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探讨折叠翼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的特性,设计一种全尺寸折叠翼飞行器.利用Abaqus软件对该飞行器不同折叠角度状态的模态和动态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折叠翼的折叠角度小于90°时,其第3、第4阶模态表现为弯扭组合变形,容易在亚声速条件下发生颤振现象.利用实验方法,设计、制作了试验机并进行试飞,结果发现该试验机后掠角较大,机翼展开后飞行器焦点也相应前移,因此该飞行器在机翼折叠状态下飞行更稳定.  相似文献   

2.
针对飞行试验过程中的盘旋性能分析问题,提出一种以试飞数据为基础的盘旋性能仿真分析方法。首先依据拉依达准则识别试飞数据中的异常值,并根据提出的移动基准区间牛顿插值方法对异常值修正;然后建立飞机盘旋运动的动力学计算模型,采用欧拉角法通过坐标变换矩阵求解飞机盘旋动力学方程,计算结果应用中心插值算法进行平滑处理。最后基于某型固定翼飞机实际飞行试验中记录的试飞数据进行算例分析,依据能量机动理论绘制完整的盘旋性能飞行包线,将理论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表明了所建模型与仿真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为飞机的反馈设计及飞行性能的改进提供方法及依据,在工程实际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次B样条函数的地形重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激光雷达前下视成像在飞行器自动导航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高精度地形生成方法。该算法采用三次均匀B样条函数重采样方法,具有精度高、计算简单的优点,可以满足激光雷达前下视成像在飞行器实时地形回避和地形匹配中的应用。仿真实验结果也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无人机的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及复杂化对飞行器的功能、性能、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提供一种兼具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和高速飞行能力且安全性更高的新型单涵道式飞行器整体设计。分析并推导飞行器的动力学方程以降低系统的耦合性,为了提高系统的实时性与鲁棒性在飞行器软件系统中移植UCOS Ⅲ并基于双闭环PID算法设计其姿态控制器。通过 Unity3D 和 C#编写兼具模拟飞行的地面站程序实现多平台控制,最终完成飞行器样机的总体设计且通过试飞实验验证其飞行性能。研究成果对单涵道飞行器的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QC小组活动是企业质量改进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其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是企业质量改进的巨大动力.试飞现场管理是试飞安全的重要保障,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试飞的安全.本文结合推进QC小组活动与试飞现场管理工作实际,分别从利用QC小组理论和方法提升管理水平、倡导多样化QC小组活动、以人为本、持续开展等方面,对QC小组活动在试飞现场管理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利用系统辨识方法建立了某型微型飞行器纵向及横向的动力学模型。首先给出了微型飞行器纵向及横向的传递函数模型结构,然后设计了辨识实验。通过设计数据采集装置采集试飞数据,基于该数据利用最小二乘系统辨识方法建立了微型飞行器纵向及横向的传递函数模型。最后通过交叉验证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微型飞行器纵向及横向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飞机动态特性分析过程中等效系统方法计算零点不准确、试飞中倍脉冲动作计算不准等问题,提出了系统零点计算方法,试飞输入优化方法。飞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提出的系统零点计算方法,可提高零点计算精度,并且可以减少试飞动作量,使用优化后的输入,实现试飞输入简单,辨识精确度提高,本文提供的方法大大提高试飞数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该论文简要介绍了飞行数据分析的应用原理及其在飞机研制、试飞、训练、维护、及事故调查中的重要应用价值;重点阐述了飞行数据分析在深航维修控制中的实时监控,非实时监控,协助排故中的重要应用价值;并通过对比实行飞行数据分析和没有实行飞行数据分析两年的故障百事率,证明飞行数据分析在深航应用效果明显,可以减少故障率,提高排故准确性、彻底性,进而保障公司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因此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对其它的航空公司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MOC 6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飞是民用飞机取证的重要必要条件,本文以中国民航局(CAAC)相关的民用飞机审定试飞规章条款为基础,以咨询通告AC25-7C推荐的试飞科目以及方法为依据,结合民用飞机惯性基准系统(Inertial Reference System,IRS)的试飞为背景,详细介绍了MOC 6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飞中的航向精度试飞科目,包括其技术要求以及试飞的流程,阐述了实际试飞的方法和判据,以及相应试飞数据处理结果。用于指导民用飞机进行MOC 6航向精度工作,填补了国内民用飞机相关工作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石材幕墙中的石材板的强度计算是通过传统薄板式计算和有限元实体分析两种方法,对两种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确立了更加接近实际应用情况的计算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据删除的Poisson-Gamma模型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记数数据对于Poisson-Gamma模型的影响,该文通过引入EM算法,利用基于完全数据似然函数的条件期望进行影响诊断分析,并且进一步基于数据删除模型研究全局影响,得到了数据删除模型中参数估计的一步近似和相应的广义Cook距离和Q-距离。最后,利用所得统计量获得一个实际记数数据中的影响点,结果说明该文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对数比统计方法,对陕西洛川剖面化学组成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化学中存在的数据闭和关系,经典统计学方法难以获得组成之间的真实关系,洛种黄土剖面中SiO2和CaO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是虚假的,由对数衬度主成分分析方法获得的化学组成主成分载荷,与黄土贞的洒呼积聚序列相同,具有明确的地球化学意义;获得的得分图,能够较好地表达样品之间的过渡关系。  相似文献   

13.
抽样调查是获得统计数据的一项重要途径,而时需要进行研究的层次作为子总体进行分层抽样实际上就是域估计问题。首先介绍了域估计的两种方法,包括直接估计和间接估计,然后对域估计进行了案例分析,最后对间接估计和直接估计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样本量很充足,也无缺失数据,则使用传统的直接估计方法最为便利。当直接估计方法不能很好地满足我们的需求时,使用模型来进行间接估计就是一种必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基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为正态分布随机变量,利用数理统计理论对岩样单轴抗压强度置信区间、置信度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整理并推导出了岩样单轴抗压强度"区间估计指标"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岩样单轴抗压强度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总体均值置信区间、总体标准差置信区间等与岩样数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前人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应用与分析。结果表明:现有"单值点指标"方法给出的数据"信息不足",导致不同试验条件下得到的各组试验数据之间的横向比较的可靠性得不到保证,而"区间估计指标"可克服其不足,且在岩样数量较小时仍可使用,只是其置信度会较低(置信区间宽度会较大);当岩样数量较小时,样本标准差的波动性比样本均值的波动性约高一个数量级,样本标准差的随机性与离散性更大且达到收敛稳定所需的岩样数量也更大;岩样单轴抗压强度的"区间估计指标"置信区间、置信度等与岩样数量、岩样非均质性、岩样强度分布的随机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机器人运动连续性原理,通过对误差脉冲数的统计分析,我们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实现了机器人碰撞检测仿真系统 根据从机器人运行时采集的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仿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本文讨论了动量-自适应学习率BP算法,说明了通过误差脉冲数进行碰撞检测的原理,比较了它与传统方法的区别,并且根据神经网络训练和仿真结果对动量-自适应学习率BP算法和标准BP算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玫中在多速率环境下分析码分多址系统的爱尔兰容量的方法,与单速率系统相比,给出了系统容量降低的比率。 与传统的假设用户都具有等同数据速率的方法所不同,这种分析是在基于系统中产生呼叫和得到服务的用户具有不同数据速率的基础上进行的,并考虑了数据业务的比例数据业务的激活因子和业务速率的分布等因素。这种方法可以获得给定业务模型下的系统反向链路的爱尔兰容量,还可以获得由业务速率、业务比例以及业务激活因子等统计参量决定的数据业务模型与爱尔兰容量之间的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沙尘暴样本数据的特点 ,根据专家经验依次通过聚类分析、建立典型模式类、计算中心场 ,再以样本与中心场的距离作为样本的特征 ,成功地在每个样本的几百个数据中提取到 40个特征。通过对提取特征的统计检验 ,说明了本文所用方法的有效性 ;同时 ,提出了一种建立在K L变换基础上的特征综合方法 ,协助完成关于多维特征的类间差异检验  相似文献   

18.
体育统计方法应用中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对近几年来在国内体育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应用统计方法论进行了抽样调查,常见有样本缺乏代表性;对比资料无可比生;随机分组不均衡性;统计结论描述不确切性;以及配对比较和小样本均值检验应用失当等误区,并对其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9.
针对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WFGD)过程建模数据中存在离群点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复合统计量CRS的鲁棒主元分析(PCA)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含有离群点的样本数据建立PCA模型,求取PCA模型的复合统计量CRS的控制限,剔除样本数据中复合统计量值超过控制限的样本点,使用剩下的样本点重新建立PCA模型.经华能福州电厂的...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适用于工程应用的多指标示系统评估的灰色统计和灰色聚类模型。提出了以实际样本数据为依据确定灰色权系数的方法,有效地克服了确定权系数时的主观因素的影响。通过实际使用说明,将灰色统计与灰色聚类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灰色评估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