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pH≈7.5和有Mn~(2 )离子存在的情况下,通过浮选试验、ζ-电位测定、吸附试验,初步研究了变性水玻璃对细粒氧化锑矿物和脉石矿物硅化灰岩浮选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变性水玻璃对细粒氧化锑矿物与主要脉石矿物硅化灰岩的浮选分离具有明显的效果,有利于它们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批浮选试验方法研究了粒度对方铅矿浮选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粒度的增加,浮选回收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浮选速度常数则逐渐降低.方差分析表明,粒度仅对浮选速度常数具有显著影响.应用MATLAB软件设计了一个以颗粒粒度和浮选时间为输入变量,浮选累计回收率为输出变量的模糊逻辑推理系统.仿真研究表明,平均粒度分别为34,46,64,87和112.5μm的方铅矿浮选回收率的仿真值与试验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0.981,0.981,0.993和0.988,证明模糊逻辑理论用于浮选动力学研究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测定和溶液化学计算研究了油酸钠浮选体系下菱铁矿和白云石对石英浮选的影响.浮选试验和吸附量测定结果表明:菱铁矿对石英浮选的影响与其溶解组分有关,当淀粉存在时,菱铁矿可显著影响石英浮选;白云石的溶解组分对石英浮选的影响较小,增大油酸钠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白云石的影响.溶液化学计算表明,菱铁矿的溶解组分可将活化的石英表面转化为易被淀粉抑制的CaCO_3沉淀,而白云石的溶解会受到浮选体系中钙离子的抑制,这也是菱铁矿和白云石溶解对石英浮选的影响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针对东鞍山混合磁选精矿进行了预先分级—强化分散浮选试验研究,同时结合沉降试验、动电位测试、浊度测试等分析了分选效果改善的原因.在最优条件下分级—分散浮选闭路试验可获得精矿铁品位66.24%、铁回收率79.47%的浮选指标,与单一分散浮选的闭路试验相比,精矿铁回收率提高了4.47%.沉降试验和浊度测试表明,分散剂柠檬酸及粒度组成均会影响赤铁矿-石英混合矿的分散特性,柠檬酸主要吸附在赤铁矿表面从而增大矿粒间的静电斥力,优化粒度组成实现窄级别浮选则会进一步减弱矿粒间的非选择性团聚(罩盖),为后续浮选分离创造有利条件,这也与DLVO理论及团聚动力学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对煤泥浮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提高超声波强化煤泥浮选脱硫降灰的效果,回顾了近几年有关超声波强化煤泥浮选的研究工作。利用Setaram微量热仪、DCAT21测定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荧光光谱分析仪等设备系统地研究了超声波对煤泥粒度、表面性质以及矿浆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超声波对煤泥颗粒具有破碎、解离和清洗作用;超声处理使煤泥表面的疏水性增强,可浮性提高;超声处理改变了矿浆的氧含量、pH值、气液表面张力等性质。煤泥浮选试验表明,超声处理可以大幅提高浮选完善度和脱硫完善度,超声波改变矿物表面的性质是浮选完善度提高的关键,矿浆性质的改变对脱硫完善度的提高影响较大。研究证明,超声波预处理是提高煤泥浮选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浮选尾矿水人工闭路循环试验和在水中人为预加起泡剂浮选试验,考察了水中积聚的有机物对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水中积聚的有机物主要是醇、酮、羧酸盐等含氧化合物;有机物积聚可提高精煤回收率,改变浮选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药剂优化对焦煤煤泥浮选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浮选系统中捕收剂和起泡剂的用量以及配比进行优化研究,并通过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分别对浮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这两个评价指标所对应的最佳药剂条件并不一致,且捕收剂对浮选效果影响大;利用探索试验对捕收剂做进一步的优化,试验表明在捕收剂用量为900 g/t,起泡剂用量为100 g/t时浮选精煤产率最大,节能减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颗粒粒径的大小是影响浮选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浮选入料粒度过粗或过细都会对浮选效率与速率产生不利影响。纳米气泡由于尺寸小、比表面积大以及生存周期长等特质,逐渐成为浮选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纳米气泡浮选过程中的颗粒粒度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水力空化作为纳米气泡产生方式,使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固液界面的纳米气泡,通过浮选试验以及引入六种浮选动力学模型拟合试验数据,研究了纳米气泡对不同粒度级煤泥浮选动力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固液界面的纳米气泡呈圆盘状同时具有超大的疏水角,纳米气泡的引入可以使各粒度级煤泥的浮选精煤可燃体回收率得到1%?5%的提高,同时纳米气泡会引起中等粒级精煤灰分的提高以及细粒级精煤灰分的降低。经比较,经典一级动力学模型为最佳浮选动力学模型,各粒度级浮选动力学规律不会因纳米气泡的加入而发生改变。纳米气泡可以使?0.5+0.25 mm粒级的浮选速率常数由2.70增加至4.33,但同时分别会造成?0.25+0.125 mm与?0.125+0.074 mm粒级浮选速率常数15.45%与8.59%的下降,此外,?0.074 mm粒级煤泥的浮选速率在纳米气泡作用下得到13-18%的提高,对于粗、细等难浮煤泥浮选效率与速率的提高是纳米气泡强化煤泥浮选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对以胺甲基化、酯化、季铵化路线合成不同碳链双季铵盐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合成条件对反应产物产率的影响,并以该化合物作为浮选剂对胜利油田污水进行了除油浮选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浮选剂碳链越长,除油效率越高。当用剂量为1~3ppm时,可获得满意的除油效果。同时与美国FR-3251样品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以油酸钠(NaOL)为捕收剂,六偏磷酸钠为抑制剂研究菱镁矿和白云石浮选行为,并依据动电位、吸附试验和扫描电镜测试结果,探讨了菱镁矿与白云石人工混合矿体系中Ca~(2+)对菱镁矿浮选的影响机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六偏磷酸钠对菱镁矿和白云石单矿物有良好的选择抑制作用;但对二者的人工混合矿进行浮选时,两种矿物均受到六偏磷酸钠的抑制,无法实现分离.吸附试验和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在浮选过程中白云石溶解出的Ca~(2+)吸附在菱镁矿表面.动电位测试表明,由于Ca~(2+)的吸附导致菱镁矿与白云石的表面性质趋同,严重影响这两种矿物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11.
吕晖  刘文白张洁 《科技资讯》2014,(8):58+60-58,60
基于大型土与结构物相互作用实验的细观观测,研究了土体的细观力学性状。应用MiVnt图像分析软件分析了在剪切过程中颗粒孔隙率和颗粒变化的细观力学性状。取不同的剪切位移时,研究孔隙率、颗粒个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对甘肃灯心草科(Juncaceae)、地杨梅属(Luzula)、灯心草届(Juncus)20个种及变种植物的种子形态和种皮表面结构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扫描电镜下,本科植物种子表面纹饰有3种不同的类型,即网纹型、条状突起型和纵条纹型.电镜下的种皮表面纹饰为本科植物的分类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Light-matter interactions are ubiquitous, and underpin a wide range of basic research fields and applied technologies. Although optical interactions have been intensively studied, their microscopic details are often poorly understood and have so far not been directly measurable. X-ray and optical wave mixing was proposed nearly half a century ago as an atomic-scale probe of optical interactions but has not yet been observed owing to a lack of sufficiently intense X-ray sources. Here we use an X-ray laser to demonstrate X-ray and optical sum-frequency generation. The underlying nonlinearity is a reciprocal-space probe of the optically induced charges and associated microscopic fields that arise in an illuminated material. To within the experimental errors, the measured efficiency is consistent with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of microscopic optical polarization in diamond. The ability to probe optical interactions on the atomic scale offers new opportunities in both basic and applied areas of science.  相似文献   

14.
基于离散单元法理论和PFC3D软件,采用平行胶结模型来模拟炉渣中的胶结作用,建立了城市垃圾炉渣的细观颗粒模型。将模型细观参数和材料宏观力学性质联系起来,标定了模型的细观力学参数,将数值模拟结果和室内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离散元方法可以较好的模拟炉渣的应力-应变变形关系;细部结构调整的变化速率是影响模型受力变形机制的主要因素;改变边界刚度,分析了边界刚度对剪切强度参数和压缩模量的影响。从细观角度揭示影响炉渣强度的因素,对离散单元法的应用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磨耗型钢轨微观接触斑范围内的波磨产生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钢轨波浪型磨耗的微观波长锁定扩展机制,分析了波磨在此机制的作用下的形成机理.设计研制了小比例的双模拟轮滚动试验台对此波磨形成机制理论进行试验验证并进行了相应的线路试验,试验台可测出不同载荷作用情况下的横向蠕滑力,试验验证了不同正压力下的蠕滑力-蠕滑率变化规律,结合线路试验的波磨区段黏滑振动特征,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波磨微观形成机理,所验证的形成机理理论可用于解释实际工程中的多种波磨现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了β相Cu基合金在固溶化处理和轧制过程中,B和B+Ti孕育对试样晶粒生长的后作用的研究结果.根据相应试样的断裂性能、断口形貌和含B析出物的分析,探讨了它们的后作用机理.最后,提出了获得优质Cu ZnAl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微观方案,探讨了从自由价核子到构建出Arima哈密顿量的两次结构突变:核子配对成理想玻色子(玻色化)和理想玻色子集体化(有序化),据此将原子核相变划分为基准态重组型和玻色子破对型两类.最后,讨论了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研究原子核相变的特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8.
对理想气体定义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焦耳定律的关系,讨论理想气体的定义,得出理想气体只需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定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介绍了以多釜连续聚合顺丁橡胶生产过程为对象,从聚合反应机理及实际工况出发,建立了描述聚合物微观质量的数学模型.其中包括在双活性中心存在的假设条件下,以Throckmorton的三金属活性中心模型为基础建立的催化体系模型;利用反应度法和生成函数技术建立的聚合过程宏观与微观反应动力学方程以及分子量及其分布模型.文章还介绍了利用仿真技术对模型进行验证的部分结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系统分析,研究了用于顺丁橡胶聚合过程微观质量控制的专家系统,开发了专家系统的知识库,建立了适于在线控制的推理机制,并已经通过实验室运行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