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远  黄俊  丁文涛  王文渊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8):12294-12298
随着港口建设的不断发展,相近区域港口间腹地重合,同质化竞争以及结构性的产能过剩等问题日益显现。为了正确认识港口各货类生产运营的特点,进一步明确港口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本文综合考虑港口分货类的生产能力、作业能力和发展潜力,提出了港口分货类竞争力概念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组合赋权-TOPSIS法对港口分货类竞争力进行评价。最后,通过算例对评价体系和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同一港口对各货类的竞争力不同,各货类的竞争力与港口对该货种的生产能力、作业能力和发展潜力密切相关。评价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具有客观、有效及实用等优点,可为港口资源整合和港口集团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郑芳 《海峡科学》2011,(4):21-22,31
为提升港口的竞争力,需要对港口的发展潜力进行评价。本文选取了影响港口发展的因素,构建港口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AHP)和多层模糊(Multi-LevelFuzzy)综合等级。选取福州港进行实证分评判相结合,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结合各指标相对各评价等级的隶属度,计算港口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析,验证评价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侯波 《科技信息》2010,(17):J0412-J0413
本文在研究港口物流及其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比较,选择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多层次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环渤海各港口的物流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港口物流绩效进行评价是提升港口物流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如何科学、全面地分析和评判港口物流的运营绩效,已成为港口物流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论文构建了一个港口物流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数学分析方法对港口物流的绩效进行了量化评判与分析.通过对锦州港口物流绩效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该指标体系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其港口的物流状况.  相似文献   

5.
对建筑产业竞争力相关文献梳理,设计出由"7大因素与23项观测指标"构成的建筑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首次综合偏最小二乘法(PLS)路径模型、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模型与聚类模型三者的优势,完成中国建筑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实现了评价方法的组合创新,并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中的基本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建筑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严重,从东部到中西部由强到弱呈现梯次分布.针对这一现状,根据各省份在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区域建筑产业发展具体的策略,以期为中国各地区建筑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对建筑产业竞争力相关文献梳理,设计出由“7大因素与23项观测指标”构成的建筑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首次综合偏最小二乘法(PLS)路径模型、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模型与聚类模型三者的优势,完成中国建筑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实现了评价方法的组合创新,并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中的基本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建筑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严重,从东部到中西部由强到弱呈现梯次分布.针对这一现状,根据各省份在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区域建筑产业发展具体的策略,以期为中国各地区建筑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分析总结中国邮船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邮船港口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模型的引入,对中国邮船港口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旨在为中国邮船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提升港口物流效率,对于促进港口的有效发展,推动腹地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C2 R模型,建立评价港口物流生产效率的定量模型,通过决策单元的DEA有效性和规模效益分析,对我国沿海10个重要的港口2009年和2014年的物流生产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过去5年间,上海港、深圳港和宁波舟山港物流效率较好;青岛港和天津港停滞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大连港和营口港在期间得到了较大提升;而广州港、厦门港和连云港的物流效率则下降了.最后提出港口物流生产达到相对有效性的限制原因以及政策建议,为港口物流的管理和生产提供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9.
集装箱港口集疏运体系影响因素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集装箱港口各运输方式集疏运量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集装箱港口集疏运体系影响因素通径分析模型.选择世界上主要的10个大型集装箱枢纽港为样本,对集装箱港口各运输方式集疏运量影响因素的途径和作用的大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减轻公路集疏港压力的主要途径是发展铁路集疏港运输,促进铁路集疏港运输发展的关键是建设专门为港口服务的铁路集装箱装卸区,在集疏港运输方面铁路要尽量避免与内河展开竞争,提高港口支线运量的捷径是实施自由港政策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前形势下,港口航运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航运业更加注重节能减排的工作.建设适宜人们居住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对港口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具有重大意义.港口具有枢纽性、公共性和服务性的特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港口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引领作用.在港口经济中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对推进城市和我国发展有重大作用.我国的港口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也在全球发挥着表率作用,我国港口节能减排工作虽然进展较快,但是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仍然有着严峻的形式,与节能减排指标标准有一定的距离,该文以港口航运业节能减排发展现状为出发点,然后对港口节能减排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提高港口节能减排效率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讨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基本格局、功能结构与发展特征.文章首先阐述了全球集装箱运输的基本格局和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发展现状;然后通过对该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流量、流向结构分析,认为现阶段该港口体系仍属东亚一些大型远洋集装箱枢纽港口的支线港群,体系内部的职能分工机制开始发育,但尚不完善;最后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集装箱吞吐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发展现状远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未来该港口体系将形成以上海港为中心枢纽港、江苏四港为干线喂给港的相互协调、功能互补的远洋集装箱枢纽港群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港口群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目的,运用生态学中描述生物种群增长规律的Logistic模型,以大连港与营口港为例,建立港口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数学模型,给出港口间稳定共生条件,并提出港口群最大生态效益模型.  相似文献   

13.
以烟台港、青岛港、潍坊港、东营港、日照港等8个山东典型港口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山东半岛、渤海湾及鲁南地区发展的特殊性,结合山东省港口资源整合的大环境及各港口经济发展现状,综合剖析区域港口之间的差别及组建港口联盟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2011年至2017年山东各港口的相关面板数据进行向量自回归,分析港口与经济发展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一步研究具体因素对区域港口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港口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互动效应,且港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要强于经济的反向影响。具体来看,地区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及基础设施等异质经济因素对山东区域港口发展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港口运行效率评估对港口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对港口安全韧性的研究,可以为港口安全管理和当地发展提供参考。基于2010-2021年我国7个重要沿海港口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港口运行效率,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各港口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然后结合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测算各港口的安全韧性得分,利用障碍度模型探究影响港口安全韧性的主要障碍因子,最后利用港口安全韧性-效率矩阵对港口的发展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2010-2021年7个主要沿海港口的超效率平均值呈上升趋势,除了天津港,其他港口都达到DEA有效;各港口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的均值都为1.001,除了烟台港和深圳港,其余港口全要素生产率均值都达到了1;除了深圳港,其余各港口安全韧性得分都有一定的提升,深圳港得分则出现了下降,但也保持高水平的安全韧性;影响7个港口安全韧性提升的准则层主要障碍因子为疏港交通能力,其次为水上交通安全,指标层主要障碍因子为客运量,其次为货运量、医疗卫生机构数等;基于港口安全韧性-效率矩阵将港口划分为强壮型、精干型、肥胖型和瘦弱型4种类型。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各地区渔港众多、规模偏小、发展不平衡,若不分主次进行平均投资,则无法形成优势项目.只有对渔港进行科学的布局规划,才能有效利用资源,使渔业发展更加有序,从而保证海洋渔业的持续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此在满足人民生活对水产品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捕鱼、海上运输、陆上运输、码头装卸、水产品加工、港口建设和改型等费用,以及水产品销售收益,建立了一年总费用最低(或总效益最好)的数学模型.算例分析证明,该方法具有普遍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为我国地方渔港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出口企业作为支撑边境口岸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石,对口岸经济的稳定繁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我国第一大陆路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出口企业发展的现状看,企业发展需要较好的国内、国际环境,金融支持边境口岸实体经济发展是必要的,做好助力工作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海洋经济背景下,沿海港口作为国内外贸易的物流平台,内陆港作为沿海港口拓展经济腹地和增加货源的有效途径,二者密切合作,对促进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推进现代化港口建设,增强海港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提升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及实现海洋经济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浙江是一个海洋大省,宁波港是浙江省龙头港口,宁波港和内陆联动发展,有利于打造国际强港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18.
 着眼于“一带一路”建设,针对海外港口网络建设问题,通过现状对比、合作模式分类、经济贡献分析,研究了中国海外港口网络建设进展及成效,提出了完善中国海外港口布局、推动港产城协同发展、打造产运销全程物流体系、推动构建海陆联运闭环网络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海上丝绸之路下东亚港口枢纽地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复杂网络理论的方法,以东亚区域港口为基础构建东亚区域航运网络矩阵,从港口实力、港口自我中心、港口航线质量指数3个方面分析海上丝绸之路(MSR)背景下东亚港口地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港口地位不仅取决于基础设施的完善、港口中心化程度,而且取决于航线质量的高低;由于港口经济腹地的重叠,东亚港口枢纽地位的争夺以及港口之间激烈竞争的现状可能仍会存在;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世界经济中心向亚洲转移的趋势正在加快,港口枢纽地位也在不断变化,东亚港口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国际贸易和国际港口物流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个港口为提升运作效率和整体竞争力,纷纷布局无水港网络.该研究从复杂网络节点重要性的角度分析无水港选址的主要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提出无水港的初步选址,在此基础上运用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得出最优无水港选址.宁波—舟山港的实例分析表明,从经济因素角度考虑,应增设东阳、嵊州两处无水港以减少义乌等地因货物拥挤造成的时间价值成本.合理布局无水港有利于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