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效降解秸秆纤维素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堆沤秸秆土壤中筛选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菌株YA-14,经菌株形态特性分析和18S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了多种因素对菌株产酶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产酶条件为碳氮比2:1,初始pH值为5,Mg2+ 浓度为0.4 mg/mL,接种量为1.0...  相似文献   

2.
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及刚果红染色从酒糟泥中筛选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利用DNS法测定纤维素降解能力最强的菌株6d内的滤纸酶活,并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对该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从酒糟泥中获得4株长势良好的菌株,其中菌株FIB-3刚果红染色后的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1.88±0.175)最大,并且该...  相似文献   

3.
分解纤维素菌HT3的筛选及酶活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不同榈中分离出能分解纤维素菌29株,经复筛得到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菌有6株,其中HT3细菌酶活力最高。该菌产酶为胞外分泌,在最适条件下培养,酶活力可达5.1U。  相似文献   

4.
纤维素的开发与利用在当今资源紧缺的社会下是当务之急,秸秆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木质素.它从一个农业废弃物逐渐变为了再生资源开发的焦点.为了将秸秆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我们以牛粪,羊粪及含腐烂树叶土壤的混合物为材料,利用限制性培养技术,对其中能够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驯化培养,并得到一组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群.利用CMC糖化力法和滤纸酶法测定该菌群的纤维素降解能力.对菌群进行菌种的分离,并进行生理生化试验分析各个菌株的特性.通过正交试验对该菌群的最佳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菌群CMCase酶活的高达80U/mL,滤纸酶活高达152U/mL.得到的最佳产酶条件为蛋白胨纤维素培养基以滤纸为碳源,pH 5.0条件下35℃静置培养.筛选性能稳定的高产秸秆降解菌群,为充分利用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纤维素转化为可利用的物质,对于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唯一碳源配制培养基,采取克氏碘液染色法从常年落叶的土壤中分离、筛选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分析、分子生物学鉴定及产酶能力研究.结果显示,共分离出4种菌株(D2,D3,D4和D5),经克氏碘染色,发现D2菌株的纤维素降解能力最强.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D2菌株被鉴定为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为提高菌株D2的产酶量,对其发酵时间、接种量、发酵温度、培养基初始pH、摇床转速5个单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当发酵温度为37℃,液体产酶培养基初始pH为7,接种量为3%及摇床转速为160 r/min时,菌株D2在发酵第3 d有最高产酶能力,纤维素酶(CMCase)活性为1.456 2 U/mL.以上结果为纤维素资源的利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牛粪中的纤维素降解效率,筛选牛粪发酵菌剂的优良菌种,采用连续稀释平板法,以羧甲基纤维素纳(CMC-Na)为碳源,从新鲜牛粪和腐熟牛粪中对纤维素降解菌株进行初步分离.对所得菌株进行纤维素水解圈测定,并进一步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再结合菌落形态、生化反应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  相似文献   

7.
分解纤维素的三株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中旬,在兰大校园内生物楼前面花园的人工湖的周围,采集了各种树木(避开松树)和灌木丛下潮湿的腐质土壤、枯枝落叶、朽木、植物残体.以及草丛处的潮湿的腐质土样.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初筛,通过测纤维素酶活力复筛,最终筛选出滤纸酶活力FPA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同时都较高的菌株3株,分别编号No-1(FPA:235.35U,CMCase activity:1132.2U),No-2(FPA:194.72U,CMCase activity:1022.4U),No-3(FPA:107.25U,CMCase activity:566.12U).经形态学初步鉴定菌株No-1是康氏木霉,菌株No-2是青霉,菌株No-3是里氏木霉。  相似文献   

8.
为了得到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细菌,以纤维素粉为唯一碳源,从土壤中分离出一株能降解纤维素的细菌,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鉴定其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并研究了温度和pH对其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7.0、40℃时,其酶活最高,CMC酶活最高达31.36 U/m L,为进一步扩大纤维素降解菌种的筛选和应用范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富集、纯化从西藏纳木错的牦牛粪便中筛选得到2株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株,采用滤纸条崩解试验测定不同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初始pH值条件下纤维素降解菌株的产酶特征,并初步分析了目标菌株的遗传地位.结果表明,菌株X1和X2具有显著降解纤维素优势,两菌株在培养温度9℃、培养时间6 d、初始pH值4的条件下,产出的纤维素降解酶具有较强的相对酶活性.系统发育分析显示,X1和X2可能为Cronobacter属菌株.  相似文献   

10.
从造纸厂污泥中获得一株产高温纤维素酶的真菌XM5,经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鉴定其为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 在稻草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土曲霉XM5所产纤维素酶的合成模式为同步合成型. 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纤维素酶的最适作用温度是65℃,在80℃下保温2h活力残留40%以上,最适作用pH为4.0,在pH4.0~7.0内较稳定,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所产纤维素酶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和pH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从病烂的海洋植物中分离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TX-12,革兰氏阴性,经鉴定为噬纤维菌属(Cellulophaga sp.)中的一个种.该菌株在温度25℃、培养基起始pH 8.0条件下培养56 h产生碱性纤维素酶活力高达354.8 U/mL.酶学性质初步研究显示,TX-12产生的纤维素酶最适反应pH值为8.0,最适反应温度为60℃,在0~100℃酶活均能保持最高酶活的70%以上.酶液在100℃时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Fe2+、Cu2+、Mn2+对酶反应有一定促进作用,Hg2+和Pb2+对酶反应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羧甲基纤维素(CMC)平板初筛和50℃培养,筛选到一株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耐高温霉菌MY菌株,其CMC培养基最适pH为6.0,培养温度为40℃,最佳产酶时间为5d.以MY菌株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诱变,以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HC值)提高30%以上或菌落形态发生明显变异为筛选指标,共筛选到97株突变株;通过测定粗酶液CMC酶活力,从中筛选出29株CMC酶活力提高30%以上的菌株;结合突变菌株的传代稳定性实验,最后筛选得到1株性能优良的霉菌MY004突变株,其CMC酶活力比原始菌株MY提高了80.6%.  相似文献   

13.
采用羧甲基纤维素(CMC)平板初筛和50℃培养, 筛选到一株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耐高温霉菌MY菌株, 其CMC培养基最适pH为6.0, 培养温度为40℃, 最佳产酶时间为5d. 以MY菌株为出发菌株, 分别采用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诱变, 以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HC值)提高30%以上或菌落形态发生明显变异为筛选指标, 共筛选到97株突变株; 通过测定粗酶液CMC酶活力, 从中筛选出29株CMC酶活力提高30%以上的菌株; 结合突变菌株的传代稳定性实验, 最后筛选得到1株性能优良的霉菌MY004突变株, 其CMC酶活力比原始菌株MY提高了80.6%.  相似文献   

14.
从淀粉加工厂附近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普鲁兰酶高产菌株,编号为Z-13,其初始酶活达到5.7 U/mL.通过对此菌株的16S rDNA比对,以及生理生化鉴定,鉴定此菌株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variicola),通过发酵条件优化,确定最佳发酵产酶条件为:玉米淀粉1.5%,蛋白胨2.0%,KH2PO40.05%,MgSO4·7H2O 0.01%.装液量为70 L/250 L,培养基最初pH为6.0,发酵温度30℃,摇床转速200 r/min,发酵时间48 h,优化后菌株产普鲁兰酶的酶活高达67.8 U/mL,是优化前菌株产普鲁兰酶活性的11.89倍.  相似文献   

15.
以橄榄油为唯一碳源,采用平板变色圈法,从土壤中筛选到1株脂肪酶高产菌XYU-6,经生理生化试验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XYU-6被鉴定为洋葱假单胞菌(Burkholderia cepacia).设计单因素试验,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葡萄糖1.00;,蛋白胨2.00;,豆油1.00;,KH2 PO40.35;,K2 HPO4 0.15;,MgSO40.05;,初始pH值为7.0,培养温度30℃,培养48 h,酶活可达24.1U·mL-1,是优化前的1.65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富集培养和选择培养分离, 从江西昌九农科化工有限公司厌氧池废水中筛选分离到能够降解丙烯酰胺单体的菌株, 对菌株的培养基配方及降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 测定菌株对丙烯酰胺的降解性能, 得到一株降解效果较好的菌株AM-4, 通过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其属于葡萄球菌属.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细菌纤维素(BC)植入皮下组织后对其周围组织细胞产生的影响,以及由于周围细胞的长入和组织液中相关成分的直接接触,使材料在体内复杂环境下所发生的物理结构变化。以组织工程用支架基体材料细菌纤维素为研究对象,对这种材料的体内降解行为和体内组织相容性进行研究。选取成熟的Wistar大鼠,采取背部皮下植入的方式。将BC植入一定时间后。对取出的BC清洗干净后进行材料学检测分析。对植入部位的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分析。对取出的材料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可知。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在细胞和组织液的综合作用下,BC分子链中部分C—O—C键断裂,分子间结合力降低。结晶度逐渐下降。因此,BC在体内复杂环境的影响下会发生轻微降解。BC与皮下组织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周围组织细胞状态良好。能长入材料30μm处的空间网络结构中.并且伴有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水解圈法初筛和液体发酵法复筛从土壤中分离出4株降解半纤维素能力较强的细菌并依据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反应试验等对其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4株菌均为芽孢杆菌,并经液发酵测定了酶活。  相似文献   

19.
以愈创木酚培养基为底物,利用平板筛选法从土壤朽木中筛选能够产漆酶的菌株,通过测定漆酶活力进行复筛,筛选出一株产漆酶活力较高的白腐茵菌株。以漆酶活性为参考指标,确定葵花粉发酵产漆酶条件:发酵培养基中硫酸铵0.025%,初始pH值5.5,接种量8%,装液量50mL,愈创木酚0.10%,培养时间7d。  相似文献   

20.
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39,自引:5,他引:39  
从霉变的玉米芯中筛选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经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菌株形态特性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利用固体纤曲培养产生纤维素酶,研究了培养基起始pH值、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接种量、氮源、稻草粉与麸皮比例、表面活性剂等对菌株产酶的影响.在最适条件下菌株培养72h后,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活力高达6812U/g(干曲.下同),滤纸酶活力(FPA)达172U/g.利用该菌株对蔗渣进行分解.其糖化率达3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