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诗歌是我国产生的最早的文学样式。赋、比、兴表现手法在诗歌创作中被艺术化地运用,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从洪荒走向成熟,也是区别于外国诗歌的重要标志之一。赋、比、兴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在秦、汉时期,经历了曲折而艰难的历史演进。以《诗经》为主要标志的先秦诗歌创作,主要是赋、比、兴三者的融合,以《离骚》为主要标志的楚辞创作,比、兴凸现而赋退之后位;以"汉赋"为主要标志的汉代诗歌创作,"赋"又有复活之势。  相似文献   

2.
论述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中的人形的艺术运用;探讨人形在东巴象形文字中的线条变异、艺术夸张、增加形体区别和形体组合四种艺术运用手段,并举例证明;提出人形在东巴象形文字中艺术运用经历了第二次艺术运用的过程;指出人形在东巴象形文字中的四种运用手段既独立发展又相互交叉运用。  相似文献   

3.
木华《海赋》气势恢宏,奇谲瑰丽,不仅在同类赋中卓然独绝,即使在所有自然题材的赋作中,也堪称佳制.作者重点继承了汉赋铺陈名物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踵事增华,融入自己奇幻非凡的想象以及当时丰富的社会知识,形成了这篇独特的作品.从赋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木华《海赋》是大赋短暂复兴的产物;从同类题材的海赋发展过程来看,则是突破、超越和丰富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在当时是超前的,至今,对我们仍有启示和示范作用。本文探讨了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在教育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是为了确定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为了发现夸美纽斯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对教育学发展的作用,以期对教育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中国通俗小说发生甚早,其成长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这一现象不难理解,通俗小说属于民间文化系统,它从发生之始就受到限制,其成长空间被挤压,正统文人不予重视,相关记录少之又少,以至后人无法准确勾勒出它的完整面貌。从现存历史文献分析,我们大体可以确定,通俗小说滥觞于先秦的“稗官”,适应着当时的文化环境和言论制度,瞽矇、俳优是其主要作者,其基本语言形态是民间的偶语、谤言、谣谚、赋诵,或称“偶俗语”,主要供统治者调笑娱乐,也兼以了解民意民情,经过汉魏六朝的艰难成长,直到宋以后才形成一种成熟的文学文体。  相似文献   

6.
夸贾林是太平洋中的一个极不起眼的珊瑚岛,陆地面积只有5.6平方英里。但就是这样一个弹丸小岛,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夸贾林已被确定为美国执行“星球大战”计划的前沿阵地。人们惊讶,夸贾林何以得到若大爱宠! 这大概要归功于夸贾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它对面的罗伊那慕尔基地是美国搜集攻防系统资料的试验室,邻近的马绍尔群岛一直承担着试验核武器的重任,而印度洋又是天然屏障。二次大战后,夸贾林被定为美国海军的补给、通讯站。1959年这里又被美国陆军选为NIKE—ZEUS反弹道导弹试验场。从此,每年在夸贾林进行的导弹试验达15—25次。自从它肩负了“星球大战”重任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生产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进步,使它日益深入到自然界中前所未知的新领域。一系列以前被认为是绝对的、不变的和神圣的东西正在消逝之中。正如恩格斯在其不朽的著作《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的:“自然科学中,由于本身的发展,形而上学的观点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回顾物理学中从经典力学到狭义相对论的发展过程,由于当时许多自然科学家不懂得辩证法,使物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条十分曲折的道路。1905年爱因斯坦大胆地抛弃了牛顿的形而上学的绝对论,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这是物理学中的一埸大革新。但是由于爱因斯坦也不懂得辩证法,而且蔑视辩证法,最后使得他从相对主义滑向主观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8.
唐代诗歌的夸张在边塞诗和李白、杜甫的诗中得到了很典型的运用和发展。唐代边塞诗运用夸张很为普遍,展现了盛唐气象的阳刚之美。李白、杜甫诗中的夸张也是如此,但又有不同的特色。李白诗中的夸张随处可见,想象奇特,气势非凡,展现的是美妙奇异、无可仿效的天才美。杜甫诗中的夸张气象万千,沉郁顿挫,气势磅礴,又规范在工整的音律对仗之中,展现的是可学可至的人工美、规范美。这也说明了夸张对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诗歌及其不同审美特色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唐代诗歌的夸张在边塞诗和李白、杜甫的诗中得到了很典型的运用和发展。唐代边塞诗运用夸张很为普遍,展现了盛唐气象的阳刚之美。李白、杜甫诗中的夸张也是如此,但又有不同的特色。李白诗中的夸张随处可见,想象奇特,气势非凡,展现的是美妙奇异、无可仿效的天才美。杜甫诗中的夸张气象万千,沉郁顿挫,气势磅礴,又规范在工整的音律对仗之中,展现的是可学可至的人工美、规范美。这也说明了夸张对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诗歌及其不同审美特色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燕子赋》作为一篇寓言故事赋,其文本中的燕子是当时普通民众的象征,其形象特征表现在:在遇到压迫时敢于反抗,在官员面前有自卑心理以及当时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夸张中的逻辑和语义偏离,来考察夸张辞格的语用功能,其主要功能不在于表事而在于表情。因此,夸张虽然在表述上言过其实,违反质准则,但是在本质上却是符合事实的,不违反质准则。这就保证了会话合作。同时,语境制约着夸张中的偏离。  相似文献   

12.
英汉夸张修辞格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夸张(hyperbole)是英汉两种语言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积极的修辞作用。从概念、语用类型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对英汉语中该修辞格进行比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夸张辞格的真与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实是夸张修辞格运用的基础,适"度"是夸张修辞格运用的原则.不"真"而又过"度"的夸张就失去了根基,也就没有了信度.只有"真"实而又适"度"的夸张,才能激发人们的想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4.
夸张是一种应用极为频繁的修辞格。尽管为了达到强调或滑稽效果有意言过其实,但是夸张手法的运用能更好地体现事物的本质,给人强烈印象,引起读者强烈共鸣、丰富的想象,使语言交际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以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能达到幽默、讽刺甚至是反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汉晋音乐赋的创作专事铺叙、体物写志、虚构夸张。语言绮丽,注重文采,讲求韵律。结构上追求"繁类以成艳"以造成气势,并运用铺陈、比喻、排比、夸饰、用典等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音乐之美,体现了繁花似锦的艺术特色,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与美学价值,从而使音乐赋成了赋体文学的主要分支之一,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艺术短片中,其表现形式千姿百态,针对动画艺术短片创作中,用水墨为媒介,带有水墨表现形式的动画片,有着一种流动美。动画短片中的水墨夸张手法,作为艺术制作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内容以及形式上追求艺术完美,以拟人、变形、幻想等方式来表达设计者对生活的思考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傅玄在《傅子》中提出了:大力发展农业,夯实国民经济基础;关注民生问题,与民更多实惠;培养经济人才,促进经济发展;改革经济政策,保障经济增长和抑制过度消费,提倡崇俭节流等思想。  相似文献   

18.
音乐赋是继承楚辞而来的,它们在四个方面存在渊源关系:两者大量涉及音乐内容;两者都善用铺陈的手法;两者都擅用精彩华丽的语汇和语言艺术技巧;早期的音乐赋作品善用"兮"字句,而它所用到的"兮"字句型正被涵盖在楚辞"兮"字句型之内。没有楚辞,就没有音乐赋。但汉晋音乐赋由于受文坛重视华美辞藻、重视诗歌等文风的影响,在继承楚辞的基础上而发生了部分衍变。而这种衍变正是文体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中庸"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对"奉儒守官"、"一生却只在儒家界内"的杜甫有着深刻的影响。文章以杜甫对六朝诗歌的评价为中心,通过与陈子昂、李白以及元结文学主张的比较,侧重分析杜甫诗歌理论中所体现的"中和"思想。杜甫主张"历代各清规","不薄今人爱古人","转益多师是汝师",以他所坚守的儒家标准,使其文学主张取得了"好古而不遗今,务华而不去实"的"中和"效果,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杜甫的"中和"思想。  相似文献   

20.
广告英语不仅在词语的运用、句型的谋划上巧妙精细,在修辞的运用上也颇为讲究,从而产生新颖别致、形象生动、引人注目的效果。修辞在广告文体中起着重要作用。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体现在夸张、拟人、双关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