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赵小雯 《科技信息》2009,(23):226-226
动物习语的比喻形象丰富,英汉动物习语的异同反应了人类文化进行的二重性,本文从两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入手从文化源头和东西方视点的差异分析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差异。旨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行之有效地进行交流并准确地传达语言和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2.
何晴 《科技咨询导报》2007,(22):181-182
动物习语以其丰富的比喻形象,独特的作用和表现力,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英汉动物习语的异同反映了人类文化进化的二重性。文章运用实例,从生存环境、宗教信仰、外来语三个方面分析了产生动物习语文化差异的原因,指出在跨文化交际时,不仅要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更要重视隐含在其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词汇作为构成习语的一个重要成分,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丰富的表现力,是语言词汇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社会习俗和思维方式,动物被赋予了或同或异的联想意义,因而其动物习语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现运用对比研究法,从动物的联想意义、英汉习语中动物形象的相似和差异,英汉含动物词汇的习语所用设喻形象与喻意对比以及习语的来源,用以研究习语的文化内涵。这将对到位的理解、恰当的运用动物词汇并真正领悟习语中的动物文化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4.
英语习语中的动物形象比较及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英汉习语中动物形象的比较,结合中外翻译家的翻译实践,探讨英汉习语中的动物形象在翻译中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动物词作为构成习语的一个重要成分,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丰富的表现力。从动物的联系意义、英汉习语中的动物形象以及习语的来源方面学习和研究习事,将有助于到位的理解、恰当的运用并真正领悟习语中的动物化。  相似文献   

6.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动物类习语,因其使用群体在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动物类习语在不同的语言中负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文章就部分动物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喻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探讨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周蕾 《科技信息》2011,(1):I0232-I0233
不同语言的文化差异一直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之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习语在体现语言的文化特征方面,比其他成分更具典型性。本文在理解英汉习语的特点和对应关系的基础上,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浅析英汉习语在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方面的文化差异;探讨三种针对形象处理的翻译英汉习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习语翻译要处理好语言和语境的矛盾,不仅要译出原语习语的形象、喻义,还要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从而,英汉习语互译时,可采用直译法、意译法和套译法。  相似文献   

9.
英语和汉语都有大量的与动物相关的习语,相似的动物习语文化内涵体现民族文化的相似所在之处,不同的动物习语文化内涵体现不同的民族特色。文章以隐喻映射和突显原则为理论基础,对英汉动物习语隐喻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认知语言学和文化的视角进行分析与解释,从认知角度一习语隐喻的对等映射翻译和习语隐喻的偏移等效映射翻译两方面来探讨英语动物习语的隐喻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包燕 《科技信息》2009,(12):88-88,86
动物习语作为语言中的一种颇具特色的修辞手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不同民族在社会背景、风俗习惯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两种语言中的动物习语也被赋予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进而导致人们在理解和使用此类习语进行交流时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本文试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探讨了造成英汉动物习语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互译对策,以期更有效的达到语言的跨文化交流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维修性设计是工程机械研究阶段必须开展的一项重要工程活动,而维修性设计要求的提出与确定又是后续各项维修性工作的前提与基础。简要介绍了质量功能展开(QFD)方法,重点论述了质量屋(HoQ)的基本构成;探讨了基于QFD的工程机械维修性设计要求分析过程,主要包括提出客户维修需求、确定维修需求权重、提出维修性设计指标、构造设计指标关系矩阵、构造设计指标——维修需求关系矩阵和得出维修性设计指标权重矩阵6个步骤。最后,通过运用该方法对某型推土机维修性设计要求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其维修性设计指标重要度排序依次为拆装性、模块化、标准化、简易化、可达性和易识别性。结果表明,引入QFD方法对工程机械维修性设计要求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将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能够解决工程机械维修性设计要求分析过程中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问题,并得出对维修性设计要求的有效评价,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后期海德格尔批判了现代主义主体中心论形而上学人道主义,认为一切人道主义都是形而上学的;这种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学离开了物道、天道,人道主义成了虚无主义,导致了世界的各种危机;现代主义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在于对存在的遗忘;对存在的遗忘就不能处理好人道、世道、物道、天道之间的关系;要超越主体中心论形而上学就要首先恢复人的原本含义,正确看待人在世界中的位置,把人看作是天、地、神、人四元之一,平等地对待世界的各种存在者,按四元要素的整体统一关联原则出发进行筑造和栖居,从而拯救世界,达到天、地、神、人和谐诗意栖居的理想状态。海德格尔对人道主义的批判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逻辑上出现了悖论,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世界就可能回到蛮荒之原始状态。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几何机器人的基本概念、数学构型、力学机制、工程应用、艺术设计及哲学思考。以几何机器人的科学研究为基础,提出以几何机器人为载体的MSEAP 研究与教育理念,即将数学、科学、工程、艺术和哲学融合于几何机器人的学习、研究以及应用,旨在修养形成数学家的逻辑思维、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工程师的实践能力、艺术家的美学视野、哲学家的普世情怀。  相似文献   

14.
儒、道、墨三家之爱作为共同效忠于先秦社会的哲学流派,在人性基础,修养方式,政治思想,爱的最高境界方面存在共同点,然从其各自特性上,不难发现三家之爱在立足点,群已关系,爱的方式,最终目的,意识导向又有其独立之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三家之爱都突显了各自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史料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街道与单体建筑两个方面具体阐述福州双杭商业街区特色.街道特色包括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和街道形态独特三方面.对单体建筑,从平面布局、立面风格和细部处理等方面论述其中西合璧的风格特征.提出应从历史的延续性上提高对传统街区保护的认识,以及整体性、特色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等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16.
Talmy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理论之下,对事件框架进行了描述,在对运动事件框架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类型学的考察,他认为汉语属于卫星框架化语言,其主要依据是在汉语的在运动事件中,方式或原因内化在运动当中,而路径则由其他词担任,Talmy把这个过程称之为词汇化模式,国内严辰松也对这一过程作了比较分析;但笔者在对表路径的趋向词进行历史的考察后发现,在古代汉语中路径是内化在运动当中的,而这一特点正是另一个分类——动词框架化语言的主要特点。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语言的语法化。文章将就这一现象作出了分析,探讨了汉语归属于卫星框架化语言的合适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黄缘盒龟体重、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体高等可量性状和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背甲长/腹甲长、背甲宽/腹甲宽、背甲长/体高、腹甲长/体高、体重/体高平方等可量性状比值研究了A、B两种体型黄缘盒龟的群体差异.结果显示:A、B体型黄缘盒龟的腹甲长和体高差异极显著(P<<0.01),其它可量性状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18.
“先例制度”是美国判例法制度的核心,它能提高人们行为的可预测性,降低司法运作的成本,增强司法公正感和判决的可接受性和具有成长的可能性,同时能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当然该制度也存在不足,它会束缚法官的创造性,遭遇“不合逻辑的区别危险”,缺乏灵活性,容易导致僵化,同时,判例量多且复杂,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它使司法高度专业化,一定程度上阻骗了与大众的交流。多视角、客观地审视该制度,对推进我国的法治进程有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梳理国内外生态旅游和大众旅游理论的基础上,将旅游业发展归纳为大众旅游、严格生态旅游、过渡生态旅游和一般生态旅游四种模式.文章立足西藏具体区情,构建了基于旅游承载力的西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选择模型,并将长期调研所获得的详实数据运用于选择模型的测算之中.计算结果表明:西藏旅游业应当采取生态旅游发展的模式,即以生态旅游为主导、大众旅游为补充的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西藏作为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其生态地位更是无法撼动,加强生态建设,走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西藏来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构建西藏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为基点,揭示了西藏现有的资源、人口、环境等生态发展现状,从构建生态税制、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合理规划资源开发、适度控制人口增长、加强防沙治沙等五个方面探索了西藏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