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文化的角度看文学与从美学的角度看文学有明显的不同:在美学的观照下,文学是一个封闭自足的完整体系,文学的历史就是自身继承、嬗变、发展、创新的历史;从审美认识论角度,文学的反映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从审美心理学上,文学是主体意识的表现与创造。在文化学的观照下,文学只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构成因子,是社会识别和文化识别的标记,是社会信息的记忆方式和交流媒介,  相似文献   

2.
六朝是文学开始自觉的时代,诗歌作为文学的主要形式,在六朝时期也具有独特的时代风貌。首先,六朝诗歌在整个诗歌进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这时期多模拟之作,诗歌意象和抒情模式也在此时期得到了稳定和发展;其次,玄言、田园、山水、女性美等四大题材构成了六朝诗歌内容上的几大特色;最后,六朝文学集团的政治化和贵族化性质使其诗歌创作也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3.
朱美禄 《南昌高专学报》2004,19(4):33-35,39
先锋文学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对旧有小说模式也有所反动。它在艺术形式的探索上,主要表现为叙事革命、语言实验和零度写作三个方面。叙事上主要表现为片段性和零散化;语言上只有封闭的能指而没有所指;在写作风格上追求无我的中性写作。先锋文学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就,而它的不足,恰提出了吸收外国文化应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得以保存的维系了潘汉年一生并真实反映其命运的诗歌作品,着重评述由于婚姻、社会和时代的影响而灌注于他诗歌中的强烈的悲剧色彩及独特的文学风格,展示他作为诗人、革命家和一个普通人的情感、思想,挖掘蕴含其中的较为丰富的历史内容。  相似文献   

5.
文学公共性是借用哈贝马斯在社会学领域提出的公共性概念形成的。文学公共性概念的提出为我们对中国文学的反思与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文学公共性的角度,通过文学公共性与个人性的关系阐释与解读闻一多的诗歌是一个新的尝试,一方面拓宽了闻一多诗歌研究的视野,另一方面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闻一多诗歌的创作。闻一多诗歌创作“泾渭分明”的前后分期实则是交织了一条公共性与个人性编织的红线。  相似文献   

6.
当代女作家就女性问题展开的哲学思考不仅表现了对以往女性文学的题材领域,审美凤格的突破,也标志着现代女性思维方式的变革,她们的思维不再是封闭的,内向的,而是向外拓展,开始用一种形而上的整体思维方式来思索人生和文化,为构建一个更健全的文化体系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研究李白的成果丰硕,但继承古诗方面都很吝啬。在新文学运动中则普遍陷入了一种“国外的月亮就是圆”的成见,而文学研究的谬误是以造新词为发端的,“哲学”、“文学”、“文章”等词汇都变得很含混。中国悠久的诗歌文化传统,应该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国外来的只是可以尝试,不足以依赖。  相似文献   

8.
尽管文学与哲学在本质上存在根本的区别,但二者之间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不少人就认为文学欣赏的灵魂是哲学。由此可见,以文学欣赏为基础的文学批评,自然也应该注意到文学与哲学的关系,而不应忽略从哲学的角度来审视、评论作家的文学创作。 一般来说,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着历史、语文、语义、意象、哲理等几个文化层面,其中又以哲理层面的价值和意义较为重要。而在一切文学体裁中,又以诗歌和哲学  相似文献   

9.
翻译和创作都是文学手段,文学翻译中具有创作性。好的文学翻译中需要创造性叛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翻译就是创作或再创作。要让译文读者在其自己的文化背景下理解文章,对原文的忠实与创造性叛逆都是必要的。在对原文精神实质忠实的基础上,创造性叛逆将原文用目的语贴切而富创造性地表现出来。本文引用了散文翻译与诗歌翻译的例子阐述了创造性翻译的可行性和审美性,从而论证了文学翻译是具有创作性的。  相似文献   

10.
接受理论把读者的文学感受和审美再创造纳入到整个文学创作活动中,文学感受就是一种审美的文学感觉,它依靠想象超越了日常感觉的混沌、无聊和焦虑,也超越了认识和道德感觉的利害性。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读者的审美感受通过和诗歌语言文本的对话、填空和完形,获得对文学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诗所显示的相关物就会无限度地敞开自身的本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文化、文学、宗教、哲学的角度论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诗人A.C.史文朋诗歌中的爱情观。史文朋的爱情诗歌用中世纪的题材和背景,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完整的爱情神话体系,这个爱情神话体系是反传统、反道德、反宗教、反维多利亚的。  相似文献   

12.
李田秀  王乃芳 《科技信息》2010,(24):I0131-I0131
由于高职教育以职业教育为主,目前还没有一本非常适合各类职业学院学生继续接受文学教育的好教材。部分职业学院把学生接受文学教育作为选修课开设,造成文学课上什么内容,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没有评判标准,老师感到茫然。本人就高职诗歌教学谈谈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通过作品的文学语言把握艺术形象,具体地认识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面貌和本质,体会其中所蕴涵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感到欢欣愉悦。它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自1991年以来,高考语文则把古代诗歌作为测试“文学鉴赏能力”的主要内容。2002年以前,都是从选择题型进行考查,新《考试说明》改为笔答题型,  相似文献   

14.
西方意象派在其发展探索过程中借鉴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是由社会和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决定的。意象派汲取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以及意象叠加、意象并置的表现手法,但由于文化差异原因,它并没有达到中国古典诗歌所追求的“神韵”境界,与中国传统“神韵说”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赵学勉 《科技信息》2007,(27):30-30
语文是一门独特的学科。语文的独特与唯一体现在它与艺术的接壤和交融上,而艺术的第一特质即是审美特质。而《新课程标准》也再次强化了审美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诗歌作为一种最纯粹的文学样式又是文学审美活动中的最高级层面,重视诗歌鉴赏中的美育,对学生在审美能力的培养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代理安全是移动代理系统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保护代理的安全目前都是一个难题。从代理的角度来看,代理平台就是计算可信基。只有确保代理的计算可信基,提供一个安全的封闭代理空间,才可能真正保护代理的安全。通过论述代理的安全问题和各种现有保护机制,提出利用封闭的代理空间模型来确保代理的安全是目前的一种可行的手段,分析了模型的安全性。并提出采用尽量少和尽量简单的技术来实现封闭代理空间,减少各种技术间的相关性依赖,为安全的移动代理应用平台提供稳定的安全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我有一个观点,即澳大利亚诗歌代代更新,而每一代的时间跨度大约是24年。19世纪gO年代曾出现过一阵文学繁荣,当时罢工、失业、经济大萧条与工联主义、劳工政治的发展,与盼望州际联盟的热切呼声,与汽车、电灯和电影的登台亮相锣鼓齐鸣。那时文学主要反映乡野生活和都市生活的道德观。现代主义萌生于此后的下一代.尽管澳大利亚人口稀少,对宗主国英国存在依赖性,且保守偏狭的价值观日益膨胀,现代主义还是冲破樊篱,获得了一小部分钟爱艺术的城市居民的支持。肯尼斯·莱德(1901-1971)被称作彻底的现代派诗人,其诗集中反映了当代城…  相似文献   

18.
过去对诗歌发展史的研究,忽视了诗歌发展中作为文学文本的“诗”与作为音乐形式的“歌”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并不是以脱离了音乐独立发展文学形式为基本趋势,而是在文学性的独立发展与向音乐性的回归这两极的振荡中前进的。  相似文献   

19.
象征主义文学意象派诗歌与中国诗歌意象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象征主义文学及其分支意象派诗歌的创作特点的阐述和对中国古代文学对于意与象阐释的分析 ,比较了中西方意象派诗歌的联系与不同  相似文献   

20.
我与诗歌     
<正> 一个人的爱好是与自身素质、周围环境影响密切相关的。我喜欢并热爱诗歌,也是决定于此。“愤怒出诗人”、“激情和灵感是诗歌的摇篮”,也都说的是诗与诗人及环境的关系。 回忆我走过的诗歌道路,要回朔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当我在安达一中读书时,就对文学、特别是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主要是受了一位当时常有小说作品问世的语文老师的影响,他就是在我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一直培养支持我的杨云庆老师。在杨老师的培育带动下,当时的安达一中出现了一批文学爱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