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二氧化碳弧焊熔滴短路过渡过程动特性差,飞溅大的特点,对一种关联式电流波形智能控制器的波控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实时控制熔滴过渡过程电流波形的波控基本模式。试验表明,该波控模式能对弧焊过程实施有效波控,尤其适宜于带有交流纹波成分的整流焊接电源的波控。采用该控制模式,通过波控器的快速分流作用,可抑制弧焊短路初期,短路未期的电流增长和燃弧初期的电弧冲击,能够优化熔滴过渡过程的电流波形,使液桥柔顺破断,熔滴无冲击地进入熔池,从而改善了二氧化碳在弧焊过程中的动特性,抑制了焊接飞溅。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水下湿法手弧焊焊接过程中电弧燃烧和熔滴过渡的稳定性容易受到干扰等问题,本文针对其焊接过程的特点,分析了影响湿法手工电弧焊焊接过程的因素,对焊接过程稳定性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得出一种较为全面的评价焊接过程稳定性的方法,即利用统计图形的方式对焊接过程中的电参数及相关的时间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反映焊接过程的信息。该方法对焊接过程的描述直观、准确,对于研究新型水下湿法焊接材料,提高焊接过程稳定性和焊缝质量,以及水下湿法焊接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方差膨胀因子诊断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回归评价模型,有效的克服了评价指标间的多重共线性。分析了影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为改进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短路过渡熔滴上的动态力平衡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短路过渡燃弧期液态熔滴上所受表面张力、电磁力、重力的轴向分力变化,从理论上研究短路过渡过程中燃弧期液态熔滴所受力的动态平衡问题,并进一步讨论其对短路过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熔滴增大过程中,熔滴所受轴向合力的支撑作用由大变小,而脱离作用不断增加;随着弧根的上移支撑作用减小,脱离作用加剧;随着燃弧期焊接电流减小,液态熔滴所受电磁力的轴向支撑作用削弱. 相似文献
5.
在测定了水蒸气作为保护气体时的电弧物理特性参数的基础上,对水蒸气保护焊下短路过渡的动态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令,随着电源电压与电感值的升高,短路过渡形式由燃弧──熄弧—短路—燃弧,向燃弧──短路──燃弧过渡。研究了电源电压、电感和送丝速度等焊接参数对短路过渡动态过程的影响.把电弧过程呈燃弧—熄弧—短路-燃弧交替进行,并且熄弧时间最短,短路频率最高作为研究目标,找出此条件下具体的电源电压与电感值及其关系,为制定焊接规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产品功能可用性研究仅为提升具体功能的可用性,忽视了用户对产品功能可用性的偏好问题。为解决该问题,首次提出了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产品功能可用性评价方法。在常用可用性分析方法基础上,对细分市场产品整体满意度和功能可用性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结合功能可用性评价矩阵分析产品功能改进方向。最后,通过手机实例进行了方法的演示,验证该方法是产品功能可用性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易于辨识系统信息与噪声的单因变量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立7个具有高度相关性的自变量与单因变量间线性回归关系;同时,运用二阶弱化算子对灰色预测模型进行改进后将灰色模型与偏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相耦合.使用matlab7.0以及PEW软件对重庆市北碚区1996—2007年需水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仅为0.82%,预测北碚区2015年和2020年需水量分别为2.38亿m3和2.64亿m3.该模型不仅克服了传统最小二乘回归中自变量的多重相关性,也弱化原始数据误差,预测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改进的偏最小二乘回归的酸雨pH值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雨pH值受到酸性离子[SO4^2-]、[NO3^-]和碱性离子[Ca^2+]、[NH4^+]等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多重相关性。用一般最小二乘回归分析预测pH值,参数估计存在很大的误差且物理意义明显不足。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技术建立pH值预测模型,克服了自变量之间多重相关性的问题,因而更具有先进性,计算结果更为可靠,而改进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则从预测角度对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进行了改进。以我国17个城市pH值预测为例,说明了改进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法比普通偏最小二乘回归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织物厚度是织物服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分析影响织物厚度的组织参数,建立了织物厚度预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得到了很好的拟合结果。 相似文献
10.
近红外光谱用于土壤锌的快速分析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红外(NIR)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回归研究珠三角农田土壤锌含量的无试剂快速定量分析方法,基于定标集、预测集的多次划分讨论模型的稳定性。将全部扫描谱区(400~2 498 nm)分成可见区(400~780 nm)、短波近红外区(780~1 100 nm)、长波近红外区(1 100~2 498 nm)和全近红外区(780-2 498 nm)。经过比较、检验,长波近红外区达到最好的模型效果和稳定性,其最优PLS因子个数为8,检验集的预测均方根偏差(V-SEP)和预测相关系数(V-RP)分别为78.847 mg/kg-1和0.731。结果表明,长波近红外光谱可以应用于土壤锌含量的无试剂快速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摘要: 在高压舱内进行了不同水深的水下湿法药芯焊丝焊接(FCAW)试验,以电弧电压差异系数的倒数作为衡量电弧稳定性的指标,分析了不同水深条件下电弧电压与焊接电流之间的相关性对电弧稳定性的影响,并从送丝 熔化系统的角度探讨了电压与电流的相关性对电弧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利用二次函数拟合电弧稳定性指标与电弧电压之间的关系,得到最佳的电压与电流关系.结果表明:最佳的水下湿法FCAW的电压与电流关系曲线呈上升的变化特性,随着水深增加,FCAW需要更高的电弧电压;水下湿法FCAW的电弧稳定性取决于电压与电流的相关性,而并非简单地随着水深的增加而下降;水深对电弧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电压与电流相关性的不同;随着水深增加,相同焊接电流所需的电弧电压相应地增大. 相似文献
12.
弧焊过程电信号分析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弧焊过程电信号分析系统是研制高质量焊接电源设备的一种重要测试技术手段,本文基于Windows环境、调整数据采集卡PCL1800和工控机通用平台,采用VisualC++0开发出高速侈功能弧焊电信号测试分析软件,该系统能精确测定焊接过程的弧焊电压和焊接电流波形,并提出焊接过程动特性的特征信息,从而为高性能焊机的研制和焊接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弧焊过程中,电信号、电弧形态及光谱辐射包含着反映焊接状态的重要信息.目前对焊接过程的参数采集大多是单一的、孤立的,没有将各种信息相互联系并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研究了一种以LabVIEW软件为基础平台,结合研华PCI-1716数据采集卡和电压电流传感器、高速摄像设备、光谱仪等设备搭建的焊接多信息同步采集系统.详细说明该系统的软件编程方法,并将该系统应用于MAG焊中,采集焊接过程的电信号、高速摄像图片信息和光谱信息,通过对数据的简要分析,检验系统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4.
研制了基于短路过渡过程评价的二氧化碳弧焊电弧电压自寻优微机智能控制器,该智能控制器根据焊接电流的设定值对电弧电压进行自寻优调节,使焊接参数达到最佳配合,该控制器主要由弧压模糊控制模块与一元化推荐表组成,弧压模糊控制模块以二氧化碳弧焊过程中的熔滴短路过渡频率、燃弧时间与短路时间的比值,以及短路周期标准差等特征参数的综合值作为判据进行弧压寻优,实验表明,此智能控制器能显著改善二氧化碳焊机的性能,同时也降低了焊接飞溅。 相似文献
15.
16.
自动化弧焊过程在线质量监测与管理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机器人焊接的生产线质量自动监测及管理为对象,采用基于网络的车间级前沿机及服务器分别实现现场单个质量监控点的微观质量监测及整个流水线的宏观质量管理,探讨了流水线加工过程通用性质量监控平台的构建方法,同时还探讨了数据集市和数据挖掘技术系统在该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对短路过渡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的飞溅及焊缝成形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系统建立了一个全数字式并联双闭环控制系统,分别对短路阶段及燃弧阶段的焊接电参数进行调节,达到对短路、燃弧期间电流波形的分阶段适应性控制,以改善短路过渡GMAW工艺性能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式控制的波控数字式GMAW焊接电源,在焊接性能上与普通平特性逆变焊接电源相比有较大的提高,飞溅减小、焊接过程稳定、焊缝成形好,更加适合GMAW短路过渡焊. 相似文献
18.
电弧焊焊接材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国内外电弧焊焊接材料的应用现状,对比了我国电弧焊焊接材料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分析了制约我国电弧焊焊接材料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我国电弧焊焊接材料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将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利用自行研制的焊接动态电弧小波分析仪对两台CO2焊机的焊接过程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动态电阻能综合反映焊接电源的电气特性.起弧时动态电阻值应迅速上升到稳定值,以保证引弧顺利.在焊接过程中应减少动态电阻纹波干扰,其峰值维持一段时间有利于熔滴平稳过渡.收弧时动态电阻值应在一个过渡周期内,由峰值平稳上升至无穷大,避免尖峰.分析结果可为改进焊接工艺和波形控制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弧焊逆变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模型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采用线性化的小信号分析方法进行近似估计在时域或频域分析中具有的局限性,结合弧焊变器动态过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Matlab建立控制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直接给出对输出动态过程的描述,正确地反映系统的动态性能。仿真和实验测试结果证明了其正确性,为弧焊逆变器研究和设计提供了有效手段,并可推广到其他类型的焊接电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