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睿  岳乐平  王建其 《科学通报》2006,51(7):842-847
对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连续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古地磁年代学研究. 厚约192 m的铁尔斯哈巴合剖面位于乌伦古河北岸, 富含哺乳动物化石. 岩石磁学的实验表明, 该套河湖相沉积物特征剩磁的载体主要为磁铁矿和赤铁矿. 磁性地层分析确定的极性序列可与标准古地磁年表(GPTS)清晰对比. 此外, 铁尔斯哈巴合动物群的层位位于古近系和新近系的界线之下, 而索索泉动物群层位恰位于此界线之上, 由沉积速率推算得到的铁尔斯哈巴合动物群和索索泉动物群的大致年代分别为25.2和22.5 Ma.  相似文献   

2.
Upper Jaramillo极性转换与短极性事件期间地球磁场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郭斌  朱日祥  丁仲礼  孙继敏 《科学通报》1999,44(14):1540-1547
对黄土高原靖边郭家梁剖面黄土层L10和L11以及古土壤层S10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结果表明:(1)aramillo极性亚时内存在一持时间约为8.5ka的短极性事件;(Ⅱ)短极性事件和UpperJaramillo(UJ)极性换期间虚地磁极(VGP)的移动轨迹存在一定的差异,短极怀事件从正极性到负极性(N→R)转换VGP沿美洲大陆移动,从负极性到正极性(R→N)转换期间VGP移动具环太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北平原第四纪湖相沉积物是记录中纬度东亚季风和气候环境变化的理想载体.然而,目前关于该套湖相沉积地层尚缺乏高分辨率地层学和高精度的年代学研究,从而限制了对该区气候环境变化机理的理解.本研究重建了东北平原乾安令字(Qiananlingzi, QAL)孔的高分辨率磁化率地层,并对该套沉积进行了系统的古地磁和光释光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 QAL钻孔记录了Olduvai正极性亚时以来的沉积.沉积物磁化率变化存在轨道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粗颗粒的粉砂层一般呈现磁化率低值,细颗粒的黏土层一般呈现高值,岩石磁学参数表明磁化率低值层位高矫顽力硬磁性矿物贡献大,高值层位低矫顽力软磁性矿物贡献大;该套湖相地层的沉积年代约为1180~450ka,历时约730ka,松嫩古湖的几近消失可能与依舒断裂导致的多次沉降使得松花江将松嫩古湖湖水泄于三江平原有关.基于本文详细的磁化率地层和高精度的年代学结果,该湖相沉积有望成为解译中纬度中亚区域中更新世轨道时间尺度古气候变化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4.
金帆  张福成  李志恒  张江永  李淳  周忠和 《科学通报》2008,53(11):1311-1317
产自河北丰宁四岔口盆地的原羽鸟是迄今所知最为原始的反鸟类化石, 其产出岩段不含辽西义县组的标志性化石; 该岩段所含的鱼类和鸟类化石显示了比义县组相关属种更原始的特征状态, 且叶肢介化石为多见于冀北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的属种. 就地层发育序列而言, 含原羽鸟的沉积岩段在相邻盆地伏于含义县组标志性化石的地层之下, 因而确认原羽鸟的层位应低于辽西的义县组, 大致相当于冀北的大店子组, 这是目前国内鸟类化石与世界上反鸟类的最低产出层位. 与原羽鸟相伴的还有其他鸟类、鲟形鱼类、有尾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 据此新建丰宁北票鲟-丰宁原羽鸟脊椎动物组合, 这一组合将热河生物群中脊椎动物的演变历史推进到130.7 Ma前. 建议以控制生物阶段性发展的大尺度构造沉积旋回来界定热河生物群, 并以北票鲟替代狼鳍鱼作为热河生物群的代表化石.  相似文献   

5.
周新民 《科学通报》1983,28(8):486-486
近年来,随着我国玄武岩及深源包体岩石研究的广泛开展,已充分肯定我国东部地区在新生代时期,是一个以碱性玄武岩为主、拉斑玄武岩为次的复合岩区。其中拉斑玄武岩有它独特的演化系列。现已在福建龙海牛头山拉斑玄武岩(含古铜辉石和易变辉石)系列中,找到二种少见的岩石包体:辉石斜长岩(Pyroxene Anorthosite)和鳞英铁尖晶岩(Tridymite  相似文献   

6.
对雄安新区西部GB014孔进行了岩石磁学、古地磁和沉积学研究,建立了第四纪地层结构,为更科学利用地下空间提供基础地质支撑.岩石磁学和系统退磁实验揭示钻孔沉积物的载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赤铁矿.依据古地磁和区域沉积特征,建立了GB014孔的磁性地层年代框架,下-中更新统界线(M/B界线)和第四系底界(G/M界线)埋深分别为33.8、135.0 m.依据沉积物岩性、结构,以及自然伽玛曲线、粒度、色度、环境磁学参数等将GB014孔划分为5个沉积体系,自下而上依次为:沉积体系Ⅴ为粗颗粒的冲积扇相,埋深为200~146.6 m,年龄为3.90~2.81 Ma,沉积速率为4.9 cm/ka;沉积体系Ⅳ为细颗粒的泛滥平原相,埋深为146.6~108.0 m,年龄为2.81~1.88Ma,沉积速率为2.76 cm/ka;沉积体系Ⅲ为粗颗粒的辫状河道相,埋深为108.0~57.6 m,年龄为1.88~1.02 Ma,沉积速率为5.86 cm/ka;沉积体系Ⅱ为细颗粒的泛滥平原相,埋深为57.6~35.8 m,年龄为1.02~0.79 Ma,沉积速率为9.48 cm/ka;沉积体系Ⅰ为夹决口扇的泛滥平...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确定白垩纪超静磁带(CNS)期间短极性事件ISEA的年代, 对辽宁北票三宝营采石场白垩纪火山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研究以及40Ar/39Ar定年. 岩石磁学实验表明三宝营火山岩的载磁矿物以似单畴的贫钛的磁铁矿为主; 系统热退磁结果表明, 在400℃/450℃之后可分离出特征剩磁分量, 且记录了反极性的古地磁场. 40Ar/39Ar测年结果表明, 三宝营火山岩的喷发年龄为116.0±0.3 Ma. 综合古地磁与40Ar/39Ar测年结果可知, 上述火山熔岩流记录的反极性地磁事件对应于白垩纪超静磁带期间的ISEA. 对白垩纪超静磁带期间短极性事件ISEA发生时间的确定, 为研究白垩纪全球地质事件的发生与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的相关性提供了年代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土壤化作用对黄土剖面记录的松山-布容极性转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黄土高原南部边缘西安段家坡剖面黄土层L8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结果表明:(1)松山-布容(M-B)极性转换过程记录在黄土-古土壤序列L8的中下部,整个极性转换过程是由5次快速倒转构成;(2)M-B极性转换期间地球磁场方向变化的持续时间约为4.8ka;(3)极性转换期间虚地磁极(VGP)的移动轨迹沿非洲大陆移动,不同于邻近渭南黄土剖面记录的M-B极性转换期间VGP路径,其原因可能是土壤化作用强弱的变化对原生剩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9.
藏西南札达盆地磁性地层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札达盆地是喜马拉雅山北坡一个重要的晚新生代盆地, 对盆地地层的年代学研究将为反演喜马拉雅造山带隆升与构造演化提供许多重要的信息. 盆地新生代地层厚近750 m, 共采集古地磁定向样品268块. 系统古地磁测量表明岩石经热退磁显示大多数样品在500~690℃之间可以获得稳定的特征剩磁, 实测极性柱与标准极性柱对比表明该套地层的古地磁年龄为9.5~2.6 Ma. 盆地的沉积地层年龄不支持藏南拆离系作为控盆构造的假说, 结合盆地内沉积构造特征及盆地北缘活动构造特征, 认为盆地形成受喀喇昆仑断裂活动控制.  相似文献   

10.
特提斯喜马拉雅位于大印度最北端,其构造演化是理解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过程的关键之一.为了更好地限定特提斯喜马拉雅中生代以来的古地理位置及其漂移历史,本文对藏南江孜床得剖面侏罗系下热组、维美组和白垩系床得组开展了古地磁研究.古地磁样品取自39个采样点,其中下热组5个,岩性为青灰色安山岩;维美组25个,岩性为粉砂岩和砂岩;床得组9个,岩性为灰岩.对118个古地磁柱状样品进行的逐步热退磁和交变退磁结果显示,下热组和维美组样品未能分离出稳定的特征剩磁;床得组样品分离出了稳定的特征剩磁(Ch RM),且具有正反极性,并通过了倒转检验.结合沉积学和岩石磁学结果,床得组样品的特征剩磁很可能为原生剩磁,其年龄为86.3~74.0 Ma.床得组样品特征剩磁的平均方向为Ds=152.0°,Is=?52.9°,?=18.0,?95=5.9°.该数据表明,特提斯喜马拉雅江孜地区在晚白垩世(80.1±6.2 Ma)所处的古纬度为南纬33.1°±5.6°,与印度板块北缘同时代所处的古纬度一致(参考点28.0°N,88.5°E),说明二者至少在晚白垩世之前从运动学意义上仍然是一个块体,缺乏大洋分隔的证据.这为理解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方式提供了新的古地磁约束.  相似文献   

11.
对泰米尔半岛东南部23个采点的样品进行了磁性测量, 这些样品以明显变形的火成岩为主. 通过岩石磁学技术和反射光显微镜分析, 发现细粒钛磁铁矿及磁铁矿是岩床的主要磁组构载体, 而颗粒较大一点的含钛低至中等的钛磁铁矿是玄武岩流的主要磁性矿物. 为了观察研究实验室加热对火成岩磁化率各向异性性质的影响, 对180个没有加热处理过的样品和128个在古地磁研究中被热退磁至600℃的样品进行了磁化率各向异性测量, 研究发现实验室加热对这些火成岩样品的各向异性变化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化石层的地层关系与时代讨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近年来详细的野外区域地质调查发现, 道虎沟化石层的分布并非仅仅局限在道虎沟村附近, 还断续出露于相邻其他几个地区. 道虎沟化石层角度不整合在复杂的基底地层之上, 岩石地层层序由三部分组成, 其中下部为夹红色页岩沉积, 这一地层曾经被误认为是下伏土城子组. 野外大规模化石发掘显示, 道虎沟层的化石主要富集在上部地层的湖相页岩中; 由于后期强烈的构造改造, 地层在多处发生褶皱倒转. 新发现的地层接触界线清楚地证明, 一直被认为是“上覆”地层的髫髻山组中酸性火山熔岩(同位素年龄159~164 Ma)实际上为其下伏地层, 道虎沟化石层的时代不可能早于这一年龄, 也不可能是中侏罗世“九龙山组”. 目前的化石发现和研究显示, 叶肢介和昆虫组合所反映的时代要早于脊椎动物化石所代表的时代, 如辽西螈、热河翼龙和带羽毛的手盗龙类等与义县组同一类群的分子非常相似. 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可靠的热河生物群鱼类化石, 但是这一地层的脊椎动物化石组合更接近于早白垩世热河群. 道虎沟层与热河群无论从沉积地层特征、火山活动和脊椎动物群面貌都很相似, 属于相同的火山-沉积旋回, 化石动物群可能代表了热河生物群最早的记录.  相似文献   

13.
正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ca.15~17Ma)是新生代气候变冷背景下的一次短期气候温暖事件.由于缺乏陆相记录,目前对于该事件的研究多来自于海洋钻孔.本文对云南东南部的文山盆地湖相地层开展了高分辨率的古地磁定年(剖面厚约270 m)和地球化学研究(剖面厚约400 m).古地磁结果显示文山剖面上段约145 m为负极性,下段约125 m为正极性.参考邻近区域中新世湖相地层的沉积速率特征,我们推测这270 m厚的剖面沉积时间跨度至  相似文献   

14.
滇东南发现蛇绿岩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锺大赉  吴根耀  季建清  张旗  丁林 《科学通报》1998,43(13):1365-1370
滇东南麻栗坡八布蛇绿岩由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和玄武岩3个单元组成。地质填图、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辉长岩类似特罗多斯蛇绿岩中的辉长岩。辉绿岩和玄武岩均属正常洋中脊玄武岩,与滇西双沟蛇绿岩性质接近。该蛇绿岩呈推覆岩片,由南向北逆冲在晚古生代-三叠纪深水大陆边缘沉积之上。推测它是古特提斯洋壳的遗迹。暗示特提斯分支伸向华南地域,应重新审视华南大地构造属性及其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东南部宋家店黄土剖面L9中地磁记录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土高原东南部三门峡地区宋家店黄土剖面L8~S12段详细的磁性地层学和岩石磁学研究表明:Matuyama/Brunhes(M/B)界线位于L8黄土层的底部,Jaramillo极性亚时的顶、底界线分别位于L10的中部和L12的底部.黄土和古土壤地层的磁组构保持了原生沉积组构的特点,所记录的剩磁没有遭受到明显的后期扰动.在L9黄土层中记录了2次地磁场异常,认为由重磁化的可能性较小,而磁极性漂移事件的解释更为合理.推算它们的年龄分别与Kamikatsura(0.886Ma)和Santa Rosa(0.922Ma)地磁漂移事件接近,相对古强度研究结果显示,上述地磁漂移事件期间地球磁场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16.
对黄土高原东南部三门峡地区宋家店黄土剖面L8~S12段详细的磁性地层学和岩石磁学研究表明: Matuyama/Brunhes (M/B)界线位于L8黄土层的底部, Jaramillo极性亚时的顶、底界线分别位于L10的中部和L12 的底部. 黄土和古土壤地层的磁组构保持了原生沉积组构的特点, 所记录的剩磁没有遭受到明显的后期扰动. 在L9黄土层中记录了2次地磁场异常, 认为由重磁化的可能性较小, 而磁极性漂移事件的解释更为合理. 推算它们的年龄分别与Kamikatsura(0.886 Ma)和Santa Rosa(0.922 Ma)地磁漂移事件接近, 相对古强度研究结果显示, 上述地磁漂移事件期间地球磁场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晚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的磁性地层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贵德盆地发育巨厚的新生代地层,其中含较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在青藏高原北部很具有代表性,较精确地确定其地层年代对我国北方尤其西部哺乳动物演化进程和生态环境变化的研究,以及对高原隆升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古地磁测年表明含化石层位的贺尔加剖面年龄约为6.5-3.1MaBP,每一、二和三化石层的年代分别约为5.25,5.1和4.4MaBP。较精确地测定了贵德羚羊和中国互棱齿象的生存时代,它们分别出现于距今5.25和4.4Ma。它们的演化与岩性和沉积速率变化共同指示青藏高原东北部此时处于强烈隆升的开始阶段,高原东部及其邻近山地的高度可能还不足以明显阻碍高原南北动物的交往。  相似文献   

18.
王碧香 《科学通报》1988,33(11):851-851
中国长城站地区位于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主要由玄武质、玄武安山质的熔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所组成,具有典型的岛弧火山岩特征。自下而上可分为5个岩段:Ⅰ——碧玉山段、Ⅱ——玛瑙滩段、Ⅲ——化石山段、Ⅳ——岩块山段和Ⅴ——长山段。总厚度是150—350m,其时代为第三纪。 本区玄武岩属于高铝贫钾拉斑向钙碱性过渡的岩系,其斑晶有橄榄石、辉石和拉长石等。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的洋壳类型及其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旗    周德进  陈雨 《科学通报》1996,41(11):1025-1027
大洋岩石圈是由洋壳和上地幔组成的,洋壳剖面通常认为是相当于特罗多斯蛇绿岩所建立的剖面。其底部为超镁铁质的堆晶岩,向上依次出现堆晶辉长岩、均质辉长岩、席状岩墙群和枕状熔岩,上覆深海沉积物。海洋地球物理调查表明,洋壳分为三层:第一层主要是很薄的沉积物;第二层推测由玄武岩和席状岩墙群组成(深海钻探已经在哥斯达黎加裂谷之下打到了席状岩墙群);第三层推测由辉长岩杂岩组成。由于洋壳与蛇绿岩剖面惊人地相似,故使人们相信它们是可以类比的。迄今为止,在世界上发现的大多数蛇绿岩尽管不具有特罗多斯蛇绿岩那样完整的剖面,但由于可以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找到上述岩石组合,故通常均把它恢复为类似特罗多斯的剖面。并认为这就是洋壳剖面。然而,蛇绿岩中并非只有上述一种类型的剖面。笔者认为,还有一种新的洋壳类型,如:阿尔卑斯和双沟蛇绿岩的例子。  相似文献   

20.
渤海沿岸及邻近地区早第三纪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郝诒纯 《科学通报》1984,29(12):741-741
作者在1980年,研究河南临清拗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第四段钙质页岩韵律性纹层的物质成分,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时,发现其中含有钙质超微化石。继而扩大研究地区及层位,先后在渤海沿岸及其邻近的黄骅拗陷、济阳拗陷、下辽拗陷及东明拗陷的下第三系岩心中,又有新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