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建中 《科学》2003,55(4):12-15
2003年2月28日,在河内一家只有60张病床的越南法国医院,遇到一例奇特的流感样病毒感染的危重患者.WHO驻河内的传染病专家乌尔巴尼(C.Urbani)博士意识到这是一种新型的传染性肺炎,立刻向WHO亚太区委员会报告,并命名为重度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在之后的几周里,乌尔巴尼博士和另外5名医护人员先后死于这种当时不明原因的传染性疾病.3月7日WHO向全球发出SARS的警告.截止6月下旬,这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已累及33个国家和地区,有八千多人感染此病,七百多人死亡.我国是该病出现最早、病人最多的地区,在SARS病原学研究和临床防治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对于这种新疾病在许多方面尚缺乏深入认识.本文综合目前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发现,对SARS的病原学和病理学研究现状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就在屠呦呦女士发现抗疟神药而被世界肯定的同时,青蒿素名声大噪,随之草药的名声也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因为当人类面对很多疾病,西药一时束手无策的时候,大自然中生长着的千千万万的草药价值凸现了出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历数中草药对各种病毒的表现吧。SARS病毒2002年底,我国广东等地出现了多例原因不明的,危及生命的呼吸系统疾病。随后,越南、加拿大和我国香港地区等地也先后报道了类似病例。世界卫生组织将此类疾病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即SARS(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是与己知冠状病毒大相径庭的一种新  相似文献   

3.
近十多年来,多次爆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反复说明了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性.病人呼出的微生物气溶胶包含大量携带病原体的飞沫和飞沫核,它们是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重要载体.本文就病人呼出气溶胶的蒸发、散布特性及微生物在其中的凋亡特性展开了讨论,总结了呼出气溶胶散布机理以及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特别是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爆发后的多学科综合研究进展.阐述了飞沫传播、短距离空气传播和长距离空气传播疾病的传播特性、致病机理和相关的风险预测模型,并根据致病机理给出了感控预防措施.本综述更新了目前对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理解,为制定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宇 《大自然探索》2003,(10):20-23
2002年西尼罗河病毒在美国造成了4156人感染和248人死亡的严重后果。然而,2003年夏天,该病毒在美国再次爆发,而且来势凶猛,目前正以爆炸式的速度蔓延。专家称,候鸟的迁徙是造成病毒传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胡碧松  龚建华  孙麇  周洁萍 《科学通报》2013,58(5-6):452-464
关注传染病流行中个体在健康-受感染-发病-就诊-康复过程的时空变化模式以及区域之间的信息流与物质流的交互作用, 基于2002~2003年中国内地SARS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选取SARS流行的3个典型个体空间位置信息: 工作单位或住址、发病地点以及报告单位, 定义SARS传播输入输出流,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SARS输入流与输出流传播网络模型, 对SARS传播输入输出流的时空分布特征、节点特征参数的空间分布与时序变化以及网络结构特征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结果表明: (1) 北京和广东是输出病例和自传播病例最为严重的地区, 对于北京自传播病例的防控措施重点应是在SARS流行的后期; (2) 中国内地SARS传播网络具有明显的输出流聚集性质, 形成了以北京和广东为中心的两个输出聚集区域; (3) 广东是SARS传播扩散的起源中心与早期大部分区域感染病例的主要输入来源, 但没有对其周围形成显著辐射蔓延状况, 而北京直到流行中后期才与周围各区域产生输入输出的交互, 但却有显著空间辐射扩散能力; (4) 广东在整个SARS流行期具有大幅度的传播辐射范围, 而北京及其周围区域在流行中后期形成另一大幅度传播辐射范围, 尤其在后期河北等周围区域的辐射范围甚至略超北京; (5) 输入流网络辐射强度较低且辐射范围属中等水平, 而输出流网络辐射强度较高且辐射范围基本覆盖全国, 并且表现出逐渐增强的聚集性结构特征. 基于SARS传播输入输出流及其传播网络的分析有助于揭示SARS流行的潜在时空传播规律与整体时空演化特征, 为防控措施提供更有效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关注传染病流行中个体在健康-受感染-发病-就诊-康复过程的时空变化模式以及区域之间的信息流与物质流的交互作用,基于2002~2003年中国内地SARS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选取SARS流行的3个典型个体空间位置信息:工作单位或住址、发病地点以及报告单位,定义SARS传播输入输出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SARS输入流与输出流传播网络模型,对SARS传播输入输出流的时空分布特征、节点特征参数的空间分布与时序变化以及网络结构特征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1)北京和广东是输出病例和自传播病例最为严重的地区,对于北京自传播病例的防控措施重点应是在SARS流行的后期;(2)中国内地SARS传播网络具有明显的输出流聚集性质,形成了以北京和广东为中心的两个输出聚集区域;(3)广东是SARS传播扩散的起源中心与早期大部分区域感染病例的主要输入来源,但没有对其周围形成显著辐射蔓延状况,而北京直到流行中后期才与周围各区域产生输入输出的交互,但却有显著空间辐射扩散能力;(4)广东在整个SARS流行期具有大幅度的传播辐射范围,而北京及其周围区域在流行中后期形成另一大幅度传播辐射范围,尤其在后期河北等周围区域的辐射范围甚至略超北京;(5)输入流网络辐射强度较低且辐射范围属中等水平,而输出流网络辐射强度较高且辐射范围基本覆盖全国,并且表现出逐渐增强的聚集性结构特征.基于SARS传播输入输出流及其传播网络的分析有助于揭示SARS流行的潜在时空传播规律与整体时空演化特征,为防控措施提供更有效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非典肆虐后的2年时间里,世界各国科学家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实验,期望早日攻克这种超级病毒。在去年9月的世界顶级科学刊物《自然医学》杂志上,刊登了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科学研究所取得的一项突破性科技成果:他们找到了一种新途径,能让感染SARS冠状病毒的猴子,服药后病毒复制量减少75%,肺部损伤明显减轻。“小干扰核酸”药物对传染病细胞有治疗作用2003年4月,中国许多地方非典肆虐。面对严峻的疫情,著名生物技术专家李宝健教授提出了一种研制非典特效药的设想,这就是应用“小干扰核酸”来研制非典特效药。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的…  相似文献   

8.
肆虐一时的“非典型性肺炎”使许多人突然意识到: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原来竟是如此的脆弱,人类引以自豪的许多成就和进步在SARS这种从未听说过的疾病面前居然如此微不足道。在最初的惊慌和恐惧之后,人们开始用理智和冷静的目光去审视造成这场灾难的元凶:病毒。病毒是世界上最小的生物,一滴血液中包含的病毒可能多达60亿之多!  相似文献   

9.
医院是治疗疾病的场所,而又是一个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影响的地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5~10%的传染病患者是在医院逗留期间传染上的。这些在医院所患的疾病统称为“医院病”。每年大约有八万美国人死于此病,为了治疗这种“医院病”,每年还要花费十亿多美元。然而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  相似文献   

10.
<正>埃博拉病毒引发的疾病发现于1976年,期间曾有过几次暴发流行,但从来没有哪一次像2014年这次这样肆虐:发病数与死亡数都是历史最高,流行覆盖的地域也最为广泛。此时此刻,中国人不会忘记2003年SARS带来的危害,也会想起历史上其他重大传染病灾难带给人们的恐慌。公众在关注埃博拉出血热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