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石能源渐趋枯竭、温室气体效应导致全球变暖、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严酷事实.为应对日益突出的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在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甜高粱生产乙醇为代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产业,对调整我国农业种植结构、增强粮食...  相似文献   

2.
自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就成为人类生产生活最主要的能源.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在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加剧全球变暖.随着碳排放总量逐年增长,气候变化已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碳中和"概念继而被提出. 碳中和指净碳足迹为零,即实现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由于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比重最高、温室效应最显著,因此二氧化碳减排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围绕直燃发电的整个产业链,探索和完善相应的规范、标准,为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实现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的工业化、集约化应用,以及我国农村分布式能源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有没有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可以彻底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 地球上所有能源都来自太阳,无论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还是水、风、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都与太阳有关.化石能源带来大气污染且很快将耗尽,风、光和水能并不稳定,实际发电量占比仪为23.6%.在大规模储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之前,仪依靠可再生能源提供持续稳定的能源供给也不现实.  相似文献   

5.
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环境污染,加强能源安全已成为全国关注的一个热点,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特别是风能开发利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术最成熟、最具有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在内的石化资源的广泛开采和利用在给人类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给地球带来空前深重的环境危机。人类正在不知不觉中迈进了后化石时代。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在探讨人类将如何应对后化石时代所要面临的能源和材料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7.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发展中国家既是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也是减排潜力最大的对象。该报告增加了我国减排温室气体的压力,也增加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合作机遇,为国内的节能减排提供了科学指导,为我国走低碳经济之路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21,(10):40-43
欧洲是人类发展指数较高及适宜居住的大洲之一,也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的有力倡导者,在能源转型上走在全球前列. 2019年12月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的《欧洲绿色协议》明确指出,要在2050年前建成全球首个"气候中和"的大洲. 丹麦和瑞典更是放出豪言,要在一代人之内实现无化石能源社会.欧洲社会为何能够对能源转型达成如此广泛的社会共识?他们又将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相似文献   

9.
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与日趋匮乏,所引起的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及CO2的大量排放,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安全构成威胁;以氢的制备、利用为内容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课题。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面临的能源及CO2减排压力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0.
氢能与燃料电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和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已有的能源和资源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消耗,特别包括石油、煤、天然气等在内的矿物质能源,不仅将在未来的一、二百年内耗尽,而且正在向大气排放每年以千万吨计的CO2、NOx和SOx,这些有害物质正在日益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资源潜力大,环境污染低,可永续利用。上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各类能源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一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市场应用和产业,如光伏发电、风电等,在近10年的年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可再生能源发展已成为国际能源领域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氢来源于水,既可以通过各种化石燃料,如天然气,煤等与水反应来氢;也可以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或者二次能源(如电力)来开采"氢矿".氢能是环境友好的能源.利用燃料电池,由电化学反应将氢转化为电能和水.不排放CO2和NOx,没有任何污染.  相似文献   

13.
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能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斌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3,15(5):36-46,35
90年开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发布了一项极为重要的报告,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确认如下两点: ·自然温室效应确实使地球比其他时期更暖; ·人类活动排放的结果导致空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稳定上升。虽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存在着若干不确定性,科学界尚有争议,但是IPCC概括的两点结论,无疑是当代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在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能源利用和森林砍伐。能源利用又胜过森林破坏。为此,世界能源面临着新的课题:如何接受气候变化的挑战,在全球变化中构建能源新的发展战略。作为能源消费和排放的世界大国,中国遭遇到相同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中,能源的开发十分重要,因为能源是生产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动力和保证.值得庆幸的是,在我国西部版图中,蕴藏有十分丰富的石油、煤炭以及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开发此类能源,自然成为人们考虑的头等大事.但是,请不要忘记,在我国西部各省特别是西北五省之中,所拥有的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资源也是特别丰富的.甚至可以说,西北五省是全国太阳能资源最好的地区.因此,对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的开发,更应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2,(19):19-19
我国能源消耗以煤炭和燃油型能源为主,主要用于发电、冶炼和制造,其中工业锅炉燃烧所产生的工业气体更是我国主要温室气体CO2排放的主要来源,工业锅炉燃烧产生的工业气体不仅污染了大气环境,也大大降低了我国资源能源的利用率,阻碍了经济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通过甘蔗原料生产航空燃油的方式,有望大大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用作生产原料的甘蔗可以被种植在一些无用的边缘土地上,从而避免占用生产粮食作物和其他作物的土地。研究人员指出,开发可再生液体燃料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它将帮助人们削减对汽油的依赖并有效缓解全球面临的气候变化方面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目前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人类仅仅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就将地球上以石油和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耗了超过三分之一,而目前消耗的速度还在加快。如果按现在的消耗速度估算,人类再用数十年就会耗尽地球用了数十亿年才形成的化石能源。更为严重的是,人类在使用这些资源的过程中,由于使用效率低下,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到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逐渐恶化,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科学地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18.
温室气体在石油开采中资源化利用的科学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工业和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日益增加,由此导致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温室气体中CO2气体占65%以上,控制CO2排放已经成为国际行动。实行CO2高效利用与地质埋存相结合的技术思路是缓解环境污染压力、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有效途径。在分析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化利用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我国大多数油田非均质性强、渗透率低、原油粘度和含蜡量高、原油与CO2的混相压力高等对CO2提高石油采收率具有挑战性的理论和技术难点,提出了温室气体在石油开采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中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1)适合中国地质特点的CO2埋存及利用评价体系问题;(2)适合中国地质特点的CO2埋存的基本地质理论问题;(3)注CO2混相采油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理论问题;(4)注CO2驱动过程中的渗流力学问题;(5)CO2分离、运输与防腐的相关科学问题。本文对每个问题所包含的内容作了分析,并指出了在研究问题过程中需遵循的思路、对策与途径,为温室气体提高石油采收率与地质埋存一体化技术思路体系的研究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3,(11):29-29,31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暧,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并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大气中CO2气体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我国CO2排放水平急剧增加并已跃居世界首位,CO2减排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当前燃煤CO2回收方法及其相关分离技术,尽管从技术层面上能够实现燃煤CO2的回收,但是其成本高昂。因此,研究开发经济、高效新型的CO2减排技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1,(9):16-16,18
生物质能是理想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气化是一种生物质能转化技术.随着我国的能源需求越来越大,能源需要与环境问题非常突出.我国具有丰富的农林生物质资源,每年农业、林业加工剩余物达8亿吨.研究开发具有国内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合国情的农林剩余物制备生物燃气关键技术及示范装置,将生物质转化为高品位的燃气,用于集中供气、燃气供热、燃气发电等,对于缓解化石资源短缺,有效减排CO2和有害气体,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