》的翻译传播对我国数学、天文学以及中国近代科学乃至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的第一篇文章(参考文献[1])主要是介绍了国内外近期对《几何原本》的研究情况和为了翻译《几何原本》首先应搞清楚的一些问题,如版本的选择以及对我国明清本的看法等。本文力求对《几何原本》的流传,和世界上有影响的主要的几种文字的版本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一较全面的整理,对到目前还没有解决的一些问题也准备提出来与读者交换意见。  相似文献   

4.
我的第一篇文章(参考文献[1])主要是介绍了国内外近期对《几何原本》的研究情况和为了翻译《几何原本》首先应搞清楚的一些问题,如版本的选择以及对我国明清本的看法等。本文力求对《几何原本》的流传,和世界上有影响的主要的几种文字的版本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一较全面的整理,对到目前还没有解决的一些问题也准备提出来与读者交换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细心的读者也许注意到了,在介绍欧几里得与《几何原本》时,有一条也许是整部《几何原本》中最吸引眼球的命题未曾展开说明,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公设5"—也即第五公设。不过当时说过"不久之后会有单独介绍",现在就让我们兑现许诺,来介绍一下第五公设及对它的探索。为避免偏离时间顺序太远,我们的介绍将只涵盖早期探索—确切地说,是所谓非欧几何诞生之前的探  相似文献   

6.
利玛窦被誉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第一人。他于1589年至1595年在韶关易僧服为儒服、翻译《四书》、翻译《几何原本》第一卷等,是他在文化与精神意义上融入中国社会的开始,也是中西文化系统地交融与传播的开始。  相似文献   

7.
逻辑与数学     
正确认识和处理逻辑与数学的关系,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创造型人材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几个不同侧面对此作一简要论述. 1逻辑对数学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1.1逻辑是数学回顾性总结的主要工具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得,总结前人长期以来所积累的几何材料,以亚里斯多德演绎逻辑为工具,于公元前300年写成他的名著《几何原本》.《几何原本》的出现使逻辑第一次  相似文献   

8.
《墨经》与《几何原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墨翟和欧几里得,并从内容、特点和对数学发展影响等方面,对《墨经》和《几何原本》进行比较,最后认为,这是两部不同的学术著作,一般比较其学术水平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9.
<正>在结束对欧几里得与《几何原本》的介绍前,让我们插叙一下《几何原本》与中国的渊源。这种渊源是这部伟大著作对数学史乃至文明史的深远影响的一部分。《几何原本》传往中国的"介绍人"是一位意大利传教士,中文名叫利玛窦,原名则是马泰奥·里奇(Matteo Ricci)。利玛窦早年随耶稣会士克里斯托弗·克拉维斯(ChristopherClavius)学习数学、天文等,25岁(1577年)开始赴东亚传教,而立之年(1582年,明万历十年)抵达澳门,继而北上。  相似文献   

10.
孙强修订《玉篇》的具体时间,学界两说并行,实际上应是唐高宗上元元年,即公元674年。原本《玉篇》删并《说文》11部,新增13部,部次也有较大调整;《宋本玉篇》的部首、部次与原本《玉篇》小异。  相似文献   

11.
孙强修订《玉 篇》的具体时间,学界两说并行,实际上应是唐高宗上元元年,即公元674年。原本《玉篇 》删并《说文》11部,新增13部,部次也有较大调整;《宋本玉篇》的部首、部次与原本《 玉篇》小异。  相似文献   

12.
钱丽华 《科技资讯》2007,(1):183-184
《几何原本》不但影响了中西方科学的发展,而且对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数学教育中,可以从《几何原本》的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来探索它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法国数学史家Peyrard和丹麦古典文献学家Heiberg的工作算起,近200年来,在世界范围对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以F简称《原本》)的研究有多方面突破性进展。由于出现了Heiberg的希腊文新版本以及许多珍贵史料的发现,对欧几里得及其《原本》有了新认识,将这方面的研究提到了一个新水平。我们从70年代起,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已经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由我校数学系兰纪正、朱恩宽副教授翻译,梁宗巨、张毓新和徐伯谦等教授校订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新译本已由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欧几里得(公元前300年左右)是古希腊数学家,他创造性地总结了前人的数学知识和研究成果,把人们公认的一些事实列成定义和公理,使用逻辑的方法,对于各种性质、定理给以演绎证明,用这些定义和公理来研究图形的性质和数的知识.他完成的《几何原本》是教学史上最负盛名的巨著,对后  相似文献   

15.
我国数学史上有一部堪与古希腊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相媲美的书,这就是被尊为算经之首的《九章算术》,《九章算术》中第七章“盈不足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中独立创造的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杰出算法,而这种算法被西方人称之谓“弦位法”或“双设法”.从实例出发,阐述“盈不足术”与高等代数中“弦位法”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几何原本》中译本前六卷的出版过程,并对《几何原本》问世后,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明末清初是中国科学史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本土的科学发展已渐渐停滞.本文试图分析明代中国数学发展停滞的文化原因,并对比中西对科学技术的不同态度,以期综述徐光启在翻译《几何原本》的过程中所构建的近代数学观.  相似文献   

18.
裨治文编著的A Chinese Chrestomathy in the Canton Dialect(《广东方言撮要》),是美国传教士出版的第一部汉(粤音)—英双语教材,其中九篇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相关,有别于其他传教士所编著的字典或汉语学习书籍,颇具特色与文献价值。文章概述了与数学相关篇章的结构,并分析其中的内容来源,指出内容主要引自《三字经训诂》《增删算法统宗》《方田通法补例》《数理精蕴》本之《几何原本》《圜天图说》等,以及部分自编题目;通过英文翻译和注释的分析,揭示出翻译错误缘由,及其对中国数学的认识,中西度量衡的比较,以及一些与当时贸易有关的议题。  相似文献   

19.
裨治文编著的A Chinese Chrestomathy in the Canton Dialect(《广东方言撮要》),是美国传教士出版的第一部汉(粤音)—英双语教材,其中九篇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相关,有别于其他传教士所编著的字典或汉语学习书籍,颇具特色与文献价值。文章概述了与数学相关篇章的结构,并分析其中的内容来源,指出内容主要引自《三字经训诂》《增删算法统宗》《方田通法补例》《数理精蕴》本之《几何原本》《圜天图说》等,以及部分自编题目;通过英文翻译和注释的分析,揭示出翻译错误缘由,及其对中国数学的认识,中西度量衡的比较,以及一些与当时贸易有关的议题。  相似文献   

20.
李氏恒等式:李善兰在级数求和方面的研究成果.李善兰(1811—1882),号秋纫,字壬叔,浙江海宁人;清末数学家,任北京同文馆总教习.他撰写了数学专著《则古昔斋算学》,计13种24卷,翻译了《几何原本》、《代数学》、《代微积拾级》、《圆锥曲线说》等数学著作.他不仅向中国学者介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