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序言本文的标题在不久前,确切地说也不过是在八、九年前,曾被人们认为是离奇的。这一概念之所以形成,是由于人们把“自然保护”这个词领会成为对自然资源原封不动地保存和维持的同义词。由此产生了一个不自觉的结论:自然资源不参予经济周转,因此也谈不上什么经济效果。经济效果只能在对自然资源开发和使用过程中才会产生。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自然界与人类劳动一样,都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在自然界与劳动之间,不仅在生产过程中有直接的联系性,而且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高明  李勇 《自然杂志》2010,32(5):267-271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多样化程度,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赖以为继的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它包含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人类过度利用自然资源,不恰当地利用物种资源,加剧了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加速了物种的退化。国际社会制定并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样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各种措施已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3.
资源科学的历史观:人类——资源关系的演进历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科学是一门自然资源的形式、演化、质量民时空规律性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为相互关系的科学。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知过程和开发利用史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可大致分为:(1)以利用可更新资源为特征的自然崇拜时期;(2)以利用河更新资源为特征的人本位与技术革命时期;(3)以资源可持利用珠现代协调发展时期三个阶段。从资源科学的角度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观,即人类--资源关系的演进历程;可持发展的准则之一,即资源  相似文献   

4.
野生鸟类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一方面由于其活动范围广,特别是候鸟还具有定期长距离迁飞的习性,既存在受禽流感病毒侵染致病的可能,也存在传播禽流感的潜在隐患。只有把病原生态学、流行病学、遗传学以及进化规律综合起来研究与宿主环境生态学之间的关系,才能更清楚的了解禽流感病毒的传播机制。另一方面由于自然因素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的影响,使野生鸟类资源面临许多生态问题,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地球资源在枯竭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超出了资源再生速度,而自然环境的自洁能力也跟不上人类排放污染的速度.据美国环保机构"全球生态足迹网络"发布的历史数据,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呈现生态盈余,直到20世纪70年代,"地球透支日"开始出现."地球透支"的概念最早由"全球生态足迹网络"提出,是指在一年内,人类对地球自然资源的消耗量超过了地球自然资源的再生总量."地球透支日"是不确定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地球透支日"每年都在提前.  相似文献   

6.
地球提供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来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然而自然资源不可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别是那些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迫切需要人类对其进行可持续的开采和利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的矿20世纪以来,从以开发金属资源为主到越来越多地集中于工业矿物和油气,一些寻找和开发不可再生能源的工业部门得以发展。现今,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能源工业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持续增长的需要要求我们不断地勘探和开发新的矿床。虽然一些紧缺的矿产资源在地区上并没有  相似文献   

7.
刘志军 《科学之友》2010,(6):133-134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对自然环境作用的加强,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强度必然随之增大。尤其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作用过程中,总是包含着某些盲目性成分,自然环境反作用于人类时,其消极作用也会相应地增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对自然环境作用的加强,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强度必然随之增大。尤其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作用过程中,总是包含着某些盲目性成分,自然环境反作用于人类时,其消极作用也会相应地增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对自然环境作用的加强,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强度必然随之增大.尤其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作用过程中,总是包含着某些盲目性成分,自然环境反作用于人类时,其消极作用也会相应地增大.  相似文献   

10.
2015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知识支持气候行动”。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会产生很大影响,其中全球变暖带来的问题尤为明显。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低碳发展,绿色生活,不要让地球持续“发烧”。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自然资源,对人类幸福、健康和人类社会发展、繁荣至关重要。从原始时代起,就存在着人类对气候的自发适应关系。随着科学认识的积累,这种关系逐渐发展成为自觉  相似文献   

11.
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报告,在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中仅10%转化为真正所需的商品,剩余的90%转化为废弃物和污染物.  相似文献   

12.
远古蛮荒,闪电划过天空,自然界的火种遗落人间。火在点亮了远古人类社会漫长黑夜的同时,也照亮了人类社会的进化史。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火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光明、温暖、健康、土地、安全,也可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包括自然资源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水火无情一直是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训诫。  相似文献   

13.
方陵生 《世界科学》2012,(10):12-13
●无脊椎动物为人类和世界经济提供了大量服务。是自然资本中一个不可分割然而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的部分。它们对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如此重要。我们为此能做些什么呢?自工业革命以来,估计已有1万个物种因人类活动而灭绝,至少四分之一的无脊椎动物在与人类争夺生存空间和资源中丧失栖息地而濒临灭绝。研究表明,65%。80%的节肢动物仍在等待我们去发现。由于缺乏对无脊椎动物大规模的分类工作,许多物种在我们还不知道它们存在的情况下就悄然消失。  相似文献   

14.
莫杰 《科学》2014,(3):45-47
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过度消耗和浪费了自然资源,如不改变这一趋势,到2050年或本世纪末即使有两个地球也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王乃粒 《世界科学》1996,(10):21-21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依靠科技进步王乃粒人类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总是千万百计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来为发展生产和经济,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服务。而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更大大加快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过程。与此同时,人类在为改造...  相似文献   

16.
戴昌达 《科学通报》1978,23(11):687-687
引言 遥感技术是近年国际上迅猛发展的新技术。许多国家都相继开展试验研究,以期改进人类认识自然、勘测自然资源的手段,并取得不少极其令人鼓舞的成果,显示出它确是一种多快好省的科学工具。  相似文献   

17.
一门第二环境科学──人类─环境相互作用PaulC.Stern著王乃粒译人类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总是千方百计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利用自然资源来为发展工业和经济,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服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更大大地加快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自然与人》2009,(6):43-43
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由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持续退化、自然资源枯竭等众多问题所带来的挑战。自然博物馆如何认清世界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制约和影响博物馆发展的必要条件中找到平衡点。在积极的实践中探索最佳的发展模式。在促进社会的科学发展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当代自然博物馆必须应对的挑战,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9.
现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实在是太厉害了,所以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纷纷提出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能源结构的转换,更多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其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  相似文献   

20.
人类是大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古代,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和范围很小,不存在人口数量与大自然生态平衡失调的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消费水平迅速提高,另一方面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同人类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出现了日趋明显的矛盾。当今世界,引人瞩目的人口、农业、能源、资源和环境五大课题,实质上就是这一矛盾的尖锐反映。人类是各种人工生态系统的创建者,同时又是整个大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的最终消费者。如果人口的增长超越大自然系统生态平衡所允许的负荷,必然会给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