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关于美国大选,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一场选举的结束就是下场选举的开始。在美国政治的现实中,虽然一场选举的结果将决定未来两至四年的政治态势,为下一场选举提供最为关键的政治环境,但民主、共和两党政治人物在一场选举之后或执政、或蛰伏一段时间,未必要马上燃起战火。  相似文献   

2.
张业亮 《世界知识》2014,(18):59-61
<正>奥巴马持续低迷的民众支持率和频遭吐槽的执政能力将成为民主党在本次中期选举中面临的最大不利因素。美国2014年中期选举预选在民主、共和两党的激烈角逐中已拉开帷幕。在构成本次中期选举的政治环境中,奥巴马持续低迷的民众支持率和频遭吐槽的执政能力将成为民主党在本次中期选举中面临的最大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选举政治向来就有"持续不断的选战"一说,所以尽管距离2020年大选还有21个月,两党针锋相对之势已开始显露。事实上,2018年中期选举结束后,各方就已经将目标锁定在2020年总统选举之上。共和党内虽然传统建制派对特朗普不满,但没有人能够取代他目前的地位,因此特朗普代表共和党竞选连任将不会成为悬念。民主党内各路人马跃跃欲试,或  相似文献   

4.
正在刚刚结束的台湾"九合一"选举中,韩国瑜与柯文哲、侯友宜等同样诉诸"超党派"的政治红人,最终成为了选战的风向标和大赢家。在他们的带动下,岛内一批非典型政治人物登上政治舞台并成为主角,他们将深刻影响未来一段时期的两岸关系和岛内政治。非典型政治人物成为"九合一"选举主角非典型政治人物在"无色觉醒"浪潮中成世代规模的崛起,是此次"九合一"选举能够载入史册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张志新 《世界知识》2010,(20):42-43
<正>看着一个个不知名的茶党支持者打败华盛顿政治家极力支援的候选人,难道华盛顿真的要变天吗?2010年11月2日,美国政治生活将迎来又一个"超级星期二"。这一天,国会全部435名众议员、参议员中的37名和全国50名州长中的36名将接受选民的考验,他们的政治生命能否延续就此决定。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政治生态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它将对此次中期选举的结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立法委员"选举确定于2020年1月11日同时举行,今年无疑是台湾的"大选"年。民进党、国民党和被视为"第三势力"代表的柯文哲已展开选举布局,都十分看重美国的态度。岛内主要政党和政治人物几乎都奉行"亲美"政策。美国历来"关切"台湾选举,并从各方面施加影响以维护自身的战略利益。台湾2020选举,是在特朗普政  相似文献   

7.
唐恬波  龚正 《世界知识》2014,(12):35-37
<正>经历了"阿拉伯之春"的暴风骤雨,见证了政治伊斯兰的起起落落,中东内部的政治能量已经得到了极大释放,各国民众珍视和平、渴望稳定的心态已经成为主流。正如2011年的"革命"、2012年的"政治伊斯兰"、2013年的"埃及政变",进入2014年,"选举"成为激流涌动的中东大地上新的主题词。3月30日,土耳其全国地方选举,8月10日总统直选;4月17日,阿尔及利亚总统选举;4月30日,伊拉克议会选举;  相似文献   

8.
随着2月初预选活动的展开,1996年美国总统选举正式拉开帷幕。这次大选不仅将决定由谁出任本世纪最后一位美国最高领导人,而且关系到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美国政治和政府政策的走向。“隐形预选”敲响开场锣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选举目前一般分为总统预选、全国党代表大会和大选三个阶段。也有人把预选前各候选人长时间的竞选准备活动(募集资金、组织班子、确定纲领等),称为“隐形预选”阶段。总统预选是两党内部各总统候选人争取获得本党  相似文献   

9.
正11月6日,美国举行四年一度的中期选举,35名参议员(9名共和党人和26名民主党人)、435名众议员和36名州长(26名为共和党籍)接受能否连任的政治考验。此次选举被誉为"近代历史以来美国最重要的中期选举",既是选民对特朗普执政两年的"中期考试",也是美国红蓝政治版图重新划分的节点,由于事关特朗普未来两年执政的政治环境,因此备受瞩目。多项指标创造美国历史第一  相似文献   

10.
选举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伴随着选举产生出许多特有的词汇和语言。分析这一语言现象,可以使我们对美国的选举政治有更为清楚、透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选举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伴随着选举产生出许多特有的词汇和语言。分析这一语言现象,可以使我们对美国的选举政治有更为清楚、透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绯闻占据了主要舞台,总统行使职权的能力受到伤害;公众的主流思潮明显趋于中间化,未来的领导人纷纷向中间路线靠拢。基本特点1998年的美国政局演变可谓一波三折。这一年美国政治中最主要的内容有两个,一是克林顿总统的绯闻案,二是中期选举。从时间上讲,绯闻案这出政治肥皂剧从年初一直闹到年终,还占了大部分场景。与此相对应,1998年美国政局的基本特点也可以归纳为两个:首先,总统的个人生活问题在国家政治中占据如此突出的地位,克林顿最终还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位遭到众院正式弹劾的总统,这在美国政治史上是头一次。其次,中期选举的结果告诉人们,与绯闻案中的激烈竞争不同,公众的主流思潮呈现出明显的中间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赵可金 《世界知识》2010,(11):32-33
在选举获胜无望的情况下,美国右派走向政治极端主义很可能将是未来的宿命。如果不能在2012年赢得选举,他们绝对不可容忍美国沿着现有的"丢失美国"之路走下去。  相似文献   

14.
林玲 《世界知识》2022,(2):38-39+42
<正>2021年11月2日,36岁的华裔候选人吴弭(Michelle Wu)当选美国波士顿市长,成为该城200多年历史上首位亚裔女性市长,打破了波士顿市长选举中白人男性长期垄断的局面。吴弭的成功当选折射出当今美国社会方兴未艾的亚裔政治潮流。近年美国亚裔参政热情大幅提升,全美当选官员的亚裔人士数量亦逐步上升。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美国中期选举的临近,特朗普能否继续其热度,正在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尽管这位总统是美国有史以来最特殊的一个,广受传统媒体的抨击,但大多数传统媒体显然并没有充分自信可以把他赶下台。这位"推特治国"的总统无疑正在建立一种史无前例的动员模式:通过社交媒体而非传统媒体直接发动其支持者。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这无疑是令人沮丧的,不仅意味着知识精英正在丧失其对大众注意力的决定能力,也意味着作为政治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陈鈺鑫 《世界博览》2010,(22):54-55
此次美国中期选举,针对“美元是否应该对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成为两国焦点。 或许不会有人想到,这个在中国由央行就能决定的事情,在美国则需要国会进行长时间的辩论,上至财长、中到议员、下至工农代表都能对此问题慷慨陈词。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中期选举只是两次总统选举之间的选举,通常说来,它不能根本地扭转美国政治议程和进程,只能对政策进行一些微调,但也有例外。2006年中期选举或许是为数不多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中期选举之一。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民主党大获全胜,一举夺回了对众参两院的控制权,而且还在州长换  相似文献   

18.
李维维 《世界知识》2014,(21):32-33
<正>明年将是英国的大选之年。入秋以来,英国各主要政党围绕选举的政治角力日趋激烈,相关话题的争论热度直线上升,具有英国特色的选举政治生态全面呈现出来,苏格兰独立公投、各政党的政策宣示等系列活动,都成为观察当前英国政治风向的重要窗口。公投背后的党争在苏格兰公投中,虽然投票人只需回答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即,是否  相似文献   

19.
<正>2009年在合作的氛围因势利导应对挑战,2010年则以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应对挑战。如果说美国政治好比一列由总统驾驶、国会掌舵和最高法院后厢督导的政治列车,中期选举就好比四年期间的一次"靠站检查"或者"停车加油"。2010年是奥巴马当选总统两年的中期选举年,将会有435名众议员、36名参议员和39名州长和海外自治领的行政长官面临选举。  相似文献   

20.
言论     
正【新华社:金钱政治和权钱交易主导美国选举】谎言充斥,闹剧不断,政治权利无法保障,民众抵制和抗议活动此起彼伏,充分暴露了美国民主的虚伪本质。根据人权纪录,2016年选举投票率大约只有55%,为20年来最低。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对总统选举表示反感甚至愤怒。——环球市场播报【美国中产规模现拐点式萎缩,底层民众生活日趋恶化】《2016年美国人权纪录》指出,美国社会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了。每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