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0引言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于传输信道或其他噪声的存在会引起数据传输及交换过程产生差错,尤其是远程、高速传输.对这些不可避免的差错进行检测和纠正显得尤为重要,编码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实际产生的错误往往是随机错与突发错同时存在,尤其在短波信道中,传送时错误往往呈区间出现,即连续几个位的码元或连续码元除其中少数几个位以外都发生差错,这时仅采用单一的纠随机错码或纠突发错码均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无线衰落信道中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图像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可伸展图像在无线衰落信道传输,该文给出了一个新的能够提供服务质量保证的错误控制方案,联合考虑了非均衡错误保护(UEP)、前向纠错(FEC)和自动重复请求(ARQ)。在比特资源和信道环境的约束下,给出了率失真比特分配方案,在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之间分配资源。当有残存错误存在的时候,利用ARQ技术来进一步恢复错误。仿真实验表明该文方案有3个优点:1)即使不用ARQ技术,在接收端仍然可以获得好的重建图像质量。2)通过很少的ARQ就可以实现无误的图像传输,有效地减少了服务的时间。3)使用少的比特资源就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传输,可以减少移动终端网络接口的能量消耗。该文对图像在无线衰落信道中传输提出了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一种既可检测一位错误又可纠正一位错误的纠单错码.纠单错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生成矩阵来进行编码,利用校验矩阵来进行查错和纠错.  相似文献   

4.
容迟容断网络(Delay/Disruption Tolerant Network,DTN)可工作于长延时、频繁中断以及非对称速率环境下的特点,使其能匹配卫星等空间节点的通信传输要求,并适应近地空间信息系统组网.在DTN网络中,可通过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机制(如LTP红色传输模式)、差错控制编码(如束协议下的差错编码机制)等多种方式来保障数据的可靠传输,但当空间传输条件恶劣(例如链路频繁中断、高误码率等),令传输过程中丢包严重或接收到大量错误包时,将极大降低上述方式的传输效率.为提高传输效率并考虑到DTN覆盖网络协议架构的设计思想,提出应用层信道编码与ARQ机制结合的混合可靠传输方案.一方面,通过在应用层添加信道编码增加纠错能力以减少重传,同时结合ARQ机制,使得在信道条件恶劣、丢包或错包现象严重时,也能收到足够的数据包进行解码,从而提高传输效率;另一方面,基于DTN网络的覆盖网络协议架构,在应用层加入信道编码,可使得该方案兼容下层不同传输协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混合方案可以提高DTN下的可靠传输效率,且随着信道条件不断变差,与单纯ARQ方案相比,完成传输所需时间更短、传输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在移动环境中,由于信道的时变特性,单纯的FEC或ARQ机制往往无法提供所希望的系统性能。为了提高数据及图像的传输可靠性,需采用ARQ与FEC相结合的混合ARQ差错控制方案。首先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以Turbo码作为纠错码的混合ARQ方案,然后研究了基于Turbo码组合译码的有限次重传混合ARQ方案,给出了传输方案及组合译码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低Eb/No时,该方案对通过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纠错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际应用中,传输信道容易受到干扰,不可避免形成突发错码.为了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提出一种简便实用的数据传输纠错方法,结合卷积码技术和交织技术对数据进行纠错,并在传感器节点上实现卷积交织及卷积编码纠错功能.该方法不仅译码简单,设计复杂度低,而且可抗较高的信道误码,是一种良好的、便于软件实现的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一种二元BCH的快速解析译码算法许伟平(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南京210018)1BCH码突发错误的解析译码算法一个可纠t个随机和b个突发错的二元BCH(n,k)码,有两种形式的伴随式定义式中,a是扩域GF(2m)的本原元;E(x)为错码多项式;R(...  相似文献   

8.
王勇  丁淑娟  万振梅 《应用科技》2005,32(12):51-53,56
在无线ATM网络中,无线信道的高误码率和突发特性要求对无线ATM信元有较强的误码保护,提出了一种适应于无线ATM系统混合纠错方案:用级联码保护语音信号,及BCH/混合Ⅱ型ARQ保护图像和数据.分析和仿真了这一混合纠错方案在高斯白噪声信道上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降低信元信息错误率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信元丢失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15.11)系统循环码为例,提出一种能纠单个错和连续四位突发错的译码方法和实用电路.该方法可以推广到(n,k)系统循环码中去,从而实现纠(n-k)位突发错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由于无线信道存在多种衰落,无线通信系统在含有随机错误的同时,还含有大量的突发错误.为了纠正这样的混合错误,常引入具有较强抗突发错误能力的RS编译码技术.Turbo乘积码也有着较强的随机纠错性能,但目前关于其混合纠错能力方面的研究还较为少见.在分析Turbo乘积码突发纠错能力的基础上,将突发错误参数对TPC纠正混合错误性能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并与相同码率、相同码长的RS码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Turbo乘积码在BER为10 4处可以获得近3.5 dB的编码增益,这意味着节省近55%的码元能量,是一种适合于解决混合错误的差错控制编码技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对空间对照(强反差)结构解进行了大量研究[1~10].所谓空间对照结构解是指下面两种解:第一种是具有阶梯结构的解,它在相平面或相空间上对应于异宿轨道;第二种是具有脉冲结构的解,它在相平面或相空间中对应于同宿轨道.该问题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在量子力学、自组织化学和超导现象中都出现这种类型的空间对照结构解.本文主要研究在某类变分问题中阶梯结构解的存在性并构造它的渐近解.  相似文献   

12.
前言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水专项)是我国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设立的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旨在为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水专项小组由国务院领导,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协调指导,环境保护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组织。 华东师范大学主持了水专项的“十一五”课题——“城市黑臭河道外源阻断、工程修复与原位多级生态净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ZX07317-006)。本课题有全国近20个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参加。课题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我国众多城市所面临和急需解决的河道黑臭问题,分别以东南沿海、南方盆地和西部高原地区的典型城市黑臭河道为研究对象和示范基地,重点研究制约城市河流黑臭治理速度和有效性的典型技术难题,通过削减河道污染负荷、强化河道自净功能、修复河道滨岸带生态,使得示范区河段彻底消除黑臭并稳定达到Ⅴ类或更高水质要求,为我国城市河道黑臭治理提供科学、可行、有效的技术支撑体系。 本课题分为四个子课题。课题及子课题一由华东师范大学黄民生教授负责,子课题二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祁佩时教授负责,子课题三由昆明滇池生态研究所杜劲松高级工程师负责,子课题四由华东师范大学陈振楼教授负责。 由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出版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专刊,汇总了本课题自2009年1月启动以来所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展示我校在承担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上取得的初步进展,并为下一步的技术中试和工程示范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0 引言生物系统中的化学反应,除极少数外都是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的,本文讨论的 ZZKK 模型是一个典型的非线形酶动力系统,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意义.考虑下面生化反应公式, A Y X′(?)2Y X,Y Z(?)P Z,B X(?)X′ Z Z(?)输出,A(?)Y,E X(?)X Z,X X′=C.其中 A,B,E 为反应浓度,P 为生成物浓度,X,X′,Y,Z 为中间物浓度.相应的 ZZKK 模型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生活工作中受到电磁场作用的机会越来越多,电磁场对生物体和人体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电磁场对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构象和功能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也会改变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特性.由于生活中手机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人们普遍关注电磁场对脑及神经系统的作用,深入研究脉冲电场对神经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在对上海佘山地区的植被调查中发现外来入侵物种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当时该物种未形成群落,只为个体的零星分布.但在2006年的追踪调查中,三裂叶豚草已于林缘、路边等形成面积达数十平方米的群落,并完成生长、开花、结实整个生活史,同时有继续蔓延、扩张的趋势,这也是首次在上海发现三裂叶豚草成群落分布.被称作世界性公害植物之一的三裂叶豚草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加拿大,在世界各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降低农业产量,并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本文通过对三裂叶豚草群落特征的调查,分析其群落组成结构以及生境条件等特征,并对其发展动态变化进行预测,旨在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采取适时措施,对该物种实施监控.  相似文献   

16.
非标准分析,是本世纪六十年代才创立起来的数学分支。众所周知,运用极限方法(即通常所律ε—δ方法)在实数体R上建立起来的数学分析,我们称为标准分析。而在非标准分析里引进了一种新的实数系~·R,它是原有实数系R的一个特殊的扩充。利用无穷小量方法建立在~·R上的数学分析,我们称为非标准分析。非标准分析的特点之一,是运用新实数系~·R,去研究客观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R包含了通常的实数系(R中的数称为标准实数),同时它还包含非标准实数,其中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两种非标准实数特别重要。它们和标准实数比较呈现出质的差异性。~·R中的数同R中的标准实数一样,对它们能施行加,减,乘,除等运算,并且像标准实数一样,按照数的大小顺序排列在数轴上,从而形成一条“非标准的实直线”,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7.
抗坏血酸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非常广泛的,它能促进呼吸、光合磷酸化,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受精,提高产量,有些人甚至把它列为植物激素之一。本试验目的是要了解抗坏血酸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寻找最适抗坏血酸浓度,为培育壮秧提供理论根据。一、秧苗不同时期的抗坏血酸含量以粳稻(台中39)和籼稻(广场13)为材料,测定幼苗不同时期的抗坏血酸含量。抗坏血酸测定是用2.6—二氧靛酚法。从表1可知,在种子中测不出抗坏血酸。发芽后,随着发芽进程,抗坏血酸含量越高,因为发芽以后,代谢加强,幼苗合成的抗坏血酸就多,小麦等作物也有相同结果。由于系统发育的缘故,粳稻的耐寒性大于釉稻,可是本试验的籼稻抗坏血酸含量高于粳稻。由此可见,耐寒性强的水稻品种的抗坏血酸含量,不一定高于耐寒性弱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南部红层地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层主要是指中生代白垩纪—第三纪的一套陆相为主的红色岩系而言,厚达数千米.它在全球大陆上分布得相当广泛,并且被视为暖热地方的沉积物,但今天它在寒带地方仍可见到.分布形态呈星点状小片的填充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之内.红层在我国分布也很普遍,由青藏高原到东北平原,由塔里木盆地到海南岛都有,而且面积也不少.例如四川红盆地面积达15.4万平方公里以上;在中南五省红层面积也占全区面积1/5以上;广西是红层分布较少的地方,但仍有红盆地43个,面积占全区6%;在广东红层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18%,红盆地达108个  相似文献   

19.
腐植酸肥料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发展的快慢,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农田水利建设有了一定基础的条件下,增加肥料来源和提高肥料效果就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近来广大群众创造的腐植酸肥料是一种很好的肥料,它可以就地取材,土法上马,就地生产,就地使用,成本低,效果好,它还具有一般化学肥料所没有的优点,如可以用来改良土壤,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和提高保蓄养分能力,从而保证了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和作物连年增产。但是,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腐植酸肥料如果生产和使用不合理也同样会造成浪费,甚至减产。因此需要不断地认真总结经验,从广大的群众实践中提高到理性来分析,又把这些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和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化。  相似文献   

20.
永和公社地处丘陵,土壤比较浅瘦,有一年三熟习惯,但晚造经常受寒露风影响,水稻产量比较低。冬种小麦、油菜比较迟,明年春收也推迟,往往推迟早造插秧季节,影响早造产量,造成一造推迟,全年被动,产量老是上不去。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中,为了把粮食生产搞上去,广大贫下中农迫切要求公社推广早熟高产的水稻良种,争取一造早,三造主动,全年粮食大丰收。去年冬,广东师院生物系的革命师生,到我社开门办学,了解到我们需要找个早熟高产良种后,便主动将刚育成的早稻良种“红丰早”引入我社试种,在师生们的直接支持和帮助下,今年早造在两个单位试种,面积16.5亩,整个试种过程,虽然受到严寒、旱灾、虫害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但也获得了平均亩产700.6斤的好收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