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州市产业集群发展障碍及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平 《科技信息》2013,(2):40+42-40,42
产业集群是当代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如今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效应,既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又是促进区域创新的助推剂,还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基本方式。本文主要通过对郑州市产业集群的现状的分析和思考,探讨和挖掘郑州市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及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郑州市政府鼓励和扶持产业集群成长和发展的政策建议,为郑州市的产业集群的发展乃至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实现中原崛起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分析郑州市具有代表性的5所高校学生体质测试情况,了解到郑州市高校学生体质有逐年下降趋势。调查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及教材使用情况,了解到各个学校存在的差异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对学生体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物流产业日益兴起,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国家关键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必然要壮大区域性物流中心。河南省作为国家的农业大省,必然离不开物流产业的支撑。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结合物流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和郑州市目前区域物流发展状况及问题,分析郑州市培育并壮大区域性物流中心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提出对郑州市培育和壮大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区域公路网络的演变是区域公路交通网络规划和布局的基础.本文以郑州市的高速公路网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区域公路网络的合理规模和区域公路网络成长的规律,并提出了郑州市高速公路网在地域形态上的变化规律呈现出由孤立径道网络—树状网络—格状网络—格状 放射网络的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刘茜 《南昌高专学报》2011,(2):121-122,129
郑州市惠济区是位于郑州市郊的一个城乡结合部区域.文章从教师自身素质、学校教学设施及基础建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四个部分入手,分别调查分析了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情况,力图用第一手的资料和准确的数字反映该区教育教学的现状,从根本上找出提高中小学生音乐素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承接产业转移对郑州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完善十分重要.分析了郑州市三次产业增长情况、劳动力分布比例,以及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7-2012年郑州市经济总体发展迅速,三次产业的增加值逐年稳步上升,且劳动力分布更加合理;郑州市承接产业转移呈现出加快对外贸易合作资金转移,重点发展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产业,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等特点.针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关的投资支持政策、绿色承接政策、发展区域特色的产业聚集政策等.  相似文献   

7.
植被覆盖度是用来衡量地表植被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植被覆盖度及其变化也是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拟基于郑州市1994年7月2日、2002年6月19日、2009年6月29号和2013年6月28日的TM/ETM+遥感影像数据,利用ENVI 5.1软件,分别采用像元二分法和监督分类法,提取郑州市植被覆盖度信息,并对比分析研究期间郑州市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到郑州市植被覆盖度在研究期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郑州市植被覆盖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但区域内分布不平衡;在提取植被覆盖度时,像元二分模型比监督分类法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郑州城市发展与贾鲁河中牟陈桥断面水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了2001—2006年郑州市有关统计数据,分别选取环境指标和经济指标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与贾鲁河中牟陈桥断面水质变化的相关性.郑州市人均GDP持续增长,但工业废水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随着区域人口、人均GDP不断增加,中牟陈桥断面COD浓度持续下降且降幅较大,但氨氮浓度持续增加.郑州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贾鲁河水质产生负面影响,而环保投入的加大对水质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莹莹  蔡世军 《科技信息》2010,(19):I0030-I0030,I0164
分区计量和压力管理是降低供水系统产销差率、控制管网漏损的两个重要措施。在制定郑州市供水管网分区计量方案时,利用管网微观水力模型进行了关阀模拟和对比分析,确定管线是否可以采取关阀措施划分区域界线;选取了郑州市郑东新区某供水区域进行了DMA(District Meter Area)压力管理试验研究,利用水力模型进行了局部管网案例分析,证明了水力模型对于最不利点的选择、AZP(Average Zone Pressure)点的确定以及系统压力值的设定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郑州市城区及各监测区域1996-2000年度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主要污染物(SO2、NOX、TSP、降尘)的年度变化趋势,并用模糊综合评判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进行污染物变化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11.
郑州目前处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发展中,房地产业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成为拉动郑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在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近几年郑州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价格变动及居民对房价承受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提出完善住房供应体系、适当控制房价、提高居民承受能力等建议,为进一步促进郑州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及各级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郑州大学男子篮球队参加第14届CUBA西北赛区预选赛的参赛技术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将郑州大学7场比赛的临场技术指标与其他西北三强所有场次的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客观地剖析郑州大学男篮技术和战术的优劣势,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为郑州大学参加总决赛和今后的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赵玲  于莉  刘洋  赵勇  杨耀东 《河南科学》2010,28(12):1609-1612
应用压力(Pressure)一状态(State)一响应(Response)模型,构建郑州市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对2003—2009年郑州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对评价的结果作了状态分析与趋势分析,结论表明:2003,2006年为临界安全,2004,2005,2007,2008,2009年较安全,郑州市生态安全状态正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的了解郑州市城市生态安全状态,将郑州与其他一些城市做了比对,并对郑州城市生态安全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揭示了郑州市生态安全状态变化的原因,提出继续保持和进一步改善郑州生态安全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战国 《河南科学》2014,(6):975-979
郑州市在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中居中心地位.随着我国经济重心西移,郑州市在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战略地位凸显.构建郑州国家级中心城市是大势所趋.规模小、实力弱、层次低是制约郑州中心城市转型升级的主要矛盾,其根源在于城市空间框架小、组织结构不合理.应坚持提升中心、强化核心、放活外围,拓展发展空间,优化空间结构,提升目标定位,加快打造"多中心"大郑州都市区和"多核心"大郑州都市圈,重构一体化中原城市群.  相似文献   

15.
李菲  王锋 《河南科学》2012,30(6):798-801
采用灰色模型法,对郑州市2011—2025年人口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明确了郑州市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特点,揭示了郑州市未来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既可供相关部门进行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规划时参考,也可为郑州市政府制定发展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张进帅  马晓 《河南科学》2010,28(7):875-879
首先对世界高速铁路的建设情况及发展趋势做简要介绍,指出我国将进入高速铁路时代,而处于枢纽位置的郑州再次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根据郑州的发展历程,总结了郑州城区空间布局与铁路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高速铁路的时空压缩效应,分析了可能会对郑州及其周边区域产生的影响,最后针对新郑州站站场地区建设发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重视换乘系统建设、混合功能开发、塑造新的城市形象等发展策略,以加强城市对周边资源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郑汴地区既是郑汴一体化的空间承载区,也是中原经济区中最具活力的三化协调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在郑汴地区有效地进行产业整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郑汴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发展不平衡,行政分割,要素市场不健全,严重阻碍了产业整合。为此,应遵循比较优势原理,依托大企业实现产业的重组与改造;同时充分利用产业关联带动效应,进行区域间的产业链互补、配套和整合;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的空间转移和合理布局;充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制定和完善地方法规,从而实现郑汴地区产业的合理分工和融合,实现区域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郑州女裤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光  张占仓 《河南科学》2009,27(11):1462-1465
郑州女裤在与广州、浙江等服装强势区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区位优势、市场优势以及文化传统优势.以SWOT分析法系统分析郑州女裤产业集群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对郑州航空港区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做了分析探讨,试图为整体环境下的郑州航空港区与移动智能终端发展方面做出建议和创新,以期为郑州航空港区信息产业与技术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地区经济开发和对外开放是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的组成部分.地域发展过程存在客观规律,这就是"地域经济向心成长及相互间传播原理"(简称"向心成长及传播原理").受这个原理支配的经济发展现象到处存在着,只是依各地具体条件的不同而有程度、规模和速度的差别.根据该原理,作者认为:我国的对外开放要按照"梯度发展与点轴发展相结合"的"非字型"模式展开.河南经济中心地区有可能很快卷到对外开放过程中,为此应及早准备.本文阐述了河南省中心地区联合开发的重要意义以及省内核心地区的开发对确定省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针的作用,分析了河南省中心地区联合开发的有力条件和困难,提出了以郑州、开封、新乡三城市为中心形成的三个基层经济区为基础构成的"金三角"进行联合开发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