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黔东南紫茎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结果表明,该群落中共有29科36属42种植物:其中乔木层12科16属17种,灌木层13科18属23种,草本层6科6属6种,层间植物4科4属4种。  相似文献   

2.
茫荡山小叶青冈天然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小叶青冈天然林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树种组成复杂,组成小叶青冈林的植株种类有52科96属167种,其中乔木层24科43属71种,灌木层(下木层)39科74属132种,草本层14科18属22种.在所调查的样地中,重要值总和排前5位的种分别为小叶青冈(235.45%)、甜槠(68.09%)、弯蒴杜鹃(67.01%)、木荷(66.89%)、深山含笑(38.40%).  相似文献   

3.
应用样地调查法对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雪峰山梭罗(Reevesia xuefengensis)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从群落的生境、优势种群的数量特征、群落的垂直结构、种群动态等方面揭示了该群落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雪峰山梭罗和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为该群落的优势种群,因而命名为雪峰山梭罗+青冈群落.群落的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层间植物少.雪峰山梭罗种群的龄级结构呈钟型,具衰退趋势; 青冈种群的龄级结构属增长型,青冈终将取代雪峰山梭罗而形成稳定的顶级群落.建议规划保护范围,实行动态保护管理,加强人工复壮.  相似文献   

4.
山西蟒河南方红豆杉群落和种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山西蟒河自然保护区内南方红豆衫(Taxus mairei)群落和种群结构.结果显示:在l200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40科、5l属、60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5属、5种;裸子植物l科、1属、1种;被子植物36科、46属、54种;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南方红豆杉为该群落的显优势种群.从年龄结构来看,该种群的幼龄个体十分匮乏,已处于退化的早期阶段,应对该物种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翠柏群落结构特征和多样性状况,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翠柏资源,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对贵州省台江县南宫自然保护区翠柏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群落有植物41科51属64种(含种以下等级),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6种;种子植物36科46属58种;(2)群落的翠柏(0.4335)重要值最大,次之为南方红豆杉(0.1041),翠柏是建群种,南方红豆杉、枫香、杉木为乔木层优势种;群落更新能力差,存在年龄断层现象,是个衰退型群落;(3)群落丰富度指数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优势度指数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H多样性指数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均匀度指数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说明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最明显;乔木层优势度最明显;草本层H多样性指数最高,乔木层次之;乔木层均匀度指数最大,草本层次之;(4)本群落与广西木论、云南易门等地的翠柏群落具有相似性。南宫翠柏群落是一个古老的群落,应加大对其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通过植物社会学的群落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广西特有种肥牛树群落的科属组成、植物地理区系分布、生活型谱、叶级谱、群落结构等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在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36科55属61种;肥牛树群落的种子植物属的地理区系分布类型有8种,以热带区域的分布类型为主,具有强烈的热带性特征;群落中的植物以高位芽的生活型为主,尤其是中高位芽生活型种类最多;群落中植物的叶的特征是以革质、单叶、中型叶为主;群落分层明显,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肥牛树在整个群落的乔木层中占绝对优势.肥牛树群落的基本特征体现了该地区群落的气候和水热条件相适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调查不同发育阶段白桦林群落早春植物,采用全收获法获取早春植物生物量,了解物种组成特征及生物量分配格局,分析影响群落内早春植物生物量的因素.结果表明:白桦林群落共记录到早春植物5科13属21种.其中,罂粟科和毛茛科为优势科,包含3属8种和4属7种,属、种比例均在30%左右;报春花科为单属单种科.属的组成以紫堇属和银莲花属为主,共包含10种;白屈菜属等11个属为单种属,共占调查地早春植物种类组成的52%.桃山林场白桦中龄林早春植物总生物量为0.079 2 t/hm~2,地上生物量为0.042 9 t/hm~2,地下生物量为0.0363 t/hm~2,均高于幼龄林,分别为幼龄林的2.91,3.01和2.80倍;胜利林场白桦中龄林中早春植物平均生物量为0.456 8 t/hm~2,根冠比为1.25.当林分郁闭度在0.65~0.70时,白桦林早春植物生物量最大.随着土壤A层厚度的增加,林分内早春植物生物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在群落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浙江大盘山和华顶山的华顶杜鹃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垂直结构和生活型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顶杜鹃群落中植物组成丰富,共有64科、102属、138种,对科属的区系分析表明群落处亚热带北缘,海拔较高;群落分层现象较明显,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种类丰富,层间植物种类也较丰富;生活型组成中,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很少,地下芽植物也占较高比例,叶型以单叶种类占优势,叶级以小型叶和中型叶占优势,反映出群落所处的生境温热多湿,但因处于较高海拔而明显受到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的巴山榧树灌丛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群落学方法对该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巴山榧树的保护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1)在沿海拔梯度设置的5个样地20个5 m×5 m样方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64科136属176种,其中蕨类植物有4科6属7种,裸子植物2科3属3种,被子植物58科127属166种;2)群落的外貌主要由中小型草质、单叶为主的高位芽植物所决定,高位芽植物在区系谱、频度谱和植被谱中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8.75%、73.13%、67.48%;3)群落垂直结构可划分为灌木层和草本层.灌木层的优势种有巴山榧树、异叶花椒、插田泡、棣棠花、平枝栒子等;草本层的优势种为芒、穹隆苔草、白苞蒿、蕨、冷水花、三脉紫菀等;4)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S)、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均高于草本层;群落中物种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指壳斗科、樟科、茶科、木兰科的常绿阔叶树种为主组成的森林.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最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由于我国所处的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影响,以及青藏高原的存在,所以我国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域广阔,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因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的地位也就非常显著,从而成为世界上所罕见的植被类型.中国的常绿阔叶林种类组成中,以壳斗科的青冈属、栲属和石栎属为群落上层的优势种;但在生境比较偏湿地区,樟科中的润楠属、楠属的种类显著增多;而在生境比较偏干的地区,则茶科的木荷属常成为群落上层的共建种.整个区域,高等植物种类特别丰富,全国198个特有属中,本区就有148个属之多.举世闻名的子遗植物,如银杏、水杉、银杉、鹅掌楸、喜树等均分布于此地.群落外貌是群落最明显的特征,反映群落外貌最主要的标志是生活型和叶的性质.从生活型谱分析可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介于热带雨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之间的过渡类型,并接近于热带雨林.叶的性质也是如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成层现象明显,上层是由壳斗科、茶科、樟科中的中高位芽植物层片组成,其发育状况反映了群落的成熟状态.层中有落叶阔叶中高位芽植物层片,但不占主要地位,存在于林窗之间,是季风特  相似文献   

11.
洪平杏(Armeniaca hongpingensis)是我国特有的濒危植物,仅分布于湖北省神农架地区,了解其伴生群落特征对洪平杏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调查,分析洪平杏伴生群落物种组成,乔灌层物种多样性、垂直成层及个体径级结构,乔灌层植物的重要值及洪平杏竞争指数.结果表明:样地中群落物种丰富,共有植物91种,隶属45科82属,群落垂直分层明显,群落中有乔木17种,灌木14种.在所调查的伴生群落中,洪平杏的重要值均较高,为群落中的优势种或亚优势种;从Hegyi竞争指数看,洪平杏所受竞争压力较低,以种间竞争为主,主要种间竞争木为胡桃(Juglans regia)和落叶松(Larix gmelinii).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对竞争木进行剪枝或砍伐,可对洪平杏保护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野外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种类组成、数量特征、垂直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等方面对江西三清山浙江楠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与浙江杭州浙江楠群落区系和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种类组成较丰富,有56科、105属、121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1属、12种,被子植物46科、94属、109种;2生活型多样,有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一年生植物,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占50.83%;3浙江楠群落垂直结构分明,优势较明显,以幼树占优势,物种多样性指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4三清山与杭州云栖、九溪浙江楠群落乔木层优势物种多样性比较,与九溪理安寺浙江楠+毛竹-箬竹群落多样性比较接近.该群落属于不稳定和不成熟的群落,其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都较低,生态优势度较高,具有衰退趋势,应加以干预和保护.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贵州榧树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状况,以期为榧树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部分依据,我们采用样方法对6个榧树群落面积为5 m×5 m样地内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榧树在群落中可实现正常更新,表现为增长型.榧树群落中有维管植物47科68属78种,就其生活型而言,群落中木本植物41种,其中常绿树种30种.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灌木层、乔木层和草本层,层间层则种类较少;而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的为灌木层,其次为草本层,物种均匀度指数以草本层最高,乔木层次之,也即草本层的优势度更为明显,这说明群落次生性较强.尽管榧树可以自我更新,但我们仍建议适度进行抚育以促进其幼树生长.  相似文献   

14.
对广西石灰岩特有珍稀濒危植物毛瓣金花茶(Camellia pubipetala)的伴生群落特征及其种群结构进行调查与分析,为该物种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毛瓣金花茶的伴生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其伴生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成分、结构特征及种群年龄结构。结果表明:在龙虎山1、龙虎山2、陇召和驮塞4个样地共1 600 m~2的毛瓣金花茶伴生群落中,共记录维管植物202种,隶属69科158属,主要优势科为大戟科、茜草科、桑科、樟科等。属的区系成分以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为主,热带成分占优势(82.87%),群落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群落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79.21%),叶的性质以中型叶、单叶、革质和全缘为主。群落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层间植物丰富。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毛瓣金花茶幼苗严重缺乏,种群更新能力弱,且多为小种群,呈现衰退趋势。应加强对毛瓣金花茶生境的保护,并对残存植株采取最严格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对湖南桑植龙潭坪、石门壶瓶山长果安息香种群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群落的区系,比较了两地长果安息香分布核心样地的生境、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两个样地共出现维管植物82科153属229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11属16种,裸子植物1科1属2种,被子植物74科141属211种;(2)长果安息香区系成分复杂,科级与属级地理成分热带性质较强;(3)长果安息香群落垂直结构复杂,以中小高位芽植物为主;(4)样地植物种类丰富,灌木层的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乔木层和草本层。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路线踏查的基础上进行典型人工群落样地调查,结果表明:(1)茂名森林公园园内人工林群落共有植物64种34科55属,包括蕨类植物10种7科8属、裸子植物1种1科1属、双子叶植物48种24科41属、单子叶植物5种2科5属。(2)园内人工林灌木层物种组成以桃金娘、九节、银柴、大青、白背叶、鬼灯笼、酸藤果、土密树等为主;草本层植物主要有芒萁、蔓生莠竹、飞机草、弓果黍、乌毛蕨、海金沙、剑叶鳞始蕨、地稔、半边旗、纤毛鸭嘴草等10种。(3)不同人工林群落林下物种在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方面均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但均匀度表现不一。(4)3个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表现为Shannon-Wienner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呈正相关,而两者与丰富度指数呈负相关。(5)建议通过人为管治和结合林分改造工作以尽快抑制园内飞机草的生长,并遵循地带性群落演替规律进行阶段性乡土树种的人工补植,从而加快促进生态功能强、发展稳定的地带性常绿阔叶林群落形成。  相似文献   

17.
对百户湾天然植被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天然植被有5种典型群落,其结构复杂,地上成层现象明显,构成乔木层优势种分属9科16属,以落叶阔叶成分为主体;(2)各群落生活型谱以乔灌木等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3)该天然植被物种丰富,有维管束植物158科454属823种,珍稀植物15种;(4)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海拔高度和人为干扰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
濒危植物合柱金莲木伴生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濒危植物合柱金莲木(Sinia rhodoleuca)的伴生群落特征,为该物种的保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合柱金莲木的5个分布点:广西融水(P1)、广西金秀(P2)、广西德保(P3)、广东封开(P4)和广东连山(P5)进行调查,分析其伴生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成分、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及其种群年龄结构。【结果】在2000m2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153种,隶属58科113属,主要优势科为樟科、壳斗科、紫金牛科、茜草科等。合柱金莲木伴生群落种子植物包含12个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分布、旧世界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为主,热带成分占优势,温带成分所占比例较小。合柱金莲木伴生群落结构分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层间植物匮乏。与P1、P2、P3样地相比,P4、P5样地生境破坏较小,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高。除P5样地内的合柱金莲木种群为增长型外,其余样地的合柱金莲木种群均为衰退型。【结论】合柱金莲木伴生群落的组成种类丰富,科、属组成复杂,其区系特点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伴生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境破坏程度有关;合柱金莲木种群多呈衰退趋势,应对其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辛树(Pterostyrax psilophywus)群落物种组成及种群结构特征,选取保护区内白辛树群落主要分布范围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调查群落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42科, 71属, 84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 1属, 1种;种子植物41科, 70属, 83种;无裸子植物,被子植物41科, 70属, 83种;单子叶植物4科, 5属, 7种;双子叶植物37科, 65属, 76种.物种组成较为单一.白辛树虽占据优势,但龄级结构不正常,呈"两头多,中间少".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不高.白辛树幼苗和幼树极少,更新困难,且受林下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干扰较强,大径阶植株比重大,年龄结构总体呈衰退型.种群在该区处于濒危状态,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20.
滇桐(Craigia yunnanensis)为滇桐属(Craigia)主要物种之一,由于地理分布狭窄、居群数量少、生境高度异质性、物种濒危,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经济价值。为探究其天然生存群落物种组成特性及数量分类状况,以独山县滇桐天然生存群落集中分布的2个区为对象,采用TWINSPAN和PCA方法进行物种分类和排序,对其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群落数量分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方内记录独山县维管植物51科80属93种,其中蕨类植物9科14属17种,被子植物42科66属76种,以樟科、鳞毛蕨科和蔷薇科植物为主。TWINSPAN将独山县滇桐天然分布区40种主要植物种划分为常山+石山楠群丛、香叶树+野扇花群丛、香叶树+石岩枫群丛、滇桐+朴树+马蓝群丛4个群丛类型;PCA物种排序可划分为4个群落类型,即马蓝+芒+青冈栎群落、滇桐+椤木石楠群落、南酸枣+石岩枫群落、野扇花+石山楠+香叶树群落,各群落内物种间存在相似的生境,以阳性、耐旱树种居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