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两宋赣文化辉煌灿烂,其成因也错缩复杂,本文试对两宋文化繁荣的原因作些宏观分析,并从科举制度与赣文化发展入手,从科举制度与两宋江西文化的大普及,学校教育的发达,文学,史学及学术思想的繁盛,政治中枢的人化几个方面论证科学制度对两宋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及助于全面理解两宋赣文化繁荣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蒋洁 《当代地方科技》2009,(10):162-162
中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不仅对封建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影响着当时世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形成了科举制度下特有的民风,世人努力跨过科举的门槛,既而青云直上,光耀门楣;与之相对的就是大量老生宿儒偃蹇不第,他们不得不去寻找其他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4.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政治、文化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基本特点 ,指出了“三个代表”思想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建议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5.
首先说明美术的起源,然后通过分析美术和政治、道德的关系来说明美术教育对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述了近代物理对社会进步的影响:1.近代物理改造了人们的思想方法,并对哲学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2.近代物理的发展为现代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一系列高技术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使工业、农业和医学产生革命性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告诉我们近代物理学对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的转型,导致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向现代转换的巨大变革。其突出标志和特点是:政治性、针对性、开放性、学术性、比较性、通俗性。其原因为社会改革,西学东渐,文体发展和资产阶级改良派使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是一个光辉的里程碑。对我们研究古代文学理论的现代转换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废除科举制度是清末新政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在消解旧权威,催生新制度,培植新力量,变革旧风俗等方面对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进步影响,同时也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秩序、用人制度、社会道德等方面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9.
黄萌萌 《世界知识》2017,(20):42-43
9月24日,德国第19届联邦议院选举拉开帷幕。大选结果既在意料以内,也折射出德国政治文化惊人的变化趋势。由联盟党和社民党组成的大联合政府的支持率降至1949年联邦德国成立以来最低点,大量选民流失至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  相似文献   

10.
本土文化干预下的近代侦探小说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尔摩斯探案小说》在近代出现的译作——1896年《时务报》初译本、1903年“绣像小说本”、1916年“中华书局全译本”的分析,说明近代侦探小说翻译在叙述视角、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几方面均受到本土文化的干预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地缘政治视野下的近代云南铁路网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观察近代云南铁路网规划,可以帮助理解云南的地缘战略地位和近代云南独特的地缘政治形态。回顾近代滇人对滇蜀、滇桂、滇缅、个碧石、石佛等铁路的倡议、规划、设计、建设的历史,对今天云南省构建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2.
胡云平 《科技信息》2008,(1):256-256
本文试以《汉书》、《后汉书》的史料为基础,结合教育学、历史学、社会学的部分理论和方法,探索家庭教育与社会、文化诸要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文学创作。首先对地域文化和地域文学做了简要的叙述。再以此视角来分析近代上海的女性文学,从战争、城市和女性三方面分析其各自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得出正是由于战争这一特殊环境和上海这一典型城市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才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女性作家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学、语用学及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视野逐步扩大,研究逐步深入:从语言结构转向语言与社会、语言与人脑、语言与文化等等的关系。本文通过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社会辩证关系的阐述以及对汉英语言的词、短语和句子的得体运用的例述,说明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与其所属民族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语言产生于社会环境之中,因社会交际需要而为人们所使用,并随社会交际需要的不断发展而变化。人、社会、文化和语言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就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但语言结构与文化有关,语言使用方式也跟文化有密勿关系。对短语、句子的理解和使用除了要了解语言的结构之外,还要顾及社会文化背景及语境尤其是交际时的社交语境、认知语境。  相似文献   

15.
鉴于旅顺特殊的地理条件及其在近代东北亚国际格局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对权力更替下近代旅顺城市营建的背景与现象进行了诠释,并解析了不同权力主体控制下,旅顺的城市形态和建筑风格的生成与变化轨迹。研究表明,近代旅顺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具有文化同步性,通过分析影响近代旅顺城市及建筑发展的因素并阐述两者的演变方式,阐明了权力更替下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特殊过程造就了旅顺近代建筑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6.
闽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严复与以桐城、安庆为代表的皖江文化从地域上相却甚远,但内部却隐藏着巨大的联系,近年来,"皖江文化"研究越来越作为热点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本文欲通过展示严复与桐城派以及安庆高等教育的渊源,揭示皖派文化与严复思想是如何相互影响关系的,从而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流派之间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7.
唐代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深刻地影响了教育的发展方向。私学因其自主性和灵活性,能很快调整教育内容和目标以适应科举考试。以应举为目的的私学迅速发展起来。科举考试中,出身于私学的“乡贡”因其更能适应科举考试,因而自唐玄宗后期始开始在进士及第比例中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蒙古喇嘛教出现了衰落的趋势,但它作为蒙古民族信仰的宗教,在蒙古人精神生活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代以来蒙古地区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中均有喇嘛教上层僧侣参与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或直接掌管蒙古地区的政治权力。这种“宗教世俗化”现象的出现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喇嘛教上层僧侣来说,他们希望依靠世俗政治权力或以宗教干涉政治的手段来摆脱日益衰落的命运;二是从世俗统治者来说,他们在强调“政教分离”、“宗教不得干涉政治”等原则的同时.又往往要求喇嘛教上层时时为其政治目的和活动提供帮助,因而促成了近代喇嘛教与蒙古政治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用大炮压服了腐朽的清政府,得以将魔爪伸入中国各地,对不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侵略手段。对于贵州这样荒僻的地方,采用经济上倾销洋货、掠夺自然资源,政治上倚重教会力量的办法。本文拟就传教士与贵州近代政治的关系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各位同仁。一、洋教士大量深入是带国主义侵略贵州的得力武器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不仅以掠夺财富为目的,同时也企图从政治上,甚至领土上进行占领,但是对于贵州这样中国本国政府都力不从心的地方,帝国主义更无能力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录学作为一种读书治学的工具在学术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目录学的研究或集中在对书目的补充、考证,或集中于揭示其文化价值与学术功用,很少涉及目录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近代目录学的社会功用也由过去对封建统治秩序的宣传转而成为宣扬近代一系列政治革命与变法的文化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