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竞争格局下,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影响产业发展水平及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高技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先进、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关联效应强等显著特征,是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取得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已逐渐成为各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科学评价,有助于不断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实现由大向强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3年来,安徽以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引领,以加强创新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建设为突破,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fL一目标.,取得了与日俱增的产业、科技、人才和改革成果,自主创新已成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本刊现遴选在试验区建设中涌现的几家有代表性的单位。  相似文献   

3.
《安徽科技》2011,(12):19-20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3年来,安徽以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引领,以加强创新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建设为突破,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fL一目标.,取得了与日俱增的产业、科技、人才和改革成果,自主创新已成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本刊现遴选在试验区建设中涌现的几家有代表性的单位。  相似文献   

4.
<正>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本出路在自主创新。当前浦江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紧紧抓住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张瑞 《创新科技》2007,(3):8-13
自主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早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政策抉择。金融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金融开放进程的加快与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实现综合经营、提高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各类金融机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也是服务于中国自主创新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重庆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地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重庆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进重庆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1年2月18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并为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授奖。刘延东在讲话中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深入实施科技规划纲要,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山西科技》2014,(1):158-158
<正>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新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其核心是促进创新机构间的互动和联系,表现为对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贡献能力。它不仅是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而且是解释地区经济繁荣程度差异的重要因素。自主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山西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  相似文献   

9.
马乐 《天津科技》2006,33(5):46-47
通过阐述自主创新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分析了经济发展对自主创新的战略需求,提出了依靠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指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0.
本期关键词     
《今日科技》2008,(9):1-1
科技 促进 转型升级 任务 措施 多年来,浙江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着力构建各类创新平台,加快培养引进创新人才,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浙江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不断如大科技投入,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着力构建各类创新平台,加快培养引进创新人才,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的环境,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高速和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2.
当前,“自主创新”一词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党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即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体现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需要全面、辩证地认识和深刻理解。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但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一点是  相似文献   

13.
图片新闻     
《华东科技》2011,(3):13-13
①2月18日,2011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并为"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授奖。刘延东在讲话中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深入实施科技规划纲要,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繁昌县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工作,始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抓手,立足科技创新富民强县,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自主创新对繁昌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不断加强,日益成为繁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的基石。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在一个大多数产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环境下获得的.核心技术的缺失,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要实现国民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在那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把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放在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16.
毛道伟 《广东科技》2011,20(3):62-63
(通讯员:黄奋敏)2009年以来,中山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以实施科技重大项目、建设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开展了“科技十大工程”,自主创新已成为支撑引领全市经济快速回升和巩固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7.
《今日科技》2011,(2):F0003-F0003
"十二五"时期,浙江省科技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方针,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为抓手,  相似文献   

18.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自主创新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加快科技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支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大学具有科研设施先进、高层次人才密集等比较优势,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同济大学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开展以重大项目为引领的集成创新;利用重大科研设施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利用学科群对接产业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安徽一直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大优势、最大动力,坚持不懈地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转型。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用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两个战略平台,积极推进各层面的合作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挖潜力,培育转型发展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