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收集美国历年发布关键矿产相关的研究报告、政策文本等资料,梳理了美国关键矿产战略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其演化特征:(1)战略意图从单纯面向供应安全到以保障安全供应为由满足政治和外交需求;(2)关键性评估方法从关键矿产的静态、定性评估到针对制造业的全产业链动态评估;(3)供应链政策导向从提出“去全球化”到突出“去中国化”;(4)关键性评估对象从关键矿产到与其相关的“卡脖子”技术。美国关键矿产战略呈现出上述演化特征,主要是受到了美国国家安全边界的扩张、“再工业化”资源需求的增长、冷战思维的回归和维护全面实力优势意图的确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结合中国关键矿产战略的制定和调整,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关键矿产评估体系、推动国内产学研的关键技术协同研发、加强对外关键矿产供应链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受新冠疫情、供应链运转不畅、碳达峰与碳中和行动、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叠加影响,全球矿产资源的供需不平衡矛盾突出,特别是与电动汽车电池相关的关键矿产供给严重短缺,导致国际资源价格巨幅震荡,部分关键矿产价格曾创历史新高。关键矿产的供应短缺和价格大幅上涨引发了新一轮资源民族主义抬头。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战略性矿产的起源、发展、演变和现状;对比研究了战略性矿产的定义、种类及在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中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当前战略性矿产的国际竞争、制约与反制约活动和中国面临的产业链供应链形势,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中国应充分发挥现有的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克服资源短板,加大政策调控,激发企业国际竞争力,重构产业链供应链,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为中国在世界新一轮经济发展中立于必胜之地提供充足、安全的战略性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4.
 锂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在电动汽车与能源存储技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梳理了全球及中国锂资源储量、开采量、消费量的历史变化情况,并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预测了2020-2080年全球锂资源供给量、需求量、报废量及城市矿产储量的变化趋势,阐明了开发锂城市矿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通过识别城市矿产利用的多重瓶颈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全球锂资源的需求量、报废量及在用存量(城市矿产储量)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80年分别增长至约150万、115万、1840万t。其中,电池部门是主要的增长驱动力,电池产品的回收利用程度也将决定锂城市矿产的综合利用水平。假设未来无新增的经济可采储量且锂的回收利用率可以达到100%,锂的自然资源储量将在2080年左右消耗殆尽,将实现锂资源供给从天然矿产到城市矿产的巨大转变。而开发城市矿产将对降低中国锂进口依存度以及缓解原生锂开采的资源、能源、环境压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亟需针对锂城市矿产利用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多重瓶颈,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保障未来锂城市矿产的高效、高质、高值、环保利用。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2024,(4):12-13
<正>随着全球碳中和行动加速推进以及数字、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以光伏太阳能、风能和电动汽车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行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可再生能源的大发展显著推高全球对锂、镍、钴、铜等关键矿产的需求,导致关键矿产成为大国博弈的新场域。而近年来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又进一步加剧大国在该领域的竞争,刺激了新一轮资源民族主义的抬头,使得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前沿。在这一背景下,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数字技术的创新以及能源转型的加速,对关键矿产的开采、利用和占有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各国政府因此调动了大量财政资源,确保为新的关键矿产开发提供资金以提升产业链韧性。但西方国家通过金融、技术和产业标准等多种手段控制全球矿产资源的生产、贸易、价格和消费的行为,将严重影响全球产业链、供给链、价值链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增加全球矿产供应链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能源矿产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其天然的矿产资源禀赋,极具投资吸引力。能源矿产领域是中国与非洲众多合作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增强与撒哈拉以南地区能源矿产投资合作建设,将会积极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本文综合考虑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能源矿产储量、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地理情况及政治外交等,通过鱼骨图方法分析找出能源矿产投资的主次要因素,重点考虑能源矿产投资因素和自然地理因素,构建了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能源矿产投资分析模型,通过评价指标选取、指标体系建立和指标权重分析,对主控投资因素进行研究和评价分析,得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能源矿产行业投资权重排名,其中能源储量大、地理适宜度良好是最大的投资吸引力;外交能力、法制环境和文化交融程度是投资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综合投资环境属于“优”。  相似文献   

8.
陈永全 《甘肃科技》2010,26(9):35-36
新、旧标准资源/储量分类有较大的区别,经过新、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的归纳与对比,认为新标准资源/储量与旧标准储量是不能简单地一一对比,只可以做大致地、相当地对比,这样对比,是矿产资源储量核查、矿产资源评估、矿产供给研究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9.
矿产勘查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查明地下矿产的资源储量。由于矿产资源赋存方式千差万别,开发利用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要研究适合不同矿种、不同赋存方式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其参数,估算方法和参数采用不当,针对性不强,势必造成估算的资源储量偏离矿区实际情况,直接影响后阶段的矿山建设。  相似文献   

10.
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数据种类多、数据量大,对其进行传统人工更新效率低、成本高,针对矿产图储量数据高效匹配与自动更新等需求,提出基于先验知识与空间拓扑的智能更新方法。通过分析矿产储量图组织与存储特点,归纳矿产图先验知识并将其转换成图形空间拓扑关系约束,对储量块段图形及其注记之间空间拓扑关系进行分析。将先验知识与拓扑规则应用于矿产图数据变化检测、数据识别与提取、数据匹配、数据更新等关键过程,采用数据字典、叠加分析等方法,实现储量数据的匹配与自动更新。设计、开发自动更新原型系统,实现矿产图文件、储量块段图形、注记圆及相关储量数据属性信息的智能匹配与更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通过对储量数据进行更新实验,其更新效率是人工更新的上百倍并能克服人为操作失误,验证了基于先验知识与拓扑规则的矿产图储量数据智能匹配与更新技术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技术进步是影响关键矿产可持续供应的重要因素,但许多学者忽略了不同类别技术进步的作用与技术进步的扩散效应.该文以战略性关键矿产——镍为研究对象,结合ARIMAX模型,研究了三种技术进步与经济、地质、需求等因素对于关键矿产供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三种技术进步专利均会对关键矿产供应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成本降低型专利的影响最大,效率提升型专利影响次之,安全提高型专利影响最小.2)技术进步、价格与经济发展对矿产供应的影响均有扩散效应,储量与需求对矿产供应的影响没有扩散效应.3)往年的矿石产量也是影响矿产供应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上述实证结果,该文对中国未来矿产资源产业与矿产开发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23,(14):10-11
<正>1中国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海关总署于7月3日发布《关于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公告显示,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经国务院批准,从8月1日起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镓、锗都是新兴的战略关键矿产,在半导体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应用广泛。无论是在储量还是在产量上,中国两种金属矿产均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2018年至2021年,美国约53%的镓从中国进口。  相似文献   

13.
协克里格法在空间插值中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提高矿产储量计算的精确度,解决空间数据量缺乏问题,分析协克里格法(Cokrig-ing)在空间数据架构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协克里格法,研究阿舍勒矿床铜矿储量资源在勘探开发中,由于空间数据量受地质条件、所处地理位置等不同条件的影响,提高储量资源的预测结果精度,并考虑样品的概率分布函数,突破了观测值线性组合的估计模式,认为协克里格法是最优、无偏内插的一种方法.结果 建立一种矿产储量预测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离散方差验证法参数为均值106.92、方差954.52、标准方差30.89、标准平均值-0.124、均方根预测误差1.56.结论 通过离散方差检验、QQ检验方法验证表明,采用协克里格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矿产储量,解决由于空间数据量缺乏问题,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长期竞争力,降低国际物流供应链风险,保障中国能源、矿产、粮食等外贸物资运输安全,从通道、枢纽及枢纽经济3个维度,提出了完善中国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硬联通”的主要路径;从服务、平台和机制3个方面提出了推动中国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软联通”的主要措施;从绿色智慧等方面提出推动物流供应链转型升级的主要思路,提出构建中国重点战略物资国际物流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越  万劲波  李雅婷 《创新科技》2021,21(11):85-92
当前国际秩序面临深度调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与科技竞争格局正加速重构.美国政府采取多项举措加强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控制,以形成其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优先地位和有效卡位,保障其在国际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竞争优势.首先,从国家供应链战略、供应链法规/政策、供应链标准/指南3个层面系统梳理了美国保障其国家供应链安全的框架,详细剖析了美国供应链安全评估体系.其次,分析了美国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限制性举措,总结出三点主要特征:①依托高技术产品技术封锁,加大对中国的战略竞争筹码;②严格审查中国资本在美投资收购项目,打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③阻碍中国参与国际准则与标准制定,意图"规锁"中国.再次,对美国未来可能对我国实施的限制性举措进行了前瞻研判:①美国未来将进一步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情况进行系统评估,开展有针对性的打压;②进一步加强与盟国合作,构建排挤中国的"包围圈";③在关键领域对中国"精准脱钩",寻求多元化关键供应链渠道;④对关键领域人才的流动进行严格限制.最后,提出我国的四点应对策略:①定期全面评估供应链存在的风险与脆弱性;②推动我国产业链布局从遵守适应国际规则向协商制定规则转变;③加快出台国家技术安全管理清单制度;④推动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16.
采空区是固体矿产开采过程中已被开挖的所留下的采场、硐室等,采空区的储量编录是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基本要求,准确的储量计算结果可有效指导矿山后续的生产工作,提高经济效益,但目前国内各矿山大多采用简单的几何计算方法求取采空区储量,无法准确、客观地评估矿山的资源储量情况,为了精确估算采空区储量,以新疆某矿区为例,首先分析了适合建立采空区的三维模型方法,以及固体矿产储量估算中采空区建模的2种方式:剖面法和中段法;建立模型后,将基于地质统计学建立的矿体三维模型和采空区模型进行布尔求交,根据切割后模型,体积加权计算采空区储量;最后通过实例对比采空区和剖面法三维矿体模型求交结果的储量信息,验证了基于地质统计学计算储量结果更为接近实际勘探储量,这对于矿山的数字化动态管理,矿山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统储量估算方法具有操作性简单、易于地质人员掌握的优点,但其储量估算工作可视化程度低、缺乏立体感、估算精度较低;而地质统计学很难适应中国矿产种类较多、类型复杂、形态呈现多样化的矿床特征。因此提出一种新的思路:以平行断面法为切入点,借助三维软件,利用真实三维地质模型取代简单抽象的二维规则几何体,实现矿体在真三维环境下的体积获取模式,科学、精准地获取矿体资源储量。经实际矿山应用对比表明:三维空间平行断面法有效地改善了储量估算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可视化程度,可达到快速获取高精度矿体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第四次工业革命酝酿技术转型以及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促进了清洁能源、高科技产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关键矿产资源是支撑上述领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从生产、消费到技术运用等端口的全链条受到各国的极大关注。然而,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等国际突发事件对关键矿产供应链和产业链造成严重冲击,加剧了世界大国在该领域的激烈争夺。在世界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关键矿产已成为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的新场域,并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保持较高热度。  相似文献   

19.
资源储量估算是矿产勘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SD资源储量估算与审定方法,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资源储量估算领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该文利用SD法对磨山河铁矿Ⅱ号矿体进行了资源储量的估算,与传统地质块段法的估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从单工程矿体圈定方式、矿体品位厚度计算方式及外推范围计算方式3方面分析了两种方法估算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利用SD法的审定功能对Ⅱ号矿体工程控制程度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李金珊  辛为华 《科技资讯》2009,(11):221-221
矿业能源资源的稀缺以及全球资源价格的高涨,使得全球矿业类企业更加关注资源的储量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矿业投资项目的高风险性主要表现在:矿石储量的动态变化性,矿产储量的可耗竭性,矿床的固定位置及物理性质,矿业项目的巨额资本需求,相当长的投产准备期及投资偿还期等。企业在投资矿业项目时要进行分析与研究,尽可能地防范风险,取得较高的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